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的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4976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的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的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的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的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的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的剖析.docx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的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的剖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的剖析.docx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的剖析

中考语文深层阅读的剖析

一、近三年中考深层阅读内容探究:

近三年考查的深层阅读均是记叙类的,内容都是与亲情有关,学生能读懂,从中可以感受亲情美,有激励作用。

2014年中考题目是《长在心上的眼睛》,是一篇小说,考查的内容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留守儿童这个话题,主要内容是留守儿童小驴与瞎眼奶奶相依为命,小驴为治奶奶的眼病,冰天雪地地寻草药,结果快磨破了底的鞋破了;而奶奶黑夜为孙子做棉鞋,靠的是用心去做,扣住了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

2015年中考题目是《痴心石》,是一篇记叙文,歌颂的是父母对子女无限的包容,深沉的爱。

全文写的是“我”古怪的性格,父母完全包涵,相反特别尊重“我”的做法;在“我”答应全家一起去海边,结果父母等“我”睡醒一直等到中午十一点,等到的是一句“不去”,结果归来的父母分别为我寻得一块石头,我看到了父母对“我”的痴心,让“我”特别感动。

2016年的题目是《含泪奔跑的少年》,是小说。

全文写的是一位家境贫寒的少年,父亲遭遇车祸却没得到赔偿,母亲腿残。

在他考上县城的重点高中的这个暑假,他和母亲拼命挣钱,母亲遭到城管的追赶,腿严重烧伤;他为了给母亲买药,缺钱费尽了口舌,好在店主同情他,给了他药。

凭借他们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高中学业,考上了省城大学。

全文赞扬了这位少年在贫困面前在逆境面前的不屈服,不懈怠,含泪前进。

•考点聚焦:

1.近三年这道题分别考查了5+5+4道题。

第一题均是一道客观题,都是分析文章内容方面的,而且都是选择不正确的一项,这样选择降低了难度,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都考查了句子的赏析,小说都考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学生根据学过的考点知识,应该能够答题的。

2014年——3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

①“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②“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颤抖”有何作用?

2015年——31.品读下列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4分)

①爸爸说:

“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②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2016年——29.请品读文中画线的环境描写句,分析其内涵。

(3分)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1.前两年直接用主观题考查了对标题的理解,2016年则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了考试。

2014年:

33.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奶奶的眼睛”好,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请说明理由。

(3分)

2015:

32.理解:

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

(3分)

2016年在选择题里考查了标题:

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

1.三年基本上都考查了主题探究的拓展延伸:

2014年——34.请你站在父母亲应承担的家庭责任的角度,给小驴的父母发一条短信,劝说他们多关心子女,关照家庭。

或者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为电视台拟一条公益广告。

(2

分)

2015年——33.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分)

2016年——31.文章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文中哪些人的言行给少年带来了温暖?

请结合文章内容选取两处具体分析。

(4分)

5、三年考点的侧重点:

2014年考了小说的线索——31“.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分)

还考查了主题的拓展延伸——34.请你站在父母亲应承担的家庭责任的角度,给小驴的父母发一条短信,劝说他们多关心子女,关照家庭。

或者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为电视台拟一条公益广告。

(2分)

2015年考查了情感感悟——30.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⑨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

(2分)

2016年考查了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30.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

(4分)

•考点预测:

1、针对近三年的中考深层阅读,我觉得今年继续考记叙文类的阅读可能性很大,因为就初中学生接触的文本以及他们单纯的阅历,能读懂一篇记叙类的文章就很不错了,何必为难我们的学生呢?

1.我觉得今年还是围绕这些方面去考查的:

小说——

(1)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分析、概括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形象;

(4)人物刻画的主要手法及作用;

(5)环境描写的作用;

(6)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词语、精彩语段、重点段落的作用和含义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记叙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的要素;

1.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线索,能归纳中心思想;(3)理解记叙与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2.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含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

(5)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能有自己的看法和体验;(6)对文章的艺术手法能进行必要的赏析和评价。

 

 

附近三年的深层阅读题

2014年——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3分)

长在心上的眼睛梅贻涵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

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

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

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

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

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

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

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

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

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

小驴问奶奶,奶奶说:

“躺着累,坐一会儿。

”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

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

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

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

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

大胖不解地说:

“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

”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

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

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

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

“奶奶,这是给你的药。

”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

”“我在山上挖的。

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

”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

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

“穿上试试,看合脚不?

