教务处工作总提纲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5424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08 大小:10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务处工作总提纲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8页
教务处工作总提纲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8页
教务处工作总提纲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8页
教务处工作总提纲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8页
教务处工作总提纲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务处工作总提纲草.docx

《教务处工作总提纲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务处工作总提纲草.docx(2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务处工作总提纲草.docx

教务处工作总提纲草

目录

1、教务处2011年工作要点……………………………………………………………

2、教务处2011年工作总结……………………………………………………………

3、国家级特色专业…………………………………………………………………………

4、国家视频公开课…………………………………………………………………………

5、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6、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

7、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立项…………………………………………………………

8、首届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获奖教师………………………………

9、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获奖…………………………………

10、湖南大学“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评奖…………………………………

11、湖南大学教师讲课比赛评奖………………………………………………………

12、2010-2011学年度熊晓鸽奖教金获奖教师…………………………………

1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14、本科优秀创新毕业设计(论文)…………………………………………………

15、优秀实习指导老师、优秀实习生名单…………………………………………

1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

17、2009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结题评选………

18、湖南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19、校SIT立项…………………………………………………………………………………

20、本科学生数据……………………………………………………………………………

21、本科毕业生数据…………………………………………………………………………

22、专项奖学金一览…………………………………………………………………………

23、2010-2011学年度专项奖学金获奖学生……………………………………

24、免试研究生…………………………………………………………………………………

2011年教务处工作要点

2011年教务处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标准、重创新、求质量、育精英”为行动理念,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借湖南教育强省的动力,以“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推动力,以课程标准建设、建构现代实践教学体系、修订与完善本科专业修课计划、推行教学岗位责任制等工作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学分制,不断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

一、落实“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1.积极推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本科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国际化能力等基本能力与基本素养的培养。

重点落实在课程上,强调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基本素养培养有机结合。

2.依靠广大教师,秉承我校优良办学传统,着重对本院所属专业的教学责任岗位设置、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建设等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论证,对原有本科培养计划进行修订与完善,制定出新的本科专业修课计划。

3.合理设置课程,突出卓越人才四个基本能力与素养的培养。

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和灵活性。

在学分构成和课程设置上力求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与方向提供可能,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和发挥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4.总结教改实验班实施情况,发挥我校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及特有资源优势,进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5.积极推进校企联盟、产学合作,加强与知名企业建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

一方面,争取企业支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另一方面,通过专业修课计划的完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企业实习,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二、推行本科教学定岗定责,规范教学运行模式

6.推行教学岗位责任制和任课教师专业化。

每门课程的设置,要求与确定岗位相联系,即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合格责任教师。

7.以新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为引导,优化本科课程排课,规范教学运行模式。

限制学生每学期最高修读学分数和最低修读学分数,以及课表的周学时数,加强教学过程的规范与管理。

三、建设课程中心,推进课程标准与数字资源建设

8.建设本科课程中心公共平台,引导和推动教师以此为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逐步建立通识课程、精品课程、全校主要核心课程数字资源库,促进教学模式改革与师生互动,实现学生学习从课堂延伸到网络。

9.加大经费投入与课程建设立项,进一步推进课程标准建设及实施。

探索课程标准建设有效途径及审定、验收、执行、监督、完善的相关管理模式。

10.建设“机考中心”。

推进课程考试模式改革,加强考风、学风建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完善本科课程数字化作业题库、试题库及考试软件系统,

四、以公共实验平台建设为重点,构建现代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11.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契机,以大学生四个基本能力培养为目标,积极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校企联动,完善“公共、学科门类、专业、发展”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探索基于实验、设计、工程训练、创新为主线的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12.加强学校公共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着重建设好“物理、计算、语言、机电、机考、仿真”等六大中心。

建设全校公共的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机、电、计算机、经、管等各类专业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仿真环境。

同时,积极争取经费与政策支持,推动各学院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切实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13.完善和规范大学生创新性实验与创新训练(SIT)计划、学科竞赛管理模式,鼓励学院加强创新基地建设,调动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规范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14.以课程计划修订为契机,以教学考核与工作量计算为引导,充分调动学院开设公共选修类课程,进一步规范和充实文化素质教育系列课程。

15.充分利用岳麓书院优势和社会资源,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特色课程建设。

六、努力提升教学管理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16.进一步理顺和规范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与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

17.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务处门户网站及课程导航建设。

18组织技术人员对教育教学管理中涉及的注册、选课、考试、成绩等核心数据模块进行系统开发,确保教学管理核心数据安全。

19.抓好已立项的国家级、省级、校级质量工程和教研、教改项目的建设工作,加强建设过程的指导、监控与管理,培育教学改革亮点。

20.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抓好课堂教学评价的同时,逐步加强对实验教学及课后作业等各教学环节的指导、监控与评价。

