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津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2975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天津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天津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天津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天津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天津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天津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

《2天津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天津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天津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docx

2天津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总结

天津市“十一五”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

工作情况汇报

天津市农业机械局

“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在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市农机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农机化司和部属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按照我市“十一五”农机化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年度教育培训工作计划,紧紧围绕农机化工作发展的新动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需求,在农机化技术推广、农村技能人才培训、农民素质提升等工作中践行科学发展观,以科技项目实施为载体,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推广应用水平;以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手段,不断提高农机化服务的的深度和广度;以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依托,不断提高农机化从业农民的素质和水平,为农机化发展和农村经济建设培养一批新兴农民。

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天津市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全市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技能支撑和人才保障。

一、“十一五”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成绩

(一)农村技能人才培训情况

“十一五”期间,天津市农机局结合全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和农业部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

利用各区县农机化学校等教育资源,培训各类农民22100人次。

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也有了较快发展,培训鉴定人数大幅增加。

5年中,全市共各类工种通过鉴定取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人员达到9937人次,其中农机修理工418人次,收割机驾驶员544人次,拖拉机驾驶员3224人次,农机操作工人2667人次,其他3084人次。

另外,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还利用召开现场会、组织培训班、拖拉机安全检审以及平安农机创建等时机,培训农民18900余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机化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农机化科技项目培训情况

农机化科技工作发展促进了培训工作开展。

天津市农机局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科技项目为依托,重点开展了旱作节水机械化技术、物理农业机械化技术、激光平地机械化技术、葡萄生产机械化技术、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小麦玉米兼收机械化技术、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林果生产机械化技术、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设施农业精细生产机械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技术等14项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培训工作。

在蓟县、宝坻、武清、宁河、静海等11个区县共建立科技示范点204个,科技示范户1450个,举办技术培训班及现场演示会共906次,培训农民54471人次,累计推广面积325.37万亩,新增各类新设备新机具20842台套,新增经济效益6.5亿元。

这些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不仅提升了农机化发展水平,同时为农机化培养了技术人才,锻炼带动了队伍,为农机化工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是让培训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实现了由技能型培训向全方位培训、多元化发展的有效转变。

二、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适应形势发展需求,积极拓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

面对日益严峻的传统农机化教育培训形式,老一套的招生方式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时农机化发展的需求,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出现许多新问题和新需求,农机化学校更是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主阵地正在缩小,但是农民对于农机化的技能培训和技术需求却是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转变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路,寻找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发展的新途径,增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活力与吸引力,要实现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

同时要加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汇报与宣传,争取更多的支持与投入,促进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农机化学校自身拓宽服务领域,扩大了业务范围。

例如部分农机化学校与农村成人教育相结合,与农村技能培训相结合,与镇村各级各类农民培训相结合,为农村人才发展提供支持,也为农机化学校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舞台。

二是积极向领导汇报,争取各类农村教育培训工程,例如天津市的“351”培训工程、农民素质提高工程等。

宝坻区农机化学校,在机构认证方面不放过每个机遇期,先后被认定为天津市“351”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培训机构、天津市“三个一”工程培训机构、天津市新型农民实训实践基地、天津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农村经济人提升培训机构、天津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非农产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天津市农民素质提高工程涉农产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先后完成7000余人次的各类培训。

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拓展了农机化学校的业务领域,同时扩大了农机化学校的社会影响,增强了农机化学校的竞争实力,还为农机化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定资金支持,使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社会认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通过科技项目的实施实现对农民的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

主要通过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开展科技推广的能力;通过建立科技示范户,让他们带动更多的农民学习和应用农机化新装备新技术;通过培训班、现场会、科技下乡等形式宣传普及农机化新技术。

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但实现了农机化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且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提高了农机化科技人员素质和一般农民的素质,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群众基础。

(二)建立健全教学培养机制,增强教育培训实力

我市各区县农机化学校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内部挖潜,不断建立健全教学培养机制,在现有情况下最大发挥农机化学校的教育培训作用。

首先各单位建立健全培养网络与招生培训计划,把责任落实到人,逐步完善实施。

其次是建立培养激励和科学评价体系,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职员工予以奖励,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是积极争取支持,尽最大可能改善和提高教学环境与质量,让学员能够更好地学习更多的东西。

四是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把一些教育培训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让农民群众更直观地学习到操作与使用技术。

五是加强学员质量管理,建立目标考核与跟踪服务档案,让受过教育与培训的学员在技能与素质方面都是过硬的,同时这些学员也是今后其他学员学习的宣传与引导者。

六是注重农机安全意识建设,在传授农民操作技能的同时,让他们对农机安全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推进平安农机、和谐农机建设,为农村的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加强交流合作,扩大教育培训的联系面与影响力

各区县农机化学校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不断开展交流与合作,不仅扩大了招生规模,同时增强了农机化学校的影响力。

首先是横向交流,各农机化学校之间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之路,在关键时刻,各单位可以形成一个声音,共同表达发展诉求,在不断努力中争取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对于农机化学校的整体发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其次是纵向、上下交流合作,把自己能干的一定抓住抓好,把自己不能干的,可以通过交流与合作,实现互补共赢,不断增强农机化学校在农民技能培训、素质教育方面的影响力,同时扩大了联系面,扩大了招生面,增强了农机化学校的实力。

比如宝坻区农机化学校就与各镇的成人学校建立了招生网络,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合作办学机制,充分发挥了成校在招生组织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农机化学校在培训教育方面的效果,是一种协同合作,共赢发展的典范。

