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小车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336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9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小车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小车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小车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小车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小车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小车汇总.docx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小车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小车汇总.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小车汇总.docx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寻迹小车汇总

嵌入式课程设计设计报告

 

题目:

基于P89V51RB2单片机智能寻迹小车

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

自动化

班级:

122

学生:

常云

学号:

33

指导教师:

王祖麟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引言1

1.2课题的来源及现状1

1.2.1课题的来源1

1.2.2智能汽车国外发展情况1

1.2.3智能汽车国内发展情况1

1.3本论文研究的内容2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3

2.1小车的机械特性3

2.2智能小车寻迹基本原理3

2.3智能小车测速基本原理3

2.2智能小车遥控基本原理3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5

3.1控制器的选择5

3.1.1概述5

3.1.2P89V51RB2开发工具特性5

3.2硬件电路设计6

3.2.1系统电源电路6

3.2.2电机驱动模块7

3.2.3光电编码器9

3.2.4红外线检测电路10

3.2.5键盘显示设计10

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12

4.1编译环境12

4.2模块的驱动12

4.2.1红外线传感器模块12

4.2.2电机模块的驱动13

4.2.3转速捕获15

4.2.4键盘显示模块16

4.2.5按键模块17

4.2.6遥控模块17

第5章系统调试分析19

5.1系统设计中的注意事项19

5.1.1外部因素19

5.1.2内部因素19

5.2硬软件总体调试19

第6章结束语21

致谢22

参考文献23

附录24

第1章绪论

1.1引言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信息革命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纵观世界范围内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每一次新的进步无不是受新技术新思想的推动。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汽车的发展逐渐趋于饱和。

伴随着电子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使得汽车日渐走向智能化。

智能汽车由原先的驾驶更加简单更加安全更加舒适,逐渐的向智能驾驶系统方向发展。

智能驾驶系统相当于智能机器人,能代替人驾驶汽车。

它主要是通过安装在前后保险杠及两侧的红外线摄像机,对汽车前后左右一定区域进行不停地扫描和监视。

计算机、电子地图和光化学传感器等对红外线摄像机传来的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并根据道路交通信息管理系统传来的交通信息,代替人的大脑发出指令,指挥执行系统操作汽车。

1.2课题的来源及现状

1.2.1课题的来源

汽车的智能化是21世纪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汽车的智能化是以迅猛发展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科技。

1.2.2智能汽车国外发展情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目前在可行性和实用化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无人驾驶技术研究方面位于世界前列的德国汉堡Ibeo公司研制的无人驾驶汽车,2007年4月11日在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与公众见面。

这辆无人驾驶智能汽车经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帕萨特2.0改装而成,外表看来与普通家庭汽车并无差别,但却可以在错综复杂的城市公路系统中无人驾驶。

1.2.3智能汽车国内发展情况

目前日本、欧美已有企业取得实用化成果。

与国外相比,国内在智能车辆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开展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单位主要是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如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安大学、沈阳自动化所等。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无人驾驶汽车的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在1992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

先后研制出四代无人驾驶汽车。

第四代全自主无人驾驶汽车于2000年6月在长沙市绕城高速公路上进行了全自主无人驾驶试验,试验最高时速达到75.6Km/h。

在2004年10月12日的第六届高交会上,红旗无人驾驶汽车就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它在高速公路上最高稳定无人驾驶速度为130公里/小时;峰值无人驾驶速度为170公里/小时。

并同时具备安全超车和系统小型化两个主要指标。

为如此,他们把它称为“中国汽车界的神舟五号”。

2005年,首辆城市无人驾驶汽车在上海交通大学研制成功,该车有望于两年之内率先在上海世纪公园进行示范运营,并在2010年世博会上一展身手。

到时游客只需在公园的入口处按下一个按钮,一辆没有司机的四座敞篷汽车就会从远处开过来缓缓停下,然后搭载着乘客前往他们想去的景点。

1.3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本论文是基于P89V51RB2单片机开发,主要是研究3轮小车的路径识别及其控制算法以及遥控运动。

