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4654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1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docx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docx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03解析版

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生物仿真模拟试卷03·解析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

【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糖类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糖原水解会产生多个葡萄糖分子C.淀粉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的白色体内

D.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1.C【解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A正确;糖原为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水解会产生多个葡萄糖分子,B正确;白色体存在于不可见光细胞中,不在叶肉细胞中,C错误;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D正确。

2.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

A.高尔基体和核糖体B.中心体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线粒体D.溶酶体和液泡

3.下列有关ATP和A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B.ADP分子中戊糖是脱氧核糖

C.①反应释放能量可以用于吸能反应D.②反应所需能量只能来自细胞呼吸

3.C【解析】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少,可通过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迅速形成,A错误;ADP分子中五碳糖是核糖,B错误;ATP为直接能源物质,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C正确;

②反应所需能量可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C。

4.人体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衰老细胞中B.细胞凋亡由机械损伤引发C.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降低D.衰老细胞的需氧呼吸变慢

4.D【解析】细胞凋亡可发生在生长、分化和衰老细胞中,A错误;由机械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错误;衰老细胞中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但也有部分酶的活性增强,C错误;衰老细胞中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活性降低,需氧呼吸变慢,D正确。

故选D。

5.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断片发生了颠倒B.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

C.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

6.正常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如下,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为女性染色体组型图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C.图中染色体共有23种形态D.核型分析可诊断单基因遗传病

6.C【解析】图中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没有经过配对、分组和排队,没有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像,A错误;由“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可知,题图中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错误;该细胞为正常女性体细胞,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22对常染色体和XX,因此图中染色体共有23种形态,C正确;核

型分析可诊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无法诊断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故选C。

7.如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个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③④均可在人体内发生B.过程①②③能发生在某些高等植物细胞中C.过程①②③④中均有ATP生成D.过程③中的水产生于线粒体基质中

8.下列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不能用其中的有机物被32P标记的培养基直接培养B.子代噬菌体形成过程所需要的原料和能量都来自大肠杆菌C.培养噬菌体的温度、时间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D.T2噬菌体中含32P的成分是磷脂分子和DNA分子

8.D【解析】噬菌体的繁殖离不开细胞,A正确;病毒繁殖过程需要的原料和能量全部来自宿主细胞,B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被标记的物质,其他都为无关变量,C正确;噬菌体无膜结构,不含磷脂分子,D错误。

9.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增长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B.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也大

C.死亡率越高的种群,其种群数量衰退的也越快D.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增长越快

9.A【解析】自然增长率=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它是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所以说自然增长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A正确;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如果分布的面积或者体积巨大,其种群密度并不一定大,B错误;死亡率越高的种群,如果其出生率也越高,可能会导致种群数量趋于稳定,C错误;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只是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其种群数量会增长,种群数量增长的快慢还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D错误。

10.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减数分裂中能够发生交叉互换的两条染色体

B.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D.存在于一个四分体中的两个染色体

11.做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用4个大信封,按照下表分别装入一定量的卡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雄1”中Y、y的数量与“雌1”中Y、y的数量可以不相等

B.分别从“雄1”和“雌1”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组合类型,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

C.分别从“雄1”和“雌2”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组合类型,模拟配子的随机结合

D.每次分别从4个信封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组合类型,重复20次,直到将卡片取完

11.A【解析】两个信封分别代表了雌雄生殖器官,其中的卡片分别表示雌雄配子,在自然界中,因同种生物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的数量远大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的数量,所以“雄1”中Y、y的数量与“雌1”中Y、y的数量可以不相等,A正确;分别从“雄1”和“雌1”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组合类型,模拟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错误;分别从“雄1”和“雄2”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记录组合类型,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C错误;每次分别从4个信封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雄1”和“雄2”内取出的卡片组成雄配子,“雌1”和“雌2”内取出的卡片组成雌配子,再将这4张卡片组合在一起,记录组合类型后,要将这些卡片放回原信封内,以保证每次抓取不同圆纸片的概率相同,此过程模拟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的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重复10次以上,D错误。

12.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

纯合红花窄叶与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用其F1代与某植株杂交,所得后代中红阔:

红窄:

白阔:

白窄=3∶1∶3∶1,则某植株的基因型为

A.AaBbB.aaBbC.AaBbD.Aabb

12.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纯合红花窄叶(AAbb)牵牛花与纯合白花阔叶(aaBB)杂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是AaBb,让其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

红花窄叶:

白花阔叶:

白花窄叶是3:

1:

3:

1,分析子代中红花:

白色=1:

1,阔叶:

窄叶=3:

1,说明前者是测交,后者是杂合子自交,所以与AaBb杂交的“某植株”基因型为aaBb。

13.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都是传统的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通常都涉及基因重组原理

B.采用上述技术的目的是获得具有所需性状的品种

C.

