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4391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音乐.docx

《六年级下册音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音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音乐.docx

六年级下册音乐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演唱《浏阳河》,并主动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进行听赏。

2、能认真听赏《洞庭鱼米乡》和湖南民歌《看灯》,了解湖南民歌民间小调的特点,以及放风筝的传统文化。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2、听赏《.洞庭鱼米乡》

(1)介绍创作的时代背景:

《洞庭鱼米乡》写于1959年,1956年夏天,作者第一次到洞庭湖区深入生活,正值根治水患之后的合作化高潮之际,黑黝黝的土地,金灿灿的谷穗,天水相连的湖面,扬帆捕鱼的船队,丰富的水产,农民舒畅的心,欢笑的脸,一切都是那样的生机勃勃,真是个鱼米之乡。

左指在这里学习了湘中、湘西农民的高腔山歌唱法。

(2)学生欣赏

(3)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全曲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料阔高亢的慢板山歌,仿佛在眺望百里洞庭的全貌,开阔优美,富于诗意。

第二段是流动活跃的中板号子,好像置身于捕鱼船队之中,朝气蓬勃,富于生活气息。

第三段又回到第一段山歌。

歌声渐渐隐去,既描绘了白帆远影的湖山景色,又抒发了湖区人民热爱家乡的纯朴感情。

3、学习《浏阳河》

这是一首学生比较熟悉的歌曲

(1)学生欣赏《浏阳河》

(2)学生随琴视唱乐谱注意乐谱的节奏于音准

(3)歌词中的方言河读成ho路读成lou出读成qu

(4)学生随音乐唱歌曲

(5)学生邀请一位同学,采用“对唱”的形式,和你一起演唱这首歌曲

(6)课后要求学生找《浏阳河》的合唱曲、钢琴曲、古筝曲等不妨找来大家听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现在井冈上是旅游景点,不仅是由因为有宜人的风光,还因为是一块红色的革命圣地早在1927年,毛泽东同志就带领众多革命前辈们在江西创建的井冈山革命根据的

二、听赏与跟唱《斑鸠调》

1.出示《望庐山瀑布》图画,对话交流,让学生看画吟诵《望庐山瀑布》。

2.引领学生根据自身所了解的介绍江西人文景观。

3.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请茶歌》、《江西是个好地方》。

4.聆听歌曲《斑鸠调》,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新歌《斑鸠调》

1.教师范唱《斑鸠调》,学生静中聆听、感悟。

2.出示歌片,结合歌曲,让学生找找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并跟随琴声唱一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说说有些什么特点?

4.板书音乐知识:

下滑音记号,简介并实践示范练习。

5.学生学唱《斑鸠调》的第一段。

(采用听录音范唱学、随琴声学唱等方式进行)6.疑难解答:

师:

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最难唱?

为什么难唱?

(1)板书出示:

“叽哩咕噜”的乐句。

(2)指导学生边唱边用手指画出旋律线。

(3)师与全体学生对答演唱。

7.随音乐范唱自主学习歌曲。

8.完整地随琴声演唱全曲。

三、歌曲巩固与处理:

1.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1)师与生对答演唱练习。

(2)学生分组分句演唱。

(3)学生接龙对答式演唱。

(4)男、女生分段练习。

(演唱时,教师进一步强调乐句间的强、弱处理,尽可能的与歌曲风格相一致)(5)有表情地完整地随伴奏演唱《斑鸠调》。

四、听赏《看灯》现在的江西是一片欣欣向荣,人们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听赏《看灯》

音乐描绘了什么?

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是什么?

五、小结与延伸

第二课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

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在听赏《春之声圆舞曲》的过程中,了解圆舞曲的特点,感受音乐形象,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美。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师:

描写春天的歌曲很多很多,其中有一首是同学们从小唱着长大的,想一想是什么歌曲?