 

教务处2011年工作总结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相关部门及学院的支持与配合下,2011年教务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贯彻落实教学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优化教学组织,提升课程服务,规范成绩、两证等教学管理,不断完善培养计划,推进教学基本条件建设,强化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评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第一部分重点工作

一、贯彻落实本科教学工程,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成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1.申报精品视频公开课,启动“十二五”规划教材建设。

以教育部、财政部“本科教学工程”为指导,在抓好各级各类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并启动“十二五”规划教材申报工作。

2011年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首批建设100门,我校袁涤非老师主讲的《现代礼仪》已进入首批公布的20门之列,点击数量位列第二;罗宏斌等三位老师共同主讲的《税收与我们的生活》课程视频已完成录制和修改工作,待教育部审查后公布。

2.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积极推动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

我校首批参加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4个专业目前已与长丰集团、中建五局、海马投资集团、中联重科、巴陵石化等多家大型企业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订和完善了各相关专业“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建立健全学生实践期间的医疗保险等保障措施,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培养工作,把企业纳入工程人才培养的整体。

海马投资还作为企业代表参加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交流研讨会。

巴陵石化、中建五局、海马投资已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下拨600万元建设经费。

3.做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创新训练(SIT)计划”实施工作

进一步完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相关管理办法和经费使用报账细则,理顺学生报账流程与程序。

将国家级、省级项目与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SIT)有效结合,规范项目评选程序。

开展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创新训练(SIT)计划”立项工作,共立项475项,并从中选出18项申报省级项目,选出62个项目作为国家级项目。

严格项目的实施过程管理,执行严格的项目实施流程。

今年10月份,对201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2009年立项的项目进行了结题验收,与此同时,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精神,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相结合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4、积极开展教师教学奖项评选与推荐,宣传典型,示范引导教师投入本科教学

推荐徐成等3位一线教师师参加评选并荣获“首届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推荐肖德贵等4位老师参加“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课程竞赛”。

启动“我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学院共推荐了成矫林等22位老师参加校级评审,10月份已组织学生网上投票,即将举行专家评议。

2011年度“教学比赛”已完成学院选拔赛和校级初赛,各院推荐上报的参赛选手共41名。

12月25日将举行决赛。

二、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载体,推进教学质量标准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修订和完善本科培养计划,加强专业标准建设,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

以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精神为指导,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中学门、学类的归属原则,从课程入手,加强专业的基本规范与标准建设,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现代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国际能力”四个方面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人才。

秉承优良办学传统的原则,着重从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学分制度、推行教学岗位责任制和任课教师专业化、加强实践教学、合理设置课程、推行导师责任制、规范课程运行时序等七个方面进行优化与完善。

2.启动课程中心软件平台系统,积极引导师生教学互动,加强课程标准建设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基于网络的湖南大学本科课程中心软件系统,为本科课程建设、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作业、机器考试与管理评估提供技术平台。

首期立项建设146门重点课程,141名教师参与,每门课程立项经费1万元。

通过主办多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所有立项课程负责人和其它主要课程负责人都已基本掌握了课程网站建设方法和应用方法。

到目前为止,共建设328个课程网站,12227个展示页面,覆盖课程445门,课程资料43684M,课程习题4969道,学生提交网络作业3632份,网络提问127次,发起论题201个。

通过课程中心系统软件平台建设,引导和推动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以立项建设和教师自主建设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实现通识课程、精品课程、全校主要课程教学资源的汇集,促进教学新模式的运用,大大推进了课程标准建设进程。

既补充了课堂教学资源、拓展了课堂教学空间、记录与保存了优质课程资源,又实现了教学信息展示、教师网上备课、教学服务,也为教学数据挖掘和教学状况统计分析与评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已成为学生与老师之间教学沟通的桥梁。

在建设课程中心平台的同时,不断完善与更新本科课程导航专题网站内容,2011年共有1600余门课程基本信息上网,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大纲、课程教学进程表、课程网页等。

3.成立专门规划小组,起草实践教学体系规划,推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确立人才培养在我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完善现代人才培养体系。

专门成立了湖南大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规划小组。

由陈收副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发展规划办、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人力资源处、工程训练中心、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及部分教学委员会专家组成。

在多次讨论、召开专题会议和论证会议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湖南大学本科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目标是紧密围绕学校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以学生基本技能及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统筹通识、学科、专业、方向等层面的协调发展,构建满足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需要,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实验教学体系。

建设原则坚持科学规划、效能优先、资源共享、持续发展、分步实施。

框架设计对应本科课程结构,分为“四级四层两大块”。

四级四层是:

