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4303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20-2021学年度(上)丹东市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由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组成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何谓自然文学?

在我看来,把自然作为书写对象的文学作品皆可称之为自然文学。

自然文学不是不关注人,而是与人相比,对自然的关注更多一些。

文学是人学,但自然文学是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学。

在自然文学中,人不一定是主角,但自然一定是主角。

这个主角表现在自然的坚韧与野性,自然的爱与美,自然的神秘与传奇。

自然文学首先有慰藉的功能。

当一个人失意甚至落魄的时候,自然文学能使他的心灵得到慰藉。

寒山三次科举不第,家人、朋友对他冷眼相待,他被迫出走,栖身天台山的寒岩里,才创作了那么多书写自然的诗。

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缪尔,跟父亲关系闹僵,双目一度失明,陷入人生低谷。

双目重见光明后,他决心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自然。

于是,他到美国西部的森林和荒野中寻找慰藉。

  自然文学还有科普的功能。

《徐霞客游记》是自然文学经典之作。

徐霞客在没有任何官方资助的背景下,用了四十余年的时间,上千次游历,踏访过无数山峦河流,“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写出了260万字的旅行日记。

他的日记涉及地质、地貌、山脉、水系、火山、温泉、植物、动物、气候、宗教、风俗等博物学知识,还勘误并纠正了前人许多错误的结论和认识。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著作、一部科学著作,更是一部自然科普著作。

自然文学还有完善人格的功能。

苏东坡一生遭受了种种磨难。

才华成就了他,也几乎毁了他。

然而,他终究活得通透,洒脱,其乐陶陶。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竹,是苏东坡自然文学作品中的主角。

苏东坡说: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

”也许,对外物的欲望会占据人的内心。

因为,欲望是无边的,人会在无边的欲望中迷失自己。

虽然自然文学有如此这般的功能,但自然文学并非时髦的文学。

自然文学与众声喧哗及穷奢极欲背道而驰,它拒绝一切与美无关的事物。

自然文学的美,不仅仅是指作品的辞藻和句式,也不仅仅是指描述的对象,它更意味着一切都应该是美的——无论是我们置身的大地,享用的食物和空气,还是人的思想和灵魂。

(摘编自李青松《自然文学垫高人的精神世界》)

材料二:

自然写作应该呈现三个方面:

首先是要呈现对这个事物研究观察的过程、研究的结果,要梳理并吸收当前知识界对这个事物的已有研究成果。

其次,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主人公,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是谁在观察,是谁在思考?

中国有一句话,叫天人感应,我认为这一点在真正的自然观察中是可以建立起来的,我们姑且称为“感于自然”。

这是一种了然于胸的微妙的感觉。

最后,我们不必考虑具体的文体定义,如它是科普还是报告文学。

我觉得好的文章是不断突破旧有成规的。

如果今天的科普写作一定要坚持一种状态,那是狭隘的,文体是在不断变化的,非虚构的写作也在不断写出新的样式。

我认为科普写作不要急于命名,急于定标准,有时候最有魅力的地方刚好是溢出标准的地方,这种文体得到新的生长空间,探索了新的写作路径。

苏东坡说的文无定法,是就创作本质而言的。

自然写作中,知识性的内容一定要有,但这不是唯一要追求的,我们过去的科普写作过于追求知识而忽略了其他。

我自己也经常带着相机在高原上拍花看花,从镜头中看见的哪怕是一朵小小的野花,它的色彩、样式可能让你有两种情愫产生。

一是那种纯粹的对于生命奇迹的礼赞,那种纯粹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另一个是你抽身于世的感悟。

等下一年再去看会不一样。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知识的部分可以自己学,在习得后一定要有深化。

这深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生命的感受,你面对的是生命体,不是一部冰冷的手机,它是自然演化的奇迹,这个生命体中包含了一些我们可以语言化的内涵,比如你与它发生的某种共振的感应。

