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419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期中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期中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期中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期中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中模拟试题.docx

《期中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模拟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中模拟试题.docx

期中模拟试题

沂水一中2015届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模拟试题2014.11.09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本试卷不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2.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影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缓和了社会矛盾

C.打破了世袭特权D.推进了民主进程

2、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发展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

3、对下图所示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君主制中的三权分立 ②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 ③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成熟 ④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D.②③④

4、某朝代有这样一个机构:

既无官署,又无专官,更不许设书吏和办事人员。

其成员都由皇帝从大学士、尚书、侍郎中挑选指定,均为兼职。

该机构是(  )

A.军机处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D.南书房

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讲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写道:

“……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

……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

‘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

政权逐步解放。

”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C.世卿世禄制D.科举制

6、克利斯提尼时期的“五百人会议”由梭伦时期的“四百人会议”发展而来,两者都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四百人会议与五百人会议的区别是

A.前者按部落选出,后者按行政选区选出

B.前者按等级选出,后者按部落选出

C.前者注重家庭出身,后者注重财产多寡

D.前者适用于所有公民,后者适用于部分公民

7、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三洲,但帝国的行政人员很少。

公元1世纪初只有百人左右,这百人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精简机构后提高行政效率

B.万民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C.公民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D.帝国强大的军队提供了统治保障

8、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

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  )

A.分权制衡     B.虚位元首

C.责任内阁制D.议会权力至上

9、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

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

B.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C.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

10、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11、有学者指出: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

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

”对这一时期英国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 B.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D.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

12、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13、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

“中央委员会也缺乏知识,这是罢工失败的原因……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陈独秀意在强调

A.国民革命的必要性B.领导工人运动

C.对国民党进行妥协D.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14、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针对土地革命策略中国共产党的文件中曾论述到:

“土地分配的标准:

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

”这种土地分配标准的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体现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B.粉碎敌人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

C.满足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

D.使广大农民真正当家作主

15、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

“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

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

”上述报导的战役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C.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D.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6、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因为2013财年结束、2014财年预算没有被国会通过而被迫关门,有80万左右工作人员停止工作。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美国

A.总统对议会负责       B.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C.联邦主权遭到削弱               D.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17、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说:

“如果苏联多担心一点我们的对华政策,我们就可以少担心一点对苏政策。

”这一说法说明美国(  )

A.外交重心由对苏转向对华B.逐步放弃反苏反共政策

C.积极谋求世界和平与稳定D.试图利用中国牵制苏联

18、右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

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

 

19、“它倡导普遍的禁欲主义和粗糙的平均主义。

”“它关于社会未来积极的原则,例如消灭城市与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私人营利与雇佣劳动,宣告社会的和谐……”它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启蒙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D.自由主义

2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

在那动乱的1917年的4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

“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

”正确的回答是

A.罗曼诺夫王朝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工兵代表苏维埃D.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21、有学者认为,“莫斯科的模式,不仅在本质上比底特律或曼彻斯特模式为佳(因为它正代表着反帝国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也更为适宜,尤其适合那些缺乏私有资本及大量私人企业的国家。

”文中的“莫斯科的模式”是指(

    A.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的作用           B.肯定了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C.  肯定了斯大林模式的积极影响             D.否定了苏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2、有历史学家评论说: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

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约为38%和187%。

”这从根本上取决于

A.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D.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23、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3年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八条第一款中,明确规定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

C.传统社会小农经济的理性回归

D.从根本上克服了贫富差异

24、对“二战后”某一事件影响的认识,有人认为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有人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

这一历史事件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欧共同体的建立

C.推行杜鲁门主义                   D.北约的建立

25、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

“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

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

”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A.自由放任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C.放松国家干预经济                   D.仿效计划经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题,第26题14分,27题12分,28题12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黑色钢笔或黑色圆珠笔答在试卷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26、十八大强调廉政建设,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廉政制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

秦朝中央监察机构称为御史大夫寺,其最高首脑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

……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

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

……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

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二 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

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

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厚的。

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宋史》

材料三 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制定峻法,惩治贪官。

《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

《大诰》中普列各式酷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

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

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3分)试分析其出现的背景。

(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2分)并分析明初产生这种廉政措施特点的原因。

(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监察制度的作用与局限(3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哪些经验教训?

(2分)

27、改革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惊人成就。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1: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

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2页

材料2: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

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

分配的问题大得很。

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

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年)

材料3: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提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南方谈话指明了改革的方向,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影响极为深远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请回答:

(1)据材料1、2,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2)据材料3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2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国内外背景及影响。

(4分)

 

(4)结合所学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特点是什么?

(3分)

 

(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分)

28、在历史上,丝绸之路对中外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分为陆地和海上两条路线。

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线与南线。

南方丝绸之路始于春秋末期。

阅读下列表格--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回答问题。

(12分)

 

汉朝

唐朝

两宋

路线

从今天广东东南亚和南南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

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管理

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

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南海贸易。

对朝贡使团则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

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

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货物

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

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

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

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

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1)据材料一指出,两宋与汉唐相比,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有怎样的发展?

