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802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docx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

临床血液学检验出血与血栓的基础理论练习题

一、A1

1、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 )。

A、体积 

B、表面积 

C、数量 

D、比重 

E、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2、凝血第一阶段内源性途径涉及的凝血因子是( )。

A、因子Ⅱ 

B、因子Ⅰ,ⅩⅢ 

C、Ⅻ,PK,HMWK 

D、Ⅲ,Ⅶ,Ⅴ 

E、Ⅹ.Ⅻ 

3、属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因子是( )。

A、FⅧ 

B、FⅪ 

C、FⅨ 

D、FⅦ 

E、FⅫ 

4、蛋白C系统不包括( )。

A、蛋白C 

B、蛋白S 

C、血栓调节蛋白 

D、凝血酶敏感蛋白 

E、活化蛋白C抑制物 

5、正常内源凝血途径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因子Ⅸa,Ⅷ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 

B、因子Ⅲ,Ⅶa,钙离子形成复合物 

C、因子Ⅹa,Ⅴa磷脂,钙离子形成复合物 

D、因子Ⅸ,Ⅷ,Ⅱ,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 

E、因子Ⅻa,Ⅸa,PF3钙离子形成复合物 

6、凝血过程中,起反馈加速(催化)的因子是( )。

A、钙离子 

B、组织凝血活酶 

C、因子Ⅹ 

D、接触因子 

E、凝血酶 

7、下列哪项是外源凝血途径( )。

A、因子Ⅻ被激活到因子Ⅹa形成过程 

B、因子Ⅻ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C、因子Ⅶ活化到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D、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 

E、因子Ⅱ被激活到Ⅹa形成过程 

8、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 )。

A、血浆蛋白含量 

B、红细胞数量 

C、白细胞数量 

D、红细胞的叠连 

E、NaCl的浓度 

9、下列哪些不是存在于血浆的凝血因子( )。

A、因子Ⅰ 

B、因子Ⅲ 

C、因子Ⅴ 

D、因子Ⅶ 

E、因子Ⅸ 

10、下列哪种情况使血液黏度增高( )。

A、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 

B、切变率降低 

C、纤维蛋白原减低 

D、温度增高 

E、中度贫血 

11、内源性凝血系统始动反应首先是( )。

A、Ⅻ因子被激活 

B、组织因子(Ⅲ因子)激活 

C、Ⅷ因子被激活 

D、Ⅹ因子被激活 

E、Ⅶ因子被激活 

12、蛋白C在下列哪一种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变为有活性的蛋白C( )。

A、凝血酶 

B、膜蛋白酶 

C、糜蛋白酶 

D、纤溶酶 

E、α1抗胰蛋白酶 

13、外源性凝血系统的起动因子( )。

A、Ⅺ因子 

B、Ⅴ因子 

C、Ⅲ因子 

D、Ⅱ因子 

E、Ⅻ因子 

14、正常共同凝血途径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因子Ⅸa,Ⅷa,PF3,Ca2+离子形成复合物 