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2.1小车的机械特性

小车采用的是一辆三轮车车模。

后轮控件前进或转弯,前轮根据后轮驱动左右摆即可以实现左右转。

这种车模控制简单。

小车可通过PWM控制后轮电机转动的速度来控制前轮电机的转动幅度从而控制小车的转弯幅度,实现小车的前进与转弯操作。

2.2智能小车寻迹基本原理

探测路面黑线的基本原理:

光线照射到路面并反射,由于黑线和白纸对光的反射系数不同,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光强弱来判断是否是黑线。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控制小车行走的路迹。

这里的循迹是指小车在白色地板上循黑线行走,通常采取的方法是红外探测法。

红外探测法,即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具有不同的反射性质的特点,在小车行驶过程中不断地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纸质地板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被装在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吸收,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光。

处理器就根据是否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为依据来确定黑线的位置和小车的行走路线。

红外探测器探测距离有限,一般最大不应超过3cm。

智能小车系统以处理器为核心,为了使智能小车能够快速行驶,处理器必须把路径的迅速判断、相应的转向电机控制以及直流驱动电机的控制精密地结合在一起。

如果传感器部分的数据没有正确地采集和识别,转向电机控制的失当,都会造成模型车严重抖动甚至偏离赛道;如果直流电机的驱动控制效果不好,也会造成直线路段速度上不去,弯曲路段入弯速度过快等问题。

其系统结构如所图2.2示。

本次红外探测采用的是反射式探测。

2.3智能小车测速原理

智能小车测速原理同上,此处采用的是对射式探测,

探测方法:

在电机的转轴上安装一个光栅,通过单位时间红外对管检测到的光栅的数目来确定小车车轮转过的圈数,进而计算出路程,从而得到单位时间内小车走过的路程,即小车速度。

2.4智能小车遥控原理

利用无线电波对被控对象进行远距离控制。

由于无线电波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故而检测接收端相应管脚,并做出相应的工作。

从而达到遥控目的

 

图2.2系统结构图

 

 

 

 

 

80C51处理器通过引脚读出遥控信号管脚

80C51处理器向红外线传感器供5V电压,通过采集其高低电平可以控制小车的转弯。

80C51处理器通过DATA引脚向键盘显示板发送要显示的数据,还可以通过KEY引脚读取键盘的按键,实现相应的功能。

第3章系统硬件设计

3.1控制器的选择

本次设计采用的是80C51单片机。

3.1.1概述

P89V51RB2是一款由美国NXP半导体公司提供的增强型80C51微控制器,包括16KBFlash程序存储器和1KB数据RAM,且功能上完全覆盖标准80C51单片机系列

3.1.2P89V51RB2开发工具特性

1.80C51内核,5V工作电压,操作频率0~40MHZ;

2.16KB片内Flash存储器,1KB片内SRAM;

3.SPI串行通信接口和增强型UART;

4.PCA(可编程计数器列阵),具有PWM和捕获、比较功能;

5.4个8位I/O口,含有三个高电流P1口(每个I/O口的电流为16mA);

6.8个中断源,4个中断优先级,3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和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WDT);

7.2个DPTR寄存器;