”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

他流着泪说:

“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

”奶奶摇摇头。

“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

”小驴惊奇地问。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

”奶奶笑了笑说。

3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篇“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之情。

B.“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上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奶奶深夜给小驴做鞋和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C.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的鞋子找药,衬托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D.小驴不让奶奶抓住自己的脚,是因为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怕奶奶知道事

情真相,这个动作表现了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

31“.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

①“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颤抖”有何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奶奶的眼睛”好,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请说明理由。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请你站在父母亲应承担的家庭责任的角度,给小驴的父母发一条短信,劝说他们多关心子女,关照家庭。

或者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为电视台拟一条公益广告。

(2分)

2015年——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3分)

痴心石

①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时,看见街上有人因为要盖房子而挖树,很心疼那棵树的死亡,就站在路边呆呆的看。

树太大了,不好整棵的运走,于是工地的人拿出了锯子,把树分解。

就在那个时候,我鼓足勇气,很不好意思的问,可不可以把那个剩下的树根送给我。

那个人笑着看了我一眼,说:

“只要你拿得动,就拿去好了。

”我说我拿不动,可是拖得动。

②父母看见当时发育不良的我拖回来那么一个大树根,不但没有嘲笑和责备,反而帮忙清洗、晒干,然后将它搬到我的睡房中去。

③以后的很多年,我捡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回家,父母并不嫌烦,反而特别看重那批不值钱但是对我有意义的东西。

我和父母,其实很少一同欣赏同样的事情。

他们有他们的天地,我,埋首在中国书籍里。

④我的父母并不明白也不欣赏我的那些怪癖,可是他们包涵。

我也并不想父母能够了解我对于“美”这种主观事物的看法,只要他们不干涉,我就心安。

⑤有一次,我答应了跟父母和小弟全家去海边。

结果前一天晚上又去看书,看到天亮才睡去。

全家人在次日早晨等着我起床一直等到十一点,母亲不得已叫醒我,又怕我不跟去会失望,又怕叫醒了我要丧失睡眠,总之,她很为难。

半醒了,我只挥一下手,说:

“不去。

” 醒来发现父亲留了条子,叮咛我一个人也得吃饭。

⑥中午起床,奔回不远处自己的小房子去打扫落花残叶,弄到下午五点多钟才再回父母家中去。

妈妈迎了上来,责我怎么不吃中饭,我问爸爸在哪里,妈妈说:

“嗳,在阳台水池里替你洗东西呢。

”我拉开纱门跑出去喊爸爸,他应了一声,也不回头,用一个刷子在刷什么,刷得好用力的。

过了一会儿,爸爸又在厨房里找毛巾,说要擦干什么的,他要我去客厅等着。

⑦一会儿,爸爸出来了,妈妈出来了,两老手中各捧着一块石头。

⑧爸爸说:

“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妈妈说:

“我挑挑拣拣,才得了一个石球,你看它有多圆!

”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⑨看着比我还要瘦的父母,看着这两块没有任何颜色可以配上的、世间最朴素的石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可是开不了口,只怕一讲话声音马上哽住。

父母的爱——一生一世的爱,都藏在这两块不说话的石头里给了我。

    (节选自《三毛文集》,有删改)

2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第①②段写的是少年时拖树根回家的故事,这与标题“痴心石”无关,应该删除。

B.品读第③段画线句,这些语句表现了父母对我个性和爱好的尊重,是痴爱的表现。

C.第④段加点词“包涵”的含义是:

父母对于“我”的那些怪癖,认为情有可原,而选择了理解与尊重。

D.第⑨段画线句中,作者说“可是开不了口”的原因是:

“我”深深感受父母的爱,“我”怕一开口就会泪流满面。

30.面对父母的浓浓爱意,作者却在第⑨段中说“一时里,我想骂他们太痴心”,这是为什么?

(2分)

答:

                    

31.品读下列语句,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

(4分)

①爸爸说:

“你看,我给你捡的这一块,上面不但有纹路,石头顶上还有一抹淡红,你觉得怎么样?

②我注视着这两块石头,眼前立即看见年迈的父母弯着腰,佝着背,在海边的大风里辛苦翻石头的画面。

答:

                    

32.理解:

作者用“痴心石”作为文章题目的原因是什么?

