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苏教版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 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398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苏教版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 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苏教版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 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苏教版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 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苏教版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 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苏教版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 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苏教版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 6.docx

《届苏教版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 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苏教版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 6.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苏教版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 6.docx

届苏教版人与环境单元测试6

人与环境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

③控制鱼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合理利用海洋鱼类资源不是全面禁止捕捞,而是要合理进行捕捞,即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等,故①错误②正确,A、B、C错误。

控制捕鱼网眼大小,可以留种,故③正确。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人类的滥捕行为,故④正确,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与保护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1979年科学家对野生大象的种群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地球上大概有1300000只大象。

但到了1999年,大象只剩下700000只。

另一项调查统计表明,现有50%的非洲雄象不再长有长牙。

下列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A.上述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非洲象群中控制长出长牙的基因频率下降

C.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可使大象的数量回增

D.野生大象一旦灭绝,人类将丧失部分宝贵的基因资源

【答案】A

【解析】从1979年到1999年野生大象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主要是人为猎杀,不是自然选择,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现有50%的非洲雄象不再长有长牙”,说明非洲象群中控制长牙的基因频率下降,B正确;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C正确;野生大象一旦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其拥有的基因也随之消失,因此人类将丧失部分宝贵的基因资源,D正确。

3.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价值体现的是

A.用芦苇、秸秆做原料造纸

B.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

C.以石油产品为原料生产化纤

D.引进蜣螂消除草原上成灾的牛羊粪便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

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A、用芦苇、秸秆做原料造纸,B、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属于直接价值,D、引进蜣螂消除草原上成灾的牛羊粪便属于间接价值。

石油产品不是生物。

故选C。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4.下列实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出现

B.一些重金属污染物会通过富营养化作用积累到人体内,从而使人患病

C.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农田会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D.生活污水及化肥厂废水排入海中,会导致赤潮现象

【答案】B

【解析】重金属等物质不易分解,会通过富集作用积累到人体内;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等现象。

5.“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

C.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为阳光

D.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C

【解析】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导致生物种类减少,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A错误;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青蛙的繁殖也有环境阻力,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B错误;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原因为阳光,C正确;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是

A.自然资源的危机B.加剧了环境污染

C.耕地退化,土地资源丧失D.火山爆发、地震灾害

【答案】D

【解析】人口增长过快,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危机,A项错误;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B项错误;人口增长,导致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进而引发耕地退化,土地资源丧失,C项错误;火山爆发、地震灾害,均属于自然灾害,与人口增长无关,D项正确。

7.下列属于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是()

A.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B.保护森林资源,禁止乱砍滥伐

C.为了春耕播种,焚烧秸秆D.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答案】C

【解析】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禁止乱砍滥伐,可以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B正确;焚烧秸秆,会污染环境,造成资源浪费,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C错误;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是对新能源的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D正确。

8.(2015•徐州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

B.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样性

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D.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

B、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降低了本地生物多样性,B错误;

C、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C正确;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对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而是合理开发和利用,D错误.

故选:

C.

考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9.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引入外来物种一定会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C.我国科学家诺奖获主屠呦呦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了高效抗疟成分青蒿素,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就是其生态功能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A错误;外来物种入侵会破坏本地生态平衡,降低了本地生物多样性,B错误;生物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属于直接价值,青蒿素的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就是指生态功能,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名师点睛】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10.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入外来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B.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C.温室效应是由于地球生物对CO2的代谢释放量大于吸收量导致的

D.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是解决非洲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

【答案】B

【解析】引入外来物种后有可能导致环境中因缺少其捕食者或者被捕食者而导致当地环境中物种减少,从而导致当地环境中生物多样性降低,A错误;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有利于水域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繁殖和进化,所以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B正确;温室效应是主要由于人类在短时期内对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了过多的CO2导致的,C错误;大量开垦森林和草原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大大降低,进而破坏生态平衡,D错误。

【点睛】易错点: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应片段(互含等位基因)交叉互换产生基因重组。

11.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实例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

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

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

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

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

(2)间接价值:

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

(3)潜在价值:

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解:

A、大自然中许多生物多姿多彩,具有观赏价值属于直接价值,A错误;

B、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属于间接价值,B正确;

C、有些生物的特殊功能对科学研究具有启发作用属于直接价值,C错误;

D、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存在尚不清楚的价值属于潜在价值,D错误.

故选:

B.

