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1,010.32KB ,
资源ID:64465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64465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docx

1、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题 03解析版2019 年 4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 03解析版考生须知: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 30 分,用【加试题】标出。2.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卡上。3. 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 2B 铅笔, 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

2、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2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糖类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糖类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B糖原水解会产生多个葡萄糖分子 C淀粉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的白色体内D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1C 【解析】糖类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A 正确;糖原为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水解会产生多个葡萄糖分子,B 正确;白色体存在于不可见光细胞中,不在叶肉细胞中,C 错误;葡萄糖是细胞内主要的单糖,是最重要的能源物质,D 正确。2. 下

3、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A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B中心体和叶绿体C内质网和线粒体 D溶酶体和液泡3. 下列有关 ATP 和 ADP 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的 ATP 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BADP 分子中戊糖是脱氧核糖C反应释放能量可以用于吸能反应D反应所需能量只能来自细胞呼吸3C 【解析】生物体内的 ATP 含量很少,可通过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迅速形成,A 错误;ADP 分子中五碳糖是核糖,B 错误;ATP 为直接能源物质,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C 正确;反应所需能量可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D 错误。故选 C。4. 人体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

4、胞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衰老细胞中 B细胞凋亡由机械损伤引发C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降低 D衰老细胞的需氧呼吸变慢4D 【解析】细胞凋亡可发生在生长、分化和衰老细胞中,A 错误;由机械损伤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B 错误;衰老细胞中许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但也有部分酶的活性增强,C 错误;衰老细胞中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活性降低,需氧呼吸变慢,D 正确。故选 D。5. 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断片发生了颠倒 B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C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 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6. 正常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

5、显微摄影图如下,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为女性染色体组型图 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图中染色体共有 23 种形态 D核型分析可诊断单基因遗传病6.C 【解析】图中的细胞内的染色体没有经过配对、分组和排队,没有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像,A 错误; 由“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可知,题图中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 错误;该细胞为正常女性体细胞, 且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含有 22 对常染色体和 XX,因此图中染色体共有 23 种形态,C 正确;核型分析可诊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无法诊断单基因遗传病,D 错误。故选 C。7如图表示细胞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三个途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过

6、程均可在人体内发生 B过程能发生在某些高等植物细胞中C过程中均有 ATP 生成 D过程中的水产生于线粒体基质中8. 下列用 32P 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噬菌体不能用其中的有机物被 32P 标记的培养基直接培养B子代噬菌体形成过程所需要的原料和能量都来自大肠杆菌C培养噬菌体的温度、时间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T2 噬菌体中含 32P 的成分是磷脂分子和 DNA 分子8D 【解析】噬菌体的繁殖离不开细胞,A 正确;病毒繁殖过程需要的原料和能量全部来自宿主细胞,B 正确;本实验的自变量为被标记的物质,其他都为无关变量,C 正确;噬菌体无膜结构,不含磷脂分子, D 错

7、误。9.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B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也大C死亡率越高的种群,其种群数量衰退的也越快D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增长越快9A 【解析】自然增长率=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它是直接决定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所以说自然增长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A 正确;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如果分布的面积或者体积巨大,其种群密度并不一定大,B 错误;死亡率越高的种群,如果其出生率也越高,可能会导致种群数量趋于稳定,C 错误; 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只是用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其种群数量会增长,种群数量增长的快慢还 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D

8、错误。10.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减数分裂中能够发生交叉互换的两条染色体B.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D存在于一个四分体中的两个染色体11. 做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用 4 个大信封,按照下表分别装入一定量的卡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雄 1”中 Y、y 的数量与“雌 1”中 Y、y 的数量可以不相等B. 分别从“雄 1”和“雌 1”内随机取出 1 张卡片,记录组合类型,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C. 分别从“雄 1”和“雌 2”内随机取出 1 张卡片,记录组合类型,模拟配子的随机结合D. 每次