另外,这种纯粹的美来源于我们观测的对象本身。

我想强调的是,在中国的美学中,精神层面的东西通过我们语言的工具来承载,但现在我们对语言的处理不够尊重,对它的美学内涵挖掘得不够。

西方博物学家洛克在云南丽江住过很多年,他还写过一本关于丽江历史文化的书;徐霞客也到过丽江,也写过关于周围地理的书。

与洛克所写的丽江相比,徐霞客的文字显得细节太少。

洛克了解这个地方的地质演化历史,所以他知道某一种岩石意味着什么。

但是,为什么徐霞客的书写我们今天还愿意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文字。

在描述景物时,他的文字非常优美,这是中国一直以来的抒情写景的传统,很多时候知识会过时,但好的文字永远不会过时。

我们现在的博物方面的书,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经典意义的,比如梭罗、利奥波德和缪尔的,还有一类是工具性的。

我们工具性的博物读物做得比较差,实用且高质量的地方性植物观赏手册、国家公园手册很少,有些过于专业,不是普通爱好者可以用的。

我相信高质量的读物慢慢会出现。

(摘编自阿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与书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然文学更多的是关注自然,自然取代人而成为作品的主角,可见“文学即人学”的观点并不适于自然文学。

B.苏东坡虽历经磨难却能过得洒脱,得益于他从竹子那里得到的启迪。

因为心中有竹,他在物欲社会中才没有迷失。

C.人只要用心地观察自然,就能建立起天人感应。

这种属于主人公的微妙感觉,是应该在自然写作时呈现出来的。

D.尽管洛克写丽江比徐霞客多了一些具体的内容,但徐霞客的文字体现中国抒情写景的传统,是至今仍被喜欢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寒山及缪尔的创作经历可以看出,自然文学可以让一个人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

B.随着人们对自然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自然文学未来将会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学样式。

C.科普写作不应急于定出标准,就创作的本质而言,这与苏东坡“文无定法”意思相符。

D.一些博物读物过于专业,不适合普通爱好者,这体现出我们工具性博物读物做得较差。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不属于自然文学功能的一项是(3分)

A.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让广大读者感受到了人性的纯洁与善良。

B.一些优秀的动物小说帮助儿童认识动物并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C.梭罗写《瓦尔登湖》可以帮助人们从丑恶的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

D.杜甫在《望岳》诗中表现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

(4分)

5.在自然写作中,为什么要有对知识的深化?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玉佛

苗宇勤

老王与汲水湾法庭的田雨法官是小学同学,俩人同桌好几年,他们的关系在班上最铁,那时老王常抄田雨的作业,田雨要是受了别人的欺负,老王第一个出来当保镖。

老王其实并不老,今年才36岁,他的面相长的有点着急,十八九岁时就胡子拉碴,个头不高,上学时同学们都喊他胖墩儿、老王。

老王是个直性子,心里没啥弯,实诚得很。

后来田雨大学毕业考进了法院,老王高中没念完就在一家工厂当了修理工,再后来工厂倒闭了,自己开了个修车铺,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车啥车都会修,还娶妻生子,小日子过的挺滋润。

虽然田雨法官和老王在一个县城里生活,但平时各忙各的很少来往。

有一天上午,田雨法官和同事去银行查封一个帐户,回来的路上电动自行车轮胎突然慢撒气,他紧赶慢赶,赶到了老王的修车铺。

俗话说一日同学三辈亲,老王见田雨来了高兴的直咧嘴笑,立马把轮胎扒下来打足气,按到盛满水的盆里,只见盆里的水咕咕嘟嘟直冒泡,老王眼快,一下就找到了轮胎上的漏气眼,用一根火柴棒扎在气眼上,作了标记,举起轮胎让田雨看,嘴里嘟囔着:

“瞧,钉子扎的窟窿。

唉,这些人,往街上扔钉子也不看地方!

”说罢开始慢条斯理的补胎。

田雨央求道:

“你得快点补呀老同学,单位还有好多事等着我去办呢。

“慌啥,见一次法官大人容易?

修好车,吃罢饭再走,我今天得和老同学好好喷喷。

”老王把手里的活放的更慢了。

田雨一听,笑了:

“你这铺开的中啊,管修车还管吃饭,有啥事儿?

说呗。

“我想打官司。

“咋啦,谁敢招惹你呀?

“没……没有……”,老王看上去有心事,不好意思一下子说出来。

“哎呀,老同学,你以前在班上说话和机关枪一样,今天怎么了?

