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794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x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ocx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一、研究背景

我校服装专业学生主要来自本市,毕业后绝大多数在本市各服装企业工作。

地方产业的特点、行业特征、发展趋势对我校服装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的影响。

因此,我校服装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联合行业,联手企业,联系产业。

1、关注行业的发展

(1)立足行业现实

平湖是全国闻名的服装大市。

2006年,平湖服装行业拥有服装企业1300多家,实现利税14532万元。

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

均居全市各行业之首。

庞大的行业规模,使服装行业人才数量频频告急。

(2)面向岗位需求

我市服装企业不仅规模较大。

而且,生产技术先进、生产流程复杂、岗位分工精细。

因此,除了需要大批的流水操作工以外,还需要样衣工、业务接单员、服装制版员、服装生产文件编制员和现场生产管理员(班组长)等中初级技术、管理人员。

精细的岗位分工,企业期盼着多样化、专业化人才。

(3)瞄准产业转型

我市绝大多数服装企业大部分是“订单加工”型。

开创自己的品牌,从“贴牌”向“创牌”是今后服装行业发展的趋势。

“创牌”型服装企业的工作流程更加复杂。

按产品运作流程可分为产品企划、信息分析、面辅料供应、产品设计(包括款式设计、板型设计、工艺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策划、广告宣传、店面设计、橱窗陈列等环节。

这就要求服装行业的员工素质更趋专业化和综合化。

目前,全市的多家服装企业已经建立服装研发中心,走“自主创牌、技术密集”的服装生产发展之路已见端倪。

企业的呼唤着“巧设计、善制版、精工艺”的综合型人才。

2、倾听行业的呼唤

本研究实施之前,学校组织专业教师走访了平湖市大中型服装企业116家。

与企业老总、生产厂长、公司经理、技术科长、车间主任、班组长进行交流,了解我校服装专业毕业生的从业状况。

其中58家企业认为,我校提供的就业学生,规格太单调。

企业急需服装贸易、基层管理人员。

63家企业认为,我校学生专业能力单一。

服装企业批量生产的流程不熟悉,编写工艺单、核算生产成本等能力薄弱。

41家企业反映,我校学生适应能力不强。

似乎都懂一点,但真的要独挡一面,却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岗位锻炼。

38家企业还指出,我校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

与领导的沟通、与同事间的理解、在工作中的协作显得不够流畅。

3、反思教学的遗憾

反思我校服装专业的教学现状,我们认为,形成上述人才缺陷的原因主要是:

(1)专业培养目标单一、专业技能的宽广度不够

专业按传统裁缝店里的“缝纫工”要求设置培养目标。

主干课程《服装缝制工艺》课占据时间过多,内容过于陈旧。

一直以学生能精做男西装为显性目标。

而精做男西装不仅费时、费工、费力,反复训练成本又高。

而且,现代服装企业有很多技术型岗位,诸如制版、推档、制单、跟单等实用性技能却很少有时间深入钻研。

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薄弱,外贸知识的匮乏,致使学生掌握的职业能力面窄,与企业现实的岗位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课程类型结构单调,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度不高

传统服装专业的课程结构呈现单一的纵向结构,纵向的延伸呈现为三段式结构,上一段课程为下一段课程服务。

体现在文化课为专业理论课服务,专业理论课为专业技能课服务,设计、制版和工艺三大专业能力通过各自的课程载体培养和形成。

由于,教学过程缺乏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造成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性不强。

在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的教学没有构成完整的职业岗位资格体系。

(3)学科课程各自为阵,教学体系功能的整体性不强

长期以来,传统的服装专业课程“学科本位”倾向严重。

各学科各自为阵,条块分割。

教学中强调本学科教学体系的完整、严密,追求本学科的课程目标。

在服装设计课程中,学生只是从新、奇、特的角度“画服装”,夸张的比例、装饰性的线条,使漂亮的服装画与服装本身结构、造型与生产工艺、技术要求等脱离,与生产企业和市场实际脱离。

在结构制图课程中,结构制图讲授的多为理论性知识,较少涉及到1:

1大样板及操作问题。

由于学生缺乏对款式设计、结构设计理念的理解,使工艺课教学缺乏灵气。

同时,由于学生的设计成果没有得到现实的检验(设计创意很少变成实际的时装),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研究思路

根据企业的反馈,教学的反思,课题组人员对中职服装专业的办学特性、教学目标和实施途径有了新的认识。

为此,从2001年起,我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尝试了“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初见成效,渐见特色。