生:

《嘀哩嘀哩》或《春天在哪里》。

二、学习歌曲(总-分—总)

(一)通过欣赏全曲明确该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1.我们带着问题来完整的欣赏一遍,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是否和刚才我们唱过的《嘀哩嘀哩》相似?

师生小结:

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和《嘀哩嘀哩》的风格相似,它的色彩也是明亮的,节奏欢快、旋律流畅,都是以少年儿童纯真、甜美的口吻,生动的音乐语言表现了渴望春天到来,祈盼丰收的喜悦心情,同时在演唱中还运用了轮唱、合唱、对唱等多种形式使歌曲情绪更加热烈欢快,那抱春的布谷鸟,使人联想到农事的繁忙景象;那尽情欢歌的百灵鸟,使人想象;人民生活的很幸福,进一步体现了朝鲜人民祈盼丰收的乐观主义精神。

2.欣赏第二遍引出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

单二部曲式(鼓励学生回答或到黑板上写出图式,给予肯定)

(二)学习节奏和旋律,讨论并解决难点

1、节奏难点及图示,师范奏。

2、学唱主旋律:

(1)在学唱旋律前先练习音阶

(2)采用游戏接龙的方式找A、B、C、D四位同学分别唱、连起来唱。

(3)教师范唱后学生随琴轻唱并发现难点,及时指导。

3、填入歌词,加二声部合唱。

三、演唱全曲

(1)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全曲、这首歌曲用什么速度、力度和情绪,通过练习进行比较,提示注意歌曲前后两部分情绪的对比。

(2)演唱的基础上可适当做游戏,游戏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请男女两个同学分别演唱二声部。

(3)全班同学进行演唱,同时邀请几个同学用打击乐(碰铃、响板、三角铁等)为同学们伴奏。

四、听赏《春之声圆舞曲》

(1)导入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然后教材上的一段小诗,感受春天里小鸟展翅飞翔的情景。

(2)听音乐主题,感受音乐形象让学生抓住小鸟的音乐得音乐形象,如小鸟快乐的盘旋飞翔的样子,小鸟清脆婉转的叫声

(3)听赏全曲,感受音乐特征

A、感受音乐的旋律美《春之声圆舞曲》并不是典型的维也纳员工舞曲体裁,它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很少用于伴舞,还带有回旋曲的特征,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

B、感受音乐的特征感受圆舞曲3/4节拍的节奏,音乐的速度

(4)复听,感受音乐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音乐主题一共在全曲中出现几次,让学生了解乐曲的结构特点是:

以一再反复的基本主题与若干个不同的“插断”交替出现。

(5)介绍约翰。

施特劳斯的生平

(6)考考你1、圆舞曲总是三拍子的吗?

2、你还听过约翰。

施特劳斯的什么乐曲?

请哼几句,与同学们交流感受。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听音乐进教室,感受歌曲情绪。

二、激趣导入阶段性目标:

用“猜猜歌名”的方式自然导入作品,初次完整视听歌曲、感受歌词,使学生充满兴趣,带着几多新奇、几许期待来欣赏音乐。

1、瞧瞧你们一张张笑脸,快来说说听了这首歌曲你是带着怎样的情绪走进教室的?

2、同学们的感受很准确,刚才带给我们愉快情绪的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河北民歌,它的名字是什么呢?

老师先不告诉大家,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完整地欣赏一遍歌曲,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听到的歌曲中找到答案。

3、同学们起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老师看得出来,你们都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这首歌的歌名就在同学们的答案中,是什么呢?

(揭示课题)

4、《放风筝》这首歌曲是流传于我国河北南方一带的民歌,它是一首“南歌北唱”的成

功范例,知道什么是南歌北唱吗?

“南歌北唱”就是将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优秀曲牌“移”到北方,用以歌唱当地民俗的歌曲,我们这首河北民歌《放风筝》用音乐描绘的是怎样的当地民俗呢?

