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质量保证措施118.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201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优质量保证措施11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创优质量保证措施11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创优质量保证措施11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创优质量保证措施11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创优质量保证措施11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优质量保证措施118.docx

《创优质量保证措施11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优质量保证措施118.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优质量保证措施118.docx

创优质量保证措施118

中李家庄社区改造工程

创优质量保证措施

中李家庄社区改造项目工程地处平度市同和街道,三城路以北、胶平路以西、规划淄阳街东侧,总建筑面积104651.39平方米。

地下部分为车库层和设备夹层,其上部为三栋高层住宅楼和一排物业用房,其中1#楼住宅23层,高70.3米;2#楼住宅29层,高度87.1米;3#楼住宅21层,高度66.1米。

高层区南侧为16座5F+1层的多层住宅。

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车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为了完成本工程质量目标,明确工程质量保证体系,采用青岛平建建筑安装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标准体系运作,确保工程符合国家的施工规范及图纸设计要求。

一、质量方针目标

1.1本工程的质量方针是质量就是生命,质量高于一切。

1.2本工程质量目标要确保达到青岛市优质结构、确保青岛杯、争创泰山杯。

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2.1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附录表所示。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公司质量管理处

项目生产经理

质量工程师

土建施工队工

程师

电气施工队工

程师

管道安装队工

程师

各队专职质量员

各施工班组长、兼职质量检查员

2.2质量管理机构职责

2.2.1项目经理:

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负责人,组织工程质量规划,指导和监督项目质量工作的实施。

2.2.2项目总工程师:

参与工程质量策划,制定阶段质量实施目标,组织和指导责任部门的质量工作的实施,并对阶段目标的实施情况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和总结。

2.2.3质量管理处:

实施工程全过程质量监控,严格执行项目质量计划,按照规范、标准对施工工程进行严格检验与控制,确保工程实体质量优良。

三、质量控制的指导原则

3.1组织措施

3.1.1首先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配备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强化“项目管理,以人为本”。

本工程配备二名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师及三名素质较好的技术员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并配三名专职质量检查员,质检员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资格,持证上岗。

质检员具有质量否决权,全面负责本工程质量工作。

3.1.2严格过程控制和程序控制,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树立创“过程精品”,“业主满意”的质量意识。

3.1.3实行质量目标管理,将工程质量总目标分解成段、层、工种、专业等分目标,并设分目标的责任人,质量责任、权力彻底落实到位,严格奖罚制度,以确保分目标实现,从而确保工程总目标的实现。

3.1.4建立严格而实用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实施细则,在工程项目上坚决贯彻执行。

3.1.5严格样板领路制、三检制、工序交接检制度、质量检查和审批制度。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坚持三检制、样板制、挂牌制,关键工序工种选派公司内技术过硬、思想觉悟高的老工人把关口,做好技术交底,施工记录,努力提高全体工人的质量意识,并把质量与工资挂钩,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积极开展QC活动,不断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以确保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3.1.6广泛深入开展质量职能分析、质量讲评,大力推行“一案三工序”的管理措施,即“质量设计方案、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

实行三级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队对每日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检查验收,青岛分公司对每旬完成的工程量进行验收,公司质量管理处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核查验收,并安排三名专职质量检查员负责本工程的质量管理,进行经常性的巡回检查。

3.2技术措施

3.2.1严格按图施工,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范规定施工,按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3.2.2严格执行ISO9002系列标准,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成立QC小组,积极开展QC活动,以质量通病为课题进行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3.2.3大力加强图纸会审、图纸深化设计、详图设计和综合配套图的设计和审核工作,确保使用的图纸的质量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2.4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开工前要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施工中要认真检查执行情况,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施工结束后,认真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做好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3.2.5加强工种间配合与衔接。

在结构施工中,水电等工种应与其密切配合,设专人检查预留孔洞、预埋件等位置,逐层跟上,不得遗漏。

水电暖等工程,应遵循先室外、后室内施工顺序,认真做好工种与工种及其内部的配合。

3.2.6保证施工放线测量工作的精度,确保工程标高和垂直度的准确性。

3.2.7采取可靠的成品保护措施,并编制详尽的成品保护方案,保证已完工工程项目完好无损。

3.3协调措施

3.3.1积极认真地与设计单位搞好协调

(1)审学图纸,并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和工程特点,根据设计意图提出我们的实施方案,保证施工完全按照设计要求。