3.2硬件电路设计

本次项目采用的电路板从画电路原理图开始,到PCB板的布线以及电路板的焊接与检测一系列工作都是自己在大一下学期课程实践期间制作的。

3.2.1系统电源电路

交流电经过全波电路在经过电容滤波,在经过稳压电源芯片做成稳压电路,输出电压5V、7.2V的直流电源。

其电源电路原理图如图3.2所示。

图3.2系统电源电路原理图

小车的驱动电机的供电电压为7.2V,经过电容滤波后接7805进行稳压,稳压输出5V的电压。

提供单片机所需

3.2.2电机驱动模块

1.驱动实现与原理

本项目驱动两路直流电机,实现电机的正反转与测速和遥控。

输入输出逻辑表真值表3.2。

表3.2L298N输入输出逻辑真值表

通道1

通道2

输入

输出控制电机1

输入

输出控制电机2

EnA

In1

In2

OUT1

OUT2

转向

EnB

In3

In4

OUT3

OUT4

转向

1

0

0

0

0

停止

1

0

0

0

0

停止

0

1

0

1

反传

0

1

0

1

反传

1

0

1

0

正转

1

0

1

0

正转

1

1

0

0

停止

1

1

1

1

停止

0

X

X

0

0

停止

0

X

X

0

0

停止

其中“0”为低电平;“1”为高电平;“X”为任何状态。

 

驱动原理图

3.2.3光电编码器/测速

2.光电编码器原理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上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成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

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光电编码器是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组成。

光栅盘是在一定直径的圆板上等分地开通若干个长方形孔。

由于光电码盘与电动机同轴,电动机旋转时,光栅盘与电动机同速旋转,经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组成的检测装置检测输出若干脉冲信号,通过计算每秒光电编码器输出脉冲的个数就能反映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3.光电编码器的实现

光电编码器的发光装置一般由发光二极管来实现。

光敏元件则由光敏三极管接上拉电阻来完成。

光电式旋转编码器是转速或转角的检测元件,旋转的编码器与电动机相连,当电机转动时,带动码盘旋转,便发出转速或转角信号。

其示意图如图3.5所示。

图3.5光电编码器的实现示意图

当电机旋转时,码盘随之一起转动。

通过光栅的作用,使得光敏三极管随着光栅透出的光而导通。

接收的频率和转速成正比。

在接收端可以输出一系列的方波,80C51内核可以通过采集方波的频率从而可以计算出电机的速度。

3.2.4红外线检测电路

红外线检测电路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的物体表面具有不同的反射性质的特点,在小车行驶过程中不断地向地面发射红外光,当红外光遇到白色纸质地板时发生漫反射,反射光被装在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Cortex-M0内核采集到的电压就是高电平;如果遇到黑线则红外光被吸收,小车上的接收管接收不到红外光,然后80C51内核采集到的电压就是低电平。

其基本原理图如图3.6所示。

图3.6红外线检测电路原理图

鉴于本项目设计需实现的功能比较简单,故只要两路红外线检测电路即可,分别位于小车中心轴的两测即可。

3.2.5键盘显示设计

图3.7为项目驱动实践一制作的键盘显示板原理图,主要部件为两个74LS164芯片级联,通过这两个移位芯片进行送到数码管上显示。

其中8个按键分别和8个数码显示管进行连接,检测按键时通过KEY引脚对其进行扫描;CLK为164芯片移位的时钟,每来一次时钟,就进行移位处理;数码显示的数据是DATA引脚输送的数据。

图3.7键盘显示板原理图

其基本原理为:

首先通过DATA引脚发送要显示数据的断码,然后再通过DATA引脚发送显示数据在哪一位(即位码)。

两个74HC595芯片是分开工作的,其中右边595芯片是负责传送断码的,左边595芯片是负责传送位码的。

这也是为什么要先传送断码,后传送位码的原因所在。

检测按键是通过KEY引脚来检测,其中8个按键分别跟8个数码显示管连在一起。

在按键的过程中,通过扫描哪一位为低电平就可以确定是哪个按键按下,然后再通过是哪个按键按下做出相应的功能操作。

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4.1编译环境

TKStudio集成开发环境(又称TKStudioIDE)是广州致远电子有限公司开发的一个微处理器软件开发平台,是一款具有强大内置编辑器的多内核编译调试环境,支持8051、ARM、AVR等多种微控制器,可以完成从工程建立和管理,编译,链接,目标代码的生成,到软件仿真,硬件仿真(挂接TKS系列仿真器等硬件)等完整的开发流程。

TKStudio集成开发环境包括工程管理器、代码编辑器、编译工具链、源码级调试器和外部工具等。

4.2模块的驱动

4.2.1红外线传感器模块

红外线模块只要M0处理器向其供5V电压就能工作,然后通过引脚采集其电平高低就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

其具体程序控制见程序清单4.1.

