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行业华为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283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ICT行业华为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ICT行业华为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ICT行业华为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ICT行业华为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ICT行业华为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CT行业华为分析报告.docx

《ICT行业华为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T行业华为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ICT行业华为分析报告.docx

ICT行业华为分析报告

 

2021年ICT行业华为分析报告

 

2021年2月

历经三十载,华为逐步成长为ICT全球领先、通信设备商第一的优秀公司。

华为成立于1987年,始于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1995年,我国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大变。

国际市场需求下滑,跨国通信设备巨头纷纷转入方兴未艾的中国市场攫取更多利润,叠加通信设备的较低关税导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在此背景下,华为逐渐走上国际化道路,通过与长江实业旗下和记电讯合作,香港成为华为海外布局的第一个战略要地和迈出国际化发展步伐的第一落脚点。

俄罗斯成为华为真正国际化的第一站,拉美是华为国际化第二站。

2000年后,华为开始在其他地区全面拓展,包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非洲等区域市场。

在发达国家市场,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荷兰等欧洲国家,并相继取得规模突破。

目前华为已成为年收入超千亿美元的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在全球通信设备商排名第一。

复盘华为成长史,“狼性文化”无处不在、创新高研发、聚焦主业拓展业务边界或成范例。

华为“狼性文化”无处不在,从1997年正式向国际市场迈进开始,面对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国际通信设备巨头,华为作为新进入者,狼性文化深入贯彻执行,强调竞争、注重结果,利用价格优势,灵活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通过对于基础通信设施水平较差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建设,扩大了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影响力,有力占据投资对象国市场,赢得宝贵的海外市场份额。

创新是华为三十余年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华为研发费用从2008年的104.69亿元,稳步增长到2019年的1316.59亿元;研发费用率从2008年的8.4%增长到2019年的15.3%,近些年稳定在14%以上。

华为以电信设备起家,坚持在ICT的赛道中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公司基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一愿景,形成了消费者、企业、运营商、云平台四大互相联动的业务板块。

一个成功公司的经验远不止这些,天时地利人和归因还得自身硬。

寻找下一个华为级的通信优秀公司:

大空间的5G应用和超预期的消费终端。

5G的网络建设还会持续,通信的规模效益是边际增强的,随着运营商三期集采临近,以及5G千元终端的普及、5G多频率的深度覆盖,特别是黄金频率700M的引入、2.1G试验网的推进,5G“好用”更加速,5G关注的聚焦点将从基础设施侧转向应用和消费终端的锚点,发展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优秀公司:

全球运营商龙头和5G应用锚点中国移动,物/车联网和而泰、移远通信,视频会议龙头亿联网络、会畅通讯,智能终端提供商小米集团,光模块中际旭创。

一、华为成长史复盘:

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

1、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年收入达千亿美元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

华为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

公司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千行百业,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公司从电信设备商逐渐成长为年收入超千亿美元的科技巨头。

目前华为约有19.4万名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30多亿人口。

2018年公司营收首超千亿美元。

近年来,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持续研发投入,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提升消费者体验,持续提高经营质量。

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051.91亿美元,首次超过千亿美元;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229.72亿元,同比增长16.90%。

从2019年公司收入构成来看,公司营收主要来自消费者业务和运营商业务,二者合计占比近9成。

2、努力与机遇造就华为海外成功发展之路

通信市场竞争巨变促使华为走上国际化道路。

1995年,我国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巨变。

国际市场需求下滑,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拓展乏力,跨国通信设备巨头纷纷转入方兴未艾的中国市场攫取更多利润,叠加通信设备的较低关税导致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在此背景下,华为逐渐走上国际化道路。

(1)香港市场:

华为国际化初尝试

香港是华为迈出国际化步伐的第一落脚点。

1987年,华为是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996年,华为与长江实业旗下和记电讯合作,提供以窄带交换机为核心的“商业网”产品。

经过香港市场的初步尝试,华为的C&C08机成功进入香港市话网,并开展多项新业务。

香港成为华为海外布局的第一个战略要地和迈出国际化发展步伐的第一落脚点。

香港电讯和华为紧密合作引领香港移动市场演变。

2014年5月,香港电讯成为全港首家电讯服务商,为4G客户提供VoLTE服务,华为是该服务的全球首家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基于3GPPR10标准的VoLTE商用服务。

2015年4月,香港电讯与华为联手发布全球首个LTE-A450Mb/s解决方案,450Mb/s的峰值下载速率打破当时4G网络速度世界纪录。

同年,华为无线网络解决方案屡获全球顶级奖项。

其中,在国际电信行业权威机构Informa举办的2015年LTE全球峰会上,华为联合香港电讯荣获“最佳VoLTE创新”大奖,获得业界广泛肯定。

(2)俄罗斯和拉美市场:

华为真正走向国际化

俄罗斯成为华为真正国际化的第一站。

1997年,俄罗斯陷入经济低谷,卢布大幅贬值,NEC、西门子等国际巨头撤资给华为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1998年,华为在俄罗斯乌法市建立了第一家合资公司:

贝托—华为合资公司,由俄罗斯贝托康采恩、俄罗斯电信公司和华为三家合资。

1999年,华为从俄罗斯国家电信局获得国际贸易第一单。

2001年,华为在俄销售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

此后,华为在俄罗斯连获重要订单,迈出国际化第一步。

拉美是华为国际化第二站。

1997年开始,华为积极开拓拉美市场,巩固和发展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促进华为拓展拉美市场的顺利开展。

