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3115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docx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docx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

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

〔2021—2021〕

为全面推进我市创立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建立健全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特制定本规划。

一、根底条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

〔一〕根底条件。

1.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20**年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开展核心战略进一步强化,已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引领城市。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四川省和西部12省份的比重分别到达31.8%和6.7%,在我国区域经济开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国内陆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之一。

2.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年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开展总体战略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开展。

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到达4502.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到达34996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到达387.5亿元,主要经济指标位居中西部城市前列,城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根底日益雄厚,能够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3.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2021年三次产业比例为5.9∶44.5∶49.6。

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汽车、石化、冶金建材等现代制造业,金融、物流、效劳外包等生产性效劳业以及现代农业开展迅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效劳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4大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创新型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4.科技创新资源富集。

成都是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拥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等院校及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等重点科研机构,具有良好的技术创新条件。

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专业技术人才79.86万人,两院院士33人,普通高等院校42所,部属科研机构42家,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32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8个。

5.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截至2021年底,全市通过?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方法?

〔国科发火〔2021〕172号〕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822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示范企业、试点企业和培育企业共369家。

2021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到达337.6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22.8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商品出口总额的30.86%。

2021年,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到达26135件、16349件,均居中西部城市首位;全年组织实施科技方案工程2468项,年内新上科技工程977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工程216项,省级科技工程374项,科技工程投入资金38.2亿元,获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319项,完成科技攻关227项;有效注册商标6.8万余件,行政认定中国著名商标总数34件,中国名牌20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个,制定和修订了国家、行业、地方标准611个,均居中西部城市前列。

6.创新环境日益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始终将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驱动力,把建设中国“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城市作为城市开展的重要目标。

同时,我市城乡统筹开展战略深入实施,投资体制、医药卫生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的改革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公共效劳体系和维权援助体系根本形成,是全国首个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和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

另外,成都作为我国著名宜居城市,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为我市创立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提供了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1.区域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大系统,涉及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社会事业开展创新等多个领域。

目前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尚未完全形成系统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仍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难以适应区域开展对创新的需求。

2.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加强。

由于创新动力机制不完善,企业创新意愿不强烈,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待健全完善。

2021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0.73%,按科技行业统计口径,规模以上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仅为15.58%。

3.政府的创新引导职能尚未充分发挥。

政府在创新组织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类资源积极投入创新活动的调控机制、与科技开展规律相适应的科技投入管理机制还不健全,根底性、公益性科研机构实力相对薄弱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4.区域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我市区域创新环境相对良好,但仍存在文化作为创新源泉的作用不突出、创新鼓励保护机制不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信息技术对创新的支撑作用不强、公共效劳配套不完善等问题。

〔三〕面临的形势。

1.面临的机遇。

〔1〕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调整。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与快速开展,围绕绿色、低碳等约束条件开展的国际产业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工调整进程加快,为后发区域抢占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创造了历史机遇。

〔2〕国家自主创新战略。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家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及一系列配套政策的出台以及近年来一批有影响的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在我市得以成功实施,为我市推进创立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3〕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是我市“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重大市情,为我市加快推动创立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提供了政策优势。

2.面临的挑战。

〔1〕创新资源争夺加剧。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城市开展战略的制高点,创新资源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

我市作为西部内陆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竞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2〕建设模式无现成样板。

目前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区域创新开展战略,但均未形成成熟模式,特别是内陆城市更是缺乏可供借鉴的行之有效的创立模式,如何推进我市创立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3〕资源的有限性与创新的长期性矛盾突出。

成都作为西部内陆城市,与东部兴旺城市相比,经济实力、资源条件相对有限,经济社会开展任务相当繁重,城市资源的有限性与创新投入的长期性和风险性矛盾长期并存。

二、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充分利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契机,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条主线,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机制,构建创新路径,夯实创新根底,优化创新环境,不断探索具有成都特色、充分发挥成都优势的区域创新开展道路,加快实现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开展,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为中西部内陆城市创立创新型城市提供样板。

〔二〕根本原那么。

1.坚持整体推进原那么。

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突出科技创新,加强产业开展、社会事业、统筹城乡等领域创新,促进各领域创新相互协调,实现创立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整体推进。

2.坚持以人为本原那么。

充分挖掘我市现有人才潜力,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引进高水平科研、经营、管理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加大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力度,全面提高市民的根本科学素养,为创立国家创新型城市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根底。

3.坚持可持续性原那么。

夯实区域创新根底,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政策体系,完善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确保创立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可持续性。

4.坚持互动协作原那么。

依托我市突出的区位优势,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和国内区域创新合作与竞争,探索开放合作、辐射引领的创新之路。