吞吞吐吐的。

“我也不瞒你,家里边有个这样的事,你在法院天天断案,经的事儿多,你听听,给我参谋参谋吧!

”一边说一边补车胎。

原来,老王弟兄两个,他是老大,下边还有一个弟弟,她妈在生第三胎的时候,不幸去世,老三也没有活下来。

他爸受到很大打击,常借酒排遣,每次不喝醉不算拉倒,最后身体也坏在了酒上,卧床多年后也撒手而去。

把老爸下葬以后,他弟兄俩抱在一起,哭的昏天地暗,旁人在一边看的都心里发酸。

老王心里一直过不了这个坎儿,连看电视节目的心情都没有。

大概在他老爸去世一年多的时候,他才拧开电视看。

有一天吃罢晚饭,他偶然看到一档鉴宝节目里的一尊玉佛很眼熟,看上去这玉佛好像和他老爸留下的那尊一模一样,只是个头小了点,专家说玉佛值三四百万。

老王猛的从沙发上坐了起来,好像玉佛变成了一堆钱,感到接下来这家里要发生一件大事了,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一幕一幕的回忆:

这尊玉佛是祖上传下来的,一直由老爸存着,他和弟弟小时候还常把玉佛当玩具玩,他弟兄俩分家时也没把玉佛当回事儿,一直在弟弟家放着。

上次他老爸去世一周年祭奠时,在弟弟家老王好像还看见玉佛和老爸遗像一起在几案上供着。

老王决定再去他弟弟家一趟,看个究竟。

这次真的看清了,玉佛还在老爸的遗像边上放着。

他顺手把玉佛拿在手里,好像鉴宝专家似的仔细端详着玉佛。

弟弟说:

“咱爸在的时候除了爱喝酒,就是喜欢这玉佛,现在还让这玉佛天天陪着老爸吧。

老王又顺手把玉佛重新放回了老爸的遗像边上。

这尊玉佛要是不值钱也就算了,要是真的像鉴宝专家说的值三四百万,由他弟弟自己独吞,这个事实老王说啥也不能接受。

为这事,老王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也没心思干活。

于是,老王找到了西街东头的老侯,老侯这个人伶牙俐齿,前几年打过一场官司,虽说官司没打赢,却摸透了不少法律上的曲曲弯弯,常给别人代写诉状爬堂出庭,也没少挣钱。

街坊邻居有啥事都去找他出主意。

老王问老侯这事咋办哩?

老侯说:

“可不敢过去找你弟弟把这事挑明,如果你弟弟认了,这个还好说,如果你弟弟把玉佛藏起来不承认家里有这个老物件,这事就麻烦啦!

“这……这该咋办哩?

老侯不动声色,嘴唇轻轻一动,只说了仨字:

“打官司!

“我和俺弟弟打官司?

“对!

这场官司你赢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到那时你就不是开修车铺的老王了,那可是咱县的富翁啊!

”老侯把吐沫星都喷出来了。

说到这,老王问田雨:

“像这事,我要和俺弟弟打官司能不能打赢?

“不好说,打官司讲证据,就看你证据足不足。

官司不打完,输赢谁也说不准。

”田雨停顿了一下又说:

“不过,有一点能说准……”

“你快说!

”老王迫不急待想听个究竟。

“只要你这个官司一开场,不管最后你弟兄俩谁输谁赢,对你来说……”

“对我咋了?

快说呗,急人!

“从今往后,你,可没有这个弟弟了呀!

田雨此话一出,老王“嗡”的感到头大了,自言自语道:

“是……是呀!

“你掂量掂量吧,看看哪头轻哪头重,到底是玉佛值钱,还是你兄弟值钱?