B、因子Ⅲ,Ⅶa,Ca2+离子形成复合物 

C、因子Ⅹa,Ⅴa,PF3,Ca2+离子形成复合物 

D、因子Ⅸ,Ⅷ,Ⅱ,磷脂,Ca2+离子形成复合物 

E、因子Ⅻa,Ⅸa,PF3,Ca2+离子形成复合物 

15、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不包括( )。

A、FⅡ 

B、FⅦ 

C、FⅨ 

D、FⅩ 

E、FⅪ 

16、内源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A、FⅠ 

B、FⅢ 

C、FⅩ 

D、FⅫ 

E、FⅪ 

17、因子Ⅳ在凝血过程中主要起的作用是( )。

A、参与凝血内源凝血途径 

B、参与凝血外源凝血途径 

C、参与凝血共同凝血途 

D、参与凝血全过程 

E、参与内源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 

18、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多种凝血因子处于( )。

A、动态平衡 

B、无活性状态 

C、活性状态 

D、激化状态 

E、部分活化,部分无活性状态 

19、内源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下列哪一个( )。

A、Ⅷ 

B、Ⅹ 

C、Ⅻ 

D、ⅩⅢ 

E、Ⅺ 

20、蛋白S(PS)在肝脏合成时,需依赖下列哪一物质( )。

A、蛋白C 

B、维生素K 

C、血栓调节蛋白 

D、蛋白Z 

E、肝素辅助因子 

21、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包括( )。

A、FⅠ、FⅤ、FⅧ、FⅩⅢ 

B、FⅢ、FⅣ 

C、FⅡ、FⅦ、FⅨ、FⅩ 

D、FⅡ、FⅢ、FⅣ、FⅦ 

E、FⅠ、FⅢ、FⅤ、FⅩⅢ 

22、维生素K依赖因子为

A、Ⅶ、Ⅸ、Ⅹ 

B、Ⅳ、Ⅸ、Ⅹ 

C、Ⅴ、Ⅸ、Ⅹ 

D、Ⅵ、Ⅸ、Ⅹ 

E、Ⅷ、Ⅸ、Ⅹ 

23、促进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释放反应的强弱与下列哪项有关( )。

A、血小板膜糖蛋白 

B、血小板膜磷脂 

C、血小板膜糖脂 

D、血小板膜特异受体 

E、血小板质膜上Na+-K+-ATP酶 

24、血小板第3因子是血小板膜上的( )。

A、磷脂酰胆碱 

B、磷脂酰乙醇胺 

C、磷脂酰丝氨酸 

D、磷脂醚肌醇 

E、磷脂 

25、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激活FⅪ 

B、激活FⅫ 

C、提供ADP 

D、提供血小板第3因子 

E、提供FⅤ 

26、血小板致密颗粒中不含哪种成分( )。

A、ADP 

B、ATP 

C、5-HT(5-羟色胺) 

D、Ca2+ 

E、β-TG(β-血小板球蛋白) 

27、下列哪种物质是血小板膜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 )。

A、GPⅠa 

B、GPⅠb-Ⅸ复合物 

C、GPⅡb-Ⅲa复合物 

D、GPⅣ 

E、GPV 

28、血小板计数参考值为( )。

A、(10~30)×109/L 

B、(100~300)×109/dl 

C、(301~501)×109/L 

D、(50~100)×109/L 

E、(100~300)×109/L 

29、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因素中作用最强的是( )。

A、凝血酶 

B、花生四烯酸 

C、胶原 

D、肾上腺素 

E、ADP 

30、血小板聚集功能与下列哪项无关( )。

A、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 

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C、血浆纤维蛋白原 

D、血浆钙离子 

E、TXA2 

31、做PAgT时,试验前1周内病人禁服阿司匹林类药物其原因是( )。

A、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其聚集 

B、阿司匹林促使血小板释放反应,抑制其聚集 

C、阿司匹林根本不影响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及其聚集 

D、阿司匹林可减弱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及聚集 

E、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促进其聚集 

32、下列哪项是多种血小板膜受体的所在部位( )。

A、糖萼 

B、钠泵 

C、糖脂 

D、磷脂 

E、钙泵 

33、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 )。

A、黏附功能 

B、聚集功能 

C、分泌功能 

D、凝血功能 

E、血块收缩功能 

34、不是血小板诱导剂有( )。

A、ADP 

B、肾上腺素 

C、凝血酶 

D、胶原 

E、鱼精蛋白 

35、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形成微血栓的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血浆中缺乏血小板聚集因子的抑制物 

B、机体产生血小板表面相关IgG 

C、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 

D、血小板聚集活性减低致血管扩张 

E、免疫复合物损伤微血管壁,同时致敏血小板,使血小板被网状内皮细胞清除 

36、下列哪一组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 )。

A、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 

B、致密颗粒,α-颗粒和溶酶体颗粒 

C、ADP,β血小板球蛋白 

D、ATP和纤维蛋白 

E、微管,微丝和膜下细胞丝 

37、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复合物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 )。

A、黏附功能 

B、聚集功能 

C、分泌功能 

D、凝血功能 

E、血块收缩功能 

38、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主要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 )。

A、黏附功能 

B、血块收缩功能 

C、聚集功能 

D、凝血功能 

E、分泌功能 

39、血小板黏附功能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

A、血管内皮损伤暴露内皮下胶原蛋白 

B、需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C、需有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 

D、需有血浆纤维蛋白原 

E、需要有血小板膜糖蛋白(GPIa/Ⅱa) 