9、分别从 4 个信封内随机取出 1 张卡片,记录组合类型,重复 20 次,直到将卡片取完11A 【解析】两个信封分别代表了雌雄生殖器官,其中的卡片分别表示雌雄配子,在自然界中,因同种生物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的数量远大于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子的数量,所以“雄1”中Y、y 的数量与“雌1”中 Y、y 的数量可以不相等,A 正确;分别从“雄 1”和“雌 1”内随机取出 1 张卡片,记录组合类型,模拟的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B 错误;分别从“雄 1”和“雄 2”内随机取出1 张卡片,记录组合类型,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C 错误;每次分别从 4 个信封内随机取出 1 张卡片, “雄

10、1”和“雄 2”内取出的卡片组成雄配子,“雌 1”和“雌 2”内取出的卡片组成雌配子,再将这 4 张卡片组合在一起,记录组合类型后,要将这些卡片放回原信封内,以保证每次抓取不同圆纸片的概率相同, 此过程模拟的是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的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重复 10 次以上,D 错误。12. 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与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用其 F1 代与某植株杂交,所得后代中红阔:红窄:白阔:白窄3131,则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aBb BaaBb CAaBb DAabb12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纯合红花窄叶(AAbb)牵牛花与纯合白花

11、阔叶(aaBB)杂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是AaBb,让其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是 3:1: 3:1,分析子代中红花:白色=1:1,阔叶:窄叶=3:1,说明前者是测交,后者是杂合子自交,所以与 AaBb 杂交的“某植株”基因型为 aaBb。13. 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都是传统的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是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通常都涉及基因重组原理B. 采用上述技术的目的是获得具有所需性状的品种C. 上述技术中,仅多倍体育种会育出与原物种生殖隔离的个体D与传统育种比较,转基

12、因的优势是能使物种出现新基因和性状14. 工业革命之前,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群体中灰色野生型占绝对优势。到了 1900 年,群体主要由黑色突变型组成,人们称之为工业黑化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灰色桦尺蠖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 B不能说明黑色突变型桦尺蠖已进化为新物种C黑色突变型桦尺蠖数目增多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环境是造成黑色桦尺蠖取代灰色桦尺蠖的动力14B 【解析】一个种群中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A 错误;该过程中不能得出黑色突变型桦尺蠖是否和以前的还能进行交配及是否产生可育后代,所有不能说明黑色突变型桦尺蠖已进化为新物种,B 正确;黑色突变型桦尺蠖数目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错

13、误;环境是对不同颜色的桦尺蠖进行了选择,而不是造成黑色桦尺蠖取代灰色桦尺蠖的动力,D 错误。15. 人接种埃博拉病毒(EBV)疫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出现相应抗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被动免疫是以诱发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的B. 抗体与内环境中病毒类抗原发生中和而失效C血液中出现抗体可以确定其已被病原体感染D抗原和抗体比较,前者的成分不都是蛋白质15D 【解析】接种疫苗让机体产生抗体是主动免疫过程,A 错误;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内环境中的埃博拉病毒发生中和,而不是病毒类抗原,B 错误;血液中出现抗体不能确定是否已被病原体感染,有可能是接种过疫苗,C 错误;抗体都是蛋白质,而抗原不一定都是蛋

14、白质,D 正确。16.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某基因的转录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形成时,需沿着整条 DNA 长链进行B. 链可能是组成核糖体的成分C该过程合成的产物可能是酶D链与链的杂交区域中存在 T-A 碱基对17. 内蒙古草原曾被开垦成农田,弃耕后,农田里长出大量杂草;几年后,植物种类更替;十几年后,恢复到内蒙古草原群落。下列关于该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B. 该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一直在增加C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类型发生了改变D演替过程中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体现了群落具有时间结构17C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弃耕的农田中仍保留了土壤基质以及一些

15、种子和繁殖体,所以其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A 错误;群落演替中植物种类不一定在增加,只是呈现出来的植物优势种在不断改变, 所以群落的类型一直在改变,B 错误、C 正确;演替过程中生长着不同种类的植物体现了群落具有空间结构,D 错误。18. 下图是有关突触的图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轴突末梢上也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B. 突触就是指两个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C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分类,突触有 2 种类型D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突触后膜就会产生动作电位19. 人体对病原体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应答包括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和特异性反应B成熟的 T 淋巴

16、细胞通过识别抗原-MHC 复合体来参与免疫应答C淋巴细胞从功能上分为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D巨噬细胞在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9B 【解析】当病原体进入体内后,由于它们产生特异性化学物质,引起体内免疫细胞、免疫器官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免疫应答指的是特异性反应,A 项错误;成熟的 T 淋巴细胞通过识别吞(巨) 噬细胞传递的抗原-MHC 复合体来参与免疫应答,B 项正确;淋巴细胞从功能分为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是免疫细胞,不是淋巴细胞,C 项错误;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巨噬细胞不参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 项错误。20.