让我们完整地视听一遍歌曲,细细地体会歌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听赏。

(播放动画《放风筝》课件)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听赏,展示汇报。

师评价并给予奖励

5、师小结:

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再现了歌曲的情景,音乐感受把握得很准确。

这首歌曲所表现的意境正如同学们汇报的一样,描绘的是旧时难得出门的姑娘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趁着阳春三月大好的时节,带着各自喜爱的风筝去野外踏青、游玩的喜悦心情。

三、分段赏析阶段性目标:

通过方言和歌词的学习,理解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

1、下面,让我们分段欣赏,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情绪和河北民歌的旋律特点。

还记得这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吗?

听过河北南方的地方方言吗?

老师现学了几句,现在呢我就用纯正的河北南方的地方方言给大家把第一段歌词朗读一遍。

(师幽默地用方言朗读歌词)

学生模仿

2、欣赏第一段,体会方言和民俗对歌曲的影响,学唱最具特色的乐句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

3、欣赏第二段,听辩这首歌曲的歌词和以前学过的歌曲有那些不同?

(讲解衬词)

4、欣赏第三段,师生对唱。

四、整体复听

1、通过一遍遍地欣赏歌曲,我们感受到了河北民歌《放风筝》带给我们的欢快、愉悦的情绪。

音乐除了能表现一定的情绪外,还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那么这首河北民歌《放风筝》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呢?

让我们再一次完整地视听歌曲,通过《放风筝》这首歌曲来感受我们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出示课件选择)

3、师小结,因为这是一首“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所以它既有南方民歌的委婉、细腻,也有北方民歌的粗犷、高亢和嘹亮的曲风特点。

五、对比欣赏,拓展学习

1、《放风筝》这首歌曲的版本很多,歌唱的内容大同小异,旋律风格却因地有别,欣赏南方版本的《放风筝》

2、(出示课件选择)

3、师小结,同学们找得很准确,南方民歌的旋律曲调就是委婉、细腻、平稳、柔和地。

4、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以一曲《茉莉花》为例,分别演唱两个乐句,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我们已掌握的知识来区分南北民歌。

(师声情并茂地演唱)

学生欣赏、判断

六、总结

第三课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轻松、流畅、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幸福快车》。

2.了解歌曲中的反复记号并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

3.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了解拉丁美洲音乐风格。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通过一则故事:

懂得什么是幸福,用心去感受幸福。

二、新课教授

1.整体聆听歌曲《幸福快车》,思考以下问题:

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小结:

轻松、活泼。

2.节奏练习

学唱歌曲前,来打打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

XXXXXX(师做示范,生练习)生分组展示,师及时给予鼓励。

3.学唱歌曲师范唱:

在老师的范唱中,歌曲的顺序是怎样变化的?

了解反复记号。

分句学唱。

请生仔细聆听,老师在什么地方加入了击拍?

生:

休止符。

师:

你能不能也想一种方法来代替四分休止符?

按自己的方式唱一唱。

三、分组演唱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分别演唱一二段,第三段男女生齐唱。

在休止符处加入不同的方式表现。

分组歌唱、小组竞赛、学生互评、独唱。

四、小结学生畅谈对于幸福的理解、幸福的意义。

师: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生活中你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只要你能像歌曲中写到的乐观看待事物,不要怨,不要悲,好的运气一定会陪伴你,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向幸福快车出发!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拉美舞蹈:

(一)感受墨西哥舞蹈鲜明的节奏和热烈的气氛:

看《墨西哥舞》片段提问:

1.猜猜看舞蹈演员们表演的是哪个洲的舞蹈?

A亚洲B非洲C拉丁美洲。

2.舞者的服饰有什么特别之处?