〔三〕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1年,把成都初步建设成为区域创新体系根本健全,创新环境根本完善,创新要素集聚明显,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特色突出,充满活力,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中西部作用初步发挥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经济开展由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格局初步形成。

到2021年,把成都建设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完备,创新型产业体系根本形成,创新社会环境优越,创新辐射带动作用强,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

2.具体目标。

〔1〕创新投入大幅增长。

财政对科技和教育投入的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全市R&D〔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开展〕经费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增幅。

到2021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到达3%,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超过1%。

〔2〕创新根底能力显著增强。

到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到达18%以上,每万人劳动力从事研发人员数量到达50人以上,每万名就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所占比重到达25%以上,企业研发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研发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到达35%以上,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力争到达48个以上,其中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含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到达5个以上,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含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到达10个以上,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达18个以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到达15个以上;国家级检测中心到达10个以上;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到达120个以上,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到达15个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到达40个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超过180万平方米。

〔3〕创新产出效率明显提高。

到2021年,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主要特征的创新型产业体系根本建立,其中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到达3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1500家以上,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数到达10家以上,百万人口创造专利授权数到达200件以上,百万人口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到达20亿元以上,百万人口拥有的有效商标注册量到达7000个以上,全市拥有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数量到达600个以上,优势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和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200项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到达40%以上。

〔4〕创新效益取得突破。

到2021年,经济社会取得又好又快开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到达68000元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到达35万元/人以上,综合城镇化水平到达60%以上;城乡一体化开展格局初步形成,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比缩小至2.3∶1;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初步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21年根底上下降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至0.66吨标准煤。

〔5〕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到2021年,政策环境显著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

等鼓励创新的法律法规得到严格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根本建立,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创业的文化气氛,公众具备根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到达8%以上;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到达9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到达90%以上,有利于创新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6〕创新影响力日益增强。

到2021年,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的创新网络体系根本建成,区域创新极核地位更加凸显,对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大西南地区及整个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

专栏1成都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目标体系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2021年基数

2021年

目标

创新

投入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开展〔R&D〕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3

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财政支出比重〔%〕

2.23

3

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

3.05

4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

0.73

1

创新根底能力

规模以上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

15.58

18

每万人劳动力从事研发人员数量〔人/万人〕

41

50

每万名就业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所占比重〔%〕

21.7

25

企业研发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研发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

26.6

35

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个〕

32

48

其中:

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含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个〕

3

5

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含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个〕

5

10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

13

18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个〕

11

15

国家级检测中心〔个〕

7

10

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个〕

88

120

其中: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个〕

8

15

科技企业孵化器〔个〕

30

40

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万平方米〕

140

180

创新

产出

效率

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22.9

30

高新技术企业数〔家〕

822

1500

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数〔家〕

5

10

百万人口创造专利授权数〔件/百万人〕

136.62

200

百万人口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亿元/百万人〕

9.2

20

百万人口拥有的有效商标注册量〔个/百万人〕

6000

7000

全市拥有自主创新产品和国家级新产品数量〔个〕

379

600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

30.85

40

创新

效益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34996

68000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23.8

35

综合城镇化水平〔%〕

55.6

60

城乡收入比

2.6:

1

2.3:

1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在2021年根底上降低幅度〔%〕

-

5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准煤〕

0.84

0.66

创新

环境

公众具备根本科学素养的比例〔%〕

5.85

8

空气质量优良率〔%〕

86.3

90

城市污水处理率〔%〕

88.5

90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区域创新体系。

充分把握我市区域创新体系现状,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效劳体系,夯实创新根底,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

1.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支持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科技型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型骨干企业,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完善创新效劳体系。

建立健全创新根底条件平台,构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效劳业、现代农业等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科技、金融、技术交易、企业孵化等中介效劳平台,构建社会化、网络化的创新效劳体系。

3.夯实创新根底。

进一步增强各类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重点学科对创立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根底支撑能力,加强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和国家级技术检测中心建设,培育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立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进一步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大幅度增加创新平台数量,大幅度增强创新平台的创新能力。

4.构建创新人才高地。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的根底性和先导性作用,创立一批创新型人才培育基地,大力培育和引进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加大根底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力度,强化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智力支撑。

〔二〕构建创新产业体系。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高端产业开展制高点,推动重点产业高端化,促进城市产业升级,逐步建立起以现代效劳业和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强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根底的市域现代产业体系。

1.加快开展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开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高端产业开展制高点,把我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加快开展现代制造业。

加强关键技术和先进工艺对传统制造业的高端化改造,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汽车、食品、制鞋、家具等优势产业以及石化、冶金建材等产业的细分行业向产业高端升级。

3.大力开展现代效劳业。

推进生产性效劳业集群开展、民生性效劳业提升开展、新兴效劳业跨越开展,构建可持续开展的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均衡化的效劳业体系,建设效劳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现代效劳业基地。