17、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总是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B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C. 解决当前人口膨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降低环境容纳量D. 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某时期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可能小于零20C 【解析】由于环境中的资源和空间等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A 项不符合题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是环境容纳量,也即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B 项不符合题意;解决当前人口膨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环境容纳量,C 项符合题意;自然增长率可以用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表示(自

18、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当一段时间内种群出生个体数超过死亡个体数时,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一 段时间内死亡个体数超过出生个体数时,则为负值。在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之后,种群的死亡率可能大于出生率,因此出现负值,D 项不符合题意。21. 某池塘底栖动物主要有软体动物类(铜锈环棱螺等)、寡毛类(苏氏尾鳃蚓等)、摇蚊类(羽摇蚊等)。科研人员研究了该池塘底栖动物能量流动过程,构建了下图所示模型。相关判断的错误是A流经底栖动物的总能量是 21195KJ/m2a-1 B底栖动物同化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 C图中“X”包含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伴随着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22. 下列关

19、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合成并分泌生长激素 B能够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C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D调节相关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22A 【解析】生长激素是垂体合成并分泌的,A 错误;下丘脑中有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感受器,B 正确;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机体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C 正确;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调节包括垂体在内的相关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D 正确。23. 甲、乙、丙及 NAA 等植物激素或植物激素类似物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 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甲、乙之间具有拮抗作用B. 甲、乙、丙在细胞中大量合

20、成后去调节生命活动C用 NAA 形成的无子果实属于不可遗传变异D乙、丙最可能代表赤霉素和生长素24. 该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 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 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物质循环指的是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D图中所有的箭头所表示的过程都能伴随着能量的流动24C 【解析】碳元素从植物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被动物摄食,并使得能量流入动物体内,A 正确;由图形分析已知,a 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 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d 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g 表示分解

21、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B 正确;物质循环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如 C、H、O、N、P、S 等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C 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图中所有的箭头所表示的过程都能伴随着能量的流动,D 正确。学科#网25.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 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 1C.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 基因的频率大于 a 基因的频率D. 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26. 【加

22、试题】天气晴朗的一天,将一株健壮的花生幼苗放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 CO2 测定仪测定玻璃罩内 CO2 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下图所示。不考虑这一天内花生幼苗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CD 段较 BC 段 CO2 浓度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增加BDE 段曲线中间部分平缓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导致光合速率降低C. 图中 D 点时该花生幼苗的一个叶肉细胞产生氧气的速度大于其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速度D. 若 D 点和 E 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 D 点时的光照强度等于 E 点时的光照强度26D 【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C 点

23、以前花生幼苗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 C 点以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因此CD 段较 BC 段 CO2 浓度增加速率减慢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增强,光合速率增加,A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DE 段曲线中间部分平缓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导致光合速率降低,B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 D 点时该花生幼苗的所有细胞的光合速率与所有细胞的呼吸速率相等,而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但是并非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此时一个叶肉细胞产生氧气的速度大于其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速度,C 正确;据图分析,D 点和 E 点光合作用速率都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且两点温度相同,说明 D 点和 E 点呼吸作用强度相等,而

24、 D 点二氧化碳浓度高,在较弱的光照强度时, 光合作用强度就能等于呼吸作用强度,E 点二氧化碳浓度低,需要较高的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才能等于呼吸作用,则 D 点时的光照强度小于 E 点时的光照强度,D 错误。27. 【加试题】细枯落物主要由凋落的叶片和草本植物组成,木质枯落物主要是死亡的木本植物的茎。全球陆生生态系统中的两类枯落物产量随纬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枯落物中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中未被利用的能量B. 枯落物将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 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必须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D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枯落物生产量存在差异与温度和