考点: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12.生物多样性是数十亿年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是

A.保持水土B.科学研究

C.旅游观赏D.文学艺术创作

【答案】A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食用意义的,二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所以B、C、D都属于直接价值的体现;保持水土、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是间接价值的体现,所以A选项正确。

 

【答案】C

【解析】“赤潮”是由于海水中N、P等植物的必需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和生物死亡的现象,然而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则是导致海水中N、P等生物必需元素增多的源头。

14.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

A.老鼠食草籽B.青蛙食害虫C.蛇食青蛙D.鹰食蛇

【答案】A

【解析】老鼠是消费者,草籽是生产者。

BCD都是消费者。

15.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生物圈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B.乙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丙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是发生在丁的范围中

【答案】A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甲是种群,乙是群落、丙是生态系统,丁是生物圈。

种群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是波动的,A错误。

群落的结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两种,B正确。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形成受无机环境的影响,C正确。

物质循环是在全球进行的,属于生物圈,D正确。

16.具有警戒色的动物所具有的特性是(    )

A.体色与环境的背景色彩具有很强的区别性

B.体色与环境的背景色彩大体上具有相似性

C.能释放恶臭、毒液或毒刺

D.体色具有鲜艳的色彩或斑纹

【答案】B、C、D

【解析】保护色和警戒色都是动物体色对环境的适应。

具有警戒色的动物的体色大体上与其生活环境的背景色彩具有相似性以隐避自己,免遭天敌侵害。

但具有警戒色的动物,由于能释放毒液、毒刺和恶臭,有一定防御敌害的“本领”,其身体局部往往有一些鲜艳的色彩和斑纹,以警示敌害。

那种认为具有警戒色的动物,其体色与其环境的背景色彩具有很强的区别性的观点是不对的。

17.江苏省确定每年的2月1号到6月1号为洪泽湖禁捕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B.有利于合理保护渔业资源

C.防止外来物种入侵D.有利于修复洪泽湖水域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禁捕期指政府规定的禁止或者是限制捕捞海内动物的活动时间。

其目的是保护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或繁殖,保证鱼类资源得以不断恢复和发展。

有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合理保护渔业资源,有利于修复洪泽湖水域生态系统,ACD正确。

此方法并不能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B错误。

18.下列关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B.控制人口增长和防治环境污染

C.加强相关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D.禁止开发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答案】D

【解析】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A正确;控制人口增长,防止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正确;人类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了生物的多样性,所以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利用,D错误。

19.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

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

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D.减少对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释放

【答案】A

【解析】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A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B正确;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C正确;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我调节能力逐渐恢复,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名师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

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20.黄顶菊原产于南美洲,生长和繁殖能力极强。

2001年首次在我国天津、河北发现黄顶菊,由于没有动物取食,迅速蔓延。

试推测黄顶菊的迅速蔓延最可能会使这些地区

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C.物种多样性增加D.基因多样性增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黄顶菊对我国天津、河北等地来说属于外来物种,会破坏当地的环境,对本地物种的生存有威胁,A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外来物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列知识的要点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21.我国的宁夏境内15年前还有许多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到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或芳草碧连天的景象。

但是,由于近10年来宁夏人口过快的增长和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不是过度放牧,就是垦荒种地,结果使宁夏的许多牧场、草原、特草退化、土地荒漠,不仅牛没了,羊少了,就连土壤中的蚯蚓、昆虫都几乎见不到了。

这一现象明显地告诉我们(  )

A.蚯蚓仅能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    B.岩石圈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土壤圈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D.蚯蚓和昆虫的活动影响土壤的结构

【答案】C

【解析】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的上部)组成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物质,其中土壤圈(岩石圈的上部)是草原上所有动植物赖与生存的主要环境,人类的活动一旦破坏土壤圈的稳态,那么人类和土壤圈就不能和谐共处。

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点看,这句名句体现了野生生物资源的

A.文学价值B.美学价值

C.经济价值D.潜在价值

【答案】B

【解析】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看,这句诗描述的是一幅怡人的风景画面,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美学价值。

23.下图表示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稳定的生态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则字母X最可能代表()

 

A.生物因素B.共生关系

C.非生物因素D.物质循环

【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能够自我维持稳态必须满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顺利进行,所以X代表物质循环。

24.24.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利用价值的是()

A.美景激发诗人创作灵感,而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佳句

B.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答案】C

【解析】文学艺术创作属于直接价值,A错误;森林覆盖的山体不容易发生泥石流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故属于间接价值,B正确;科学研究属于直接价值,C错误;为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提供基因属于直接价值,D错误。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名师点睛】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所起是调节作用,直接价值为食用、药用、工业原料以及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等,潜在价值是指人类目前尚不清楚的价值。

