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钢管支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4392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钢管支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某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钢管支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某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钢管支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某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钢管支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某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钢管支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钢管支架.docx

《某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钢管支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钢管支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钢管支架.docx

某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钢管支架

第一章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编写依据

1、施工图纸;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2、《建筑工程荷载规范》(GB50009-2001)

二、工程概况

略。

三、施工准备

(一)施工条件

1、模板设计:

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型式和间距,柱帽板支撑间距,柱节点、大样。

验算模板和支撑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模板的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2、模板拼装:

(1)模板安装前应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班组应熟悉本方案的要求,并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

(2)拼装场地夯实平整,条件许可时可设拼装操作平台。

(3)按模板设计图尺寸,将木胶板与方木拼成整片模板,接缝处要求附加小龙骨。

(4)木胶板模板锯开的边及时用防水油漆封边两道,防止木胶板模板使用过程中开裂、起皮。

3、模板加工好后,专人认真检查模板规格尺寸,按照配模图编号,并均匀涂刷隔离剂,分规格码放,并有防雨、防潮、防砸措施。

4、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模板底口平整、坚实,若达不到要求的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柱子支撑用的地锚须预埋好且可以使用。

5、柱子、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理好隐蔽验收手续。

(二)材料准备

本工程采用盘扣式钢管支架作为支撑结构,立杆采用Φ48×3.0mm钢管,尺寸规格为2450mm和2200mm两种,50×100mm木枋,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

各部位支模所用的材料如下:

1、木胶板模板:

尺寸(920×1830mm)、厚度18mm。

2、木枋:

50×100mm,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矩。

3、盘扣式钢管支架:

用于梁、板模板支撑,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掉焊和严重锈蚀的钢管。

钢管支架的立杆及水平杆应按国家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加工图及技术文件制造,并有出厂合格证明书、产品标志和检测报告。

产品合格证明书应具有以下内容:

产品名称、型号;制造厂厂名、地址;商标;产品等级;制造日期;检查人员印章;维修及检验记录。

钢管支架的制造应满足外观、尺寸、焊接等方面的要求。

(1)外观要求:

钢管表面应无裂纹、凹陷、锈蚀;加工前初始弯曲不应大于L/1000(L为钢管长度),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钢管壁厚允许偏差应为±0.1mm。

各杆件端头压扁部分不得出现裂纹,加工中不得产生因加工工艺造成的材料性能下降的现象。

(2)制作质量要求:

杆件焊接制作应在专用工艺装备上进行,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

焊丝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中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碳合金钢焊丝的要求,有效焊缝高度不应小于3.5mm。

连接盘与立杆焊接固定时,连接盘盘心与立杆轴心的不同轴度不应大于0.3mm;以单侧边连接盘外边缘处为测点,盘面与立杆纵轴线正交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3mm。

(3)尺寸要求:

钢管外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钢管壁厚允许偏差应为±0.1mm。

外径D

外径允许偏差

33、38、42、48

+0.2

-0.1

60

+0.3

-0.1

可调底座及可调托座丝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小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

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4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小于150mm。

图2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

1—可调托座;2—螺杆;3—调节螺母;4—立杆;5—水平杆

4、其他材料:

1)隔离剂:

严禁使用油性隔离剂,必须使用水性隔离剂。

2)模板截面支撑用料:

采用钢筋支撑,两端点好防锈漆。

(三)技术准备

1、审查模板结构设计与施工说明书中的荷载、计算方法、节点构造和安全措施,设计审批手续应齐全。

2、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操作班组应熟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并做好模板安装作业的分工准备。

3、对模板和配件进行挑选、检测,不合格者应剔除,并应运至工地指定地点堆放。

4、备齐操作所需的一切安全防护设施和器具。

(四)施工机具

木工圆锯、木工平刨、压刨、手提电锯、手提压刨、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撬棍等。

四、模板支架搭设安装技术要求

1、模板支架立杆搭设位置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放线确定。

2、模板支架搭设应根据立杆放置可调底座,应按先立杆后水平杆的顺序搭设,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应以此扩展搭设成整体支架体系。

3、水平杆扣接头与连接盘的插销应用铁锤击紧。

4、每搭完一步支模架后,应及时校正水平杆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杆的水平偏差。

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模板支架总高度的1/500,且不得大于50mm。

5、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管理人员应组织对搭设的支架进行验收,并应确认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后浇筑混凝土。

