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三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668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81.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第三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下第三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下第三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下第三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下第三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下第三章.docx

《九下第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第三章.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下第三章.docx

九下第三章

九上第三章

热现象

1.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B.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C.温度可以测量一个物体放出热的多少

D.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不准把温度计当搅拌器使用.

2.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热膨胀的有()

A.用壶烧水时,冷水不能灌得太满.

B.两根铁轨的接头的地方要留有空隙.

C.瘪(biě)进去的乒乓球,用开水烫一下又会重新鼓起来.

D.夏天自行车轮胎的气不能打得太足

3.下列说法中“热”字表示温度的是()

A.木材燃烧放热.B.摩擦生热.C.工作中的电脑会发热.D.今天天气很热

4.我们看到,蜡烛点燃后火焰总是向上的,这是因为()

A.点燃的蜡烛总是竖直放置的.B.蜡烛火焰周围的空气是由下向上对流的.

C.蜡烛火焰不受重力的作用.D.蜡烛的烛芯在上面.

5.若一物体放出热量,那么它的温度将()

A.一定降低.B.一定不变.  C.可能不变.D.可能升高.

6.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如图所示,示数都是18℃,其中一支是不准确的,不准确的温度计是:

()

A.甲B.乙C.丙D.不能确定

7.两支内径不同、下端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的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则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低,示数也小

8.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气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在相同条件下,受热膨胀最大的是______体,膨胀最小的是______体。

9.把长和宽都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紧紧地铆在一起,做成双金属片,用酒精灯给双金属片加热,双金属片就向铁片那边弯曲,这表明当同样受热时,铜片膨胀得比铁片______。

10.两只完全相同的气球,一只涂上白色,另一只涂上红色。

夏天,在阳光下同时撒手,经过相同的时间,那么,升得较高的是______色的气球。

11.如图所示,拿一个装满了水的方框形玻璃管ABCD,加热它的下角A,玻璃管里的水将按照______方向流动(填“A→B→C→D→A”或“A→D→C→B→A”)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属于______。

 

12.如图所示,用手握住烧瓶一会儿,使瓶里空气温度升高,就会看到玻璃管里的水柱A向______移动,这是因为瓶里的空气______。

13.物体的冷热程度用______表示,测量它用______。

它的单位摄氏度的符号是______。

14.写出下面几种情况下的温度值:

甲______℃,乙______℃。

 

15.如图是小红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

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__的规律来工作的。

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

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能

1.质量相等,温度都为100℃的水和水蒸气,它们的内能()

A.相等

B.水的内能比水蒸气的内能大

C.水蒸气的内能比水的内能大

D.无法确定

2.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A.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B.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D.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3.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当受热后物体体积增大。

这是由于()

A.分子运动速度减少,分子间的间隔减少

B.分子运动速度减少,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C.分子运动速度加大,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分子运动速度加大,分子间的间隔减少

4.关于扩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气体有扩散现象;B.只有液体有扩散现象;

C.气体和液体有扩散现象,而固体没有;D.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有扩散现象

5.在空中飞行的球,它具有的能量是()

A.内能和动能B.内能、动能和重力势能

C.重力势能和动能D.重力势能和内能

6.下列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例子,其中不恰当的是()

A.将一些盐放入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一杯水都有咸味;

B.香水瓶打开,在其周围可以闻到香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把一滴黑墨水滴到一杯清水中,过会儿,清水变黑了

7.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高度越高,内能越大

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C.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D.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内能也越大

8.在密闭的,和外界没有热传递的房间里,开动一台大功率的电扇。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电扇工作时,房间里的温度应()

A.略微升高.

B.略微降低.

C.明显降低.

D.不会改变

9.热水和冷水混合时,不计热量损失,下面说法止确的是()

A.热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冷水升高的温度.

B.热水初温度高,它降低的温度一定多.

C.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

D.冷水初温度低,它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10.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把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也变黑,说明分子在不断扩散

C.打开香水瓶后,离很远的地方也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运动

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11.相同质量的热水和冷水同时放入同一冰箱内,热水先结冰——这是著名的姆潘巴现象。

虽然有物理学家已经承认这是事实,但上海3名女中学生却在4个月时间内证明这是错误的。

下列哪种说法中最可以给予3名学生理论上的支持的是()

A.热水的分子运动快,应该先结冰

B.热水内能没有冷水大,所以不容易结冰

C.水结冰必须先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才可以结冰,而热水要达到0℃很显然比冷水慢

D.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没有必要去哟用实验验证

12.用热量、温度、热能三个物理量填入下面的空白处:

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物体吸热升温,这里的“热”是指______;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_____。

13.在夏季,鲜花开遍城市的大街小巷,人们在街上散步时能闻到花香,这种物理现象叫做_________,它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内能的方法

1.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

A.两个物体密度不同.