田雨说着,从身上摸出十块钱的修车费塞到老王手里,骑着电动车走了。

老王看着田雨法官远去的背影,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呆呆的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后来,没有听说老王去法院和他弟弟打官司。

(摘自《乡土小小说》,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交代老王和田雨同桌好几年,关系最铁,为下文田雨能在老王遇到人生抉择时帮他指点迷津作铺垫。

B.小说刻画了田雨、老王、老侯等多个人物形象,展示了不同人物面对“玉佛”时的不同态度及品性,客观真实。

C.小说对次要人物老侯着墨不多,主要写他热情帮助老王出谋划策,但也能生动表现出他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

D.为了玉佛的事,老王几天吃不好,睡不好,也没心思干活,找老侯和田雨咨询,可以看出老王身上普通人的世俗性。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多为口语,这既有效展示了人物的形象特点,又赋予文章浓郁的生活气息。

B.小说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法,多角度地表现了普通人老王的性格特点。

C.小说浓墨重彩的交代了与玉佛相关的一系列情况,使得情节跌宕起伏,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

D.小说采用旁观者的视角叙事,有利于对老王进行全方位的描摹刻画,可以深入揭示“他”

的内心世界。

8.小说中田雨法官是个怎样的形象?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分析。

(4分)

9.小说的结局是老王没有与弟弟打官司,原因何在?

请结合文本及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相关理论简要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毕諴者,字存之,郓州须昌人也。

少孤贫,燃薪读书,刻苦自励,母恤其疲,夺火使寐,不肯息。

既长,博通经史,尤能歌诗。

端悫好古,交游不杂。

太和中,进士擢第,又以书判拔萃,尚书杜悰镇许昌,辟为从事。

悰领度支,諴为巡官。

悰入相,諴为监察,转侍御史。

武宗朝,宰相李德裕专政,出悰为东蜀节度。

悰之故吏,莫敢饯送问讯,唯諴无所顾虑,问遗不绝。

德裕怒,出諴为磁州刺史。

宣宗即位,德裕得罪,凡被谴者皆征还。

諴入为户部员外郎,分司东都,历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

故事,势门子弟,鄙仓、驾二曹,居之者不悦。

唯諴受命,恬然恭逊,口无异言,执政多之。

后召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刑部侍郎。

自大中末,党项羌叛,屡扰河西。

宣宗召学士对边事。

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即用諴为邠宁节度、河西供军安抚等使。

諴至军,遣使告喻叛徒,诸羌率化。

又以边境御戎,以兵多积谷为上策。

乃召募军士,开置屯田,岁收谷三十万石,省度支钱数百万。

诏书嘉之,就加检校工部尚书,移镇泽潞,充昭义节度使。

二年,改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

太原近胡,九姓为乱,諴明赏罚,谨斥候,期年,诸部革心。

其年,入为户部尚书,领度支。

月馀,改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累迁中书郎、兵部尚书、集贤大学士。

在相位三年,所得禄奉,养护宗属之乏,无间然。

十月以疾固辞位,诏守兵部尚书,以其本官同平章事,出镇河中。

十二月二十三日,卒于镇,时年六十二。

諴谨重,长于文学,尤精吏术。

在相位,以同官任情不法,固请辞归乡,君子美之。

(节选自《旧唐书·毕諴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

B.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

C.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

D.諴即援引古今论/列破羌之状/上悦曰/吾方择能帅/安集河西/不期颇牧在吾禁署卿/为朕行乎/諴忻然从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擢第即及第、登第;进士擢第意为考中进士科。

B.孤,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也是“古代王侯的自称”。

在本文中的意思为前者。

C.累迁,指多次升迁、连续升迁。

“左迁”“稍迁”“超迁”“再迁”等词,均有升迁之意。

D.卒,文中指大夫死亡。

古代关于死亡有不同称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士死曰

不禄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毕諴年少孤贫,读书刻苦。

他曾燃薪苦读,母亲极力阻止,他仍读书不止;长大后博通经史,诗歌也出类拔萃。

B.毕諴为人正直,不附权贵。

他正直诚谨,有好古之风,不与杂乱之人交往;也不怕得罪当时权力炽盛的李德裕。

C.毕諴精于权变,左右逢源。

对驾部员外郎、仓部郎中这两个豪门鄙视的官职,他口无异言,认真履职,受到夸赞。

D.毕諴慷慨大方,洁身自好。

在相位,用所得俸禄资助物资匮乏的宗族而不间断;同僚肆意违法,毕誡坚决不与之为伍。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悰之故吏,莫敢饯送问讯,唯諴无所顾虑,问遗不绝。

(4分)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4分)14.皇帝为何下诏书嘉奖毕諴,并任命他为加官检校工部尚书?