1、“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基本内涵

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完整的项目来实现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能、技能与技能之间的联结,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而“校企联接”包括:

在培养目标的确立上,实现校企间的联接;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体现校企间的联手;在教学机制的更新上,开展校企间的联盟;在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建立校企间的联合。

进而,实现“满足岗位需求、尊重学生选择、适应未来发展”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2、“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研究内容

依据“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的基本内涵,我们提出以下的研究内容:

(1)专业设置模式与人才规格联接

从职业社会学的观点看,职业是个体社会生存的载体。

职业资格是职业人所具备的职业能力的“集束”。

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同一职业又分为不同的岗位。

不同岗位既有层次的高低,也有类别的区分。

服装工业化生产企业,从岗位的层次可分为:

①流水工——在流水线上,完成服装某一部件的缝制;②样衣工——在试样室里,完成整件服装的缝制;③技术和基层管理员。

在技术和管理岗位中,又可以并列地分为①制版员——在技术科设计和制作版型;②业务管理员——工艺单的编制,③生产现场管理员等。

而任何技术或管理岗位上的人员,都必须是一位优秀的流水工和熟练的样衣工。

为此,我们认为服装专业应采取“阶段组合,两级分流”的设置模式。

即:

先按照“服装专业”大类招生,不确定专门化方向。

在先后学生获得“流水工”、“样衣工”职业资格后,分设“设计”、“现场管理”、“业务管理“制版”、“外贸”等专门化方向。

这样,可以使学校的专业设置模式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联接。

(2)项目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联接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让一个“生物人“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职业人,一个要生存、要发展的社会人。

这其中个体的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明确综合职业能力的要素和结构。

以此,作为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是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应培养的综合职业能力,其专业能力包括服装款式设计、服装色彩设计、服装制版和样板推档、编写工艺流程、服装成衣制作能力、质量检验能力;方法能力:

包括市场调查能力、计划制订能力、查阅资料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社会能力:

包括:

职业道德、人际交往、公共关系、团结协作能力等。

在中职服装专业项目教学中,所设项目的教学目标都要与服装企业现实和未来的岗位要求(职业资格、职业能力)联接。

(3)项目内容组织与工作任务联接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逻辑展开的方式不同,形成不同的课程类型。

课程类型的设计具有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

纵向组织按照学科知识体系,按照学科逻辑顺序排列,称为学科课程。

横向组织按照工作行动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排列,构成一个个教学项目。

若干个教学项目的组合构成项目课程。

职业教育课程中的“项目”是有结构的项目,是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的、相对完整的工作任务。

项目完成的标志就是要制作出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即制作的产品要有一定的尺寸,包含特定的材料,能发挥特定的功能,满足规定的质量标准。

例如:

以某种服装成衣的设计与制作为项目,组织教学。

以此,有利于实现服装设计、制版和工艺三大能力的合理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项目实施过程与生产实践联接

“校企对接式”项目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项目必须是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必须在一个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施教学。

为此,在顾及校企双方利益关怀的前提下,建立校企紧密型的合作机制。

为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机制保障。

具体可以有:

——开展“订单”培养“订单”式是校企间合作最为紧密的方式之一。

由于学生学成后,直接输送“订单”企业。

因此,“订单”企业也愿意和乐意为学校提供实施项目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

——共建研发中心“产教研一体化”是实施项目教学的有效途径。

通过校企合作,发挥学校的技术优势,企业的行销优势,共同创建服装研发中。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具体的设计任务为载体实施项目教学。

从而,使项目教学的实施更富有真实性和挑战性。

——同创实训基地借企业之优势,建实训之基地。

这不仅为学校节约经费。

还可以使实训基地的环境更富有“真实性”,实训基地的装备更富有“新颖性”。

可以更好地为实施项目教学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三、实施途径

1、分析岗位能力

建立服装企业各岗位职业能力的要素和结构,是开发项目教学的基础。

为此,我们对服装企业各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请企业的有关管理人员写出岗位职责说明书和岗位任务说明书。

在此基础上,学校的专业教师并运用CBE理论,借助DACUM法,进行了职责分析和任务分析。

从而,明确了岗位从业的职业资格。

以及完成岗位任务的专项能力。

并以此作为课程体系和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

例如:

在制订“服装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时,我们通过调查和走访,梳理出了服装企业流水长的岗位职责:

1、根据工厂生产科、技术科的计划,细分生产任务单,安排生产流水线,落实各工序具体人员。

用简单日语与客户会话,确认工艺技术要求。

2、把握生产进程,调整生产流程,控制滞留物品件数,并组织组员完成每天的生产任务。

3、负责本组的生产工艺纪律执行,控制每道工序的质量,保证每天的生产按照工艺文件要求进行。

4、及时处理和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如有疑问,流水长应即时向生产科、技术科报告,请技术担当处理解决。

5、对新工人进行操作技术辅导,必要时示范操作各道生产工序。

对新的工艺或进行工艺更改时,由流水长提出,请技术担当对全组成员进行培训。

6、负责督促、验收责任区的安全、卫生工作和产品点检工作。

7、对本组的专用设备,流水长有权力决定让谁使用和维护。

8、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与领导艺术相结合。

情感领导,慧眼识人,关注组员资质;合理利用差异,化短为长;协调团队角色,各得其所;克制偏爱,善用“从众效应”;找到人心所向,达到众志成城。

9.有善于表达的交流、沟通能力。

通过岗位职责分析可得:

我们建立了“服装工程与管理”专业方向的能力图表

A知识A1懂得服装的结构A2懂得服装外贸的基础流程

A3懂得内销服装的基本流程A4阅读理解生产任务单

A5细分生产任务单A6识别服装面料、辅料的外观和质量

A7鉴别服装面辅料的色彩、色差A8合理应用面料、辅料

A9掌握管理心理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B技术B1制定服装的生产工序B2安排生产流程

B3落实各工序具体人员B4示范操作每道生产工序

B5对新工人进行操作辅导B6掌握每道工序的质量控制

B7掌握各种花式车的操作技术并能指导组内成员

B8专业日语的阅读能力和日语的日常会话能力

C管理C1掌握生产进程C2控制滞留物品件数

C3调整、控制生产流程C4控制整批产品质量

C5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上、下级交流和配合默契

C6对工人做思想工作,调动工人积极性,提高生产量

D团队意识D1口头表达能力D2人际协调能力

D3有奉献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任劳任怨精神

2、编制课程体系

编制课程体系包括课程整体结构(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具体结构(课程标准和课程教材)。

(1)构建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从课程的宏观编排、组织出发,确定课程的范围、地位和顺序,形成课程的结构框架。

为了加强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职业资格的对接,我们构建了横向扩展与纵向延伸相结合课程结构(如图)。

通过横向扩展,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通过纵向延伸,使学生个体的职业资格由低到高,逐步提升。

整个课程结构分为四个层次。

通过第一层次的学科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服装的基础性知识和单项性技能,但并未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

通过第二层次的课程学习,学生具备了服装部件设计和制作的能力,获得了从事服装企业流水工的职业资格。

通过第三层次的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了服装成衣设计和制作的能力,获得了从事服装企业样衣工的职业资格。

通过第四层次的课程学习,使学生分别具备了服装文件编写、服装制版、生产现场管理等能力,获得了从事服装企业技术和管理岗位的职业资格。

其中第四层次,采取选修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多个专门化方向。

这样,既为学生提供能满足其个性化发展的多样性选择。

又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与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相匹配。

其中的专门化方向有:

服装文件企业制板

 

 

 

技术和管理员

 

服装成衣的设计与制作

 

 

 

 

 

 

样衣工

 

服装部件的设计与制作

 

 

 

 

 

 

流水工

 

 

学科性课程

 

服装专业课程体系

服装企业岗位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校企联接式”项目教学模式示意图

——款式设计学生对画画有浓厚的兴趣和优势可定位在服装设计、服饰配件设计、服装广告宣传、服装品牌策划与推销、服装商店和橱窗形象设计等方向;

——样板制作有的学生对服装结构设计和制图“情有独钟”。

这类学生就可定位:

服装样板制作工、服装CAD操作员等等。

——业务管理有的学生对服装技术管理有特长,就可以定位于服装品质检测、服装生产成本核算、工艺单编写等工作。

如:

质量检验员、工艺流程编写员、成本核算员,

——贸易洽谈还有的学生语言表达和外语基础好,与人沟通、交往能力强,可定位在服装营销、贸易等方向。

如:

服装生产企业业务洽谈员、外贸单子翻译员、

——生产管理有的学生具有管理才能,就可以定位于服装企业班组长岗位。

(2)制订实施程序

按照上述的课程结构,我们制订了如下具体的实施程序

(1)高一阶段:

主要开设《服装款式设计》、《服装色彩》、《服装材料》、《服装结构制图》、《服装工艺》等学科性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单项技能(如服装制图、缝纫工艺、阅读图纸等),为学生完成综合性的工作任务奠定基础。

(2)在高二阶段:

主要开设《服装部件的设计与制作》、《成衣服装系列的设计与制作》。

以具体的服装部件、成衣的设计与制作为教学任务,建立了服装设计、制版、工艺三大专业能力综合运用、整体提高的教学载体。

培养了学生“了解设计理念、掌握设计方法、精通打板技术、通晓工艺流程”等服装专业的综合素质。

(3)高三阶段:

每一位学生都有个人理想和个性特长。

大多数学生在经过两学年的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后,对自己的爱好和专长会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于是,根据专业方向,有的学生可以选修《服装款式设计》、《服饰配件设计》、《服装广告宣传》、《服装品牌推销》、《服装商店和橱窗形象设计》;有的学生可以选修《服装制版与推档》、《服装品质检测》、《服装配套设备开发》;有的学生选修《服装生产成本核算》、《服装文件编制》;有的学生选修《服装英语》、《国际贸易实务》,《服装市场营销》;还有的学生可以选修《服装生产管理》、《服装企业管理实务》、《服装企业班组长》。

企业的每一个岗位都有各自的能力要求和人才规格。

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也可以满足企业岗位对人才的多样性的选择。

(3)开发项目课程

开发项目课程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

我们开发的“项目”面向工作体系,以培养工作任务的能力为目标,以工作任务的结构决定项目的结构,以完成典型产品作为“项目”的教学内容。

我们先后开发了《服装部件的设计与制作》、《服装系列成衣的设计与制作》、《服装制版与推档》和《服装文件的编制》等项目课程。

我们对“服装各部件的设计与制作”,进行任务分析后,认为领子、口袋、袖子、裤腰的设计与制作,所包含的专项能力,要素最为丰富。

为此,选择了领子、口袋、袖子、裤腰作为《服装部件的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内容。

以每一个部件的设计、制版和工艺作为一个教学项目。

我们对“各类服装成衣的设计与制作”,进行任务分析后,认为了裙子、衬衫、休闲裤、女西服、表演装的设计与制作,所包含的专项能力,要素最为丰富,并且难度适中。

为此,我们选择裙子、衬衫、休闲裤、女西服、表演装作为《服装系列成衣的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内容。

以每一种成衣的设计、制版和工艺作为一个教学项目。

我们分别以原辅材料管理制度文件的编写、工艺文件生产管理制度文件的编写、样板管理制度文件的编写、样品管理确认等制度文件的编写、设备管理保养制度文件的编写、生产管理制度文件的编写、成品质量识别制度文件的编写作为《服装文件的编制》的项目教学的单元。

(4)编制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最基本的课程文件。

我们自主开发了《服装部件的设计与制作》、《系列服装设计与制作》、《英文服装工艺单》、《服装工艺文件编写》《服装制版与推档》等项目课程的标准。

开发课程标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

通过对项目的结构分析,明确完成其中每一项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并以此作为教学目标。

例如:

“项目”口袋的设计与制作,可以把整个“项目”分解为:

口袋形状的设计、口袋的位置设计、典型口袋制版、典型口袋制作、口袋的质量检验五项工作任务。

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都需要一定的专项能力。

例如:

任务“口袋的质量检验”,则需要检验员能制定分割线质量检测标准;能够检测口袋设计的合理性、能够检验口袋的质量。

为此,我们就把这三项专项能力作为“口袋设计与制作”项目的教学目标。

(5)编写校本教材

教材既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基本材料,也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依据。