五、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一)安装前准备工作

1、模板的堆放场地设置在塔吊工作半径范围内,便于直接吊运。

2、技术交底:

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测量放线:

柱模安装之前,在楼层上依次弹出墙体、柱子轴线,柱模的安装位置线和门洞口位置线。

轴线引测后,测量员复验。

4、刷脱模剂:

刷脱模剂对于保护模板、延长模板寿命、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洁净和光滑,均起着重要作用。

5、柱模安装之前,柱子钢骨安装及钢筋绑扎完毕,验收合格且相关资料完毕。

6、已做好施工缝的处理。

(二)各部位模板施工工艺

1、柱模板施工

(1)工艺流程

安装前准备(定位、压脚板)→一侧柱模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清扫柱内杂物→安装就位对面模板→安装斜撑→安装另一方向模板→调整模板位置→紧固对拉螺栓→斜撑加固→检查、验收

(2)施工方法

1)矩形柱模板选用18mm厚胶合板,为防爆板、接缝平整和不漏浆,竖向用50×100木枋贴紧模板,间距300mm,横向用Φ48双钢管间距500mm压实,用对拉螺栓收紧的方法,夹紧牢固,每边截面设Φ12对拉螺栓拉固收紧(间距500mm)。

柱四向采用钢管做斜支撑,上下不少于两道,斜撑与地面水平夹角不大于60°。

2)柱与梁接头处的开口位模板必须做至楼板的底面,接头处支撑平面,确保不变形。

在施工缝面位置开100×100mm生口模板;柱模板底脚应留≥200×200mm生口模板,壁墙脚@5000mm留200×200mm生口以便清理柱、壁墙内杂物。

3)支设前模板底部板面应平整,检查柱模板编号,检查模板是否清理干净,门窗洞口模板及预埋件是否安装到位。

4)安装斜撑调整至模板与楼面呈75°,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并进行临时固定。

5)柱脚内预留200mm×200mm清渣孔,以便清除柱内杂物,浇注砼前再封闭清渣孔。

2、梁、板模板施工

(1)工艺流程

弹1m线→搭设门式顶架(底部垫木枋)→安装纵横向水平钢管拉杆及交叉撑→调整梁底标高→安装梁底模→安装顶撑并调平→安装梁侧模→墙边木枋(贴密封条)就位→摆设主次龙骨→铺设楼板模板→支撑架加固

(2)施工方法

为更有利于拆模,所有模板表面均涂刷脱模剂。

梁、板支顶均采用盘扣式钢管支架支顶。

A、板模板安装

楼面模板用18厚夹板,次龙骨采用单枋b=50mm,h=100mm,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50×100双木枋,间距1000mm。

支架立杆横向间距1000mm,纵向间距1000mm。

如下图所示:

B、梁模板安装

主梁模板安装:

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柱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底板跨度大于或等于4米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

再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底模板用18mm厚直边板,第一层龙骨50×100mm单木枋@250mm,第二层龙骨采用50×100双木枋;支架立杆间距横向@1000mm,纵向@1000mm;竖肋50×100mm木枋@250mm,对拉螺栓1排φ12,横向间距500mm,采用双钢管作为横檩,用蝴蝶扣与对拉螺栓联结,侧模厚度18mm。

如下图所示:

楼面板、梁板模板安装完成经质量验收后,方能绑扎钢筋。

3、楼梯模板施工

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支设平台模板,再支设楼梯底模板,然后支设楼梯侧板,底模板超出侧模2-3cm。

先在侧板内侧弹出楼梯底板厚度线和侧板位置线,侧模、踢步模板和踏步模板按图加工成型,现场组装。

为了保证踏步板一次成型,踢步模板下口背枋倒45度角,便于铁抹子收光。

为确保踏步线条尺寸的准确,踏步板的高度必须与楼梯踏步的高度一致,放样时,须预留出装修面层的厚度。

楼梯模板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加快拆头斜撑,中间设横向拉杆一道,侧模固定采用50mm×100mm的木枋固定。

详见下图。

楼梯模板支撑图

楼梯踏步模板支设图

(三)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规定

模板拆除均要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为依据,填写拆模申请单,由项目工长和项目总工程师签字后报送监理审批方可生效执行。

(1)侧模:

在砼强度能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

由于构件跨度均小于8m,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即可拆除。

2、模板及支撑体系拆除方法

(1)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外墙模板,再拆内墙模板。

(2)板模拆除方法为:

将旋转可调支撑向下退100mm,使龙骨与板脱离,先拆主龙骨,再拆次龙骨,最后取顶板模。

拆除时人站在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下,待顶板上木料拆完后,再拆钢管架。

(3)拆除大跨度梁板模时,宜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当局部有砼吸附或粘接模板时,可在模板下口接点处用撬棍松动,禁止敲击模板。

(4)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要及时运走,整理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5)不准大片撬落模板,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

(6)拆除时要注意成品保护,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放置整齐。

(四)模板维护与管理

1、使用注意事项

(1)墙、柱大模板及梁侧、梁底模板等预先制作的模板,应进行编号管理,模板宜分类堆放,以便于使用。

(2)模板安装及拆除时,不准碰撞,不得使劲敲砸模板,以免模板变形。

(3)加工好的模板不得随意在上面开洞,如确需开洞必须经过主管工长同意。

(4)木模板根据尺寸不同分类堆放,需用何种模板直接拿取,不得将大张模板锯成小块模板使用。

(5)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如发现翘曲、变形、应及时修理,损坏的板面应及时进行修补。

(6)水平结构模板支设后刷水溶性脱模剂。

竖向结构采用覆膜竹胶板模板,使用前应刷水溶性脱模剂;定型可调钢模支设时,使用前刷油性脱模剂。

2、模板的维护

(1)木模板应放在室内或干燥通风处,露天堆放时要加以覆盖,模板底层应设垫木,使空气流通,防止受潮。

(2)拆除后的木模板应将模板面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将留在上面的钉子起出。

并分类堆码整齐。

(五)模板质量要求

1、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应按图准确留设,不得遗漏,而且安装要牢固,其允许偏差如下表示: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预留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截面内部尺寸

+10,0

2、模板应垂直、平直、顺直,其允许偏差如下表示:

项目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0

墙、柱、梁

+4,-5

层高垂直

全高≤5m

6

全高>5m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2m长度上)

5

3、模板支设完毕后,应进行自检、专检、工序交接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六、成品保护管理

1、预组拼装的模板要有存放场地,场地要平整夯实。

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

立放时,要搭设分类模板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

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

2、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它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椅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

工作面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碰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七、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安装前,项目部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对操作工人必须进行质量技术交底。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梁、板模板:

梁、板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不平直;梁上下口涨模:

防治的方法是,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变形。

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

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范起拱。

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2)柱模板:

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

防治的方法是,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坚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

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2)柱身扭向:

防治的方法是,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

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到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即使柱模不扭向。

3)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

防治的方法是,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轴边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

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行列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

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刀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3)墙模板:

1)墙体厚薄不一,平整度差:

防治方法是模板设计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龙骨的尺寸和间距、穿墙螺栓间距、墙体的支撑方法等在作业中要认真执行。

2)门窗洞口混凝土变形产生的原因是,门窗模板与墙模或墙体钢筋固定不牢,门窗模板内支撑不足或失效。

4、模板支设完毕后,应进行自检、专检、工序交接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八、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一)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对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

2、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木模板及支撑材质是否合格。

3、模板支架立杆搭设位置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放线确定。

3、模板安装按施工设计进行,严禁随意变动,支顶模板必须有垫块。

4、上层和下层支柱在同一垂直线上,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

7、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夯实,并同时排除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8、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m和2m以上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措施。

9、操作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梯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攀登上下,不得在墙顶、独立梁及其他高处狭窄而无防护的模板面上行走。

10、模板的立柱顶撑必须设牢固的拉杆,不得与门窗等不牢靠和临时物件相连接。

模板安装过程中,不得间歇,柱头、搭头、立柱顶撑、拉杆等必须安装牢固成整体后,作业人员才允许离开。

11、组装立柱模板时,四周必须设牢固支撑。

支设独立梁模应搭设临时操作平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立侧模。

(二)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对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那技术交底。

2、模板拆除必须满足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不得因拆模而影响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

3、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

应按照拆模顺序与支模顺序相反(应自上而下拆除),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4、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或硬撬乱捣,拆除困难,可用橇杠从底部轻微橇动;保持起吊时模板与墙体的距离;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受损坏。