校级通识教育层、院级学科教育层(以学科门类划分)、系级专业教育层(专业核心课程群)、学术小组(所、室、导师)发展教育层(与研究生培养对接)。

两大块是:

面向通识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实验体系,由学校统筹;面向专业与专业方向教育的实验体系,由学院负责。

三、以学校新一轮教师聘任为契机,稳步推进教师定岗定责,优化教学组织,规范教学运行

1.严格规范核心课建设,推行“大班讲授、小班辅导”教学模式

按照国际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理念,严格规范本科核心课程建设,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以学校新一轮教师聘任为契机,积极推进教师教学定岗定编,实施课程教学责任制,建立助教制度,稳步推行大班授课(课堂讲授)、小班指导(课程指导)教学模式。

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课程指导、课程实践(实验)。

课堂讲授原则上实施“同课合班,统一安排,主讲选优,鼓励协作”,课程指导以指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课程为主。

在2011级第1学期的课程中主要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概论(计算机科学概论)开设了大班授课课堂共127个,根据教学计划共安排了302个小班指导课堂。

为解决教室紧缺及条件落后的情况,利用暑期对东楼、前进楼的部分教室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

2.拓展文化素质教育内涵建设,贯穿本科教学过程,开设《岳麓论坛》,创新文化素质教育模式

充分利用学校岳麓书院优势资源、课程建设资源及社会资源,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整个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拓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建设,创新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切实加强文化建设。

2011年《大学文化与成人之道》、《艺术与人生》系列讲座分别开设10场,《岳麓讲坛》系列讲座共开设讲座12场。

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如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胡显彰教授、海南省委常委刘鼎新少将、湖南省社科联合会主席郑佳明先生等30余人,就文化创新、文学艺术、理论前沿、社会经济、时代潮流等专题向学生传道授业、答疑解惑。

注重宣传,在网络新媒体、湖南卫视和湖南大学校报上广泛传播、介绍讲座信息,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同时,联合潇湘电影集团开展了建党九十周年红色献礼工作——电影《湘江北去》湖南大学全国首映礼,被多家媒体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3.总结李达教改实验班经验,努力理顺李达学院管理职能与工作

积极跟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将卓越工程师计划与校内李达学院、本硕连读班培养统筹考虑,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在教育部支持创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班精神指导下,认真总结我校李达实验班开办以来的经验,并参照一流大学教学改革实验班的模式,将招生专业方向调整为经济、人文、计算和生物4类。

适时修订了李达学院培养计划,加强了学生的数理及英语基础,采用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方式。

2011年共有84名学生就读2011级李达学院。

四、加强教学过程检查、监控与评估,规范管理,本科教学管理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

1.日常教学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突出对通识课程、核心课程的过程监控

坚持常规教学检查与突击、重点教学检查相结合,开展了全校期初、期中、期末共6次大型教学检查,开展了学生到课率、教师上课情况等专项检查,整理到课率异常情况1200条,被调查师生人数近5000人次。

接收全校同学和教学质量信息员反馈59条,全部一一落实。

接待学生来访6批,举报老师上课质量问题、上课迟到问题4条。

促使数学院一名老师当即停课整改。

根据教学检查及信息反馈的结果,调查教学异常情况25项,处理并进行全校通报的教学(管理)事故5项.对于教学检查出来的教学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反馈学院进行整改,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开展“通识平台课”(大学物理、高等数学、中国语文、工程图学、计算机概论、大学英语、经济学原理)作业检查、教学计划、教学日历、课件、教案的专项检查。

2011年度毕业论文(设计)的专项抽查,并将各学院检查情况进行了汇总与反馈。

优化教学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了与学生的信息交流。

本年度学生评教课程4116门次,被评教师2427人次,参评信息314279条。

积极做好督导团的服务工作,本年度共召开督导团例会6次。

2.贯彻落实教育部评估工作意见,积极做好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工作

按照教育部评估工作的最新精神,本科教学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自我评估、专业认证与评估等。

2011年我校给排水科学工程、工程管理两个专业进行了专业评估,自动化、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两个专业进行了专业认证。

四个专业的评估与认证,得到了进校考察专家的认可与好评。

3.规范成绩与注册管理,强化毕业证、学位证管理

修订和完善成绩管理办法,实行成绩录入权限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对全校所有课程的成绩录入时间进行统一控制。

