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4755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钟祥一中高一历史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8分

1.英国为对抗欧共体于1960年l月与奥地利等六国签署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

后又两次申请加人欧共体,但未获批准。

直到1973年,英国才加入欧共体。

2001年起,欧元正式流通,但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

2016年5月24日公布全民公投结果.支持“脱欧”的为51.89%,而赞成“留欧”的占48.11%。

这是欧洲一体化60多年历史进程中,首次出现成员国通过全民公投的形式决定正式退出,英国这一过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英国的国际地位不断衰落B.全球化进程受阻

C.欧盟内部矛盾凸显D.国家利益至上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不管英国是对抗、加入、拒绝还是最后脱欧其实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为了英国的国家利益,因此D项正确;英国国际地位不断衰落只是表象不属于本质,故A项错误;英国脱欧体现出全球化进程受阻,这与题意中所说这一过程不符,故B项错误;英国的脱欧也能反映出欧盟内部矛盾凸显,但是与提议也不符,所以C项错误。

点睛:

外交活动是为国家利益而服务的,所以英国选择对抗或者加入欧共体,以及现在退出欧盟都是围绕国家利益而做出的选择。

2.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佳结论是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表

调整方向

调整内容

财政政策

紧缩政府开支,收缩社会保障计划

货币政策

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和降低通货膨胀率

税收政策

削减个人税和企业税,降低消费税、捐赠税

 

A.自由放任政策回光返照B.坚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推出宏观调控的新政策D.凯恩斯主义的风光不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收缩社会保障计划,控制货币供应量,这些并不能说明已经开始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故A错误;以上信息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已经开始调整,故B错误;这些政策以前都出现过,不能称之为“新政策”,故C错误;从题干看到的政策调整,只能说明战后盛行的凯恩斯主义遇到很大麻烦,故D正确。

点睛:

根据所学知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凯恩斯主义政策。

但是70年代随着“滞胀”阶段的到来,凯恩斯主义失灵。

材料所展示的正是凯恩斯主义失灵后各国在经济政策上所作的调整。

3.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史实

结论

A

提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观点

寻找到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作证据

B

二战后,英国在铁路、电力等领域实行国有化

得出英国的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的观点

C

查到“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

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

D

查到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

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A.AB.BC.CD.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方法,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无法证明英国是福利国家,故A项错误;实行国有化与福利是公民社会权利没有联系,故B项错误;实行免费教育说明国家重视教育,无法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故C项错误;英国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可以说明英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体现了国家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

4.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

”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他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

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依据材料推断“差序格局”是宗法制的体现。

宗法制产生于商周时期,早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故D项错误;先秦血缘政治被秦朝之后的官僚政治取代,宗法制并没有使其延续,故B项错误;宗法制带来的世卿世禄,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建立后,宗法血缘关系不再是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故A项错误。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5.有学者在解释明清江南经济发展时提出“内卷化”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在小农经济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的事实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这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可以用来解释

A.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B.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转型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迟滞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答案】C

【解析】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个体中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说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增多,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更多的劳动力,造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故C正确;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与经济重心的转移转移无关,排除A;明清仍然是铁犁牛耕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B错误;单个人的劳动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不能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排除D。

6.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反映的是下列哪国的经济指标

A.美国B.苏联C.日本D.中国

【答案】B

【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1966—1985年各类经济指标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滞胀时代”,美囯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1982年底美囯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出现持续增长,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进行了改革,但并未突破原有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B项正确;日本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腾飞,故C项错误;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改革开放实行,经济呈现上升趋势,故D项错误。

7.下面是三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图。

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在重工业领域发展相对疲软

B.第二、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得较为迅猛

C.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动力未发生根本变化

D.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革命促使新经济的出现

【答案】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三次工业革命。

A项虽符合史实,但在图中无法体现;第二、三次工业革命是科技发展的结果,从图中曲线的走向来看,B项正确;图中列举了三次工业革命中最显著的发明,这些发明与动力革命密切相关,C项错误;D项在图中无法体现。

8.当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太平天国起义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的背景下,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兴大臣,开始主动改革开放,发展“洋务运动”。