1999年,华为在巴西和厄瓜多尔分别开设了海外代表处。

2004年2月,华为获得巴西NGN(下一代网络)项目,合同金额超700万美元。

2011年到2013年,华为在拉美多地投资建设多个配送中心。

2015年,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高速增长。

根据华为消费者BG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发货量超1亿台,其中拉美地区贡献12%。

(3)东南亚及中东非洲市场:

华为稳扎稳打持续拓展

2000年后,华为开始在其他地区全面拓展,包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以及中东、非洲等区域市场。

2001年华为在曼谷成立泰国分公司,帮助泰国最大的移动电信公司泰国现代电信公司在两年时间里将移动用户发展到1200万,占全国用户的60%。

2007年以后,华为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先后承接多项大型网络业务项目。

2000年华为进入南非,依靠技术和品牌优势,成为南非所有主流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2005年,华为开始在纳米比亚和尼日利亚等地投资,与主流运营商建立深厚合作关系。

华为拥有丰富的网络部署经验,成为中东、北非地区市场份额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4)发达国家市场:

华为努力寻找突破点

在发达国家市场,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荷兰等欧洲国家,并相继取得规模突破。

2006年,华为在全网络领域顺应技术要求,成为法国电信(FT)、意大利电信(TI)、荷兰皇家电信(KPN)、Telefonica、英国电信(BT)等多家全球一流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其中,KPN是荷兰最大的移动及固网运营商。

KPN并购Telfort后,面临空前的运营支出压力。

华为成为KPN在荷兰的核心网独家供应商后,成功帮助KPN将收购的Telfort网络与自身的GSM/WCDMA网络进行整合,以统一的核心网服务KPN用户和Telfort用户,在降低运营维护成本的同时,满足发展新业务的需要,提高网络运行维护效率。

华为与英国电信深度合作多年。

2004年,华为欧洲地区总部新技术研发中心在英国贝辛斯托克落成。

2005年,华为成功通过英国电信(BT)的严格认证,进入英国电信价值百亿英镑的21世纪网络改造和建设大单“优先供应商短名单”,成为华为在英国市场里程碑式的突破,也是华为首次突破欧美主流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自此,华为与英国电信长期保持深度合作,并荣获多项英国知名奖项。

二、华为国际化战略成功经验:

“狼性文化”无处不在、创新高研发、聚焦主业拓展业务边界

1、狼性文化无处不在,实施“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华为是“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的典型代表。

华为从1997年开始正式向国际市场迈进,面对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的国际通信设备巨头,华为作为新进入者,利用价格优势,灵活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通过对于基础通信设施水平较差的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建设,扩大了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影响力,有力占据投资对象国市场,赢得宝贵的海外市场份额。

2、注重创新,持续投入研发

华为研发费用稳步增长,占营业收入比近年稳定在14%以上。

创新是华为三十余年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华为研发费用从2008年的104.69亿元,稳步增长到2019年的1316.59亿元,CAGR为14.33%;研发费用率从2008年的8.4%增长到2019年的15.3%,近些年稳定在14%以上;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自2014年以来保持在45%以上。

得益于长期研发投入,华为在众多技术领域持续领先,保持竞争优势。

3、围绕ICT,拓展业务边界

围绕主业,持续拓展业务边界。

华为以电信设备起家,坚持在正确的赛道中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从运营商市场逐步走向消费以及企业级市场,从国内走向海外。

近年来,公司基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一愿景,形成了消费者、企业、运营商、云平台四大互相联动的业务板块。

三、寻找下一个华为级的优秀公司

1、中国移动:

700M5G成新边际,海外发展初见成效

2021年预计建设700M基站超40万站,实现全国覆盖带来5G从可用到好用变革。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将新建5G基站60万站以上(除去700M基站建设外);根据C114通信网数据显示,中国广电宣传2021年预计将新建700M基站数量超40万站,使得2021年全年基站建设数量有望突破百万量级,5G基站建设进入关键时期。

根据湖南省有限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方案显示,未来中国广电5G可将700M作为打底网,利用2.6GHz增强网络能力,4.9GHz作为城市内容量补充。

由于700M基站较中国移动4G时期建设的900M基站覆盖半径增加了20%~30%,覆盖面积增加了44%~70%,而所需站点减少了30~40%,参考中国电信的800MHz建设,通过四年的两个阶段建设共完成了46万个基站,基本实现了全国的覆盖。

推测可得,40万中国广电700MHz基站有望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5G真正意义上的广覆盖,实现信号下沉解锁2C端无限潜力,实现5G网络“可用”到“好用”的变革。

价格竞争对于运营商的边际效益走弱,中国移动ARPU可能回升,2021年收入有望显著增加。

由于取消漫游费,三大运营商可以跨地市抢夺客户,实施价格竞争。

目前三大运营商自主形成一定的定价默契,温和竞争。

存量经营阶段,三大运营商驱动力转向ARPU值,发展新用户的成本很高,价格竞争不再是主流策略。

随着5G的普及,ARPU预计将有较大增长空间。

(1):

目前中国移动60%的用户是50元以下的套餐,11%的用户是120元以下的套餐。

而未来5G套餐的定价在128-600元之间。

随着5G用户的增加和渗透,客户每月消费有望增加。

由于5G在第四季度发展起来,所以2020年5G用户对ARPU值的贡献率很有限。

根据台积电预计,2021年5G终端用户的渗透率会达到30%以上,这是提升ARPU值的主力。

2020年5G套餐入网1-2年的正处于7折打折期,之后会恢复原价。

ARPU的提升将是水到渠成。

(2):

中国移动目前正在积极清理低价套餐,20元以下的套餐是重点取消对象,待这些用户的合约期到期后,会对其进行消费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