25、降雨量有关28. 【加试题】如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9 的相关致病基因只能来自5C5 和6 再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 1/2 或 1/4 D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患病家系中进行28.C 【解析】根据图解只能判断该遗传病是隐性遗传病,但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 X 隐性遗传病,A 错误;如果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9 的致病基因来自5 和6,B 错误;该遗传病是伴 X 隐性遗传病时,5 和6 再生育的男孩中有 1/2 是患者,而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5 和6 再生育的男孩中有 1/4 是患者,C 正确

26、;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进行,调查遗传病的发病方式在患病家系中进行,D 错误。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44 分)29(6 分)将玉米的 PEPC 酶基因与 PPDK 酶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如图 1,在光照为 l000 molm-2s-1 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如图 2。请据图分析:(1) 本实验的可变因素有 。(2) 据图分析,转双基因水稻 (填“是”或“否”)通过提高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来增强光合速 率。(3) 在温度 25 条件下,重复图 1 相关实验,A 点会向 移动。(4) 研究者要提取这两种植株的

27、等质量叶片中的色素,除了叶片以外,还需向研钵中加入 , 结果发现两植株各种光合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则可推测转双基因水稻是通过促进 反应过程,来提高光合速率。(5) 后续研究发现,在转双基因水稻与正常水稻都达到光饱和点后,给二者都喷施适宜浓度 ATP 溶液, 前者的光合速率有明显提高,后者无差异,则推测光照强度在 16102 molm-2s-1 之后,限制转双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29(每空 1 分,共 6 分)(1) 光照强度、有无转双基因、温度(2) 否(3) 左下(4)95%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 碳(5)叶绿素含量【解析】(1)本实验分别研究了光照强度、温度对有无转双基因水

28、稻的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可变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有无转双基因。(2)据图 2 分析,有无转双基因,水稻的最适温度都是 35 , 因此不是通过提高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来增强光合速率。(3)由图可知 A 点是原种水稻的光饱和点,在图 1 中可知 A 点时的净光合速率是 20,根据图 2 可知,净光合速率是 20 应对应的是 30 ,如果用温度为 25 重复图 1 相关实验,光合作用是减弱的,A 点会向左下移动。(4)为了使叶片被充分研磨和叶绿素免受破坏,还需向研钵中加入 95%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结果发现两植株各种光合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可以推测转双基因水稻没有促进光反应,而是通过促进碳反应过程

29、,来提高光合速率。(5)ATP 是光反应产生的,而叶绿素是光反应的主要色素,因此根据题意可以判断:限制转双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可能是叶绿素含量。30(8 分)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1) 甲图中 f 表示的结构是 ,乙图是甲图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 B 可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2) 缩手反射属于 (条件、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 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 的控制。(3) 图丙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

30、,则称为 。若刺激图丙中 b 点,图中除 b 点外 (字母)点可产生兴奋。(4) 图乙中神经递质由 A 细胞合成、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突触前膜融合,该过程所涉及的细胞器主要有 。30(每空 1 分,共 8 分)(1) 感受器 d 胞体膜、树突膜、轴突膜(2) 非条件 高级中枢(大脑皮层)(3) 神经中枢 a、c、d、e(4) 高尔基体、线粒体31(6 分)圆石藻是一种海洋浮游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二甲基硫醚(DMS)。下图是 DMS 在海洋中生成的主要过程,请分析回答:(1)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圆石藻属于 。经研究圆石藻对海洋气候变化有影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31、。(2) 圆石藻大量繁殖会诱发病毒侵染其细胞,从而使其数量下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可通过 调节机制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3) 4研究发现,海洋中许多生物能促进 DMS 氧化分解,最终产生 SO 2-,从而加快了生态系统的 。(4) 图中浮游动物所同化的能量除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还将流向 。中间产物 X 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作为一种化学信息使浮游动物对圆石藻的捕食明显减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能够 。31(每空 1 分,共 6 分)(1) 生产者 间接(2) 反馈(负反馈)(3) 物质循环(4) 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 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32. 【加试题】(14 分)(一)在冬季,部分地区出现严重雾霾,这与秸秆野外焚烧有一定关系。为破解秸秆处理瓶颈,微生物专家力图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使秸秆尽快腐烂掉,增加土壤肥力并缓解环境污染。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 微生物专家发现某些细菌可以将纤维素分解为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