40、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血管壁参与内源凝血途径 

B、血小板不参与凝血过程 

C、因子Ⅳ参与内源和外源凝血系统 

D、血管壁参与外源凝血途径 

E、共同凝血途径始于因子Ⅹ的激活 

41、完成血小板黏附功能所需条件是( )。

A、血小板数量增多 

B、微血管壁的结构正常 

C、GPⅠb和vWF含量正常以及内皮下层组织成分的存在 

D、血浆总蛋白、血液电解质浓度及pH均正常 

E、诱导剂的参与,GPⅡb/Ⅲa复合物与纤维蛋白原结合 

42、下列哪一项是反映血小板收缩功能的物质( )。

A、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B、血小板第4因子 

C、血小板促生长因子 

D、血小板膜磷脂和膜糖蛋白 

E、钠泵和钙泵 

43、下列哪一种酶不参与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 )。

A、激肽释放酶 

B、环氧化酶 

C、血栓素合成酶 

D、磷脂酶A2 

E、cAMP 

44、血小板和血管壁的相互作用中,生理作用完全相反的调控系统是下列哪一对( )。

A、TXA2,PGI2 

B、TXB2,PGI2 

C、PGG2,PGD2 

D、TXB2,PGE2 

E、TXA2,HHT 

45、下列哪一种物质是舒血管性的( )。

A、去甲肾上腺素 

B、血栓素A2(TXA2) 

C、前列环素(PGI2) 

D、纤维蛋白肽A 

E、血管紧张素 

46、血管损伤后止血栓能正确定位于损伤部位有赖于血小板的哪项特性( )。

A、黏附 

B、聚集 

C、收缩 

D、吸附 

E、释放 

47、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促止血物质是( )。

A、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 

B、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C、前列环素(PGI2) 

D、血栓调节蛋白(TM) 

E、以上都是 

48、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生有( )。

A、X,Y碎片 

B、X碎片 

C、X,Y,D碎片 

D、X,Y,D,E碎片 

E、D,E碎片 

49、下列哪项不属于纤溶酶的生理作用( )。

A、裂解纤维蛋白原 

B、裂解纤维蛋白 

C、水解多种凝血因子 

D、灭活蛋白C 

E、水解补体 

50、下列哪一种是纤溶系统抑制物( )。

A、α2-巨球蛋白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B、α1-抗膜蛋白酶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C、α2-抗纤溶酶α2-AP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D、C1-灭活剂和α2-AP 

E、AT-Ⅲ和α2-AP 

51、纤溶激活物的作用是( )。

A、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B、使纤维蛋白变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C、使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 

D、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 

E、使纤溶酶原变为纤维蛋白 

52、在纤溶过程中可使纤溶酶原变为纤溶酶的物质是( )。

A、纤溶酶原激活物(PA) 

B、α2-纤溶酶抑制物(α2-PⅠ) 

C、α2-巨球蛋白(α2-M) 

D、α1-抗膜蛋白酶(α1-AT) 

E、C1-抑制药 

53、纤维蛋白溶解过程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

A、前活化素转变为活化素 

B、血浆素原转变为血浆素 

C、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α2巨球蛋白对凝血酶灭活 

E、抗活化素抑制血浆活化素 

54、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生理功能是( )。

A、促进血液凝固 

B、抑制血液凝固 

C、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D、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E、以上都不是 

55、体内抗凝血系统包括( )。

A、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B、单核吞噬细胞的清除功能 

C、抗凝血酶产生 

D、肝素的合成 

E、上述4项共同作用 

56、具有明显加强AT-Ⅲ的抗凝作用的是( )。

A、凝血酶 

B、纤溶酶 

C、肝素 

D、蛋白C(PC) 

E、蛋白S(PS) 

57、抑制凝血酶活性最主要的物质是( )。

A、抗凝血酶Ⅰ(ATⅠ) 

B、抗凝血酶Ⅱ(ATⅡ) 

C、抗凝血酶Ⅲ(ATⅢ) 

D、抗凝血酶Ⅳ(ATⅣ) 

E、抗凝血酶Ⅴ(ATⅤ) 

