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检员手册点检务实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224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37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检员手册点检务实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点检员手册点检务实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点检员手册点检务实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检员手册点检务实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点检员手册点检务实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点检员手册点检务实篇.docx

《点检员手册点检务实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检员手册点检务实篇.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点检员手册点检务实篇.docx

点检员手册点检务实篇

点检员手册

——点检务实篇

编者的话

这是一套供设备点检员内部学习、培训、交流的小册子。

点检员是设备的第一责任人,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岗位,其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及敬业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设备的稳定经济运行。

点检员作为关键技术性岗位,目前尚没有一套较为标准的参考资料,这本小册子旨在归纳设备点检相关知识,便于点检员学习参考。

小册子共分三篇,其中点检基础知识篇介绍了设备管理及点检的基本知识、设备劣化、设备故障(事故)管理、点检员应具备哪些能力及设备基础知识等六个章节;点检知识篇主要介绍了螺栓连接、联轴器、轴承、减速机、润滑设备、起重设备、辊道、风机、低压电器、高压电器、电动机等常见部位的点检知识及注意要点等内容;点检务实篇用十一章节分别从点检、标准、定修、备件等方面介绍了以TPM为核心的点检定修体系。

这本小册子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紧密结合现场实际,注重学以致用,体现以岗位技能为目标的特点,各章节的叙述和表达方式力求做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受众能够触类旁通。

这本小册子在编写过程中公司刘吉斌副总经理、金树成总经理助理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指导,公司设备管理部和各个主体分厂技术人员积极进行了参与和配合,编写人员参考了多种书籍、资料,借鉴了国内同行业的经验和培训资料,编写了本培训手册,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职工及生产技术人员批评指正,以利于公司点检培训水平不断完善和提高。

 

编者:

承钢培训教材编写组

2014年1月

目录

第一章实行设备点检是现代企业对设备管理的客观要求1

一、设备管理方式概述1

1、现代化设备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1

2、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含义2

3、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2

4、实行设备点检是现代企业对设备管理的客观要求3

二、以点检为核心的TPM体系4

1、TPM的定义4

2、TPM六大观念5

4、TPM活动要点6

5、TPM的目的及效果7

6、TPM活动八根支柱8

7、承钢特色TPM管理体系8

三、设备点检的概念10

1、点检的构思10

2、点检的定义11

3、点检的目的11

4、点检管理的实质12

第二章设备点检管理体系13

一、对设备进行一生管理14

二、设备技术管理与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14

三、点检制14

1、实行三级点检制度14

2、“三位一体”点检制16

四、建立四大标准16

五、构筑设备的五层防护线16

六、降低六大损失17

七、加强九项重点管理17

第三章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18

一、维修技术标准18

1、编制依据19

2、维修技术标准的分类19

3、维修技术标准的内容20

二、点检标准20

1、编制依据20

2、点检标准的分类21

3、点检标准的内容21

三、润滑标准23

1编制依据24

2、润滑标准的内容24

四、维修作业标准24

1、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的目的:

24

2、编制维修作业标准的条件:

25

3、维修作业标准内容:

25

4、编制的难点和关键25

第四章点检实施26

一、点检作业实施前的基础工作26

1、划分点检区域26

2、确定点检设备范围26

3、编制点检管理“四大标准”26

4、制订点检计划26

5、编制点检路线图27

二、日常点检27

1、日常点检的作用27

2、日常点检活动的基本工作28

3、加强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工作29

4、日常点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9

三、专业点检30

1、专业点检的主要内容30

2、点检工作的七事一贯制30

3、点检的目标及工作体系30

4、抓住五大要素31

四、精密点检31

1、精密点检的概念31

2、精密点检的常用方法31

3、精密点检的实施33

五、专业点检员35

1、专业点检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35

2、优秀点检员的基本素质36

3、点检员的核心作用36

4、点检人员的职责36

5、掌握点检技能37

六、现场设备点检管理38

1、点检管理的现场五大任务38

2、现场5S活动的开展39

3、做好现场点检工作的要点40

第五章点检实绩管理41

一、点检管理的PDCA循环41

1、PDCA循环工作方法的含义41

2、点检管理的PDCA管理环41

3、点检实施的闭环管理42

二、点检实绩管理42

1、实绩内容42

2、实绩分析43

第六章点检管理与零故障工程44

一、故障降不下来的原因44

1、设备的可靠性低44

2、错误的故障对策44

二、减少故障损失的八个对策44

三、实现零故障管理的六个步骤45

四、实现故障为零的四个阶段45

第七章劣化倾向管理47

一、设备的劣化47

1、设备劣化的类型47

2、设备劣化的补偿48

3、设备有形劣化的主要表现形式48

二、设备有形劣化的原因分析49

三、设备劣化的预防对策49

四、设备容易发生有形劣化的部位50

五、劣化倾向管理50

1、劣化倾向管理的目的50

2、精密点检与劣化倾向管理的关系51

3、劣化倾向管理的实施52

第八章设备定修管理53

一、定修与定修制53

1、定修的概念53

2、定修制下计划修理的方式53

4、定修制54

二、点检与定修的关系54

三、定修模型55

1、定修模型的内容55

2、设定定修模型时应考虑的问题55

3、定修模型的作用56

4、定修模型的制作方法56

四、定修工程管理56

1、点检定修制中定修工程管理的特点57

2、定修工程管理的业务程序57

第九章备件管理59

一、备件管理的基本任务59

二、备件管理的主要内容59

第十章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管理62

一、设备全过程的管理目标62

二、设备寿命周期费用62

三、维修费用管理62

1、维修费62

2、维修费的组成63

3、编制维修费用预算的几点注意63

四、点检员在设备维修费用管理中的职责63

五、提高维修费使用效率的途径63

第十一章推行点检定修制的步骤与措施65

一、推行点检定修制的步骤65

二、推行点检定修制的措施65

附件:

点检培训参考样表66

第一章实行设备点检是现代企业对设备管理的客观要求

一、设备管理方式概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设备的广泛应用,一切不适应于发展需要的管理方式都在发生着根本的变革。

一个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保证“高产量、高质量、低成本、低消耗”,而产量、质量、成本和消耗在很大程度上受设备的制约。

设备的技术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水平,设备管理的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的效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选择什么样的设备管理方式,成为了企业经营决策者面对的一个重要决策问题。

1、现代化设备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各种大型、高效、低耗的现代化设备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管理手段,传统静态的设备管理方式己经不能适应现代化设备管理的要求了,只有现代化设备与现代化管理方式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互相促进,才能充分发挥现代化设备的作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效益。

2、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含义

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系统地、综合地应用于设备管理,充分发挥现代设备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使之适应生产现代化产品的需要,并取得最佳的设备投资效益。

设备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

3、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1)管理理论与管理思想现代化

这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灵魂,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先导。

指导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主要思想观点有:

树立科技是生产力的观念,依靠技术进步:

树立系统观念,积极推进设备综合管理:

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树立生产经营观念和竞争观念,更好地为经营目标服务:

树立效益观念,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经济与社会效益:

树立全员管理观念,组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设备管理网络;树立信息观念,不断提高设备管理与决策水平: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观念,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坚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搞好设备工作决策。

(2)管理组织与管理体制现代化

这是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保证。

(3)管理方法现代化

这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途径。

(4)管理手段与管理工具现代化

这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技术基础。

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设备管理和设备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的应用。

(5)管理人才现代化

这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

表层看是产品的竞争;深层次表现为技术的竞争和管理的竞争:

关键是人才的竞争。

即,实质上是经营管理者的才能竞争和员工素质的竞争。

因此,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重要的是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包括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

4、实行设备点检是现代企业对设备管理的客观要求

现代化设备的广泛应用,虽然大幅度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如何管好这些先进的设备,关键是确定一个与现代化设备管理相适应的现代化设备维修管理方式。

沿用了近半个世纪的“计划预修制”虽然对建立我国的设备管理制度和保障设备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设备管理的要求了,设备管理体制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实践证明,实行设备点检定修制是实现现代化设备管理的一条成功之路。

二、以点检为核心的TPM体系

1、TPM的定义

TPM最早产生于美国的PM(生产保全)设想,1951年引入日本,经过精明的日本企业界的改造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于81年形成了全公司的TPM(全员生产性保全),并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随之在世界各地实施开来,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次TPM世界大会,有23个国家700余人参加,瑞典VOLVO(沃尔沃)及新加坡的NACHIINDUSTRIESPTE.LTD公司成为日本以外获得TPM认证的最早的2家企业。