(3分)

答:

                    

33.文中“我”的父母理解、尊重孩子的“怪癖”,对此,你肯定很有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分)

答:

                    

 

2016年——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13分)

含泪奔跑的少年

在他的记忆里,他从未离开过生养他的大山。

他今年初中毕业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

在城里,他这个年纪还是个孩子,还要在父母面前撒娇。

然而,他俨然是个大人了,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

冷暖过后,他仿佛一夜成人。

父亲在他初中毕业后第一个星期,突遭车祸,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肇事司机也在车祸中死亡,父亲的死没有得到任何赔偿。

母亲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走路一瘸一跛的,生活勉强能够自理。

起初,他和母亲商议着辍学,但母亲坚决不同意。

为了下学期的学费,为了以后的生活有个着落,母亲决定带他到县城谋生。

进了城,他才知道,城市人山人海,高楼林立,但这些繁华不属于他们。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母亲在城市边缘,租了间铁皮房,用木板搭了张床,然后找两块红砖架个小铁锅,算是在城里落下了脚。

母亲从工厂找到店铺,从店铺找到垃圾收购站,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瘸子。

无奈之下,母亲做了个烧烤车,还给他钉了个刷皮鞋的木箱。

每天,他们从铁皮屋里出来,一个推着车,一个挎着刷鞋箱。

趁着昏黄的路灯还没有熄灭,他们匆匆地赶到市里繁华的公园门口,占个地,摆个摊。

等到公园里的最后一拨人散去后,他们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

他心里其实有一万个不愿意,可是为了读书的梦想,他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日子,他就蹲在母亲的烧烤车边给人刷皮鞋。

一天,他看到很多人在公园里玩耍,他心动了。

他知会了母亲一声,便走进了公园深处。

偏偏是这一天,城管突然来巡查,公园门口所有的小摊小贩一窝蜂地溜走了。

走路一瘸一跛的母亲因为跑得慢了些,被城管逮了个正着。

在和城管的纠缠中,烧烤摊被推倒了,烧得红彤彤的木炭倒在了母亲腿上,一股焦肉的味道让好心的路人愤怒了,城管见势不妙,很快怏怏离去。

这天夜里,一对苦难的母子推着车,走着回家的路上。

闪烁的街灯照在清冷的马路上,留下一对孤独的含泪的影子,一长一短地走着,成了一道痛苦抽搐的风景。

劳碌了一天的母亲,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看着母亲腿上被烧焦的皮肤通红一片,有些地方还留下了水泡。

他用手触碰了一下,感觉连心的痛。

所有的委屈化成了泪水,从他的眼里流到了嘴里,涩涩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夜里11点多,他还是睡不着。

为了赚够学费,他和母亲除了一日三餐外,其它的开支减了又减,实在要买点什么,也是选一些地摊货。

而刚刚,母亲连一盒烫伤膏也舍不得买,硬说擦点酱油就好了。

这样一想,他的心更痛了,他失去了父亲,他不能再失去母亲了。

他穿好衣服,走上街,向附近的药店跑去。

他跑进药店的时候,药店准备关门了。

他很快选定了一盒26元的烫伤膏,他把烫伤膏攥紧在手里,就在掏钱的时候,他才发觉自己只是带来了今天全部的劳务费15元。

他站在柜台前犹豫了很久。

  

“你到底要不要买啊,我们要关门了。

”店主催促他。

“要的,要的,只是……只是,我没有这么多钱。

”他吞吞吐吐。

“明天来吧。

”“哦不……我欠你11元钱,可以吗?

我明天下午一定还。

”他快急哭了。

 

“那……”  

“求求你吧……我妈妈她……”他心底的那点坚强终于崩溃了,泪雨滂沱,他把自己和母亲的遭遇说给了店主。

  

“那,你把药拿走吧,不够的钱,算是我资助给你的吧。

”店主说,“快些回家吧,不要让妈妈等急了。

”  

母亲的腿上的伤很快就愈合了。

他也如愿在县城读完高中,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

当他和母亲要离开县城,打算到省城继续谋生的时候,他整理好铁皮屋里所有的行李,突然一张药费单抖落了出来,他露出了笑容,他知道,上面写着——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冷暖之间,我不能只是流泪,我要做一个含泪奔跑的人。

(选自《时文选粹》,略有删改)

2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说开篇写到“就在他初中毕业的这个暑假里,他尝到了冷也尝到了暖”,这在文中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

B.“城管巡查”导致母亲脚受伤一情节,在小说中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为后文主人公看到城市的“暖”做了铺垫。

C.第7自然段中“他”用手触碰母亲被烧焦的皮肤和水泡,感觉连心的痛。

这说明他理解了母亲生活的艰难,也流露出他深深的自责和对母亲麻木、不敢斗争的痛心。

D.小说中细节描写十分突出,把这些细节串联起来,就展现了“少年”艰难成长的历程,也集中体现了文题“含泪奔跑”的含义。

29.请品读文中画线的环境描写句,分析其内涵。

(3分)

沉闷的空气里弥漫着炙热的气流,一阵风袭来,也闻不到熟悉的稻花的香甜。

30.请简要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特点。

(4分)

31.文章结尾说“这个世界很冷也很暖”,文中哪些人的言行给少年带来了温暖?

请结合文章内容选取两处具体分析。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