上述技术中,仅多倍体育种会育出与原物种生殖隔离的个体D.与传统育种比较,转基因的优势是能使物种出现新基因和性状

14.工业革命之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群体中灰色野生型占绝对优势。

到了1900年,群体主要由黑色突变型组成,人们称之为工业黑化现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灰色桦尺蠖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B.不能说明黑色突变型桦尺蠖已进化为新物种

C.黑色突变型桦尺蠖数目增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环境是造成黑色桦尺蠖取代灰色桦尺蠖的动力

14.B【解析】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A错误;该过程中不能得出黑色突变型桦尺蠖是否和以前的还能进行交配及是否产生可育后代,所有不能说明黑色突变型桦尺蠖已进化为新物种,B正确;黑色突变型桦尺蠖数目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环境是对不同颜色的桦尺蠖进行了选择,而不是造成黑色桦尺蠖取代灰色桦尺蠖的动力,D错误。

15.人接种埃博拉病毒(EBV)疫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出现相应抗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被动免疫是以诱发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的

B.抗体与内环境中病毒类抗原发生中和而失效C.血液中出现抗体可以确定其已被病原体感染D.抗原和抗体比较,前者的成分不都是蛋白质

15.D【解析】接种疫苗让机体产生抗体是主动免疫过程,A错误;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内环境中的埃博拉病毒发生中和,而不是病毒类抗原,B错误;血液中出现抗体不能确定是否已被病原体感染,有可能是接种过疫苗,C错误;抗体都是蛋白质,而抗原不一定都是蛋白质,D正确。

16.下图表示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某基因的转录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③形成时,需沿着整条DNA长链进行

B.③链可能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C.该过程合成的产物可能是酶

D.②链与③链的杂交区域中存在T-A碱基对

17.内蒙古草原曾被开垦成农田,弃耕后,农田里长出大量杂草;几年后,植物种类更替;十几年后,恢复到内蒙古草原群落。

下列关于该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

B.该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一直在增加C.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类型发生了改变

D.演替过程中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体现了群落具有时间结构

17.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弃耕的农田中仍保留了土壤基质以及一些种子和繁殖体,所以其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错误;群落演替中植物种类不一定在增加,只是呈现出来的植物优势种在不断改变,所以群落的类型一直在改变,B错误、C正确;演替过程中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体现了群落具有空间结构,D错误。

18.下图是有关突触的图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末梢上也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

B.突触就是指两个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C.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分类,突触有2种类型

D.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突触后膜就会产生动作电位

19.人体对病原体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应答包括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和特异性反应B.成熟的T淋巴细胞通过识别抗原-MHC复合体来参与免疫应答C.淋巴细胞从功能上分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D.巨噬细胞在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9.B【解析】当病原体进入体内后,由于它们产生特异性化学物质,引起体内免疫细胞、免疫器官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免疫应答指的是特异性反应,A项错误;成熟的T淋巴细胞通过识别吞(巨)噬细胞传递的抗原-MHC复合体来参与免疫应答,B项正确;淋巴细胞从功能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是免疫细胞,不是淋巴细胞,C项错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巨噬细胞不参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项错误。

20.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总是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B.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C.解决当前人口膨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

D.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某时期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可能小于零

20.C【解析】由于环境中的资源和空间等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A项不符合题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是

环境容纳量,也即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B项不符合题意;解决当前人口膨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环境容纳量,C项符合题意;自然增长率可以用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表示(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当一段时间内种群出生个体数超过死亡个体数时,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一段时间内死亡个体数超过出生个体数时,则为负值。

在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之后,种群的死亡率可能大于出生率,因此出现负值,D项不符合题意。

21.

某池塘底栖动物主要有软体动物类(铜锈环棱螺等)、寡毛类(苏氏尾鳃蚓等)、摇蚊类(羽摇蚊等)。

科研人员研究了该池塘底栖动物能量流动过程,构建了下图所示模型。

相关判断的错误是

 

A.流经底栖动物的总能量是2119.5KJ/m2.a-1B.底栖动物同化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C.图中“X”包含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D.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22.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合成并分泌生长激素B.能够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C.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调节相关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22.A【解析】生长激素是垂体合成并分泌的,A错误;下丘脑中有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感受器,B正确;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C正确;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调节包括垂体在内的相关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D正确。

23.甲、乙、丙及NAA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

B.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C.用NAA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

24.该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

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D.图中所有的箭头所表示的过程都能伴随着能量的流动

24.C【解析】碳元素从植物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被动物摄食,并使得能量流入动物体内,A正确;由图形分析已知,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d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g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B正确;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C、H、O、N、P、S等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C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中所有的箭头所表示的过程都能伴随着能量的流动,D正确。

学科#网

25.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26.