4.大力开展现代农业。

按照建设“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现代农业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总体要求,努力推动我市农业形成“一流的经营治理机制、一流的产业开展水平、一流的营销体系、一流的保障体系、一流的吸引人才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有机统一。

〔三〕创新城乡统筹路径。

按照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总体要求,坚持“经济市场化、社会公平化、管理民主化〞的根本取向,深化全域成都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促使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拓展城乡开展空间,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创新统筹开展路径。

1.创新城乡统筹机制。

全面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标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建立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

健全城乡金融效劳体系,加快城乡金融体制改革。

深化全域成都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新途径。

扎实推进村级公共效劳和社会管理改革,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

2.拓展城乡开展空间。

大力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实施“三个集中〞,加快推进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建设,增强城乡空间承载能力,拓展产业开展新空间。

加强区域合作,增强我市对区域整体竞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

3.推进城乡公共效劳均等化。

建立和完善根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根本医疗效劳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促进就业和协调劳动关系工作体系,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开展,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效劳体系。

4.统筹城乡生态文明建设。

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始终坚持生态、环保、低碳的理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开展的根本举措,建立促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开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开展格局。

〔四〕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创新文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信息化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支撑,加强创新创业配套环境建设,为我市创新开展打造宜居宜业的社会文化环境。

1.培育创新文化。

牢固树立创新文化是创新型城市灵魂的理念,打造以市场观念、开放观念、创新观念和竞争观念为特色的价值体系,增强创新文化对创新型城市的引领支撑作用。

加强创新文化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地方知识产权法规,实施专利战略、品牌战略、版权战略、标准战略,促进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

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和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引导行业组织保护知识产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和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机制。

3.强化信息化支撑。

加快“数字成都〞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根底设施,全力打造智能型城市,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强化信息化建设对创立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支撑作用。

4.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健全创新人才鼓励机制,优化利益分配机制,建立信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地方财政对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投入机制,调整完善地方财政对重点优势行业开展、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支持政策。

5.加强创新创业配套环境建设。

加强城市品质塑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环境对创新资源的吸引力。

完善产业集聚区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环境,满足创新人才工作生活需要。

四、重大工程

〔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程。

1.积极培育创新主体。

〔1〕支持国家级、省级创新型企业建设。

进一步加大对我市已获批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新建一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试点企业〕。

加强对我市省级创新型企业的指导效劳工作,切实落实有关研发经费优惠政策。

抓住省级创新型企业管理权限下放的机遇,新培育一批省级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走技术创新开展之路。

〔2〕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发挥骨干企业的行业带动作用,加快建立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行业重点企业开展壮大。

支持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半导体照明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促进资源向企业研发设计和营销效劳两端延伸,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

新建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新兴产业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推进科技型企业兼并重组。

鼓励重点行业和新兴产业优势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加快战略重组和业务整合,提升产业集中度和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

优选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做好科技、金融方面的效劳工作,支持其中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4〕引导和支持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创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支持新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鼓励和引导我市已认定的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进一步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完善自主创新鼓励机制,增加研发装备的投入。

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促进军民企业融合开展。

建立我市与驻蓉军工单位的会商协调机制,制定军民结合科技产业开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畅通科技产业开展的军民互动对接渠道,促进相关工程对接和生产协作配套。

鼓励和支持地方企业与军工单位联合,在电子、航空航天、光电、核技术等领域,通过技术作价入股、兼并、收购等途径,组建民品科技企业和技术研发中心。

2.夯实创新根底。

〔1〕加快创新载体建设。

围绕创立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推动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重点开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等主导产业研发机构,大力发挥软件、集成电路、光电显示、通信等创新型产业集群效应。

加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能力建设,建设国内一流的汽车装备制造科技产业园区。

深化电子信息、软件、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5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信息平安、生物产业、高性能纤维等17个国家级科技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努力把成都建成中西部地区高端产业的核心集聚区。

〔2〕加强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建设。

进一步加强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在临床医学、生物医药、信息通讯、新材料、新能源、交通工程等重点领域的学科建设。

大力支持已认定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重点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创新平台对地方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带动能力,进一步积极争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成都布局。

以国家级检测中心培育和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技术机构建设,打造西部检测高地。

〔3〕完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效劳平台。

按照开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效劳网络化的总体要求,培育一批专业性、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

提升创业效劳中心效劳支撑功能,保证科技创业成功率,实现孵化功能和效劳效能的新突破。

支持国内外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其他投资主体创办多元化科技企业孵化器,鼓励创办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行业的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以及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之间的互动式开展。

3.加大创新效劳平台建设力度。

〔1〕加强科技公共效劳体系建设。

积极对接国家高等院校“211工程〞、“985工程〞等方案中的科技根底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保障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