每学期第6周起对学生成绩进行归档。

今年共打印成绩4万份,并及时备份归档。

完成新生注册5272名,学年注册20923人次,学历注册4951名,学位注册上报5048人。

坚持原则、严格审核毕业生相关材料,严把毕业审核和证书发放关,强化两证管理。

2011年共办理发放毕业证书4853名,其中2011届一次性有4759名学生获得毕业证书,一次性毕业率96%,办理发放学位证书4871名。

2011届毕业生一次性授予学士学位4751名,一次性学位授予率95.7%。

4.加强学年注册审核管理,完善选课模式,积极做好转专业、推免工作

制定和完善《湖南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注册管理办法》、《湖南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将注册审核与转专业、选课有机结合,督促学生均衡学习、按期完成学业。

通过完善培养计划、每学期修读学分要求、学年注册审核、分类选课、放开通识课程课堂人数等多种途径,逐步解决学生选课堵塞问题。

通过注册审核,对33名学生进行了学籍调整,185名学生进行了学籍调整警示。

与此同时,组织了3次选课、2次重修,共选课1186门(192817门次)、重修6819门次。

严格按照推荐标准及要求开展推免工作,2011年共推荐了860名学生为2012年免试硕士研究生,其中629名学生为校内免试硕士研究生,231名学生被推荐为校外免试硕士研究生。

第二部分特色工作

一、贯彻落实本科教学工程,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成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在抓好各级各类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同时,积极申报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011年首批建设100门,我校袁涤非老师主讲的《现代礼仪》已进入首批公布的20门之列,点击数量位列第二;罗宏斌等3位老师共同主讲的《税收与我们的生活》课程视频已完成录制和修改工作。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我校首批参加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的4个专业目前已与长丰集团、中建五局、海马投资集团、中联重科、巴陵石化等多家大型企业签署合作办学协议。

海马投资还作为企业代表参加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交流研讨会。

巴陵石化、中建五局、海马投资已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下拨600万元建设经费。

二、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为载体,推进教学标准与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修订和完善本科培养计划,加强专业标准建设。

以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精神为指导,按照教育部专业目录中学门、学类的归属原则,从课程入手,加强专业的基本规范与标准建设,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点的现代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国际能力”四个方面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人才。

启动课程中心软件平台系统,积极引导师生教学互动,加强课程标准建设。

建立基于网络的湖南大学本科课程中心软件系统,为本科课程建设、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作业、机器考试与管理评估提供技术平台。

首期立项建设146门重点课程。

到目前为止,共建设328个课程网站,12227个展示页面,覆盖课程445门,课程资料43684M,课程习题4969道,学生提交网络作业3632份,网络提问127次,发起论题201个。

专门成立了湖南大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规划小组。

由陈收副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教务处、规划办、实验室处、人力资源处、工程训练中心、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及部分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专家组成。

基本形成了《湖南大学本科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三、以学校新一轮教师聘任为契机,稳步推进教师定岗定责,优化教学组织,规范教学运行

严格规范核心课建设,推行“大班讲授、小班辅导”教学模式。

按照国际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理念,严格规范本科核心课程建设,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以学校新一轮教师聘任为契机,积极推进教师教学定岗定编,实施课程教学责任制、建立助教制度,稳步推行大班授课(课堂讲授),小班指导(课程指导)教学模式:

核心课程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课程指导、课程实践(实验),课堂讲授原则上实施“同课合班,统一安排,主讲选优,鼓励协作”,课程指导的教学目标以指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课程为主。

国家级特色专业

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视频公开课

袁涤非《现代礼仪》;罗宏斌、刘建民、张艳纯《税收与我们的生活》

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1

湖南大学-海马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

湖南大学-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3

湖南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巴陵石化分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

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

项目名称

主持人

参加人员

备注

创新型工商管理专业“卓越经理人”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优化探索与实践

杨宏林

袁凌雷辉

杨智杨宽

 

基于研究型大学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及动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杨健康

阳荣威龙跃君

李仁发范冰

 

电子信息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何敏

黎福海李树涛

张小刚刘宏立

 

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李玉平

陈江华胡爱平

肖汉宁刘洪波

 

“注重基础,尊重个性”化学理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赵敬哲

旷亚非王玉枝

汪秋安胡家文

 

车辆工程专业与卓越工程师计划协同发展的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周兵

韩旭王文格

文桂林曹立波

 

课程质量标准理论与评估研究

雷辉

杨宽刘端

杨艳茹娜

 

湖南大学本科生就读经验调研

徐丹

余小波胡弼成

陈剑光刘声涛

 

教师培训体系及制度研究—以湖南大学为对象

唐松林

蒋家琼冯君莲

李碧虹邓广

 

云计算环境下高等院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蒋艳辉

姚靠华蒋理

邓爱民樊斌

 

在线反馈在新形式教学中对英语中介语发展的作用

陈晓湘

刘晓玲谢军

胡凌张薇

 

模拟建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