教材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之间的桥梁。

我们认为,“校企对接式”项目教学中的校本教材更应该体现地方特点、行业特色、“实用”特性。

为此,我们组织教师下企业,了解企业服装生产的实用技术,收集企业服装生产的现存文件。

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筛选、组织。

至今已经编制了《服装制版与推档》(企业版)、《服装技术文件编制》、《“突破”服装CAD技术》、三册校本教材。

《服装制版与推档》(企业版)特色是全面介绍了目前平湖服装企业广泛使用的制版和推档技术。

《服装技术文件编制》的特点是把企业现存的各类服装工艺单作为案例实施项目教学。

《“突破”服装CAD技术》的特点是选用的服装CAD软件是目前平湖使用最广泛的“突破”服装CAD软件。

本册校本教材则由上海突破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和我校教师一起编制。

3、实施项目教学

(1)市场调查,接轨企业的第一步

市场调研是服装设计构思的重要环节。

市场调研是学生了解顾客穿着心理和审美情趣的直接通道,也是找准服装设计与市场需求的桥梁,还是学校服装教学接轨社会的第一步。

因此,学校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走出校门去杭州四季青、柯桥面辅料市场了解面料行情,去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时装商店了解国际、国内的最新流行趋势。

从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

教师则利用照相机、摄像机把各类时装拍摄下来,作为课堂教学的案例,进行解剖、分析。

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鲜活。

(2)模拟探究,课堂教学的新形态

模拟探究法就是仿照公司、企业的组织结构,在每个班级中成立了设计开发部、技术攻关部、广告策划部、市场营销部等,根据学生的特长,自报公荐到各个部门,担任一定的相关职务。

假设公司(班级)有某一生产任务,将具体做法技术要求等分配给学生,按照正规公司的形式去做。

下面所示的产品企划书就是其中的一例。

在这个充分仿真的学习情境中,以现行市场流行需求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充分提供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

学生是模拟式课堂教学的主人。

有利于学生明确任务目标,敞开工作思路,思考现实问题,交流探求灵感,解决实际问题。

产品企划书

“绮丽飘逸”品牌是“七彩梦幻”公司在上海注册、设计、生产以及销售为一体的著名品牌。

关于品牌(中英文名字)……

关于公司(历史以及发展的方向)……

风格定位:

品牌面向28到40岁的具有一定购买力和购买欲望,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和审美的都市白领女性。

我们捕捉无时不刻的设计灵感,承袭了典范、时尚和品位、精制,充分体现女性的无限妩媚和内外魅力。

季节趋势:

设计风格:

产品结构比例:

资金的预算(面料辅料简单测算):

上货时间(在课堂上就是我们的计划):

时间安排及人员分工(小组长的工作计划和分工):

“七彩梦幻”公司设计稿

公司名称:

款式号:

适应季节:

确认日期

品牌名称:

产品编号:

负责人签字

正面款式示意图

背面款式示意图

M(38)样衣尺寸

尺寸规格

衣长

胸围

腰围

下摆

袖长

肩宽

袖口

面料帖样

辅料帖样

工艺说明:

设计师

制版

审批

年月日

(3)小组合作,课堂组织的新形式

成衣系列(如:

衬衫系列、裙裤系列、休闲装系列、运动服系列)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构思上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启发;在分工中需要同学们的取长避短;在作品的制作中需要同学们的相互合作。

为此,教学采用了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按同类异质构成。

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把工艺操作技能好、设计能力强、善于与人交流的同学,分别分到各个小组。

每组四到五个人。

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创作优秀的作品。

这样有利于挖掘、发挥学生的专长,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实战操练,联系实际的新举措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教学改革。

从而,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研发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与企业设计大赛浙江依爱夫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瑞典的外商独资企业。

06年,公司承接一批运动休闲服的设计和制作任务。

企业为了使款式更加贴近当代青年的穿着潮流,学校为了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校企之间联合举办了“依爱夫杯”运动休闲服款式设计比赛。

其中,由学生张丽燕设计的“童趣”款式公司采纳。

其本人也被该公司提前录用。

学校还先后组织学生参与由市总工会、服装协会举办的“伴宇”杯服装设计大赛。

学生马翠翠、王丽萍设计的“当湖金梦”获最佳创意奖。

——校企联手开发品牌05年,学校与嘉兴同心集团、香港镇丰服装公司合作,在校内建立了“服装研究所”。

研究所借助学校的设计能力、同心集团的资金优势和镇丰公司的品牌经验,共同策划《ELIBAZAAR》女装品牌。

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了品牌的创建。

有多个款式被采纳后,投入成批生产,并在香港上市。

(左图为“服装研究所”成衣展示室)

06年,学校又与嘉兴驰泰服饰有限公司联姻,合作开设了女士内衣开发中心。

——开展生产顶岗实习学生参与企业的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的需要,开展顶岗实习训练。

在高一年级的暑假,安排学生去各大型服装企业参加为期二十天的“流水工”的实习。

在高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