58、血管壁的止血功能,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收缩反应增强 

B、血小板被激活 

C、促止血物质释放增多 

D、局部血黏度降低 

E、凝血系统激活 

二、B

1、A.红细胞数目

B.血浆总蛋白含量

C.血浆球蛋白含量

D.血浆白蛋白含量

E.血浆NaCl含量

<1>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决定于( )。

A  B  C  D  E 

<2> 、血液的黏滞性主要决定于( )。

A  B  C  D  E 

2、A.血栓收缩蛋白

B.ADP、血栓烷A2胶原

C.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C1抑制物

D.ADP、肾上腺素、血栓调节蛋白、蛋白S、蛋白C抑制物

E.蛋白C、血栓调节蛋白、活化蛋白C抑制物

<3> 、血小板聚集诱导剂( )。

A  B  C  D  E 

<4> 、发挥抗凝调节作用( )。

A  B  C  D  E 

3、A.因子Ⅻ

B.因子Ⅷ

C.因子Ⅹ

D.因子ⅩⅢ

E.因子Ⅴ

<5> 、属于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是( )。

A  B  C  D  E 

<6> 、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

A  B  C  D  E 

4、A.参与止血过程

B.参与凝血过程

C.参与纤溶激活

D.参与纤溶抑制

E.参与抗凝过程

<7>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 )。

A  B  C  D  E 

<8>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

A  B  C  D  E 

<9>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

A  B  C  D  E 

5、A.内源性纤溶的激活物

B.外源性纤溶的激活物

C.抗血友病球蛋白

D.蛋白C抗凝系统物质

E.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10> 、抗凝血酶Ⅲ( )。

A  B  C  D  E 

<11> 、FⅫa( )。

A  B  C  D  E 

<12>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A  B  C  D  E 

<13> 、蛋白S( )。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红细胞数量与血液粘度成正比;红细胞体积越大,血液粘度越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越大使血液粘度增高。

【答疑编号100794681,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接触凝血因子:

包括经典FⅫ、FⅪ和激肽系统的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接触反应启动内源凝血途径,并与激肽、纤溶和补体等系统相联系。

【答疑编号100794680,点击提问】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从因子Ⅲ的释放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包括因子Ⅲ、Ⅶ和Ca2+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疑编号100794678,点击提问】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蛋白C系统包括蛋白C、蛋白S、血栓调节蛋白(TM)及活化蛋白C抑制物。

【答疑编号100794674,点击提问】

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内源凝血途径(intrinsicpathway)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答疑编号100794672,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凝血过程中,起反馈加速(催化)的因子是凝血酶。

【答疑编号100794671,点击提问】

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外源凝血途径是指从TF释放到TF-FⅦa-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答疑编号100794670,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影响血液黏度的因素:

①血细胞因素:

红细胞数量与血液黏度成正比;红细胞体积越大,血液黏度越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低,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越大使血液黏度增高。

血小板数量增加、黏附及聚集性增高均可使血液黏度增高。

白细胞。

②血浆因素:

血浆是牛顿液体。

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球蛋白以及血脂增高均可使血液黏度增高。

③其他因素:

温度、性别、pH及渗透压均影响血液黏度。

【答疑编号100794667,点击提问】

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凝血因子目前包括14个,除因子Ⅲ存在于全身组织中,其余均存在血浆中。

【答疑编号100794666,点击提问】

1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液黏度随其切变率的改变而改变。

在低切变速率下,全血黏度高;在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低。

【答疑编号100794664,点击提问】

1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内源凝血途径(intrinsicpathway)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首先反应的是Ⅻ因子被激活。

【答疑编号100794662,点击提问】

1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凝血酶与TM以1:

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后者使PC释放出小肽,生成活化蛋白C(APC)。

【答疑编号100794661,点击提问】

1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组织损伤后所释放的组织因子,即因子Ⅲ,进入血液后,其磷脂部分与钙离子及Ⅶa形成复合物,从而激活因子Ⅹ变为Ⅹa。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答疑编号100794660,点击提问】

1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内源凝血途径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外源凝血途径是指从TF释放到TF-FⅦa-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共同凝血途径是指由FⅩ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它是内外源系统的共同凝血阶段。

【答疑编号100794659,点击提问】

1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包括FⅡ、FⅦ、FⅨ和FⅩ,其共同特点是在各自分子结构的氨基末端含有数量不等的γ羧基谷氨酸残基,在肝合成中必须依赖维生素K。