在亚洲:

韩国、台湾、新加坡、印尼,在欧洲:

瑞典、法国、意大利、芬兰、挪威,在美国:

福特、P&G等数百家,在南美:

巴西、哥伦比亚。

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家企业已经导入并取得令人震惊的效果。

TPM具体包含意义如下:

T:

total(全员参与)

P:

productive(生产性)

M:

maintenance(保全)

译成汉语为:

全员参加的生产性保全活动

TPM指公司在包括生产、开发、设计、销售及管理部门在内的所有部门,从最高管理层到一线员工全员参与和开展重复小集团活动,以追求生产系统的极限为目标,构筑能预防所有浪费的体系,挑战故障[0]、浪费[0]、不良[0]的高效率企业,以及部门、班组自主改善活动的活力型企业。

2、TPM六大观念

(1)挑战一流的观念

①经营目视化:

将企业文化、流程、管理方法等隐性的要素显在化,从中找出瓶颈加以改善。

②方针目标管理:

使企业的方针具体化,并100%地实现。

③重点课题改善:

永不满足现状的改善精神

(2)体系活动的观念

①改善推进体系:

成立TPM推进室或推行委员会专设机构从公司层面整体推进。

②改善评价体系:

对TPM开展状况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评价管理。

③改善发表体系:

对TPM成果交流和发扬光大。

(3)全员改善的观念

①全员改善提案:

全员参加,构筑改善型的企业。

②改善交流活动:

相互学习提高创新意识。

③改善成果揭示场:

企业的TPM学习园地和成果展示室。

(4)执行强化的观念

①现场人员培训:

提高一线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②日常评价体系:

对全公司的TPM活动的过程管理。

③内部培训体系:

实现企业内人才自生的教育机制。

(5)预防管理的观念

①设备自主保全:

操作者对设备开展日常自主点检活动。

②设备计划保全:

设备管理部门开展对设备有计划点检和保养制度。

(6)环境形象的观念

①安全环境管理:

为员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②高水准5S管理:

为TPM的深入进行打下基础。

③社会公益活动:

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感。

3、TPM的基本方针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创造美好的生产环境,最大限度的利用设备,向客户提供值得信赖的商品,从而成为具有持续发展的企业。

4、TPM活动要点

(1)全员参加:

必须是全员参加,特别是生产现场的作业者。

(2)立足现状:

必须是通过对现有体制(设备、生产环境、管理者、开发)的改善,提高综合效率,追求生产体系的效率极限。

(3)问题意识:

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及改善欲望,善于打破现状。

被满足现状、无问题意识的员工占据的公司是没有希望的、就要灭亡的公司;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能在问题萌芽时,早期解决。

问题出现图及问题意识(见下图)。

5、TPM的目的及效果

(1)TPM的目的:

通过改善人和设备的素质来改善企业的素质。

(2)TPM的效果

有形效果:

指能直接用数字或金额衡量的部分

1.生产效率的提高;

2.设备使用效率的改善;

3.生产周期的缩短;

4.库存量的减少;

5.工作浪费的减少;

6.生产成本的降低;

7.投诉减少服务质量提高;

8.改善提案件数的上升。

无形效果:

指不能直接用数字或金额来估量的部分

1.员工改善意识增强;

2.员工技能水平提高;

3.进取型企业文化的形成;

4.企业凝聚力增强;

5.企业形象的改善;

6.TPM革新生产体制。

6、TPM活动八根支柱

7、承钢特色TPM管理体系

为明确承钢TPM推行的内涵与特色,方便一线员工理解学习,特制订此学习纲要,以统一认识,凝聚共识,确保TPM目标的实现。

(1)TPM定义:

全员自主设备保全体系

(2)TPM目的:

①受控:

使设备能持续稳定运行,使设备故障能“早发现、可预测、能管控”;

②高效:

高效利用设备,高效维护设备;

③零缺陷:

零故障,零隐患;

(3)TPM内涵:

①5S管理: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是TPM推行基础中的基础);

②点检:

包括作业区专业点检、维修人员专项点检、岗位日常点检三个层面(TPM专业保全支柱);

③定修:

分为计划保全、预防保全、事后保全(TPM专业保全支柱);

④润滑:

包括岗位润滑、集中润滑,实现润滑油品种类、数量减半(TPM自主保全、专业保全);

⑤水质:

结合威立雅项目,切实改善水质,尤其是板坯连铸冷却水的水质,提高产品品质;

⑥全员:

从岗位操作员工以致公司层级所有人员对设备的自主点检及管理工作(TPM自主保全支柱);

(4)TPM的“三全”理念

TPM的基本理念可概括为“三全”即:

全员,全系统,全效率。

“三全”之间的关系:

全员是基础,全系统是载体,全效率是目标。

①全员的理念

TPM是全体成员参与的设备维修体制。

★纵向的全员

从最高领导到一线职工全员参与设备生产维修

★横向的全员

包括设备维修部门、生产、工艺、安全、质量、设计、供应、后勤等所有部门共同参与设备生产维修。

②全系统的内涵

TPM对设备寿命周期实行全过程和全空间的管理。

★时序上的全系统:

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

★空间上的全系统:

对现场实行全空间的管理

★功能上的全系统:

TPM在管理逻辑上遵循PDCA循环过程

全系统的核心是团队精神,强调的是协作。

TPM的全统,就是要使各子系统实现最佳的配合和协调,提升设备管理总体水平。

③全效率的实现

 TPM追求生产系统综合效率最大化,而提高设备综合效率则是根本途径。

 设备综合效率反映了设备在计划开动时间,即负荷时间内有价值的利用,反映了设备维护和功能发挥的状况。

三、设备点检的概念

1、点检的构思

把“按照‘预防医学’的观点,采用‘五定’的方法对婴儿进行健康管理的管理方法”运用到设备管理中来就是点检的基本构思。

2、点检的定义

设备点检是在全员维修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五定”的方法对设备实施全面的管理。

设备点检是一种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是利用人的感官或仪表、工具,按照“五定”的方法对设备进行检查,找出设备的异状,发现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灭在萌芽阶段的一种管理方法。

设备点检工作的“五定”内容是:

定点:

设定检查的部位、项目和内容;

定法:

确定点检检查方法;

定标:

制订维修标准;

定期:

设定检查的周期;

定人:

确定点检项目的实施人员。

3、点检的目的

实行点检管理就是要“防故障于未然”。

即,通过对设备的检查和诊断,以尽早发现不良的部位,判断并排除不良的因素,进而确定故障修理的范围和内容,并且编制出精确、合理的备品备件供应计划和设备维修计划,从而保持设备性能的高度稳定,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4、点检管理的实质

按预先设定的部位、项目和内容,对设备进行检查和测定,掌握设备劣化的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而提出防范措施并及时加以处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延长零部件使用寿命,达到以最经济的维修费用来完成设备维修的目的。

第二章设备点检管理体系

管理学认为,一项管理活动要想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制度约束和管理机制。

企业的经营决策要通过其组织机构来实现,为了实现企业经营总目标,必须设立与之相适应的点检组织体系与管理系统。

设备点检组织的目标是确保所管辖的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因此应建立适合以点检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并明确管理业务分工,实施规范化的点检作业。

点检定修体系是一套以制度化、标准化为核心的、以信息化为支撑、流程化刚性执行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

其目的是通过对设备按照“五定”的方法进行预防性检查,获取设备状态信息,制订有效的维修策略,把维修工作做在设备发生事故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其组织保证体系是,建立以点检站为核心、以TPM为重点、以自主管理为基础、以工序服从为原则,按照PDCA循环方式推进企业全面发展的基层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点检站长制是一种现代化的基层管理方式,点检站长不同于传统管理体制中的工段长,点检站长;是基层的指挥者、管理者和经营者,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支柱作用。

建立以点检站长制为中心、点检定修制为重点的现场管理体制,在生产第一线打破传统的直线管理方式,使其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点检站长和点检员在基层管理中的作用,生产方作业长和设备方点检站长按照工序服从原则开展工作,确保设备点检和定修工作顺利开展。

完善的设备点检管理体系,要实现对设备的一生管理,抓住二项结合,实行三级点检,建立四大标准,构筑五层防护线,降低六大损失,加强九项重点管理,最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一、对设备进行一生管理