请结合文本分析。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九日和韩魏公①苏洵

晚岁②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③。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④。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

①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任丞相。

②晚岁:

是当时五十六岁诗人的自称。

③金罍léi:

泛指酒盏。

④曲台:

太常寺,掌管礼乐祭祀等事务。

诗人时任霸州文安县主簿(九品),编纂太常礼书,直至次年去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作者用了看似自谦的语气,实际上表达了自己年华流逝、怀才不遇的感慨。

B.颔联“不堪”呼应首联“最不才”,对自己不能施展才干,辜负了韩琦的厚待感到惭愧。

C.尾联写诗人因冒雨归来辗转反侧、不能入睡,只好一遍遍吟诵自己写给韩魏公的诗。

D.这首诗精深有味,含蓄蕴藉。

作为一首和诗,命意、谋篇、造句独具特色,颇见功力。

16.本诗的颈联,历来获诗评家的赞赏。

请简要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劝学》中,荀子以借助车马能致千里、借助舟船能渡江河为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为师者要重视“道”,而不应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

“__________”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传道解惑,“__________”的做法也是不明智的。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慨,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刘裕住过的地方如今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一棵有生命的树,就像一个铁烟囱似的屹立在旷野上。

当地人说,十多年前的一天晚上,突然雷电交加霹雳一声,这棵千年古樟,就如一根蜡烛一样被轻轻点燃了。

大树喷着火苗,映红了半个天空,直烧了三天三夜。

就是树上的余烟也袅袅地飘了半个多月。

到火灭烟散时,古樟本已腐朽的内瓤已被全部烧尽,只留下了一层盔甲似的外壳。

但祸兮福所倚,大火过后树的内壁已经完全炭化,反而有了抗腐能力,从此雨淋不朽,坚挺至今。

我幼时常见路边的架线工人,在埋木电杆前,先将其下部烧焦。

这说明若要木不朽,①。

人们都以为这棵树死了,像一个标本那样小心地保护着它。

但是天火炼木本是要它凤凰涅槃的,怎么会让它去死呢?

三年之后,人们惊喜地发现在树腰、树梢处吐发出了一层嫩芽,渐渐地,古樟树又着上一层新绿。

我们平常说读懂一个人不容易,②。

人难过百岁,树可至千年;人才几族几种,树论科、属有万万千;人有衣食保障尚且生命多舛,而树曝于荒野,山崩地裂,雷劈电闪,却仍然挺直脊梁;人的大脑里只存有一生的记忆,树的年轮里却藏有数朝数代的沧桑。

一棵树,树皮上有多少纹路,就有多少故事;树枝上有多少叶片,就有多少诗篇。

若要读懂一棵古树,你就得俯下身子去吻它的根,那根里浸泡着先人的血泪;若要读懂一棵古树,你就得仰起头去看它头上的天,那天空有无言的悲欢。

18.下列对文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喻反问对比B.比喻拟人排比

C.比喻拟人设问D.比喻借代排比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貼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分)

21.下面文段在表达方面有四处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

①按现代学科分类,敦煌学研究的内容不仅涉及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社会科学的诸多学科,还涉及医学、数学、天文学、自然科学等学科。

②所以,多学科交叉是敦煌学的本质特征。

③但是,敦煌学不仅是其所涉及的十几个学科的简单综合,而是由各学科中与敦煌有关的部分组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④一般交叉学科是指不同学科在认识世界过程中,为解决共同问题产生的学科交融,⑤其核心和实质是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互相渗透,渗透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同一问题。

⑥而敦煌学的多学科交叉只是不同学科的材料在同一地域空间(敦煌)的交叉。

⑦因为诸多不同学科的资料都是在敦煌出现的,所以敦煌也就成了敦煌学的特定空间范围,

这是敦煌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和标志。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5分)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跨过鸭绿江》,于2020年12月27日晚登陆CCTV-1黄金时间首播。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在此之前,展现抗美援朝的作品多为电影、纪录片,在电视剧荧屏上仍是空白。

总台出品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以宏大的气势和格局,全景式、史诗般展现了艰苦卓绝的抗美援朝战争和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填补了这一空白。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如今,《跨过鸭绿江》让历史观照现实,激发观众共鸣,也让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世代发扬!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要求:

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