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诞生了一批亦官亦商的团体——“绅商”。

绅商的诞生

A.客观上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动B.导致清末政治的日益恶化

C.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D.促成“四民社会”的解体

【答案】A

【解析】洋务运动发展近代工业,主观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故A正确;绅商的诞生和“清末政治的日益恶化”无关,排除B;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发动的维护封建统治的运动,故C错误;四民社会,是传统中国社会的主体是由士、农、工、商四大社会集团构成的,D选项夸大了洋务运动的作用,排除D。

9.罗马法是奴隶制国家时期的法律,但“在一个长达一千多年的奴隶制社会中,生成了商品生产社会第一个较完备的法律。

显而易见,这样一个法律与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完全不相吻合。

是一种与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本质完全不同的法律。

对于罗马社会,至少是对于罗马政治制度和国家管理来说,罗马法其实是一种完全异质的法律。

是一种非社会本质的法律。

(选自江平《罗马法基础》)下列能够解释这种现象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

A.罗马法学家对法律制度研究的贡献B.罗马社会农商并行发展的双重经济

C.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D.罗马周边国家既有法律制度的影响

【答案】B

【解析】“生成了商品生产社会第一个较完备的法律”“是一种与奴隶制社会的国家本质完全不同的法律”,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是罗马社会农商并行发展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社会制度),故B正确;AD不是根本原因;C选项缺乏史实依据,排除。

【名师点睛】

“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即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方面的原因是根本原因。

10.下表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概况。

以下对此表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年份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高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

22%

27%

37%

36%

43%

 

A.低收入国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中收入国家经济干预八十年代最强

C.高收入国家己完成第三次科技革命D.产业的适时升级换代是世界级课题

【答案】D

..................

【名师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变化,从图表数据看出高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呈下降趋势,低收入国家工业的全球比重呈上升趋势,练习所学知识可知,高收入国家实现了产业升级,第三、第四产业的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11.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人口的快速增长,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

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C.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D.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

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即人地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加剧,商品经济发展引发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故B正确。

人口的快速增长与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没有直接关系,故A排除。

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不是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故C排除。

明清时期虽然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仍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故D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明清时期人口问题

12.在抗战时期,除了抗日正规军、民兵、抗日自卫队之外,各根据地还组织了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等各种团体,形成了广泛、全面和便捷的敌情情报网,因而“关于敌情的消息,往往在敌人动身之前,就从厨子、担水的、还有在据点内的地下工作者那里得到了。

”这表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巩固B.中共推行全面的抗战路线

C.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中流砥柱D.抗日民主力量已空前壮大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内容“广泛、全面和便捷的敌情情报网”是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大规模的发动群众所带来的,这也表明了中共走全面抗战落线的正确性,因此B项正确;材料正是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而不是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以A项错误;从材料并不能得出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的结论,所以C项错误;材料并未展示抗日民主力量,所以D项错误。

点睛:

根据题中情报网的来源有正规军、民兵、游击队、少年先锋队、儿童团、厨子、担水的、还有在据点内的地下工作者等可以看出参与者的广泛性,由此可以得出全面抗战路线出来。

13.下面是反映美国某一历史时期国民生产总值(GDP)消费价格指数(CPI)和财政赤字情况的三张图表,据此综合判断符合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活动实践是

A.罗斯福政府的“新政”B.尼克松政府的经济政策

C.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D.克林顿政府的新经济

【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生产总值(GDP)数据由负数变为正数并持续上升,说明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由14下降到维持4左右,说明物价下降、通货紧缩;财政赤字说明政府支持在增大;故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活动实践是因为里根时期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促进经济的恢复,C正确。

罗斯福通过干预经济导致物价回升与图示“消费价格指数”不符,排除A项。

尼克松时期美国经济陷入滞涨阶段,与国民生产总值(GDP)数据不符,排除B项。

在继承里根统治成果的基础上,克林顿时期实行新经济经济飞速发展,与国民生产总值(GDP)数据不符,排除D项。

所以选C

点睛:

解决本题首先弄清图示的意思,如“国民生产总值(GDP)”“消费价格指数(CPI)”“财政赤字情况”的深层含义。

联系所学知识逐一把选项的内容套入图示进行理解即可得出答案。

14.考古学家在河北临城县中羊村发现了属于战国后期赵国的墓葬群,该墓葬群采取了聚族而葬的方式,间距稠密,在225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50余座墓葬,分布整齐,排列有序。

可见当时

A.社会的等级结构层次分明B.周天子宗族礼制下移民间

C.地方的宗族力量由弱变强D.地方的宗族力量依然强大

【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古墓“墓葬群”、“聚族而葬的方式”及范围和规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D符合题意;社会的等级结构层次分明在材料中并未提到,因此A项错误;从材料内容无法得出周天子宗族礼制下移民间,故B项错误;题意说明的是宗族力量的强大而不是由弱变强,材料并未出现比较的内容,因此C项错误。

15.不断传诵复制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顾维钧“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的精彩发言,更在电影中得到呈现。

目前学者们遍查资料档案,并未发现该精彩发言的记录。

对此,我们最应持的态度是

A.研究顾氏如何从法理上驳斥日本更具有价值

B.宁信其有,不排除以后会找到相关资料证据

C.文艺影视作品中的演绎、渲染是正常合理的

D.该发言反映了国人的心声,也具有史料价值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顾维钧所说的话在史料中并未出现,对此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应是理性的,所以不需要纠结于一句富有感情色彩的话,更应该做的是研究如何从法理上去驳斥日本,所以A项正确;B项的主张过于主观,所以错误;文艺影视作品的演绎渲染正常,但是学术研究不应该这样做,因此C项错误;反映国人心声的发言与史料价值并无直接关系,因此D项错误。

点睛:

历史研究与文艺作品不一样,应该基于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

巴黎和会上更需要的是法理证据而不仅是极具渲染的语言。

因此看待此问题不应简单地从主观意愿出发。

16.牛津大学教授安东尼·安德鲁斯指出:

“对于雅典来说,公元前6世纪初,它面临着这样一个选择:

是减少公民的人数而把他们降为奴隶,还是从国外大量进口奴隶?

唯有通过巨大的技术革新(就像工业革命那样),才可能有效地扭转这样的奴隶制局面。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建立于奴隶制度基础之上

B.古代民主制度与近现代民主制度无共通之处

C.近代民主制度由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发展而来

D.公元前6世纪是雅典民主制迅猛发展的阶段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是减少公民的人数而把他们降为奴隶,还是从国外大量进口奴隶?

唯有通过巨大的技术革新(就像工业革命那样),才可能有效地扭转这样的奴隶制局面。

”可知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因此A项正确;古代民主制度与近现代民主制度有共通之处,所以B项错误;近代民主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并不是由雅典民主制度直接发展而来,因此C项错误;雅典民主制是经过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等逐步发展而来的,因此D项错误。

17.列宁在1921年指出:

“我们那时已经认为,革命的发展、斗争的发展的道路,既可能是比较短的,也可能是漫长而艰辛的。

但是,在估计可能的发展道路时,我们多半(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例外)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

这段话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原因包括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急于求成的心理B.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认识不足

C.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困难有充分认识D.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结果做两手准备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估计可能的发展道路时,我们多半(我甚至不记得有什么例外)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原因包括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急于求成的心理。

因此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问题,因此B项错误;从材料内容来看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困难没有充分认识,因此C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到两手准备的内容,所以D项错误。

点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在取得国内革命战争胜利之后,领导人对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产生了不切合实际的想法,认为可以通过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这就表现出急于求成的心理。

18.有学者认为: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后者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

”下列表现分别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

A.实行“混合经济”和建立欧共体B.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和建立联合国

C.罗斯福新政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D.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修补资本主义”是指对资本主义进行调整,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修正民族国家”是指西欧的联合,主要是德法的联合。

英国的“混合经济”属于对资本主义的调整,欧共体的建立,正是欧洲的联合。

所以答案选A项。

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是为了与资本主义阵营对抗,而不是修补,因此B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属于对资本主义的修补,但是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并不符合修正民族国家的内容,因此C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与本题无关,所以D项错误。

