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782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教材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教材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教材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教材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材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docx

《新教材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2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docx

新教材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

【新教材】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

(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导学案

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两大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原因;中国革命两个步骤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学习重点:

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学习难点:

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的原因。

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近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这决定了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2.近代救亡图存的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请结合教材分析原因。

 

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3.请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和两大基本武器是什么?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道路、重要阶段和目标是什么?

 

6.我国近代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请结合教材回答这两步的具体内容及其关系。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结合教材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自主构建本课思维导图】

 

1.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标志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2.下列属于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的是()

①帝国主义②封建主义③农民阶级④民族资本主义

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

3.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新”指的是()

①革命指导思想新②主体力量新③革命任务新④革命前途新

A.②④B.①②C.①④D.②③

 

自学检测参考答案

1.C2.C3.C

 

【新教材】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练习(解析版)-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

社会组织。

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

的民主权利。

“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答案】D

【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等人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A项不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诞生,B、C两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D。

2.《共产党宣言》说: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

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这段话反映了()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答案】B

【解析】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

马克思主义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

综上可知,B项符合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实践”,排除A;C项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工人运动”,排除D。

答案选B。

3.在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是什么?

”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①无产阶级开始形成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④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据教材可知,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两个历史前提是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②④两项符合题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的,①项不合题意;③项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主观因素,不是历史前提,不合题意。

答案选D。

4.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解析】A

【解析】材料中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是在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典型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说是马克思的另一个发现,所以这里的两个“发现”只能是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而非其它的选项。

答案选A。

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诞生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其依据是()

A.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B.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剥削制度

C.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较之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B、C三项只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具体内容,不合题意。

答案选D。

6.1892年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指出:

“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

某一国家的大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共产党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

”这一论断表明《共产党宣言》()

A.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B.实现了全世界无产者大联合

C.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D.顺应了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依据材料中“1892年”、“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对《宣言》的需求也就越增长”可见,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发展,工人运动得到发展,《共产党宣言》以其科学性、革命性顺应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需要,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在材料信息中未体现,故排除;《共产党宣言》因其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C项错误。

答案选D。

7.“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

A.消灭资本主义社会B.建设社会主义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实现人的自由发

【答案】D

【解析】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揭示,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D项符合题意;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一个个阶段性目标,不是最终目标,A、B、C三项不合题意。

答案选D。

8.毛泽东说: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对观点中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B.开创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答案】B

【解析】毛泽东肯定十月革命在世界史上的作用,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使人类历史上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阶段,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9.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A.能否认识阶级间的矛盾对立B.能否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

C.能否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D.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

【答案】D

【解析】空想社会主义只是对未来社会进行理想化的设想,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而科学社会主义从社会规律角度进行阐释,D正确;阶级矛盾空想社会主义也能认识到,A错误;二者都能提出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B错误;二者都批判资本主义制度,C错误。

答案选D。

10.从生产关系的特点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B.所有制基础不一样

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D.意识形态不同

【答案】B

【解析】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以,从生产关系的特点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一样,B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从生产关系特点的角度看二者的区别,不合题意;C、D两项都不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区别,不合题意。

答案选B。

二、主观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拿这一结果引以自豪。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883年)

材料二:

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正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

大会闭幕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写过两个草案:

《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

在这基础上,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篇》

(1)依据材料一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作出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答案】

(1)提出唯物史观(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提出剩余价值学说(或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创立国际工人协会(或指导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2)《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的产物。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指导工人运动,对人类社会进程影响深远。

【解析】

(1)依据材料一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作出的主要贡献。

教材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有专门的表述,但不够全面,需要结合材料归纳补充,据教材可知,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然后归纳材料,“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体现了马克思的贡献是创立国际工人协会,推动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2)根据材料二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教材对于《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有完整的表述,学生只要记忆准确即可,而且材料没有指出《共产党宣言》的意义,所以只需要把教材的知识点回答完整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

……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在商业危机期间,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

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

材料二:

在20世纪,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社会革命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够得上“新世纪”标志的,无疑只能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所说的“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

——摘自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为什么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十月革命有哪些"震撼世界"的重要影响。

【答案】

(1)《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

(2)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成了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新纪元;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经验。

【解析】

(1)本题考查《共产党宣言》的现实意义,与教材知识互补,需要结合材料归纳原因。

据材料可知,“在商业危机期间,有很大一部分已经造成的生产力被毁灭掉。

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表明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一般性原则,说明《共产党宣言》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2)该问题要求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教材对此有较为完整的表述,学生可以按照教材知识回答,然后分析材料,材料没有指出其历史意义,所以只按照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