(女,花哨的大摆裙。

男,宽沿帽。

(二)感受、体验拉丁美洲国家--墨西哥舞蹈、音乐风格特点:

1.赏的同时有意识的指导学生仔细聆听音乐,体会舞曲的音乐风格热烈、热情,舞

步节奏轻快、快。

2.学生感叹舞曲的热烈,舞步的轻快之余,拍拍舞步基本节奏:

XXXXXXXIXXXXXXX:

||

XXXXXXIXXXXXX:

II

拍念节奏。

引导学生说出舞步基本节奏的节拍3/4,在每小节第1拍上加〉(重音记号)。

加速拍节奏,体验舞曲风格的节奏感觉。

3.单纯的节奏体验到肢体的参与,学习教师编创的简化舞步。

男:

xXXI(踢踩踩,右右左)

女:

XXXXXXI(踩踩踩踩踩踩,右左右左右左)教师示范舞步,分男女生学习。

二、新歌学唱:

(一)学唱歌曲《拉库卡拉查》,体会墨西哥音乐带来的欢畅:

1•示歌曲完整聆听,感受音乐明快的节奏、欢畅的歌词。

(听第1遍,聆听前读歌名。

你觉得这首墨西哥民歌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2.学唱歌曲:

找出歌曲中的音乐记号,换气记号、反复跳跃记号,知道歌曲的演唱顺序,准确地念出歌

词。

用三拍子的基本节奏XXXI为歌曲拍手伴奏,通过分辨歌曲情绪,节奏变化选色卡(橙

色、红色)标出歌曲段落

知道歌曲可分为两部分,找出基本节奏:

AXXXXXX|XX—IXXXXXX|Xx—I

BXXX|XXXXX|XX—|XXXXXX|X.

a歌曲第一部分的两个不同结尾句,区别音准、节奏;

b:

歌曲第二部分的弱起节奏及弱起前的换气,两个不同结尾句,区别节奏;

C:

知道1、#1、2的音高关系,唱准1#1|2..

填唱歌词。

a:

提示,舞蹈、最好的、32(舞),两字一音、一字两音。

b:

师示范歌曲二部分的连接处,清唱指导练习。

教师用较慢速度弹伴奏,学生心里默唱。

学生跟琴练唱。

教师示范歌唱轻巧、快速的吐字。

你们观察到老师吐字的要领了吗?

(唇齿运动幅度小,速度快)用热烈、欢快的歌声体验歌曲带来的欢畅。

3.“拉库卡拉查”的意思:

“拉库卡拉查”本意是“蟑螂”现在作为墨西哥一种民间舞蹈的名称。

(二)聆听对比:

1.聆听墨西哥民歌《蟑螂舞》,找出改编的中文版和西班牙语版的不同处。

墨西哥的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所以下面请大家听的是西班牙语版的《蟑螂舞》。

人们开心到极点用什么方式表示?

(听第1段后暂停)听出即兴的喊叫、口哨(在前奏、间奏处),提问:

“那个版本更有气氛更带劲?

试着兴奋地喊一喊、吹一吹”

仔细听听音乐伴奏里都有哪些乐器的声音?

(听第2段)吉他、小号伴奏。

用已有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

串铃、沙球、舞板。

师提示哪个乐器适合强拍的伴奏,哪个乐器适合弱拍的伴奏。

XXX|

(舞板)(沙球、串铃)(沙球、串铃)和着清唱的歌声唱唱敲敲。

聆听发现歌曲最后速度渐快,歌曲更热烈更有气氛。

2.热烈、欢快的歌曲中加入即兴喊叫、口哨、打击乐器伴奏。

三、了解墨西哥:

1.说说通过音乐《拉库卡拉查》你感受到墨西哥人怎样性格和生活态度吗?

墨西哥是拉丁美洲一个古老的民族,她们的音乐中流淌着印第安土著文化、吉普赛、西

班牙的音乐元素

2.想知道有关墨西哥的哪些情况?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上网了解。

美洲国家还有很多,比如:

加拿大、委内瑞拉等等,它们的音乐将在接下来的音乐课中为同学们展示。

第四课

教学目标:

1、在听故事活动中,能认识、了解两位著名音乐家一美国小提琴家斯特恩和我国指挥家李德伦,体会两位老音乐家的敬业精神。

2、在听《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的活动中,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激发对莫扎特音乐的兴趣。

3、在听赏音乐和模拟演奏中初步了解音乐知识一协奏曲和音乐家莫扎特。

4、能听赏《第十三随想曲(魔鬼的笑声)》,在听赏活动中能根据标题想象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通过故事体会两位老音乐家对音乐事业的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难点

了解《第三小提琴协奏曲》、《魔鬼的笑声》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图片

2、看画面

二、世纪之约的故事

问:

大家知道刚才画面上的两位老音乐家是谁吗?