程序清单4.1读取红外传感器的高低电平

#defineX1P3_3

#defineX2P3_5

if(X1==1&&X2==1||X1==0&&X2==0){car_run();}//直走

if(X1==1&&X2==0){car_left();}//左转

if(X1==0&&X2==1){car_right();}//右转

4.2.2电机模块的驱动

首先,通过设置L298N芯片的输入方向RIGHT_FANZHUAN,RIGHT_ZHENGZHUAN,RIGHT_STOP,LEFT_ZHENGZHUAN,LEFT_FANZHUAN,LEFT_STOP,从而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详见程序清单4.3.

程序清单4.3直流电机驱动与路径识别

while

(1)

{

if(CG1==0&&CG2==0&&CG3==0&&CG4==0){

motor_run();//未寻到黑线直走

}

if(CG1==0&&CG2==1&&CG3==0&&CG4==0)

{

motor_right();//右轮压线右转

if(CG1==1&&CG2==0&&CG3==0&&CG4==0){

motor_right();

delay_1ms(100);

}

}

if(CG1==0&&CG2==0&&CG3==0&&CG4==1){

motor_left();

delay_1ms(100);//左轮压线左转

}

if(CG1==0&&CG2==1&&CG3==1&&CG4==0)motor_run();

if(flag==3||flag==2||flag==4)break;//若两端压线直走

}

前轮为方向轮,只有在需要转弯的时候才需要后边电机驱动其左右转动,在常态下则由后轮的推力使前轮向前转动。

具体实现是通过控制前面产生的两路PWM波的占空比和L298N芯片的In1、In2、In3、In4的方向来实现小车的前进寻迹与后退寻迹,其程序流程图详见图4.1所示。

图4.1直流电机控制流程图

根据图4.1可以看到程序一开始就进行读取红外线传感器,如果左右两边都遇到黑线则停止前进;如果左边遇到黑线而且右边没有遇到黑线,小车则左转;如果右边遇到黑线而且左边没有遇到黑线,小车则右转;如果两边都没有遇到黑线小车则直行。

具体程序控制详见程序清单4.4。

 

4.2.3转速捕获

本项目采用16位定时器1和32位定时器1的捕获功能来实现两直流电机的转速捕获。

由于主轮与后面光码盘扇叶转速的比例是1:

80,而且有两片扇叶。

所以测主轮的转速公式为:

转速=((FAHBCLK/((CAP1_2-CAP1_1)/(N2-1))))*3/8/TMR16B1PR,程序控制详见程序清单4.5.

程序清单4.5直流电机转速的测量

voidTimeNew1()//光栅捕获并记录

{R1=R2;

//捕获左电机光栅并记录

if(R_Mcp2==0){R2=1;}

if(R_Mcp2==1){R2=0;}

if(R1==1){if(R2==0){rm2++;}}

if(rm2==1){rm2=0;Count2++;}

if(Count2==10000){Count2=0;}

if(R_Mcp1==0){r2=1;}//捕获右电机光栅并记录

if(R_Mcp1==1){r2=0;}

if(r1==1){if(r2==0){rm1++;}}

if(rm1==1){rm1=0;Count1++;}

if(Count1==10000){Count1=0;}

r1=r2;

}

m1=lucheng1/1000,//转换成路程并分解成BCD码

dm1=(lucheng1-1000*m1)/100,

cm1=(lucheng1-1000*m1-100*dm1)/10,

mm1=lucheng1-1000*m1-100*dm1-10*cm1,

m2=lucheng2/1000,

dm2=(lucheng2-1000*m2)/100,

cm2=(lucheng2-1000*m2-100*dm2)/10,

mm2=lucheng2-1000*m2-100*dm2-10*cm2

if(Count3==4000)//定时一秒//{lucheng1=Count2*2200/1580;lucheng2=Count1*2200/1580;Count3=0;Count1=0,Count2=0;}//路程计算

