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945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docx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沪教版知识点归纳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

高一(上)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集合与命题

1.主要内容:

集合的基本概念、空集、子集和真子集、集合的相等;集合的交、

并、补运算。

四种命题形式、等价命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基本要求:

理解集合、空集的意义,会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理解子集、

真子集、集合相等等概念,能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或相等关系;理解

交集、并集,掌握集合的交并运算,知道有关的基本运算性质,理解全集的意

义,能求出已知集合的补集。

理解四种命题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能写出一个

简单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的意义,能在简单问题的情景中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或充分必要性。

3.重难点:

重点是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难点

是对集合有关的理解,命题的证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别。

4.集合之间的关系:

(1)子集:

如果A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B,那么A是B的

子集,记作AB.

(2)相等的集合:

如果AB,且BA,那么A=B.(3).真子集:

AB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记作AB.

5.集合的运算:

(1)交集:

AB{xxA且xB}.

(2)并集:

AB{xxA或xB}.(3)补集:

CA{xxUxA}.

U且

6.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如果PQ,那么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如果PQ,那么P是Q的充要条件。

也就是说,命题P与命题Q是等价命题。

有关概念:

1.我们把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

2.数集有:

自然数集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3.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4.用平面区域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的方法叫做集合的图示法,所用图

叫做文氏图。

7.真子集,交集,并集,全集,补集。

8.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等价命题。

7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注意:

1.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各不相同的。

2集合与元素的属于关系与几何之间的包含关系,两者不能混淆。

5.证明A是B的充要条件:

(1)充分性的证明:

AB.

(2)必要性的证明:

BA.

6.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因此它们是等价命题,逆命题与否

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第二章不等式

1.主要内容:

不等式基本性质、不等式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分时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无理不等式的解法、某些高次不

等式的解法、基本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

2.基本要求: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常用的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一元二次不

等式的解法,掌握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及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会解简单的无

理不等式和高次不等式,掌握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思

路,并会用这些方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3.重难点:

重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基本不等式及

其证明。

难点是分式不等式与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的应用,比较

法、综合法、分析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如果ab,bc;那么ac.

2.如果ab,那么acbc.

3.如果ab,c0,那么acbc:

如果ab,c0,那么acbc.

4.如果ab,cd,那么acbd.

5.如果ab0,cd0,那么acbd.

11

6.如果ab0,那么.

7.ab

0

nn.7.如果ab0,那么ab(nN)

9.如果ab0,那么nanb(nN,n1).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这个知识点很重要,可根据与0的关系来求解,注意

解的区间的表示,不等式组也是一样。

解分式不等式的方法就是将它转化为解整

式不等式。

2b2ab

两个基本不等式:

1.对于任意实数a和b,有a2,当且仅当ab时等号

22

ab

成立。

2.对任意正数a和b,有ab

2

,当且仅当ab时等号

22

ab

成立。

我们把ab

2

分别叫做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

第三章函数的基本性质

7.主要内容:

函数、函数的运算;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函数的最大

值或最小值。

8.基本要求:

理解函数的概念,能使用函数的记号yf(x)表示y是x的函数,会

求函数值f(a),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理解函数运算意义,会求两

个函数的和与积。

掌握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概念,会求一些简单函数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9.重难点:

重点是函数关系的建立,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的判定,以

及由函数图像研究其性质和由函数性质研究其图像的一般方法。

难点是求函数

的值域、最大值和最小值。

注意:

⑴函数的运算中一定要考虑函数自变量的定义域,定义域会随着函数的运

算改变而改变。

⑵函数讲到奇偶性时其定义域一定要关于原点对称。

⑶偶函数的性质:

f(x)=f(x).

⑷奇函数的性质:

f(x)f(x).