依据设备综合管理的理论,实行以设备的规划工作起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的管理称设备一生管理。

设备一生管理以验收投产为界线可分为设备前期管理和设备使用期管理两个阶段。

二、设备技术管理与设备经济管理相结合

设备存在着物质形态与价值形态两种运动。

针对这两种形态运动而进行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是设备管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更是提高设备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

技术管理的目的在于保持设备技术状况完好,不断提高它的技术素质,从而获得最好的设备输出效果(产量、质量、成本、交货期、环境等);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

只有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才能获得设备最佳的综合效益。

三、点检制

1、实行三级点检制度

第一级:

岗位日常点检

岗位日常点检由专职点检员制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由生产人员、运行人员实施点检。

岗位日常点检是点检制的基础,其内容主要是负责本岗位的设备状态检查、调整、紧固、“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活动、设备润滑、易损零件更换、简单故障处理,做好记录和信息反馈等。

搞好岗位日常点检是推进全员参与的TPM管理不可缺少的一环。

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以设备的高效运行为最高目标,开展各种设备管理的自主活动,按照“五定”对设备进行点检,改变了以往生产方只管生产、不管设备的观念,为设备的日常保养良好、精度优良、操作正确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第二级:

专职点检

专职点检是由专职点检员制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并实施点检。

这是点检制的核心,其内容主要是负责本区域设备状态检查与诊断、劣化倾向管理、故障与事故管理、费用管理、编制维修计划和备件、材料计划、监督修理质量、施工验收,做好各项记录以及检查、指导、监督岗位日常点检等。

第三级:

精密点检

精密点检由专职点检员编制计划,由专职、兼职精密点检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实施。

精密点检是点检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是利用精密仪器或在线监测等方式对在线、离线设备进行综合检查测试与诊断,及时掌握设备及零、部件的运行状态和缺陷状况,定量地确定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程度及劣化趋势,分析事故发生、零件损坏原因并记录,为重大技术决策提供依据。

2、“三位一体”点检制

点检制是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是实现设备可靠性、维护性、经济性,并使这三方面达到最佳化,实行全员设备维修管理的一种综合性的基本制度。

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专业点检员的定期点检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三方面的人员对同一设备进行系统的检查、维护和诊断的点检制度称为“三位一体”点检制。

四、建立四大标准

以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润滑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等四项标准作为点检定修活动的科学依据和点检定修的制度保证体系。

五、构筑设备的五层防护线

为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地运行,必须构筑一个完整的设备防护体系。

在点检制下,设备的防护体系包括以下五个层次:

1、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

2、专业点检员的专业点检

3、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

4、设备技术诊断

5、设备维护修理

六、降低六大损失

现代设备管理思想认为:

设备管理己从单纯的“重视设备功能”转变为“设备功能和经济性并重”;从“追求设备完好”转变为“追求设备综合效率最高”;强调的是设备寿命一生的周期管理。

影响设备综合效率的六大损失是:

①设备故障损失;

②非计划调整损失

③空转与短暂停机损失;

④速度降低损失;

⑤产品缺陷损失;

⑥初期不良损失。

而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主要对策就是限制和降低“六大损失”。

七、加强九项重点管理

1、点检管理;

2、定修管理;

3、备件管理;

4、维修费用管理;

5、安全管理;

6、故障管理;

7、设备技术管理;

8、润滑管理;

9、水质及能源动力管理;

第三章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

设备点检管理四大标准是对设备进行点检、维护、修理、技术管理等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与重要技术依据,它由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润滑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等四项标准组成。

简称“四大标准”。

四大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是点检定修的制度保证体系,是点检定修活动的科学依据,它将点检工作沿着科学的轨道向前推进。

一、维修技术标准

维修技术标准是根据设备设计制造的原始数据制订的维修基准,是编制点检标准、润滑标准和维修作业标准的基础与依据。

它反映了设备设计者的思想和设备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水平。

维修技术标准规定了设备部位(点)的技术性能、维修特性和维修管理值等内容;反映了主要设备装置的性能构造,主要设备装置的劣化倾向、异常状态以及维修技术管理值等主要维修标准。

1、编制依据

①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

②同类设备或使用性质相类似设备的维修技术管理值。

③实际经验。

2、维修技术标准的分类

根据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