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历史图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612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docx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建筑历史图说.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docx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

原始社会建筑

1.构筑方式:

1、砌筑式2、框架式(木构)

二.结构手段:

1、梁柱结构——柱式的发展

2、拱结构:

叠涩券、真拱

古典柱廊式——帕提农神庙(柱头)

3.建筑形态

1、巢居——在地势低下、潮湿、虫蛇多的地区,原始人多生活在树上。

2、穴居——生活在天然洞穴中,入口在顶部。

3、湖居——生活在湖滨地区及水上。

(梁柱结构及造桥技术已有相当水平)

4、枝棚屋

建筑材料:

早期使用土坯、芦苇,后期使用石料

四.建筑组合方式

单间复合式:

几个单元,每个单元有独立的屋顶。

多间组合式:

各种用途集中在一个屋顶下。

住宅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出两种做法(出于调节室内温度的需要)

1、院落式布局:

东方的共同做法,住宅或房间围绕院落布置。

2、室内加入壁炉元素:

欧洲(尤其北欧)大部分地区。

(由最初火塘演变)

五、原始宗教建筑

石→永恒性纪念→石台(坟墓)、石柱(力量象征)、石环(英格兰史前巨石柱列)、原始庙宇

第1章古埃及建筑(B.C.32C~B.C.11C)

古埃及建筑概况

1、背景

1、地理地质条件(尼罗河每年泛滥)

上埃及——丘陵、峡谷(多石、石灰石,大量石建筑)

下埃及——平原(尼罗河冲积平原,多芦苇、棕榈树、粘土,缺少石)

2、气候条件

缺雨、气候炎热、尼罗河是联系上下埃及的水运通道

2、意识形态

1、生死观:

死是永恒的,生是短暂的;三千年复活——因此陵墓等纪念性建筑雄伟,世俗建筑简陋。

2、宗教:

自然神崇拜——皇帝崇拜;拜物多神教(山体、大漠、太阳);政教合一,将法老抬升至神的地位。

三、古埃及断代史

1、古王国时期B.C.3200~B.C.2130

第一王朝~第十王朝

此时为国土最广时期

原始拜物教

代表建筑:

陵墓(金字塔:

吉萨金字塔群——胡夫哈夫拉;玛斯塔巴)

2、中王国时期B.C.2130~B.C.1570

第十一王朝~第十七王朝

代表建筑:

庙宇(太阳神庙)

规模很大并和地形结合

3、新王国时期B.C.1570~B.C.1085

第十八王朝~第三十王朝

庙宇、石窟庙、石窟墓、住宅

4.晚期

建筑规模不大,但设计与施工都较以前精致,受希腊、罗马影响

四、建筑概况

1、类型:

住宅、陵墓(纪念性)、神庙(纪念性)

2、技术与材料:

石构、石砌工艺发达;运输技术

3、城市:

最初城市为死城——死人住、陵墓

方网城市,城市按等级分为三区

eg:

卡宏城——左右阶级:

左奴隶居住区,右王公贵族宅邸

右区上下阶层:

上王公贵族宅邸

下官吏、商人、手工业者等城市中产阶级

4、装修

世俗性:

简单、临时

纪念性:

题材——人物、动物、植物(eg:

法老为太阳、狮子;王后为月亮、山羊)

5、建筑空间

单一空间:

金字塔

复合空间:

纪念性神庙建筑(太阳神庙)

特点:

中轴对称;纵向序列空间;压抑性

5、古埃及建筑特征

建筑材料、建筑主题、建筑施工技艺、建筑风格、建筑装饰

1、从建筑材料和结构上看,以石材为主材,形成一套完整体系,并对欧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以王权神权为中心,对精神价值的追求远超过对使用功能的考虑。