他们演奏的乐曲是什么?

1、说一说

教师说出故事1)、2)。

2、听一听

3、唱一唱(用lu跟唱主题音乐)

4、猜一猜

问:

同学们,你们认为音乐会还能继续举行吗?

5、编一编

师:

如果你认为李德伦老人能如期出现在音乐会上,请你把故事情境发展下去,告诉大

家好吗?

6演一演

1)、模仿演奏场景。

2)、了解协奏曲的含义,认识莫扎特。

协奏曲:

以一种独奏乐器与一个交响乐团对奏的音乐形式。

莫扎特:

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

在他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著名歌剧,并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室内乐等。

3)、模仿演奏音乐主题。

三、“世纪之约”的实现

1、看一看

师:

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故事最后是怎样的?

2、听一听

3、小结

当最后一个音结束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整个舞台被鲜花淹没,两位白发苍苍的老音乐家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终于实现了二十年前的约定。

四、我们来约定

1、我们的约定(同学们的约定)

2、师生来约定

二十年后请你们的下一代来体会这个感人的故事。

同学们跟老师约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五、听赏《第十三随想曲》(魔鬼的笑声)

1、介绍“帕格尼尼”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它是音乐史上最负盛名的演奏家之一,被人们称为“小提琴之王”。

帕格尼尼小提琴艺术的最光辉成就在于演奏自己的作品。

他的演奏艺术无人能及,他拉琴时情绪激动,如痴如醉,如魔鬼附身,像火一样的浪漫热情和强烈的持久力,深深的感动着每一位听众。

这与他的刻苦努力分不开的。

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

小提琴随想曲,是最能代表其演奏艺术的作品。

仓M乍于1801—1802年许多高难度的杨奏技巧,其难度甚至超过了协奏曲。

2、学生欣赏音乐把旋律与“魔鬼的笑声”音乐形象想象,让学生感受小提琴的表现。

3、复听.

六、课堂小结

第五课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龙里格龙》,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2.通过欣赏《京调》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

3.在听、唱的欣赏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我国“国粹”的兴趣与喜爱。

教学重点: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了解的京剧的基本知识。

三、京剧的四大行当1.师:

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你们知道是哪四大行当吗?

(生、旦、净、丑)

2.说说行当的门类,教师简要介绍。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档名,比如:

老生、小生、武生;

“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性格较活泼的叫花旦;“净行”指“大花脸”,就是我们介绍过的有脸谱的角色。

“丑行”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像画面上这位《水浒传》中的时迁一样。

3.演一演。

四、京剧的表演形式1.师:

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

“唱、念、做、打”就是京剧中的“四大工夫”。

唱——演唱;念——念白,具有音乐性,像唱歌;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像舞蹈;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2.欣赏与分辨。

3.模仿四大工夫中的“打”。

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

我砍、我挡、我刺、我闪、我扫、我跳。

五、唱一唱《龙里格龙》

1.CAI播放《龙里格龙》,教师带领几个学生表演京剧中的走圆场。

2.再听歌曲,说说听后感。

3.三听歌曲,思考:

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4.唱曲谱。

5.唱歌词。

6.教师指挥进行合唱7.评价。

六、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二、简单介绍京剧:

1、师:

看样子你们课外的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那么我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有多厉害!