2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C.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答案】B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是合理开发利用,B错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是栖息地环境被破坏,使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D错误。

二、非选择题

26.(12分)淀粉的含量、直链和支链淀粉的比例及支链淀粉的结构等决定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水稻淀粉合成代谢的遗传研究备受关注。

相关研究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用

射线处理水稻进行诱变育种。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水稻A基因1中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_,因而突变为A基因2。

比较研究后发现,基因突变部位编码的氨基酸分别为酪氨酸(UAC)和丝氨酸(AGC)。

请写出基因中编码这两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__________________。

(2)育种工作者利用普通野生稻中存在的低比例直链淀粉突变体,以杂交育种方法培育出了优质栽培水稻品种。

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从F2代起,一般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通野生稻含有3.75×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约有107个个体的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是进化的原材料,也将是改良栽培稻的资源。

我国的普通野生稻分布于南方8个省(区),每一个分布点的普通野生稻种群都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______。

(4)据调查,在近30年间,我国的一千多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已消失了80%,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其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的________(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

普通野生稻的濒危现状与后果已引起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警觉,为此我国已将普通野生稻定为一级农业野生保护植物。

【答案】(12分)

(1)增添

(2)获得纯合子(3)7.5x106基本单位(4)遗传多样性

【解析】

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AGPaes基因1通过控制AGPaes酶有n个氨基酸,而AGPaes基因2通过控制AGPaes酶有n+2个氨基酸,即突变后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多了2个氨基酸,最可能是由于水稻AGPaes基因1中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

(2)由于酪氨酸和丝氨酸的密码子分别为UAC和AGC,密码子的碱基与DNA模板链是互补配对的,则DNA模板链的碱基为ATG和TCG,则可写出DNA的双链。

(3)普通野生稻含有3.75×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约有107个个体的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2×3.75×104×10-5×107=7.5×106,它们是进化的原材料,也将是改良栽培稻的资源。

种群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4)我国的一千多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已消失了80%,这直接导致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减少。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的分析能力。

27.某地推行的生态桃园建设,种养结合,形成“猪——沼——桃”的模式,桃树之间种植紫云英等豆科植物,既可作为猪词料,也可通过其根部的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氮气肥田,减少化肥的用量。

猪的粪便作为肥料生产沼气,沼液用来肥田,达到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査桃树叶片上蚜虫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法),通过统计发现蚜虫最初的种群密度为20只/m2。

气候干旱有利于蚜虫的繁殖,蚜虫毎天的增长率为h,则10天后蚜虫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只/m2。

蚜虫被瓢虫捕食时,会释放一种报警激素,周围的蚜虫会纷纷逃避,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报警激素属于_________信息。

(2)若桃园中草固定的能量为a,猪摄入的能量为b,猪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c,猪粪便中的能量为d,则草→猪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100%,“猪——沼——桃”的生态桃园模式,实现了对能量的______________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_________。

(3)若在紫云英中种植不喜光的中药材——金线莲,与原有的桃园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稳定性______(填“提高”或“降低”);金线莲不仅可以药用,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价值。

【答案】样方法20×(l+h)10化学(b-d)/a多级利

用率提高直接和间接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生态系统,考查对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理解和识记。

(1)蚜虫活动能力较弱,调査桃树叶片上蚜虫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蚜虫最初的种群密度为20只/m2,蚜虫毎天的增长率为h,则λ=1+h,10天后蚜虫的种群密度为20×(l+h)10只/m2。

报警激素属于化学信息。

(2)若桃园中草固定的能量为a,猪摄入的能量为b,猪粪便中的能量为d,猪的同化量为b-d,则草→猪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两个营养级同化能量的比值,等于(b-d)/a×100%,“猪——沼——桃”的生态桃园模式,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

用率。

(3)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金线莲的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28.(10分)我国环境形势的基本状况是: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

(1)“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

①导致大范围雾霾天气形成的人为因素很多,如大量____________燃烧后排除的废气和粉尘;汽车尾气的排放;建筑工地的扬尘等。

②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空气质量准则认为,如长期暴露在超过空气质量准则值PM2.5——即每立方米微粒超过10微克的空气中,人类总死亡率、心肺疾病死亡率和肺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将可能直接导致____________下降。

(2)沼气是清洁能源之一,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使用粪便、秸秆、杂草等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能量流动方面考虑两点)。

(3)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

①写出图中的营养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与蛇不构成捕食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

②从理论上说,1000kg的水稻最少可使蛇增重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