3、优良的工艺和施工技术

4、建筑风格——质朴、凝重、简介;构图上采用稳定的几何形体。

5、雕刻、绘画与建筑结合。

1-2、金字塔

玛斯塔巴→昭赛尔Zoser→麦登Medinet→达舒尔Dahshur→吉萨Giza

一、初末

1、早期帝王的陵墓:

玛斯塔巴

2、第一王朝乃伯特卡的陵墓前设9级大台阶

3、第三王朝的昭赛尔金字塔——第一座金字塔,六级台阶形,世界第一座层型石建筑。

二、吉萨金字塔群B.C.2737~B.C.2563

呈45°对角线布置,位于河西岸,主要由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大斯芬克斯,周围还有许多“玛斯塔巴”和小金子塔

1、胡夫金字塔(奇奥普斯)——水平最高的

(1)较早采用正锥形型制

(2)原高146.5m,为古代建筑高度之冠,底边成正方形,边长230.6m

(3)内部结构复杂,只有三个墓室

(4)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2、哈夫拉金字塔

(1)高约143,仅次于胡夫

(2)壮观的附属建筑

(3)通过流线上的心理控制来表现法老的权威。

(4)内部结构比胡夫金字塔差

3、孟卡拉金字塔

(1)高仅66.5m,是金子塔衰落的开端

(2)内部结构纷乱,仅一个墓室,一个甬道

4、大斯芬克斯(哈夫拉金字塔附属)

除爪外是一整块石头制成

3、德,·埃·巴哈利建筑群

由两座陵墓兼神庙(曼特赫特普庙、哈特什普苏)组成,位于山崖伸出的大平台,半内半外建筑。

外部形象——内部空间,纪念性——体现宗教建筑的神秘压抑,阔大雄伟。

1--3太阳神庙、石窟

1、太阳神庙的起源

图腾——拜物教——神教

2、太阳神庙的型制

1、圣羊道或狮身人面像,起引导作用

2、牌楼门:

梯形,尺度宏达

3、方尖碑:

用整块花岗岩制成,一对或四个,用于形态对比、标志、象征

3、卡纳克神庙与克鲁索神庙

1、卡纳克阿蒙神庙——所有太阳神庙中最大的

(1)长轴上有六道高大、做戒备作用的牌楼门

(2)柱厅——主殿,柱子林立(柱间距小于柱直径,用高侧窗采光)

空间上威压,尺度对比大,壮丽,建筑技术取材于芦苇,光线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气氛。

(3)完整的构图

(4)巨大开敞的庭院与封闭的大殿作对比

2、克鲁斯神庙

(1)规模很大

(2)柱厅内更为精致

4、石窟

型制由:

祀庙——庭院——殿堂——圣堂

(1)被金字塔陵墓所取代

(2)圣堂是凿在悬崖里的石窟,起着原先金字塔的作用——墓室

第二章两河流域建筑(古西亚建筑)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2-1概况

1、背景

1、地理位置:

(1)两河流域:

平原地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缺少木、石,建筑以粘土为土,跨度小,采用拱券,防潮性好

(2)波斯高原:

平原地带、气候干燥,生活游牧民族,有丰富的石木。

建筑采用木梁石柱,跨度大,实体比例小

2、意识形态

(1)两河流域:

崇拜自然现象,多神拜物教,上游崇拜山体,下有崇拜天体

(2)波斯高原:

拜火教

二、建筑史断代

1、苏美尔——阿卡德文化

代表建筑:

古城堡、观象台

2、古巴比伦

代表建筑:

古城堡、观象台

3、亚述帝国

代表建筑:

萨尔贡王宫、人首翼牛像

4、新巴比伦

代表建筑:

新巴比伦城、伊什达门

5、波斯帝国

代表建筑:

波斯利斯王宫

3、古西亚建筑特点和手法

1、从宗教上看,世俗建筑占主导,宗教气氛不浓

2、从材料和结构上看,两河流域以粘土为主要建材,粘土砖、釉面砖以及拱券技术发达;波斯高原的木构与石构体系有很高的成就。

3、从装饰上看,装饰丰富,色彩鲜艳,使用陶钉、贴面砖、琉璃砖与石雕等装饰手段,影响了后来的伊斯兰教建筑。

4、从布局上看,不存在轴线关系。

2-2建筑实例

1、观象台(山岳台)——两河流域特有建筑

1、形态:

外形上似金字塔,有坡道或阶梯可以登高,在心理上并没有同金字塔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2、构造:

分四级,顶层有祭堂

3、作用:

界标,和宗教象征

4、实例:

乌尔观象台、新巴比伦时期的双坡道观象台

2、萨尔贡王宫——亚述帝国的王宫

1、形态坚固,有厚城墙和防御性门楼

2、人首翼牛像,正侧面皆完整(有五条腿),象征智慧和力量

3、观象台

4、重视装饰:

墙裙、贴面砖、流离砖,重点部位用石雕。

三、新巴比伦城

1、伊什达门——城的正门

2、空中花园——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四、波斯利斯王宫

1、平面分析:

布局整齐,但没有轴线关系,偏爱使用正方形

2、重要建筑:

大台阶、城门楼、接待厅、百柱厅

第3章古希腊建筑

第1节概况

1、背景

1、自然条件:

北纬30°左右,气候温和,冬季短,夏季多雨

居民偏爱户外活动

地处丘陵地区,生产大理石、陶土

建筑特点:

注重外部空间、周边回廊、以大理石做装饰

2、社会历史:

社会结构,菱形,上中下——贵族、自由民、奴隶

城邦制国家:

贵族寡头制城邦——位于不靠海地区,发展农业

自由民民族制城邦——位于靠海地区,发展手工业、工商业、航海业

3、宗教与哲学:

宗教——泛神论、多神教奉行人本主义——神人同形同性

哲学——思辨性与严密的逻辑性

柏拉图:

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拟人化

毕达哥拉斯:

世界万物又数构成——黄金分割

亚里士多德:

理念、理性、多样性同样的宇宙观

模仿伦---艺术模仿现实,现实模仿理性世界

建筑特点:

感性艺术与理性科学完美统一,但建筑技术平平

2、建筑史断代

1、爱琴文化时期

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米诺斯王宫

迈锡尼城

2、荷马文化时期

荷马史诗建筑初创

3、古风文化时期

承前启后时期,神庙型制已现雏形,多立克、爱奥尼柱式已萌芽

建筑风格:

古朴凝重

4、古典文化时期

建筑辉煌时期

多立克、爱奥尼柱出现,雅典卫城

建筑风格:

开敞、明朗、讲求艺术性

5、希腊化时期

文化的衰落、传播城市规划出现马其顿帝国

3、古希腊建筑概况

1、城市:

规模5000~17000人,城邦制,多为方格网式

2、建筑群与广场:

(1)周边柱廊围合

(2)广场尺度宜人高宽比3:

8

(3)广场中心在端部

(4)讲求铺地的材料、形式和质感

(5)不规则布置,依地形而建

3、单体建筑

(1)住宅:

规模较小

(2)神庙:

长方形(长宽比2:

1,柱数n,2n+1)、圆形、正方形

4、柱式

石质梁柱结构,各原件和他们的组合都有特定做法(从细部到整体)

三段式:

柱头、柱身、柱础古典柱式:

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

檐部、柱式、基座

 

第2节爱琴文化时期的建筑

1、神话

米诺斯神牛米诺斯王宫

2、克里特岛的米诺斯王宫

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发现:

1、最早具有楼梯的建筑2、平面布局杂乱——迷宫

3、美加农室——端柱式神庙的原型,使用了倒柱

3、迈锡尼城(卫城——位于山口,起防御和城市中心)

施里曼(德)发现

1、卫城狮子门:

使用叠涩、倒柱

2、阿伽门农墓:

使用叠涩、穹窿

第3节荷马文化时期的建筑

一、荷马史诗《伊利昂记》《奥德修记》(记述了奥德赛、特洛伊战争)

二、《奥德修记》中描述了王宫

第4节古风文化时期的建筑

1、神庙的型制

1、端柱式:

源于美加农室,2根柱;变异:

前后廊端柱式

2、列柱式:

端柱式的发展,4~6根柱;变异:

前后列柱式

3、列柱围廊式:

防雨棚演变而来;变异:

假列柱围廊式和双列柱围廊式

规律:

偶数柱数,奇数开间

旁三阶,柱数n(短边)2n+1(长边),长宽比2:

1

4、圆形神庙:

柱数为双数12或16

2、实例

1、海神庙(波塞顿神庙):

列柱围廊式,多利克柱式的典范,风格古朴凝重

2、阿波罗神庙:

“之”形路线,依地形而建,无明显轴线,形式活泼自由,使用爱奥尼柱式。

 

第5节古典文化时期的建筑

1、产生的背景

1、希波战争与提洛同盟

2、伯利克里与古希腊民主制

3、哲学与宗教

二、古希腊三种柱式

柱式:

石质梁柱结构各元件和他们的组合特定方法,从细部到整体,他们不但决定了建筑的形式和比例,而且决定了建筑风格。

1、多立克

起源:

公元前1000~1600,希腊陶立安族

性格:

男性,刚健有力

细长比:

1:

4~6,粗壮宏伟,开洞较小,1:

1.2~1.5

横断面:

20个浅槽

装饰:

无柱础,平淡柱头

2、爱奥尼

起源:

较多立克晚,希腊爱奥尼族

性格:

女性,优美典雅

细长比:

1:

9~10,纤细轻巧,开间较宽1:

1.5~2

横断面:

24个深槽

装饰:

柱头为卷涡和曲线,有柱础,装饰线脚多

3、科林斯

起源:

古典文化末期,科林斯族

性格:

少女,幼弱纤细

细长比:

同爱奥尼

横断面:

同爱奥尼

装饰:

柱头像花篮

3、雅典卫城

由建筑师伊克梯诺和卡里克拉特,雕刻家菲迪亚斯主持工程

1、卫城主题:

庆祝胜利,歌颂和装饰雅典,繁荣经济

2、卫城手法:

按行进路线展开布局

重点突出,对比协调

结合地形,精心布置

不对称均衡手法

3、帕提农神庙

①设计人:

伊利梯诺,卡里克特拉,雕刻家菲迪亚斯及其门人

②选址:

地势较高,利于造型

③型制:

列柱围廊式,8*17,多利克柱式典范

④视差纠正法:

A.正立面8根柱向后倾斜,天点(空中灭点):

距地面3.2公里

B.左右顶端开间较小,端柱较粗

C.石台基微凹,产生横向灭点

⑤入口设在东端

⑥内部:

圣堂——采用双层叠柱式的三面回廊(多立克),空间间距更大,减小柱径,突显神像

财库——采用爱奥尼柱式,同样使用减小柱径,来增加空间

4、伊瑞克先神庙

①设计人:

皮泰欧

②选址:

神迹地,为北部观赏需要,构图上与帕提农神庙对比

③型制:

三个小神殿,两个门廊,和一个女像柱廊

南立面:

对比帕特农神庙,有实墙和女神像

西立面:

断面处理,爱奥尼柱的典范

5、山门:

①设计人:

建筑师穆乃西克拉

②选址:

卫城尽西端

③型制:

利用高差处理,使用多立克柱式,无雕饰,符合山门形象

6、胜利神庙

①设计人:

建筑师卡里克特拉

②选址:

卫城山门南侧突出悬崖上

③型制:

列柱式、爱奥尼柱式、较粗壮

④作用:

表现主题,增加卫城西端层次,丰富山门建筑群构图

7、雅典娜神像

菲迪亚斯雕刻

作用:

增强山门、帕提农神庙和伊瑞克先神庙之间的联系,起引导和纪念作用

 

第6节希腊化时期的建筑

1、希腊化时期的建筑特征及实例

1、由于马其顿帝国的扩张,使希腊奴隶制经济突破了古典时期城邦制的局限,手工业和商业有了很大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的进步。

新增了建筑类型:

港口、旅馆、广场

出现了第一个城市规划——希波丹姆规划形式(米利都城、普南/普利安民城)

另:

埃比道拉斯剧场(古典晚期)——无立面,建在自然坡地上,座位下有陶瓮便于传声

阿索思广场

戴奥民索斯广场

2、对西方(希腊)建筑传统和东方(埃及、两河等)建筑形式的融合

实例:

a、宙斯祭坛:

对称布局,大台阶,强化轴线(古埃及),柱廊(古希腊)比例不当,基座浮雕动态感过强

B、列雪格拉德音乐纪念亭——杰作

3、对建筑细部缺乏严谨推敲,对装饰无节制,艺术水准下降

实例:

雅典风塔

科林斯柱式

宙斯祭坛

 

第4章古罗马建筑

1、背景

1、地理地质:

多陶土、大理石、火山灰

2、社会形态:

奴隶共和制(三角图——贵族、自由民、奴隶)

2、建筑史断代

1、伊特鲁里亚时期

仅限于意大利半岛,有了初步的砖石加工能力,使用拱券

2、共和时期

代表建筑:

剧场、角斗场、浴场、神庙、公寓、输水道、巴西利卡

3、帝国时期

代表建筑:

大型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

广场、凯旋门、记功柱

3、建筑概况

1、城市

(1)类型:

城政中心:

罗马、亚历山大

商港:

巴尔米拉

军事要塞:

提姆加德

修养型城市:

庞贝城

(2)规模:

人口一般2.5~5万

罗马城150万人

(3)城市设施:

道路、供水系统——水道桥

2、建筑类型:

(1)享受型:

剧场、角斗场、浴场

(2)纪念型:

政治性广场、纪功柱、凯旋门

(3)政治型:

法院、议会大厅

(4)世俗生活型:

世俗性广场、公寓式住宅、府邸、别墅、花园

3、材料与结构:

木、石、火山灰;拱券、穹顶

4、拱券、柱式及组合

(1)古罗马五种柱式(总体特征、基座、细长比、尺度大)

A.塔斯干——古罗马传统柱式,细长比1:

7,柱身无槽

B.多立克——1:

8有柱础,柱头更细致

C.爱奥尼——1:

9,柱头为工整直线

D.科林斯——1:

10

E.组合式——1:

10柱头卷涡+花篮

(2)柱的组合

列柱、壁柱、倚柱、巨柱、叠柱

(3)拱券及其组合

筒形拱(墙承重)、交叉拱(柱承重)、多拱组合

(4)拱券与柱式的组合

连续券:

柱承重,券脚落在柱子上

券柱式:

柱(壁柱)不承重,仅起装饰作用,实则墙承重

4、古罗马建筑的成就与特征

1、技术上:

古罗马形成了质的飞跃

建材——天然水泥

建筑结构——多拱组合,适应了大空间

施工技术——起重运输机械、分段浇注法

2、空间创造上:

完成了外部空间——单一内部空间——多空间组合的发展

3、建筑艺术上:

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柱式为基础的建筑构图,并将之以拱券结合,但为适应贵族的奢华生活,对建筑愈加装饰。

古希腊式的典雅风格,到了古罗马时期变得细致、华丽而肤浅。

4、解决了大体量建筑及其组群问题。

5、形成了成熟的建筑理论,《建筑十书》奠定了西方建筑科学基础。

 

第2节古罗马公共建筑

1、神庙

1、一般特征:

高贵性

建筑特征:

高台阶、大门厅、较大的室内空间

2、实例:

罗马万神庙

跨度:

43.43m

穹顶:

跨度=高度集中体现了古罗马技术成就

空间:

静态、封闭、无导向、超人体尺度

造型:

考虑到内外部观看需要,使用科林斯柱式门廊,上用浮石(轻骨料)使重心下降,墙上薄下厚,顶端开洞d=8.9m,内有五层凹格,为了减轻自重和尺度变化。

2、剧场、角斗场、赛车场

1、剧场型制

古希腊希腊化古罗马

依山而建依山而建平底上建,使用拱券

背部向自然开场后部化妆室人造背景与化妆室

2、罗马大角斗场

时间:

建于70~80年,罗马帝国强大标志

选址:

尼禄“金殿”

型制:

椭圆形平面

功能:

中央表演区、60排座位、分5区、80个出入口、地下室

空间:

超人体尺度、封闭、无向导

立面对比手法:

圆方、明暗、凹凸、虚实

叠柱式的使用:

科林斯方壁柱、混合爱奥尼、塔斯干

结构复杂:

交叉拱券

3、浴场

1、定义:

集沐浴、社交、文体、商业活动于一体的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活动场所。

2、型制:

希腊化和罗马共和时期罗马帝国时期

规模小规模大

平面不对称附属用房设置在地下室,趋向轴对称

3、实例

卡拉卡拉浴场

时间:

211~217年造,可供1600人同时使用

建筑布局:

一组庞大的建筑群,中央为主体建筑,内部完全对称布局

结构:

主体建筑是古罗马拱券结构最高技术之一,梁柱和拱券并用。

空间形式:

空间简洁而多变,层次丰富而统一,空间序列抑扬顿挫。

四、巴西利卡

1、定义:

古罗马时期用于法庭,交易所等的一种长方形大厅式建筑。

2、结构:

多拱组合,中央十字拱,两侧筒形拱。

3、空间:

长宽比2:

1,柱厅和侧间有夹层

第3节古罗马的纪念性建筑

1、凯旋门

1、定义:

用于炫耀对外侵略战争胜利的纪念物,常位于广场入口、街道口

2、型制:

单门洞、三门洞

3、实例:

泰塔斯凯旋门——单门洞、组合柱式、罗马现存最早实例

2、广场

图拉真广场(入口为凯旋门):

中轴对称,纵深序列布局;体现东方特点;手法丰富,中心突出;空间形状的拓扑对比;纪功柱采用完整三段式。

第4节建筑十书

一、时间作者:

维特鲁威,建筑师兼工程师。

采用书信体。

二、理论来源:

1、摹仿论

2、人本主义思想

3、毕达哥拉斯学派

三、意义:

1、奠定了西方建筑科学基础,提出了“实用”“坚固”“美观”三原则

2、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在和谐”学说,具体分析了神庙比例

3、将亚里士多德的类型法移植到了建筑上,提出了建筑的性格类型理论

关于拱券:

1、维特鲁威时期,罗马拱券技术未发展到顶峰

2、《建筑十书》多次谈到拱券

3、为了逢迎奥古斯都,维特鲁威能如实介绍共和末期拱券新技术的成就。

 

另,中世纪建筑总论

1、史前古典中世纪文艺复兴近现代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二、中世纪建筑史主要内容

1、拜占庭建筑——创造集中制型制

2、西欧中世纪建筑

(1)早期基督教建筑——大多为木构架,教堂形制形成

(2)罗马风建筑——出现大的庄园、修道院,砖石、拱券建筑

(3)哥特建筑——城市、教堂;尖券扶壁制

3、中古伊斯兰建筑:

热烈、奔放

第5章拜占庭建筑

第1节概况

1、背景

1、地理:

以小亚细亚为中心,周围辐射一个大地区

2、社会文化:

以基督教为主题,政教合一的整体,由古罗马过渡而来,较多的保留了古罗马古希腊传统文化。

二、拜占庭建筑史分期

1、前期——兴盛时期

按古罗马城建设,建筑:

城墙、城门、宫殿、广场、输水道、蓄水池,教堂越来越大,越来越华丽

2、中期

建筑及其规模减小,注重装饰

3、后期

建筑不多,没有新创造,后来大多破损

三、建筑特点

1、建筑传统:

保留有古典文化传统,又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

2、社会背景:

政教合一的整体使建筑既要表现出王权的威严庄重,采用集中型制,又要传达出宗教建筑的神秘气氛,不免程式化。

3、结构:

形成帆拱——鼓座——穹顶体系,柱承重,复合空间,集中构图,复杂多变的平衡体系。

4、空间:

将古罗马静态、无导向的空间转化为有导向的空间,空间大,结构轻,券高大,柱细长,上升感高。

5、材料:

因缺少木石,善用砖和马赛克

6、装饰:

外部不做装饰,以适应基督教教义,但内部有复杂装饰,采用:

壁画、线描、取消线脚

第二节拜占庭建筑实例及其影响

一、圣·索菲亚大教堂

时间:

建于查士丁尼时期

结构体系:

成熟的结构体系,经验型受力分析,采用帆拱——鼓座——穹顶体系和多拱组合

空间型制:

统一集中而不曲折多变的外部空间,内部朴实,外部华丽

2、拜占庭建筑的影响

1、西欧

(1)希腊十字型制

教堂标准形制之一,四臂并长

(2)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十字形平面,采用帆拱体系,艺术特征:

穹顶趋于饱满,通过拱券统一构图,外部装饰华贵

2、俄罗斯

(1)实例:

华西里·帕拉仁诺教堂

帐篷顶,洋葱顶;华美、活泼、欢乐的气氛

(1)特征:

东欧的希腊十字形教堂新特征

穹顶的外轮廓饱满——战盔式,洋葱式,鼓座高,穹顶成簇,以中央穹顶统一全局

第6章西欧中世纪建筑

第1节早期基督教建筑

1、定义:

同拜占庭建筑同时发展起来的,包括罗马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后的帝国西部,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长达300多年西欧封建割据混战时期的建筑,类型主要为基督教堂。

二、背景:

封建割据,小国寡民,生产力低下,社会落后

3、建筑特点

1、建筑类型:

教堂、修道院

2、建筑技术材料:

罗马建筑废墟、石柱、木构架

3、型制:

巴西利卡拉丁十字型制

4、实例:

圣彼得堡教堂

 

第2节罗马风建筑

一、定义:

西欧封建割据时期的建筑风格,继承了古罗马的砖石技术和拱券技术,建材大多来源于古罗马废墟,形式上略有古罗马风格但远远不及。

2、背景:

圣战热、圣朝热

3、罗马风建筑特征:

1、继承了古罗马的砖石技术、圆券、早期基督教堂的巴西利卡或拉丁十字平面

2、墙体厚重,很少开窗,有沉重感,体现防御性,教堂是基督棺木的象征,并使用不起结构作用的盲券

3、对柱式一类古典要素不重视,艺术效果取决于骨架

4、将早期基督教时期的前院去掉

第3节哥特建筑(丑陋、野蛮)

1、定义:

西欧封建社会盛期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的建筑。

实现在古罗马拱券、柱式、拱券框架化的第二次飞跃。

2、背景:

分散的封建割据,产生以城市为中心的市民社会。

城市文化特征,拥有基督教的形式,但内容有较强的人文主义。

宗教美学观的改变:

教堂世俗化

3、建筑概况:

1、西欧封建城市建设

(1)三大起源类型:

军事要塞型、封建城堡型、商业交通型

(2)选址与发展:

城市选在易守难攻之处,后期突破城墙发展

(3)道路以环状和放射状为主(以教堂和官场为中心),后期也有方格网状

(4)教堂建筑与广场占据城市中心,广场采用封闭构图

(5)分为若干教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