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151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冬季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冬季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冬季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冬季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冬季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docx

《冬季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冬季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docx

冬季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编制:

宋法雨

审核:

李原

审批:

苏兆思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国电梧州旺村库区桥梁工程项目经理部 

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一、编制目的 ;

为了更好的贯彻公司“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企业的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更好的实现项目工程施工“零”事故的安全工作目标。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通过组织员工学习: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和应急救援知识,通过现场认真落实防范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危害,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稳定生产。

项目部编制了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二、安全工作目标 :

本工程安全总目标:

“创无事故工程”

(1)不发生人身重伤及设备损坏事故; 

(2)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 

(3)不发生我方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交通事故; (

(4)不发生一般职业健康危害、食物中毒事件。

 

(5)不发生因施工及施工管理原因而导致的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

三、 一氧化碳中毒防范重点:

 

本工程防一氧化碳中毒主要为三大部分:

 

1、地基岩土线路途经----煤矿区,在基础开挖施工阶段,严防人工挖孔桩坑内岩土一氧化碳渗透中毒。

 2、 严防人工挖孔桩基础爆破、放炮等产生的一氧化碳造成的有害气体中毒。

 

3、冬季,天气寒冷,严防使用煤炉取暖及使用液化气时不慎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四、一氧化碳是什么; 

一氧化碳       carbon monoxide;纯品为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

分子量28.01,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l.25g/L,和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1.293g/L相差很小,这也是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因素之一,它为中性气体。

 冰点为-207℃,熔点—199℃,沸点—191.5℃。

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易溶于氨水。

空气混合爆炸极限为12.5%~74%。

 是有机物氧化或燃烧的中间产物。

 碳或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一氧化碳中毒俗称:

煤气中毒)分子结构:

一氧化碳分子为极性分子,分子形状为直线形。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十2,能进一步被氧比成+4价,从而使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一氧化碳能够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

  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

如:

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红色的金属铜,将氧化锌还原成金属锌:

  

CO+CuO=Cu+CO2      CO+ZnO=Zn+CO2      在炼铁炉中可发生多步还原反应:

  CO+3 Fe2O3= 2 Fe3O4+CO2    Fe3O4+CO= 3 FeO+CO2   FeO+CO=Fe+CO2  一氧化碳还有一个重要性质:

 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它能和一些金属单质发生反应,主成分子化合物。

如Ni(CO)4(四羰基镍)、Fe(CO)5(五羰基铁)等,这些物质都不稳定,加热时立即分解成相应的金属和一氧化碳,这是提纯金属和制得纯一氧化碳的方法之一。

五、一氧化碳是怎样产生的:

 

凡是碳或含碳物质在氧不充分时燃烧,均可产生CO气体。

 

在工业生产中接触CO的作业不下70余种,如冶金工 业中炼焦、炼铁、锻冶、铸造和热处理的生产;化学工业中合成氨、丙酮、光气、甲醇的生产;矿井放炮、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碳素石墨电极制造;内燃机试车;以及生产金属羰化物如羰基镍[Ni(CO)4]、羰基铁[Fe(CO)5]等过程,或生产使用含CO的可燃气体(如水煤气含CO达40%,高炉与发生炉煤气中含30%,煤气含5%~15%),都可能接触CO。

炸药或火药爆炸后的气体含CO约30%~60%。

使用柴油、汽油的内燃机废气中也含CO约1%~8%。

   

六、为什么呼吸过多的一氧化碳会中毒?

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人体窒息死亡。

 

一氧化碳具有强毒性,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常见于家庭居室通风差的情况下,煤炉产生的煤气或液化气管道漏气或工业生产煤气以及矿井中的一氧化碳吸入而致中毒。

七、一氧化碳中毒如何及时抢救治疗 :

 1、治疗的第一步是尽快将病人移至无CO的地方或打开门窗,吸新鲜空气;如存在暂时困难,抢救者自己戴上面罩然后立即给病人戴上氧气面罩,直到将病人移至安全地点。

 

2、第二步并且是最重要的步骤为给病人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常压氧疗)吸入高浓度氧。

将CO排出血液的最快途径为采用高压氧舱治疗。

 

凡是疑为CO中毒的病人均应尽快进行高压氧舱治疗,最好在中毒后6h内进行。

对于有昏迷、心血管疾患或心脏缺血和持续的精神和(或)神经疾患的CO中毒病人,应定期进行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缩短康复时间和减少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CO中毒迟发脑病,病程在半年内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可能有效,一年内亦应积极争取。

最近一研究表明:

高压氧治疗对于妊娠妇女是安全的。

除上述措施外,应采取其他支持疗法, 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包括:

①使用能量合剂。

②大量使用维生素C:

每次1~2g 加入液体静滴,1~2次/d。

③皮质激素类药物可减轻组织反应,与甘露醇合用对脑水肿的防治有效。

一般首选地塞米松,10mg静注,2~3次/d。

④右旋糖酐40(低分子右旋糖酐):

尤其在有低血压或休克时可选用。

该药不仅对于急性CO中毒有作用,而且对于迟发脑病亦有作用。

⑤如患者有高热、抽搐、重度脑水肿和中枢性呼吸衰竭,可考虑进行冬眠疗法。

⑥抗感染:

如确实存在感染,可进行抗菌治疗。

但应注意:

体温稍高,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略高,可能系机体的应激反应,不必进行抗菌治疗。

⑦纠正酸碱与电解质紊乱:

根据动脉血气和同步电解质结果进行判定并采取相应措施。

应注意纠正轻度酸中毒不必“积极”,以免造成碱中毒加重组织缺氧。

⑧对于昏迷病人,可应用脑蛋白水解物(脑活素)、胞磷胆碱(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

氨乙异硫脲(乙胺硫脲)、甲氯芬酯(氯酯醒)等药往往收效不大,甚至引起病人抽搐,慎用。

⑨换血和低温灌注可作为治疗CO中毒病人的辅助措施。

应注意该疗法的利弊。

⑩其他对症疗法。

 轻度、中度中毒者积极治疗后,神经症状恢复良好;严重中毒患者 预后与中毒环境、CO浓度、暴露时间和中毒后治疗是否及时有关。

预防:

设立CO报警器,防止管道漏气,生产场所加强通风,加强个人防护,进入危险区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八、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

1.对可能发生CO的燃煤区域、人工挖孔桩底部,使用空气压缩机通风换气,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2.对有可能产生和接触CO的作业场所(人工挖孔桩、爆破)和生活区域,必须经常通风换气,随时观察CO的浓度。

作业区域派专人进行监督、监护。

 

   3.进入有CO的环境作业,应有二人以上,并且要前后拉开一定距离,万一中毒时,能互相救援。

进入CO浓度较高的场所,必须事前戴上防毒面具。

并事先检查好防毒面具是否可靠。

 

   4.检修有可能积聚CO的储罐、设备、管道时,必须经过测定、确认设备没有CO时,才能进行。

而且,操作人员要站在上风方向,如果检修需要焊接,必须经过动火试验,因为CO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则形成可爆炸气体,遇火花立即爆炸,所以必须严加防范,切不可掉以轻心。

                                                      

  5.发现中毒情况,要立即把中毒者撤离有毒环境,移送到有新鲜空气的场所,严重者要紧急抢救,做人工呼吸,或施以高压氧治疗。

 

 6.对有可能接触CO职工,必须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他们懂得CO的毒性,并掌握急救的常识,引起思想上的足够重视,时刻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确保人们的生产、

生活安全正常运转。

 7、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各作业队要加强取暖及其他设备的管理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使用方法正确。

 

8、施工作业队及各点宿舍使用煤炉取暖时,要安装烟囱、通气窗、风斗等设施,确保排气顺畅。

不得使用没有上述安全设施的煤炉取暖。

有条件的要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9、定期对烟筒和烟道口进行检查,及时清理烟垢,保证通气顺畅。

 

10、不得在室内或靠近宿舍或库房的地方使用极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燃气、燃煤、燃油设备。

 

11、不使用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等淘汰产品;不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热水器;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热水器等燃具;不得把燃气热水器安装于浴室内。

12、发现中毒情况,要立即把中毒者撤离有毒环境,移送到有新鲜空气的场所,严重者要紧急抢救,做人工呼吸,或施以高压氧治疗。

 

13、对有可能接触CO职工,必须进行广泛宣传教育,使他们懂得CO的毒性,并掌握急救的常识,引起思想上的足够重视,时刻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确保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正常运转。

 

14、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各作业队要加强取暖及其他设备的管理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使用方法正确。

 

15、施工作业队及各点宿舍使用煤炉取暖时,要安装烟囱、通气窗、风斗等设施,确保排气顺畅。

不得使用没有上述安全设施的煤炉取暖。

有条件的要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16、定期对烟筒和烟道口进行检查,及时清理烟垢,保证通气顺畅。

17、 不得在室内或靠近宿舍或库房的地方使用极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燃气、燃煤、燃油设备。

 

18、不使用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等淘汰产品;不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热水器;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热水器等燃具;不得把燃气热水器安装于浴室内。

19、 经常检查燃气与热水器连接管和排气管的完好。

20、 在食堂、厨房内安装排气扇或排油烟机。

 

21、要用专用橡胶管连接灶具,并经常检查,防止橡皮管松脱、老化、破裂、虫咬。

22、 要正确使用沼气设备,遵守安全规范,检查沼气池时要防止中毒。

 

23、项目部要加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安全教育,普及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让施工作业人员了解并掌握中毒后的救治办法。

 

 九、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后如何应对 :

(1)发现有作业人员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要启动《一氧化碳中毒应急预案》,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到位,立即开展抢救。

 

(2)迅速将受害人移出一氧化碳中毒环境,转移到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如在室内,要开窗通风,并拨打120电话呼救,将中毒者送医院救治。

 

(3)救助者在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匍匐行动更安全。

不在煤气浓度过高的现场使用手机、开关电器,防止明火引发煤气爆炸。

 

(4)救助中毒的人员时,首先要松解中毒人员的衣扣,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有条件的可以吸氧。

对昏迷不醒者,立即手掐人中穴,同时呼救。

对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者,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并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2015年8月2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