⑵组织施工图会审,协助建设单位会同设计人员提出建议,进一步完善设计内容。

⑶对施工中出现的情况,除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及时处理外,还应积极修正可能出现的设计错误,并会同设计人员按照总进度要求,验收样板,进行地基验槽、地基处理、基础、主体结构验收、竣工验收等。

3.3.2主动与监理工程师做好协调

⑴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质量管理。

在我单位自检、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⑵贯彻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杜绝现场施工人员不服从监理工程师指令的不正常现象的发生,使监理工程师的一切指令均得到全面执行。

⑶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成品、半成品、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证书,按规定应在使用前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取样,并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使所用的材料、设备不给工程造成浪费,严禁未检先用。

⑷按部位或分项、工序检验的质量程序,严格执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的准则,配合监理工程师顺利开展工作。

对可能出现的工作意见不一的情况,遵循“先执行监理的指令后磋商统一”的原则,在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中,维护监理工程师的权威。

3.3.3与材料供应单位(含商砼站)积极协调,切实保证材料供应及时。

3.3.4与劳务单位沟通协调好,切实保证劳动力充足。

3.4原材料及半成品质量控制措施

3.4.1构件、钢筋、给排水材料、电气安装材料等半成品及原材料必须具有建材使用许可证及出厂合格证明,不合格的产品严禁进场。

3.4.2原材料进场必须及时进行检查并复验,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明及实验报告,并对进场的材料妥善进行保管。

3.5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5.1质量目标:

各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100%,按国家有关质量检验规范,质量达到优良标准,重大质量事故为0。

3.5.2基础结构工程

3.5.2.1基础钢筋绑扎牢,并注意将柱的插筋按放线位置绑扎牢固,校核垂直后用钢管架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柱插筋应绑三道箍筋固定牢靠,上端用一道箍筋锁口。

应用与保护层厚度相同的水泥砂浆垫块垫起保护层,筏板中钢筋马镫呈梅花状布置,固定应牢固,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3.5.2.2在浇筑砼前,模板、钢筋上的垃圾、泥土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应清除干净。

模板应浇水加以湿润。

3.5.2.3浇筑砼时,应振捣密实。

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振捣,尤其注意基础筏板、地下室剪力墙部分,浇筑混凝土时要安排专人进行振捣,做到不漏振过振;同时安排专人看护模板,发现模板位移及时处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独立柱条形基础,浇筑砼时应原浆收面,斜面挂线找直。

严格控制地梁柱接头细部处理。

3.5.2.4砼浇筑完毕,应覆盖浇水养护,浇水养护要及时。

3.5.3主体工程

3.5.3.1模板工程

本工程模板采用竹胶板模板拼装,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施工中应注意以下质量问题:

①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

立杆间距应能满足上部荷载和施工荷载的需要,基土必须平整坚实,立杆下部应加设垫木,垫木厚度不小于5cm,宽度不小于20cm。

支承在下层楼板上的支架应验算下层梁板的承载能力。

大面积框架梁板结构模板支架应加设剪力撑,防止支架整体失稳。

②模板拼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③构件模板截面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混凝土在拆模后必须达到观感美观,不准出现蜂窝麻面。

模板拼缝必须严密,并加设足够的纵横楞和支撑固定构件截面,以防发生胀模、变形和移位。

按规定涂刷隔离剂,隔离剂涂刷要适量,以免污染钢筋和砼。

拆除柱模板一定要等砼达到足够的强度后方可进行,防止因拆模过早造成砼表面剥皮,拆除模板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确保砼表面光洁。

④柱模板应在柱身高度内设置足够的井字形箍架,以防发生胀模。

⑤梁高大于80cm时应在梁身中设置钢拉片,以保证梁截面的准确性。

地下室外墙体模板采用止水螺杆。

⑥大跨度梁板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应经技术负责人同意,承重结构的模板,当梁跨度不大于8m时,须待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拆除底模,当跨度大于8m时须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除底模,悬挑结构的底模必须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拆除底模。

3.5.3.2钢筋工程

①钢筋进场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明并及时对进场钢筋进行复验,不合格的钢材严禁用于本工程。

②钢筋表面应清洁。

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剥落现象严重并已损伤钢筋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