⑸单调性和最值性。

⑹零点的概念,实际上,函数yf(x)的零点就是方程f(x)=0的解,也

就是函数yf(x)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上)

10.主要内容:

幂函数的概念及其在(0,)内的单调性。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1.基本要求:

掌握幂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性质,特别是在(0,)内的单调性会画幂

函数的图像,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12.重难点:

重点是幂函数性质的探求,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难点是幂函数性

质的运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k为常数,叫做幂函数。

注意:

1.幂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yx(kkQ)

x且叫做指数函数。

其2.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ya(a0a1)

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形式一定要区分开。

指数函数的性质:

1.指数函数

x

ya的函数值恒大于零.性质

10.指数函数

x

ya的图像经过点(0,1).

11.函数

x

ya(a>1)在(,)内是增函数;

函数

x

ya(0

高一(下)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

4.主要内容:

幂函数的概念及其在(0,)内的单调性。

对数;反函数;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简单的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

5.基本要求:

掌握幂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性质,特别是在(0,)内的单调性。

会画

幂函数的图像,熟练地将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

对数积、商、幂的运算性质,

掌握换底公式并会灵活运用,掌握函数与它的反函数在定义域、值域以及图像

上的关系。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结论,会解简单的指数方程和对

数方程。

6.重难点:

幂函数性质的探求及其运用。

对数的意义与运算性质,反函数的概念,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单调性)。

说明:

①幂函数yx(Q,是常数)的定义域D由常数确定,但总有

(0,+)D.D不外乎是(0,+),[0,+),(-,0)(0,+),(-,+)四种。

D(,0)(0,或)D=(-,+)时,幂函数yx是奇函数或偶函数,因此研

究幂函数的性质,主要是研究幂函数在(0,上)的性质。

0时,yx在(0,+)是增函数;当0时,yx在(0,+)上是减函数,

幂函数的图像都经过(1,1)。

x

②指数函数ya(a0,且a1)有些同学常会与幂函数yx(Q,是常数)

混淆。

③换底公式

logN

a

logN.(a0,a1,b0,b1,N0)

其中

b

logb

a

④函数yf(x)的定义域是它的反函数

yfx的值域;函数yf(x)的值域1()

1()

就是它的反函数

yfx的定义域。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1()

1()

yx对称。

x

⑤对数函数ylogx(a0,且a1)与指数函数ya(a0,且a1)互为反函数。

a

⑥在解对数方程时必须对求得的解进行检验,因为在利用对数的性质将对数方程

变形的过程中,如果未知数的允许值范围扩大,那么可能会产生增根。

第五章三角比

第1节任意角的三角比

13.主要内容:

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与某个角有重

合终边(包括这个角本身)的角的集合,弧度制,角度与弧度的互化,圆的弧

长公式,扇形的面积公式。

任意角的六个三角比(正弦、余弦、正切、余切、

正割、余割)的定义及它们在各象限的符号。

终边相同的两个角的同名三角比

的关系,单位圆。

14.重难点:

任意角的三角比的定义,由角的范围求三角比的取值范围和由三角比

的取值范围求角的范围。

第2节三角恒等式

15.主要内容:

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倒数关系、商数关系和平方关系)、诱导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两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半角的正弦、

余弦和正切。

【理】三角比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

16.重难点:

三角恒等变形,如何灵活运用三角公式进行三角恒等变形,三角公式

的变式训练。

第3节解斜三角形

12.主要内容:

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求三角形的面积。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扩充的正弦定理。

解斜三角形。

13.重难点: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与其他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六章三角函数

第1节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7.主要内容: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大值和最小值、周期性、

奇偶性、单调性。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性、奇偶性、单调性。

正弦

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像。

8.重难点:

掌握正弦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并领悟有关方法。

在此基础上类似地

研究并掌握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研究三角函数式的性质,设法把已知函数表

达式转化为形如yAsin(x)(A0,0)的表达式。

第2节反三角函数与最简三角方程

8.主要内容:

反正弦函数、反余弦函数、反正切函数。

最简三角方程,简单的三

角方程。

9.重难点:

掌握反正弦函数的概念并领悟其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并掌握

反余弦函数和反正切函数。

含字母系数的简单三角方程的实数解的讨论。

三角

函数的图像分析方法。

高二(上)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1.主要内容:

第1节数列:

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等差中项

与等比数列,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2节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

第3节数列的极限:

数列极限的概念,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常用

的数列极限公式,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

17.基本要求:

第1节数列:

理解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

会求等差中项与等比数列,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含义,掌握等差数列与等比数

列的通项公式。

第2节数学归纳法:

会用数学归纳法解决整除问题及证明某些与正整数有关的

等式,领会“归纳—猜想—论证”的思想方法。

第3节数列的极限:

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常用的数列极限公式,掌握无

穷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极限公式。

18.重难点:

第1节数列: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概念及由计算

数列的前若干项,通过归纳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2节数学归纳法: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步骤,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及通过

归纳猜想命题的一般结论。

第3节数列的极限:

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的应用。

公式:

(1)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a1(n1)d.

n(aa)n(n1)

1n.

(2)等差数列{a}的前n项和公式:

d

Sna

nn1

22

n1(3)等比数列{a}的通项公式:

.

anaqn1

(4)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

Snna1(q1)

n

a(1q)a1aq

1q

n

Sn或S

n

1q1q

1)

1

n

(5)当q1时,limq0,0

lim

n

(n)

a

1q

(6)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

S

(1).

1q

第八章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19.主要内容:

平面向量及其运算,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基向量、平面

向量分解定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夹角,平面向量

的平行和垂直。

20.基本要求:

理解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

向量的方向,向量的模,单位向量,位

置向量,负向量,向量的相等,向量的平行,向量的垂直,向量的夹角,向量

的加减法,向量的数乘,向量的数量积,一个向量在另一个向量上的投影等。

掌握向量加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掌握向量的坐标表示方法,

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和中点公式。

会判别两个向量的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会

运用两个非零向量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理解基向量和

平面向量分解定理。

21.重难点:

重点是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平行关系和垂直关系,向量的夹角。

点是向量的夹角的概念和向量的数量积。

x

y

x

1

1

y

1

1

x

2

y

2

注意:

(1)有向线段的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

(1)

(2)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0.

(3)向量a与向量b的数量积:

ababcos

(4)向量a与向量b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ab0

(5)向量a(x,y)的模的计算公式:

2y

2

ax.

第九章矩阵和行列式初步

14.主要内容:

矩阵及矩阵有关运算,二阶行列式、三阶行列式,二元、三元线性

方程组的矩阵表示,二元、三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讨论。

15.基本要求:

理解矩阵的意义,会进行矩阵的数乘、加法、乘法运算。

掌握行列

式的意义,理解二元、三元线性方程组的矩阵表示形式,掌握二阶、三阶行列

式的对角线展开法则,掌握三阶行列式按照某一行(列)的代数余子式展开的

方法,会运用行列式解二元、三元线性方程组,并会对含字母系数的二元、三

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进行讨论,会根据二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判断直

角坐标系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2.重难点:

重点是运用行列式研究二元、三元线性方程组,难点是对含字母系数

的二元、三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进行讨论。

注意:

(1)经过往年高考试题分析代数余子式这个知识点常考,一般是出在填空

题;

(2)二元一次方程组

a

1

a

2

x

x

b

1

b

2

y

y

c

1

c

2

()的解的判别:

(i)D≠0,方程组

()有唯一解.(ii)D=0:

①Dx、Dy中至少有一个不为零,方程组()无

解;②xD0

D,方程组()有无穷多解。

y

第十章算法初步

16.算法的表述:

主要有三种表述方法:

(1)通常语言

(2)程序框图(3)计算机

程序

17.算法的思想方法:

主要是将接替过程数值化、程序化、机械化的方法。

18.高考每年必考一道填空题,学生大部分能做对,难度不大。

高二(下)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十一章坐标平面上的直线

9.主要内容:

直线的点方向式方程、直线的点法向式方程、点斜式方程、直线方

程的一般式、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等。

点到直线的距离,两直线的夹角以及两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10.基本要求:

掌握求直线的方法,熟练转化确定直线方向的不同条件(例如:

线方向向量、法向量、斜率、倾斜角等)。

熟练判断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

不同位置,能正确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及两直线的夹角大小。

11.重难点:

初步建立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观念,正确将几何条件与代数表示

进行转化,定量地研究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根据两个独立条件

求出直线方程。

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1)图形与方程

图形方程

直线laxbyc0(a,b不同时为零)①

(2)直线的几何特征与二元一次方程的代数特征

几何特征代数特征

点A在直线上点A的坐标(x,y)是方程①的解。

直线l的法方向法向量n(a,b)

直线l平行的向量方向向量d(b,a)

倾斜角斜率k=a

b

(3)直线的已知条件与所选直线方程的形式

直线的已知条件所选择直线方程的形式

已知直线l经过点A(x0,y0)

且与向量d=(u,v)平行

点方向式方程

xx0yy0

uv

已知直线l经过点(0,y)

Ax

0

且与向量n=(a,b)垂直

点法向式方程()()0

axx0byy

0

已知直线l经过点(x1,y)

A

1

和点(,)

Bx2y

2

一般式方程axbyc0

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且经

过点A(x0,y)点斜式方程yy0k(xx)

00

(4)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l:

ykxb(i1,2).

iii

位置关系系数关系

l1与l相交k1k2

2

l1与l平行k1k2且b1b2

2

l1与l重合k1k2且b1b2

2

l1与l垂直k1k21

2

(5)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d

ax

0

2

a

by

0

b

2

c

(6)两直线的夹角公式

cos

2

a

1

aa

12

2

b

1

bb

12

a

2

2

2

b

2

(7)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是0<,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直线的倾斜.

2

第十二章圆锥曲线

1.主要内容:

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是方程F(x,y)=0的曲线及方程F(x,y)

=0是曲线C的方程,圆的标准方程及圆的一般方程。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的标准方程及它们的性质。

2.基本要求:

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意义,利用代数方法判断定点是

否在曲线上及求曲线的交点。

掌握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和求这

些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

求曲线的交点之间的距离及交点的中点坐标。

利用

直线和圆、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几何判定,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并利用解析

法解决相应的几何问题。

3.重难点:

建立数形结合的概念,理解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掌握代数研究

几何的方法,掌握把已知条件转化为等价的代数表示,通过代数方法解决几

何问题。

4.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表格

图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平面内到两个定点平面内与两个定点

F1,F的距离和等于

2

F1,F的距离之差的绝

2

平面上与一定点F和

常数2a(21F)

aF

2

对值等于常数

一条直线l(F不在l

何上)的距离相等

2a(2aFF)

12

2

x

2

y

2

2

2

y2

px

x

y

1(ab0)

1(a

0,b

0)

2

a

2

b

2

2

a

b

(p0)

2

x2

py

其中

2ab

22

c

其中

2a2b

c

2

(p0)

x轴,长轴为2a

y轴,短轴为2bx轴,y轴,原点都对称x轴y轴

(a,0)(a,0)(a,0)(a,0)

顶原点

(0,b)(0,b)点

2b

a

2

0)

2b2

a

0)

2b

a

2

0)

2b

2

a

0)

p

2

0)

(0,

p

2

y

b

a

x

线

线

x

p

2

y

p

2

第十三章复数

23.主要内容:

⑴复数的有关概念:

复数,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复

数的相等,复数的共轭。

⑵复平面的有关概念:

复平面,实轴与虚轴,复数的

坐标表示,复数的向量表示,复数的模,复平面上两点的距离。

⑶复数的运算:

加、减、乘、除、乘方,平方根,立方根(仅限于1的平方根的应用),复数

的积、商与乘法的模,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24.基本要求:

掌握复数的有关概念,理解复平面的有关概念,会进行复数的四则

运算法则,会求复数的平方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