5、在拆柱、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拆除顶板模板前必须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通道,将非安全通道应用钢管、安全网封闲,并挂“禁止通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

已拆模板起吊前认真检查螺栓是否拆完、是否有勾挂地方,并清理模板上杂物,仔细检查吊钩是否有开焊,脱扣现象。

6、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张挂好安全网,做好临边防护。

7、拆除时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高处、复杂结构模板拆除应有专人指挥,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8、拆除的模板、柱杆、支撑要安全地传递至地面,严禁抛掷;拆下来的杆件应及时运走,妥善堆放;

9、安装和拆除柱、墙、梁、板的操作层,从首层以上各层应张挂安全平网。

进行拆除作业时,应设置警示标牌;

10、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作业,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准做下一道工序作业。

11、拆除电梯井及大型孔洞模板时,下层必须支搭安全网等可靠防坠落措施。

12、拆除的模板支撑等材料,必须边拆、边清、边运、边码,楼层高处拆下的材料,严禁向下抛掷。

(三)模板工程及各类临时支撑体系安全措施

1、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

2、支设高度在3m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

低于3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3、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

支设临空构筑物的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

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住。

4、操作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梯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体系攀登上下,不得在墙顶、独立梁及其他高处狭窄而无防护的模板面上行走。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在安全区域内观测模板支架的工作状态,发生异常时观测人员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情况紧急时施工人员应迅速撤离,并应进行相应加固处理。

6、模板支架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

7、模板拆除必须满足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经项目总工同意,才能拆除。

拆模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先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撑;拆模作业时,必须设置警戒区,严禁下方有人进入。

(四)施工区防火措施

1、作业棚应采用阻燃材料搭设。

2、处于刨花、碎末较多部位的电动机应装设防尘罩,电气设备应密封或采用防爆型,电箱下不得堆放物料。

3、防止电线短路、用电设备过载运行,设备漏油和缺油。

4、严禁在作业场所吸烟、生火、烧饭或点明火取暖。

5、配备足量的灭火器材。

(五)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使用的设备及线路,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安装和架设,用电原则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开关的“三级”保护措施,要对所有机械作接零和重复接地的装置。

所有电掣箱均有门、有锁、有防漏雨盖板,有危险标志,有统一编号,有管理负责人。

严禁电线随地走,发现使用线路有破损或绝缘性能不良应立即撤换。

2、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各类配电箱、开关箱安装和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规定,开关箱外观应完整,牢固防雨、防尘。

3、施工照明要设专用回路漏电开关,其金属外壳必须作接零保护。

4、模板支架应与架空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5、现场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由持证电工安装、维护,非电工不得私自安装,维修,移动一切电气设备。

6、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整齐。

严禁在模板支架上挂设电缆,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料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

架空拉设的电线严禁直接挂在模板支架上,橡皮线通过走道等位置时,必须加设胶套管,以防压裂漏电。

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布局,材料堆放整齐,保持场区清洁。

2、建立岗位责任制,安排专人负责场内外卫生清洁工作,分片管理,责任到人。

3、施工操作面作业,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降低噪声,如拆模时,避免野蛮敲击和扔掷,降低噪声扩散。

4、定期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进行检测,对发现的超标,提出改进措施。

5、在夜间施工时,施工照明应避免照射居民生活区,避免光污染扰民。

6、在施工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环保工作水平。

7、施工全体人员佩带统一制作施工证,持证上岗,统一管理。

对无证人员,责令其退出施工现场。

8、虚心接受各方的监督,对提出的文明施工及环保存在的问题,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予以落实。

9、施工现场加强职工的文明施工教育,严禁打架斗殴,对不听劝阻造成严重后果的送交执法部门处理。

10、施工现场要求材料堆放有序,道路平整干净,图、牌、表规范、整齐、美观。

第一章模板工程施工方案1

一、编写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施工准备1

(一)施工条件1

(二)材料准备2

(三)技术准备3

(四)施工机具4

四、模板支架搭设安装技术要求4

五、模板分项工程施工方法4

(一)安装前准备工作4

(二)各部位模板施工工艺5

(三)模板拆除13

(四)模板维护与管理14

(五)模板质量要求14

六、成品保护管理15

七、质量保证措施15

八、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6

(一)模板安装16

(二)模板拆除17

(三)模板工程及各类临时支撑体系安全措施18

(四)施工区防火措施18

(五)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9

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