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依K因子)通过γ羧基谷氨酸与Ca2+结合,再与磷脂结合,这是依K因子参与凝血反应的基础。

【答疑编号100794656,点击提问】

1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内源凝血途径:

内源凝血途径(intrinsicpathway)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Ⅸ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外源凝血途径:

外源凝血途径(extrinsicpathway)是指从TF释放到TF-FⅦa-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答疑编号100794655,点击提问】

1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内源凝血途径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Ix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外源凝血途径是指从TF释放到TF-FⅦa-Ca2+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共同凝血途径是指由FX的激活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因子Ⅳ。

凝血的过程全都有Ca2+参与,Ca2+即是因子Ⅳ。

【答疑编号100794653,点击提问】

1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凝血因子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一般处于无活性状态。

【答疑编号100794652,点击提问】

1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内源凝血途径(intrinsicpathway)是指由FⅫ被激活到FIXa-Ⅷa-Ca2+-PF3复合物形成的过程。

【答疑编号100794651,点击提问】

2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PS和PC由肝脏合成,是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物质。

【答疑编号100794649,点击提问】

2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对凝血酶敏感的凝血因子:

包括FⅠ、FⅤ、FⅧ、FⅩ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凝血酶敏感。

【答疑编号100794648,点击提问】

2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由于缺乏维生素K所引起的因子Ⅶ、Ⅸ、Ⅹ和凝血酶原缺乏,称为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

【答疑编号100794647,点击提问】

2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小板发生聚集和释放反应,主要取决于血小板膜特异受体GPⅡb/Ⅲa复合物。

【答疑编号100794636,点击提问】

2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静止血小板的磷脂酰丝氨酸(PS)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当血小板被激活时,PS翻转向外侧,成为血小板第3因子(PF3)。

PF3为凝血因子(因子ⅠXa、Ⅷa、Ⅴa)的活化提供磷脂催化表面。

【答疑编号100794635,点击提问】

2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小板被激活时,磷脂酰丝氨酸(PS)翻转向外侧,成为血小板第三因子(PF3),PF3为凝血因子(因子Ⅸa、Ⅷa、Ⅴa)的活化提供磷脂催化表面,发挥止血作用。

【答疑编号100794634,点击提问】

2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血小板的细胞器和内容物中有许多细胞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a颗粒、致密颗粒和溶酶体颗粒3种。

其中,a颗粒含量最多,估计每个血小板中约含100个。

3种颗粒中含有多种物质与血小板功能相关。

致密颗粒中含有ADP、ATP、5-HT(5-羟色胺)、Ca2+、抗纤溶酶和焦磷酸盐,不含β-TG(β-血小板球蛋白)。

【答疑编号100794633,点击提问】

2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GPⅡb-Ⅲa复合物是血小板膜上的纤维蛋白原受体,参与血小板凝集反应。

【答疑编号100794632,点击提问】

28、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血小板计数参考值为(100~300)×109/L。

【答疑编号100794631,点击提问】

2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理论上任何途径的血小板聚集过程都涉及血小板活化,最终归之于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

凝血酶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凝血酶是最强的血小板活化剂。

【答疑编号100794630,点击提问】

3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与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形成血小板团的功能。

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诱导剂、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Ca2+。

诱导剂主要有ADP、胶原、凝血酶、肾上腺素、AA等。

【答疑编号100794628,点击提问】

3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阿司匹林因其可抑制环氧化酶,从而抑制TXA2的生成,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答疑编号100794627,点击提问】

3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细胞外衣(糖萼,glycocalyx)覆盖于血小板的外表面,主要由糖蛋白(glycoprotein,GP)的糖链部分组成,是许多血小板受体(如ADP、肾上腺素、胶原、凝血酶等)所在部位。

【答疑编号100794644,点击提问】

3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小板黏附是指血小板粘着于血管内皮下组分或其他异物表面的功能。

参与的主要因素有胶原、vWF、GPIb/Ⅸ复合物、GPⅠa/Ⅱa复合物。

【答疑编号100794643,点击提问】

34、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血小板的诱导剂主要有ADP、胶原、凝血酶、肾上腺素、AA等。

【答疑编号100794642,点击提问】

3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小板能充填受损血管内皮细胞脱落所造成的空隙,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过程,故能增强血管壁的抗力,减低血管壁的通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