2、欣赏《苏三起解》

问:

这段京剧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师:

嗯,完全正确,这首《苏三起解》是选自我国戏曲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表演的《玉堂春》。

请同学们一起再来听一遍,请大家听听他在唱时用的是真嗓子还是假嗓子?

3、再次聆听《苏三起解》

问:

他在唱时用的是真嗓子还是假嗓子呢?

师:

对,京剧唱腔用的都是假嗓子。

4、唱一唱师:

请看(出示:

《苏三起解》第一句曲谱)这是《苏三起解》的曲谱第一句,咱们也来唱一唱。

师先唱,学生再唱(2遍),注意用假嗓子唱。

师:

同学们唱的不错,呵呵,在我们的京剧唱腔中主要有两种:

西皮和二黄。

西皮:

西皮的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紧凑,唱腔流畅明快,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的情绪。

二黄:

旋律较为平稳,节奏舒缓,唱腔凝重浑厚,更宜于抒发沉郁、悲愤的情绪。

师:

请问:

你觉得《苏三起解》属于哪种唱腔呢?

师:

对,这首《苏三起解》属于西皮唱腔,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与《苏三起解》有着相似之处的《京调》,同学们来听听它的第一主题,它们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三、欣赏《京调》

1、聆听《京调》第一主题

师:

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师:

同学们的感受都是正确的,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引子,它运用了京剧“过门”的曲调,首先渲染了京剧音乐的气氛。

引子过后由笛子吹出了清脆明亮的旋律,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段京剧唱腔,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但它到底哪里与刚才我们听的《苏三起解》有联系呢?

2、聆听《京调》第二主题

3、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4、聆听结尾部分

5、完整欣赏《京调》师:

同学们有些还是能听出来的,这首《京调》它是由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主要是笛子,乐队指的是民族管弦乐,弦乐有胡琴、二胡等,这首《京调》(笛子与乐队),是顾冠仁于1960年根据京剧西皮原版和西皮流水音调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

乐曲采用清脆明亮的竹笛领奏,表现了一种欢快喜悦、生动活泼的情趣。

刚才我们听的《苏三起解》是选自梅兰芳的《玉春堂》,而这个《京调》的第一主题旋律与《苏三起解》相似,所以我们今天聆听欣赏的《京调》就是根据京剧《苏三起解》改编的,属于西皮原板。

四、延伸

师:

今天我们知道了京剧中的两大唱腔,西皮和二黄,也欣赏了西皮腔的曲子,《京调》和《苏三起解》,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二黄腔的曲子,一起听听看看二黄腔的京剧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

(聆听二黄腔的京剧片段)《望江亭》片段

师小结:

同学们,咱一起说说今天学习后的感受吧!

今天对于京剧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呢?

第六课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欢快热烈的情感。

2.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的情绪,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弹琴,师生共唱问好歌。

二、活动与练习:

1•发声练习仁C仁F2/4

要求:

声部和谐,声音轻柔。

2.视唱练习

1=A2/43/4

(1)从歌曲中摘取变拍子部分要求学生划拍视唱。

31113555161355

53351661551533

(2)要求三拍子与二拍子的交替清晰。

(3)学生随琴演唱。

三、新授歌曲1.听全曲,让学生对歌曲在情绪、力度、与节奏上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2.教师弹奏旋律,引导学生自主视唱旋律,用手中的乐器伴奏(自由的)3.学生分小组上台展示所学旋律,其他人仔细聆听,指出优缺点,更正错误;4.分成高、低声部整体视唱旋律,用手中的乐器伴奏,情绪要求轻快活泼的。

5.用lu演唱《撒尼少年跳月来》曲谱,注意二声部和谐均衡。

6.全班随琴用lu唱旋律,加手的伴奏;7.学习歌词,有节奏的念歌词。

8.教师伴奏,引导学生轻声学唱歌词。

9.随琴高低声部合唱歌曲,歌曲艺术处理。

10.参与表现歌曲,用声势动作为歌曲的齐唱部分伴奏。

四、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

《北京喜讯到边寨》

1、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