(3分)

 

材料二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

”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

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

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和影响(6分)

材料三:

2004—2007年中美货物贸易进出口情况

单位:

亿美元

年份

货物出

口额

比上年

增长%

货物

进口额

比上年

增长%

货物进出

口总额

货物进

出口差额

2004

1249

35.1

447

31.9

1696

802

2005

1629

30.4

487

9.1

2116

1142

2006

2035

24.9

592

21.8

2627

1443

2007

2327

14.4

694

17.2

3021

1633

——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3)根据材料3,指出21世纪初中国在中美贸易中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重要历史原因。

(3分)

 

29冷战虽然已经远去,但长期以来美苏(俄)关系错综复杂,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

“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1)材料中“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应怎样理解?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美苏冷战在欧洲和东亚展开的过程就是以政治军事对抗为基础的美苏关系形成新的稳定状态的过程,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摘编自木子编《冷战风云》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的主要表现。

(4分)

(3)二战后美苏双方选择以“冷战”为主要对抗形式的原因有哪些?

(2分)

材料三美国独立后,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的无形边疆的扩展。

(4)举例说明美国二战后初期在经济领域“无形边疆的扩展”的史实。

(3分)并分析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分)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模拟试题答题纸2014-11-9

总分_____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26、(14分)

(1)(5分)

(2)(4分)

 

(3)(5分)

 

得分

评卷人

27、(12分)

(1)

 

(2)

 

(3)

 

(4)

 

(5)

 

得分

评卷人

28、(12分)

(1)

 

(2)

 

(3)

 

得分

评卷人

29.(12分)

(1)

 

(2)

 

(3)

 

(4)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2014-11-9

1.C2.B3.D4.A5.B6.A7.C8.D9.B10.A11.D12.C13.D14.B15.C16.D17.D18.CA19.C20.B21.C22.A23.B24.A25.C

26、

(1)特点:

①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使,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③监察系统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3分)

背景:

①秦朝结束长期割据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突出。

(2分)

(2)宋初特点:

运用经济手段减员增俸来促进官员廉洁自律。

(或高薪养廉)(1分)

明初特点:

,反腐败极端化、非理性。

(以严刑峻法重典治贪)(1分)

明初原因:

阶级矛盾尖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2分)

(3)作用:

①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腐败;②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2分)

局限:

在皇权专制下,古代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为加强皇权专制的工具、实际效能有限(1分)

经验教训:

①加强廉政制度建设;②保证官员正常合理的薪酬;③廉政应以人为本,理性反腐。

(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2分)

27、

(1)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变为富裕以后如何实现公正公平的分配,防止两极

分化。

(2分)

(2)敢于创新(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来解决新问题)。

(2分)

(3)背景:

①国际: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②国内:

改革遇到重重阻力,面临严峻考验。

(2分)

影响:

①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②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2分)(或:

成为中共十四大的理论先导)

(4)①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进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②先试点,后推广③突破旧体制,探索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3分)

(5)根本原因: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分)

28、

(1)①线路更发达,交往范围更广泛;②朝贡贸易转化为私营贸易;③管理越来

越规范;④贸易的经济职能加强,贸易商品种类增多;(答出三点即可)(3分)

(2)原因:

①以自我为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盲目自大的思想),②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③自然经济占主导;④闭关锁国、重农抑商的对外政策(4分)

影响:

①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②缺少经济效益,加重了财政负担,不利于经济发展,是导致中国落伍的重要因素(2分)

(3)特点:

我国对美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

(1分)

原因:

①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②21世纪初,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分)

29、

(1)理解:

二战虽然结束了,但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由合作转向冷战对峙(1分)

原因:

美苏两国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矛盾激化(1分)

(2)欧洲冷战:

①北约与华约对抗;②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对峙;③杜鲁门主义与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2分)(任答两点即可)

亚洲热战:

中国内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任答两点即可)(2分)

(3)①战争的教训;②双方实力均衡;③世界和平力量的牵制等。

(2分,任答两点即可)

(4)史实:

①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②通过了关贸总协定;③推行马歇尔计划;(3分)影响: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1分)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2014-11-9

1.C2.B3.D4.A5.B6.A7.C8.D9.B10.A11.D12.C13.D14.B15.C16.D17.D18.CA19.C20.B21.C22.A23.B24.A25.C

26、

(1)特点:

①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国家监察事务;②在地方各郡,设监御使,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③监察系统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直接向皇帝负责.(3分)

背景:

①秦朝结束长期割据局面,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突出。

(2分)

(2)宋初特点:

运用经济手段减员增俸来促进官员廉洁自律。

(或高薪养廉)(1分)

明初特点:

,反腐败极端化、非理性。

(以严刑峻法重典治贪)(1分)

明初原因:

阶级矛盾尖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2分)

(3)作用:

①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腐败;②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2分)

局限:

在皇权专制下,古代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为加强皇权专制的工具、实际效能有限(1分)

经验教训:

①加强廉政制度建设;②保证官员正常合理的薪酬;③廉政应以人为本,理性反腐。

(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2分)

27、

(1)从允许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