③钢筋加工的尺寸、规格、数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④钢筋焊接应由专业培训合格的熟练工人持证上岗操作,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操作。

焊接接头应经试验合格后方可大规模施焊。

焊接接头应轴心对齐,以保证钢筋同心受力。

⑤钢筋代换必须经设计人员同意,不得私自代换。

⑥利用砂浆垫块或采用钢筋头等形式控制钢筋保护层。

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

⑦钢筋接头位置和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

⑧框架梁柱交接处的砼核心区,为抗震的关键部分,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设置箍筋,不得漏设。

⑨板上开洞超过30cm时,应在洞口边缘设置附加钢筋或加设边梁。

小于30厘米的洞口处钢筋不切断,需绕行。

3.5.3.3混凝土工程

①商品砼的各种材料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并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商品砼的配合比应由商混厂家实验室进行试配,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并根据砂石含水量进行调整。

外加剂的掺量应经实验确定严格控制。

配比单提供给工地存档备查。

③砼采用机械振捣。

砼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浇筑的厚度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④砼自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其塌落度损失不得超过3cm。

⑤管道根部应用细石砼细致捣实,宜掺加12%的UEA膨胀剂。

⑥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筒或溜管等,防止砼离析。

⑦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其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砼浇筑时应密切注意天气情况,遇雨停止浇筑,并对已浇筑的砼进行覆盖保护。

⑧当梁高超过1m时在板底留设施工缝,但继续浇筑时必须将接缝处细致处理。

⑨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⑩砼浇筑完毕应及时进行养护,应由专人负责。

3.5.3.4砌体工程

3.5.3.4.1材料要求

①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依据青岛市有关规定本工程采用预拌砂浆,预拌砂浆进场时,严格依据《砌筑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223-2010)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批量,现场取样进行复试,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②砌块应外形尺寸一致,不得有破碎缺角,密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3.5.3.4.2砖砌体砌筑质量保证措施

①按规范要求留设马牙槎,室内连墙应同时砌筑,不得留直槎。

②灰缝应横平竖直。

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应控制在10mm左右,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③灰缝应砂浆饱满。

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竖向灰缝不得有透明缝。

④填充墙顶与框架梁底间应用粘土实心砖斜砖挤砌,嵌满砂浆。

⑤设置拉结筋。

沿墙高每50cm设置一道,根据墙厚每12cm设置一根直径6mm的钢筋,伸入砖墙不小于1m,未端应有90度弯钩。

3.5.3.4.3其它保证措施

①选用长期与我单位合作,成建制的施工队伍,并有创优工程经验,同时能根据工程形象进度能在青岛市随时调动所需劳动力。

②严格执行各级检查验收制度,其具体运作过程:

每分项工程(或工序)完成后,由班组长自检,自检合格后,由班、组长上报技术部、质检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填写检查记录和验评表,并报质量监控小组主管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由质检员填写报验单,以及有关施工技术资料报监理公司进行最后核验,核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下达相应施工指令。

接到监理工程师书面指令后,各班组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③现场各部施工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全部设计图纸及设计要求、变更洽商,并协助建设单位做好设计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3.5.4安装工程

安装工程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各项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严密、细致地做好预留、预埋、隐蔽工程验收,安装定位、打压调试等各阶段性工作,确保安装质量达到合格工程的要求。

3.5.4.1管道安装工程

①各种管道预留预埋位置正确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②各种管道隐蔽工程必须分部位在隐蔽前进行验收,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3.5.4.2施工中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①管道断口有飞刺、铁模。

用砂轮切管后应铣口。

②托、吊、卡架不牢固。

由于剔洞深度不够,卡子燕尾被切断,埋设卡架洞内杂物未清理净,又不浇水致使固定不牢。

③焊接管道错口,焊缝不匀,主要是在焊接管道时未对好管口轴线,厚壁管道未认真开出坡口。

④捻口环形缝隙大小不均、灰口不饱满。

捻灰口时应将插口环形缝隙找均匀,灰口内灰应填满。

⑤排水管段及管件联接处有弯曲现象,打口时应认真对正管与管件找正、找直。

3.5.4.3电气安装工程

①施工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14),采取灵活机动的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②穿线管预埋:

根据施工图纸密切配合土建、使预埋位置正确,并尽量减少弯曲和交叉,埋放墙内或混凝土内的保护层不小于15mm,进箱的管路须排列整齐,管口高度应一致。

③配电箱位置预留:

配电箱预留应做到垂直平整,紧贴墙面,固定牢固,横平竖直。

3.6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为了切实解决工程中严重影响使用功能的质量通病,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山东省、青岛市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与要求的精神,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技术负责人,各专业、各工种负责人为组员,组成本工程的治理质量通病领导小组,重点管理本工程的质量通病治理工作。

3.6.1砌体砂浆强度不足

砌体的抗压、抗剪、抗拉强度均与砌体中的砂浆强度有关,如果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将直接造成砌体的承载力下降,对结构安全、抗震和抵抗裂缝能力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砌体中的砂浆强度问题。

3.6.1.1目前砌体砂浆强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部分砌体局部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②工程顶层、阁楼层砂浆强度不足,设计采用的砂浆强度不符合有关文件规定。

3.6.1.2主要治理措施

①工程开工前,应认真审阅设计图纸,明确设计要求,特别是顶层、阁楼层砂浆强度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应满足市建委有关文件规定不低于M7.5的要求;基础工程砂浆种类应符合规范规定。

②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文件、预拌砂浆生产企业使用说明书及《砌筑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223-2010)相关规定进行施工配比、材料检验和实体验收。

干混砂浆应依据厂家推荐加水量进行加水拌合,严禁随意调整加水量。

3.6.1.3材料要求

①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①预拌砂浆进场时,严格依据《砌筑砂浆应用技术规程》(JGJ/T223-2010)规定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批量,现场取样进行复试,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②袋装干混砂浆的包装袋上应标明生产单位、商标、产品名称、品种、强度等级、净含量、加水范围、使用说明、生产日期、出厂编号(批号)、贮存条件及保质期等基本信息。

散装干混砂浆应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信息内容的卡片,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

③预拌砂浆保质期为自生产之日起3个月,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过期砂浆产品。

3.6.1.4施工要求

①砂浆必须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应在3h以内用完,混合砂浆应在4h内用完。

夏天高温时各减少1h。

②砌筑时灰槽在中途倒入新拌砂浆前,应将槽底剩余砂浆刮于一侧,继续用完。

③砂浆一旦出现泌水现象,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后方可继续使用。

④严禁使用落地砂浆和隔日砂浆。

⑤严禁干砖砌筑。

常温下提前一天浇水,冬季可随浇随砌。

3.6.2现浇混凝土构件强度不足

通病现象:

现浇混凝土楼板、柱、楼梯等混凝土整体或局部强度不足。

3.6.2.1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

商混厂家使用水泥过期或受潮结块。

砂、石骨料级配不好,空隙率大,含泥量大、杂物多。

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②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过长,产生离析现象。

③混凝土的振捣方法不正确,漏振。

⑤混凝土的成品保护及养护不当。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遇到雨天,模板内积水或振捣完毕后遇雨天、高温、干燥天气和寒冷天气而没有相应的保护和养护措施等,造成混凝土水分过多或脱水或受冻,造成强度不足。

3.6.2.2治理措施

①认真贯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有关质量管理规定。

②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③加强施工管理,施工时采取严格措施。

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各工序施工前,认真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个操作人员都清楚每道工序的操作步骤及质量标准,并认真、及时地了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对职工责任心的培养和对职工专业技术的培训。

质检人员应加强质量监控,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须旁站监督。

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符合浇筑时的规定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掌握合理的间歇时间,正确留设施工缝。

现浇平板宜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保证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使砼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浇筑砼时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凝结之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宜在砼浇筑之前确定,并宜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④加强砼的养护,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严防混凝土早期脱水和受冻,冬季浇筑的砼应严格执行青岛市有关加强冬季施工预防措施,确保工程质量的相关规定。

利用先进检测仪器,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抽检自查。

处理方法:

当混凝土强度偏低,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并经有关单位研究提出处理方案,如推迟承受荷载的时间,减少荷载或采取必要的加固补强措施等。

3.6.3现浇混凝土板负弯矩筋下移

通病现象:

现浇混凝土平板负弯矩筋下移、变形。

3.6.3.1原因分析:

①负弯矩钢筋直径偏小,绑扎不牢。

②钢筋保护措施不力,钢筋绑扎成型后,人为踩踏、泵管的拖拉、运输及浇捣混凝土等,造成板的钢筋特别是负弯矩筋下移、变形。

3.6.3.2预防措施

3.6.3.2.1施工方面

①板的负弯矩钢筋绑扎要牢固。

单向板的钢筋绑扎,靠近外围两行钢筋,全部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双向受力的钢筋,全部交叉点必须都扎牢。

一面顺扣要交错着变换方向绑扎,网片面积较大时可用细一些的钢筋作斜向拉结。

两根钢筋的搭接处必须在搭接长度中绑扎三处,即在搭接段中心和两端共扎牢三点。

②设置铁马凳或使用专用钢筋支架,有效地将负弯矩钢筋支起。

铁马凳的设置数量为每0.8㎡设置一处,钢筋支架可根据板中钢筋的刚度大小而设置。

③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

保护层垫块的强度和厚度须符合规定,并根据板的面积大小适当垫足。

④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架空通道通行的办法,并且钢筋工要随时检查修理,及时校正复位。

3.6.3.2.2管理方面

负弯矩钢筋绑扎完毕,技术负责人应亲自检查,并请监理单位及时验收,发现不符合要求和施工规范的地方应立即返工。

在浇筑过程中,技术负责人应跟踪检查,并请监理人员旁站监理。

3.6.3.2.3处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负弯矩钢筋位移,应及时校正、复位;当混凝土平板已浇筑完毕后发现负弯矩钢筋位移,应根据平板受力状态和结构重要程度,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对平板采取加固措施或报废处理。

3.6.4现浇混凝土平板板厚不足,板面不平整。

通病现象:

现浇混凝土平板厚薄不一,局部厚度不足,表面不平整。

3.6.4.1原因分析

①板的钢筋绑扎不牢,钢筋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致使板的有效厚度不足。

②板未弹板厚控制线也未设控制点,模板支柱未支承在坚硬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足,以至在浇筑混凝土时或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

③混凝土梁板同时浇筑,有时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用铁锹拍平,使混凝土板厚控制不准,表面有锹印,粗糙不平。

④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使板面出现凹坑和印迹。

3.6.4.2治理措施

①工程施工要认真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及设计图纸的要求。

②控制板的有效厚度。

板的钢筋绑扎要牢固,上下排钢筋应设置铁马凳或钢筋支架,铁马凳的设置数量一般不大于0.8㎡设置一处;钢筋垫块要固定好,设置的数量一般每隔1m左右在板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③混凝土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部分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或板面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过量下沉。

④浇筑混凝土板时应铺设平板架空通行并采取平板振动器振捣,其有效振动深度约200-300mm,大面积混凝土应分段振捣,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0-50mm。

⑤控制混凝土板浇筑厚度,模板的支设应准确。

除在模板四周弹墨线外,还应多设几个控制点,也可用木料或钢筋做成与板厚相同的标志,放在浇筑地点随浇筑移动,以保持板面的水平。

振捣至板面呈现浮浆时,用2m直尺刮平,木抹子拉毛至控制线或控制标志。

⑥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注意模板和支撑,如有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加固好。

⑦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以内,应进行覆盖浇水养护。

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方可在结构面上走动或安装模板及支架,避免造成板面不平。

⑧加强质量管理。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技术负责人应跟检查,并请监理人员旁站监理。

⑨严格按照市建委有关规定,利用先进检测仪器,对板的保护层及厚度进行抽样检测。

3.6.4.3处理方法

①凡板面不平,出现凹坑和印迹或板底鼓胀偏差不影响结构施工质量时,可局部进行剔凿和修补处理。

一般可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或比原标号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

②凡偏差值影响结构施工质量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方案后,再进行处理。

③凡板厚不足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经设计单位核算,采取减少荷载或进行结构加固补强处理。

3.6.5柱、梁、楼梯、现浇板施工缝位置不正确,夹渣,混凝土成型质量不好

通病现象:

柱、梁、楼梯、现浇板等施工缝留设位置、方式不正,新旧混凝土结合不好,有缝隙或夹有杂物,造成结构整体性不好。

3.6.5.1原因分析

①施工准备不足,造成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超过规范规定,出现不应有的施工缝。

②浇筑混凝土前未事先确定施工缝的位置、方式。

③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认真处理施工缝表面;浇筑时,捣实不够。

④浇筑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