【加试题】天气晴朗的一天,将一株健壮的花生幼苗放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

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下图所示。

不考虑这一天内花生幼苗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CD段较BC段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增加

B.DE段曲线中间部分平缓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C.图中D点时该花生幼苗的一个叶肉细胞产生氧气的速度大于其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速度

D.若D点和E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等于E点时的光照强度

26.D【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C点以前花生幼苗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C点以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因此CD段较BC段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增加,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DE段曲线中间部分平缓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导致光合速率降低,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D点时该花生幼苗的所有细胞的光合速率与所有细胞的呼吸速率相等,而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但是并非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此时一个叶肉细胞产生氧气的速度大于其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速度,C正确;据图分析,D点和E点光合作用速率都等于呼吸作用速率,且两点温度相同,说明D点和E点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而D点二氧化碳浓度高,在较弱的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就能等于呼吸作用强度,E点二氧化碳浓度低,需要较高的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才能等于呼吸作用,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小于E点时的光照强度,D错误。

27.【加试题】细枯落物主要由凋落的叶片和草本植物组成,木质枯落物主要是死亡的木本植物的茎。

球陆生生态系统中的两类枯落物产量随纬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枯落物中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中未被利用的能量

B.枯落物将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必须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D.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枯落物生产量存在差异与温度和降雨量有关

28.

【加试题】如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9的相关致病基因只能来自Ⅱ5

C.Ⅱ5和Ⅱ6再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1/2或1/4D.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患病家系中进行

28.C【解析】根据图解只能判断该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但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9的致病基因来自Ⅱ5和Ⅱ6,B错误;该遗传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时,Ⅱ5和Ⅱ6再生育的男孩中有1/2是患者,而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Ⅱ5和Ⅱ6再生育的男孩中有1/4是患者,C正确;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进行,调查遗传病的发病方式在患病家系中进行,D错误。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4分)

29.(6分)将玉米的PEPC酶基因与PPDK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如图1,在光照为l000μmol•m-2·s-1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如图2。

请据图分析:

(1)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有。

(2)据图分析,转双基因水稻(填“是”或“否”)通过提高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来增强光合速率。

(3)在温度25℃条件下,重复图1相关实验,A点会向移动。

(4)研究者要提取这两种植株的等质量叶片中的色素,除了叶片以外,还需向研钵中加入,结果发现两植株各种光合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则可推测转双基因水稻是通过促进

反应过程,来提高光合速率。

(5)后续研究发现,在转双基因水稻与正常水稻都达到光饱和点后,给二者都喷施适宜浓度ATP溶液,前者的光合速率有明显提高,后者无差异,则推测光照强度在16×102μmol•m-2·s-1之后,限制转双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29.(每空1分,共6分)

(1)光照强度、有无转双基因、温度

(2)否

(3)左下

(4)95%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碳

(5)叶绿素含量

【解析】

(1)本实验分别研究了光照强度、温度对有无转双基因水稻的光合作用的影响。

因此可变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有无转双基因。

(2)据图2分析,有无转双基因,水稻的最适温度都是35℃,因此不是通过提高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来增强光合速率。

(3)由图可知A点是原种水稻的光饱和点,在图1中可知A点时的净光合速率是20,根据图2可知,净光合速率是20应对应的是30℃,如果用温

度为25℃重复图1相关实验,光合作用是减弱的,A点会向左下移动。

(4)为了使叶片被充分研磨和叶绿素免受破坏,还需向研钵中加入95%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结果发现两植株各种光合色素

含量无显著差异,可以推测转双基因水稻没有促进光反应,而是通过促进碳反应过程,来提高光合速

率。

(5)ATP是光反应产生的,而叶绿素是光反应的主要色素,因此根据题意可以判断:

限制转双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叶绿素含量。

30.(8分)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乙图是甲图中(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

乙图中的B可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缩手反射属于(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

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的控制。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除b点外(字母)点可产生兴奋。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突触前膜融合,该过程所涉及的细胞器主要有。

30.(每空1分,共8分)

(1)感受器d胞体膜、树突膜、轴突膜

(2)非条件高级中枢(大脑皮层)

(3)神经中枢a、c、d、e

(4)高尔基体、线粒体

31.(6分)圆石藻是一种海洋浮游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二甲基硫醚(DMS)。

下图是DMS在海洋中生成的主要过程,请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圆石藻属于。

经研究圆石藻对海洋气候变化有影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圆石藻大量繁殖会诱发病毒侵染其细胞,从而使其数量下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可通过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

(3)

4

研究发现,海洋中许多生物能促进DMS氧化分解,最终产生SO2-,从而加快了生态系统的

(4)图中浮游动物所同化的能量除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还将流向。

中间产物X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作为一种化学信息使浮游动物对圆石藻的捕食明显减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

31.(每空1分,共6分)

(1)生产者间接

(2)反馈(负反馈)

(3)物质循环

(4)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32.【加试题】(14分)

(一)在冬季,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这与秸秆野外焚烧有一定关系。

为破解秸秆处理瓶颈,微生物专家力图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使秸秆尽快腐烂掉,增加土壤肥力并缓解环境污染。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微生物专家发现某些细菌可以将纤维素分解为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