(四)做好购机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充分体现农机化教育培训服务于农机化的作用

随着购机补贴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强,如何充分发挥补贴机具的效能,提高机具使用效率,增强机具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安全责任意识已经成为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

各区县农机化学校积极适应形势变化,积极开展购机农民的相关技术培训工作,不但发挥了农机化学校的职能作用,而且扩大了农机化学校的影响力,为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贡献。

各农机化学校改变了以往的培训方式,把购机农民的培训延伸到购机的各个环节:

在供货之前,联合厂家技术人员对机具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和保养等技术问题进行现场讲解,使农民心里有底;在购机的过程中,对机手和购机农民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让农民买着舒心,用着放心,并建立购机农民培训咨询档案,及时跟踪和反馈农民在购机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为农民排忧解难,这些工作的开展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与认可;在农机具使用过程中,部分农机化学校还针对当地情况,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社会化服务和跨区作业,并在一些地方建立起一批农机化技术及机具使用示范村、安全村、明星村以及展示教育培训基地,这些工作开展为购机农民提供了技术保障,使购机农民消除了后顾之忧。

在这些工作开展的同时,有些农机化学校还注重把农机化新技术推广与培养新型农民结合起来,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同时增强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使用。

三、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农机化培训工作发展的关键因素

由于资金不足,农机化培训工作的主体农机化学校目前普遍处于刚好维持生计的状态,造成了在办公条件、教学设施设备、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严重滞后的局面。

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农机化学校的办学规模、教学质量都受到了很大影响,生源问题、师资问题、教学手段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农机化学校的生存发展。

如果各级政府再不加以重视与支持,农机化学校这一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前沿阵地将会彻底丢失,这将是农机化工作的一项重大损失。

(二)政策支持与政府重视不够制约了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纵深发展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处在较低水平和自由发展阶段,所以目前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程度不够。

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和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农业机械化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但是对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支持与重视仍现薄弱。

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民们购买农机具以后不愿花更多的钱去学习如何更好地使用,而是父亲带儿子、儿子带孙子,会用就行,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和不当,没有更好的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所以很多时候农业机械化教育与培训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它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越现重要。

但是目前作为农机化教育培训主阵地的农机化学校前景堪忧:

首先农机化学校缺少经费支持,没有可供他们开展公益教育培训的经费,农机推广部门还有一定的科技项目,围绕科技项目勉强可以开展一定的培训与技术指导,而农机化学校在新技术教育培训方面基本处于空白。

二是缺少业务指导与统领。

三是缺少政策与制度保障,农机化学校的人员、设施、工资福利,开展工作时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依据的政策法规都处在一个不确定状态,政府工作没有把农机化教育培训纳入发展规划,这让农机化学校处于一种十分被动的局面,学历教育已经失去吸引力、技能教育缺乏资质与手段、公益培训缺乏经费与支持,这些都限制了农机化教育培训向纵深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成为目前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较为棘手的部分。

(三)农机化学校自身活力不够也成为阻碍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因素

外部因素的不利造成了农机化学校发展的尴尬局面,但是农机化学校自身活力不够也是阻碍农机化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由于受到计划经济和传统办学模式的影响,农机化学校都是等着学员主动来参加教育与培训,或是因为取证强制培训,或是上级给予教学任务开展培训,缺乏服务意识,缺乏“走出去、请进来”的现代管理与营销理念,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手段,更缺乏激励奖惩的相关政策,加之人员知识水平老化,素质水平普遍不高,造成了农机化学校缺乏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发展人才的能力;缺乏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的号召力与影响力;更缺乏驾御农机化教育培训市场的能力。

这是一个体制与机制形成的重要内因,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指导,不能盲目推向市场,也不能大包大揽,得加强引导与扶持,逐步理顺关系,不能让农机化教育培训的这块主阵地让市场经济大潮冲刷的无影无踪,因为他还有更多的公益性与社会发展需求性在其中。

四、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发展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与支持

农机化培训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得到不断提升,要充分发挥农机化培训工作的作用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与支持。

在改善教学环境、购买教学仪器、建设现代教学网络、职工工资福利待遇方面都需要政府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农业部在政策支持的同时,可以在项目安排、技术培训、科技入户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同时可以结合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争取一部分经费用于购机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让购机农民有保障,同时也促进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不断发展。

“阳光工程”应该把天津纳入其中,天津农机化教育培训体系是完善的、健全的,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机手,同时农机化学校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培养农村技能人才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阳光工程”不应该把我们排除在外,应该给予一定资金支持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农机化培训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各级政府和农机化主管部门,应该承担起支持与发展农机化教育事业的重任,把农机化教育培训这一优良体系领导好、发展好,使其形成上下统一的一个整体,并及时开展指导与帮助,让其更好的为农机化事业发展服务。

(三)农机化学校也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农机化培训服务能力

首先要上下联动,共谋发展对策。

农机化的教育培训工作仅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上下联动,形成强有力的联合,共谋发展对策。

其次是要多方协调,争取支持。

农机部门应该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多做汇报,把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时向各级人民政府反映。

三是要适应市场需求,拓宽服务领域。

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要根据农机化发展的水平和方向,适时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同时要适应市场需求,拓展服务领域。

农机培训一定要拓宽办学思路,充分拓展教育门路,开辟新生源,采用多种形式灵活办学,牢记发展的方略,灵活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把农机化技术学校建设成为农民转岗转业培训基地、安全生产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四是苦练内功,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不断强化教学水平。

五是不断提高农机教育培训人才队伍建设。

在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中,注重农机教育培训人才队伍的建设,努力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学术水平高、知识面丰富的年轻教师队伍,使他们成为未来农机化教育培训事业的中流砥柱。

(2010年7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