19.今天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可以追溯到冷战处于胶着时期的1958年。

出于对核战爆发、所有通迅系统瘫痪、所有无法替代的信息也会被摧毁的恐惧,美国国防部成立了前沿科技项目署,随后该署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发明了互联网。

这一史实最能说明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A.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B.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

C.国家对经济有力干预D.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出自于冷战时期的军事计划,所以这反映出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的特点。

因此B项正确;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是二战后美国的特征,但是与本题不符,所以A项错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即凯恩斯主义是罗斯福新政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但是题中并未提到,因此C项错误;国民经济军事化不符合材料内容,因此D项错误。

20.吐鲁番地区曾出土若干份唐代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

这种租佃契约

A.阻碍了小农经济继续发展B.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削

C.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D.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答案】B

【解析】租佃契约涉及的是地主和佃农的关系,不能说明它阻碍了小农经济继续发展,故A项错误;租佃契约没有涉及到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故D项错误。

“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两种”表明减弱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所以C项错误;“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说明契约对地主的剥削奴役有限制,故B项正确

21.1928年国民政府发起了收回关税自主权和领事裁判权的改订新约运动。

经过艰苦谈判,通过了由中国政府确定的逐步提高进口商品税的征收标准(见下表)

年份

非竞争性进口商品(%)

(国内无同类产品且找不到相近替代物)

竞争性进口商品(%)

(国内有同类产品)

总税则

必需品

合计

无出口

有出口

合计

1928

5.1

5.1

8.1

6.7

4.1

4.3

1929

22.2

17.2

18.3

13.8

9.0

10.3

1930

23.6

17.7

25.1

13.2

10.2

12.0

这一标准

A.导致官僚资本垄断了国民经济B.促进了中国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

C.基本实现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D.有利于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输入

【答案】B

【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非竞争性进口商品和竞争性进口商品的税率增长幅度都很明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保护中国民族产业,促进进口替代产业的发展,故B选项正确;进口商品的税率增长有利于民族工业的保护与发展,与官僚资本垄断国民经济没有直接联系,故A选项错误;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是收回关税自主权和领事裁判权,材料未涉及领事裁判权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非竞争性进口商品的税率增长不利于其进口输入,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属于典型的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分析表格的数据变化趋势和特点,再结合题干的关键信息“收回关税自主权和领事裁判权的改订新约运动”,扣住“非竞争性进口商品和竞争性进口商品”即可正确判断。

22.战国时庶民要求参政的呼声很高,一个很平凡的士,通过游说,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擢拔为执政大臣。

商鞅本是魏相国公叔痤的家臣,入秦后说动了秦孝公,当上了秦的大良造(相国)。

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转型加速B.贵族政治没落C.改革变法兴起D.诸侯争霸激烈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阶层的崛起直接打击的就是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所以反映出贵族政治的没落,因此B项正确。

A项是春秋战国士阶层崛起的背景,不是结果,所以错误;改革变法兴起和诸侯争霸激烈都是士阶层崛起的原因,所以C、D项错误。

23.1990年深圳市政府为顺利推销股票,完成发行,号召党员带头认购,并以任务的形式进行摊派。

1992年,深圳市出现了群众大规模的股权抢购风潮。

上述情况的出现,说明

A.群众对股票买卖的认识更加深入B.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深刻

C.深圳市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的提升D.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进一步加大

【答案】B

【名师点睛】

本题易错选D,需要明白改革和开放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股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24.英国先贤们留下了良好的制度传统。

长久以来,议会在与王权的斗争中占得了上风,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

这使得,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

英国的良好制度传统

A.有利于政治权力平稳过渡B.使国王丧失国家元首的地位

C.限碍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D.保证了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

【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而议会自身却聚集了上至土地贵族、教会僧侣,下至商人、骑士等相对全面的利益阶层;一旦议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基于这个平台,各方势力都有争得自身利益的机会,不会激化矛盾,这有利于权力的平稳过渡,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说法本身错误,英国国王一直是国家元首;C项错误,议会民主制度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D项说法错误,英国主要是代议制,不可能全体公民的有效参政。

二.材料题(5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律是国家之重器,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和制约,是国家政治制度必须解决的基本课题之一。

秦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