4.2.4键盘显示模块

键盘显示用处理器的SPI模块实现,设置键盘显示为从机。

具体初始化详见程序清单4.6所示。

程序清单4.6键盘显示

voidSend_1data(uintData)//595串行送数据

{

ucharcount,data_c;

for(count=0;count<8;count++)

{

if(Data&0x80)data_c=1;

elsedata_c=0;

PIN_DATA=data_c;

PIN_CP=1;

;

PIN_CP=0;

Data<<=1;

}

}

voidSTR_TURN()//开关锁

{

PIN_STR=1;

;

PIN_STR=0;

}

for(i=0;i<8;i++)//将待显示的数据送到595串行板上显示

{

Send_1data(~num[number[i]]);

Send_1data(~wei[i]);

STR_TURN();

}

4.2.5按键模块

按键模块处理流程图如图4.2所示。

图4.2按键处理程序流程图

把M0的P3.5引脚设置为GPIOI功能,设置为输入,进行扫描键盘。

使用变量i作为位码设置变量,由0至7依次循环,例如当按下5号键的时候,当i变成5的时候,会在5号线上出现低电平,p3.5上出现低电平,当M0上边检测到低电平的时候,将变量i的值赋值给按键号标志变量whichkeydown,,当按键松开后,对whichkeydown的值进行处理,也就是相当于对按键的事件进行了处理,处理完成后,将whichkeydown的值赋值为8,说明没有按键按下。

按键要定时检测按键是否按键,实时处理即可。

这里使用的是前面设置的16位定时器0的定时2.5ms进行检测。

其具体详见程序清单4.7.

程序清单4.7按键检测

voidKey_Proc(void)

{

uint32key;

if(有按键)//有按键

DelayNS(30);//延时去抖

if(按键有效0)//按键有效

读取按键值

while()//等待释键

;

switch(key)

{

case按键1:

……;//按键1处理

break;

case按键2:

……;//按键2处理

break;

case按键3:

……;//按键3处理

break;

}

}

.4.26遥控模块

所谓遥控即通过电磁波的远距离传送特点进行工作,由处理器通过对接收装置的管脚的电平的读取从而作出相应工作。

程序清单4.8遥控接收与控制

#defineAD2P3_5

#defineBD0P3_1

#defineCD3P3_7

#defineDD1P3_3

intsignalfScan()

{

if(AD2==0&&BD0==0&&CD3==0&&DD1==0)flag=0;

if(AD2==1&&BD0==0&&CD3==0&&DD1==0)flag=1;

if(AD2==0&&BD0==1&&CD3==0&&DD1==0)flag=2;

if(AD2==0&&BD0==0&&CD3==1&&DD1==0)flag=3;

if(AD2==0&&BD0==0&&CD3==0&&DD1==1)flag=4;

returnflag;

}

while

(1)

{

if(flag==0)

{

while

(1)

{

motor_run();

if(flag==3||flag==1||flag==4||flag==2)break;

}

}

if(flag==2)

{

while

(1)

{

motor_trap();

if(flag==3||flag==1||flag==4)break;

}

}

if(flag==3)

{

while

(1)

{

motor_left();

if(flag==2||flag==1||flag==4||flag==0)break;

}

}

if(flag==4)

{

while

(1)

{

motor_right();

if(flag==3||flag==1||flag==2||flag==0)break;

}

}

if(flag==1)

{

while

(1)

{

if(CG1==0&&CG2==0&&CG3==0&&CG4==0){

motor_run();//未寻到黑线直走

}

if(CG1==0&&CG2==1&&CG3==0&&CG4==0)

{

motor_right();

if(CG1==1&&CG2==0&&CG3==0&&CG4==0){

motor_right();

delay_1ms(100);

}

}

if(CG1==1&&CG2==0&&CG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