B.两个物体的比热不同.

C.两个物体的温度不同.

D.两个物体的热量不同.

2.关于热量和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速度大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有热量少的物体.

D.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3.不是热传递方式的是()

A.热膨胀.B.对流.C.传导.D.辐射

4.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

A.比热  B.质量  C.温度  D.热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传递过程是高温物体把温度传给低温物体.

B.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C.热传递过程是物体间或物体各部分之间传递内能的过程

D.无法确定

6.把一张纸卷在一半是铁一半是木头制成的棍子上,然后平放在火焰的上方,将出现()

A.卷在铁上的那一半纸先被烧焦.  

B.卷在木头上的那一半纸先被烧焦.

C.同时被烧焦.

D.无法确定

7.关于温度和热量的概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多.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比低温物体多.

C.高温物体温度下降是因为它的一部分温度传递到低温物体上去了.

D.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与外界不进行热交换,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8.原来温度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铁球,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当它们吸收了相等的热量之后,让它们接触在一起,则()

A.热由乙球传给甲球.B.热由甲球传给乙球.

C.温度由甲球传给乙球.D.温度由乙球传给甲球.

9.对流是靠______的流动来传递热的方式;冰镇汽水应该把冰放在汽水瓶的______。

10.热由物体沿直线向外射出去的热传递方式叫做______。

11.保温瓶的设计,把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尽可能地避免了,夹层里没有空气,瓶口又盖着塞子,可以使______不易发生;夹层里的玻璃壁上镀了银,可以把从里面、外面______来的热反射回去;玻璃和软木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防止热的______。

12.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

传导、对流和______。

用酒精灯给盛有水的烧杯加热,整杯水都变热了,在这里,热主要是以热传递的方式来传递的。

13.热水与冷水混合后,热水放出的热量和冷水吸收的热量______,它们最后的温度______。

14.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______,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______的时候为止。

15.帽子的功能很多,仅从热学的角度看,夏天戴草帽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冬天戴棉帽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

比热容

1.从比热概念出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它是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B.物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比热大的物体肯定比比热小的物体吸收热量多一些.

C.要想提高某物体比热,必须给这个物体加热.

D.比热大的物体能把热量传给比热小的物体.

2.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3倍,要使20g铅升高24℃时需要的热量,可使20g铜温度升高()

A.24℃. B.72℃.  C.8℃.  D.12℃

3.有一长方体,比热为c,质量为m,吸收热量为Q,温度变化为t1-t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与Q、m、t1-t2均无关.  B.Q=0,C=0.

C.若t1-t2=0,则C不能确定.  D.c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4.有甲、乙两种物质,质量之比是3:

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

1,那么升高的温度之比和比热之比分别是()

A.2﹕3,10﹕1. B.3﹕2,1﹕10.  C.5﹕3,2﹕5.  D.3﹕5,5﹕2.

5.铁的比热大于铜的比热,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了相等的热量,那么()

A.铁块的温度升高得多.  B.铁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

C.铜块的温度升高得多.  D.由于初温度未知,所以不能判断.

6.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固态物体,甲物体的比热大于乙物体的比热。

当它们降低相等的温度时,则()

A.甲物体放出的热量较多.  B.乙物体放出的热量较多.

C.两物体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确定哪个物体放热较多.

7.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恰好等于乙物体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则甲、乙两物体比热之比为()

A.1﹕2B.2﹕1C.1﹕4D.4﹕1

8.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等,温度相同,只把甲投入一杯热水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8℃,取出甲(设热量和水量均无损失),再把乙投入这杯热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8℃,由此可知()

A.甲的比热大.B.乙的比热大.

C.甲、乙比热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9.一个钢球的质量为10克,把它放在650℃的炉子里烧了一段时间后,取出来立即放到10℃的水中,结果水温升高到15℃,如果将同一个钢球放在另一个炉子里烧一段时间以后,取出来立即放到相同质量的10℃水中,结果水温升高到20℃,那么另一炉子的温度是()

A.1305℃.B.1300℃.  C.1290℃.D.655℃.

10.原来温度相同的甲、乙两块铁,已知m甲=3m乙,对它们分别加热,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当它们接触时()

A.温度从乙传给甲.  B.热量由甲传给乙.

C.热量由乙传给甲.  D.甲、乙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11.把温度为-4℃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混合后的温度仍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冰的质量减少了.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加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2.铝的比热是0.21×103J/(kg℃),蓖麻油的比热是0.43×103J/(kg℃)。

相同质量的水、铝和蓖麻油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

A.三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B.水吸收的热量最多.

C.蓖麻油吸收的热量最多.  D.铝吸收的热量最多.

13.在用混合法测比热的实验中,量热器的作用是()

A.能测量物体的温度.B.测出物体的热量.

C.能保护温度不变.  D.能很好地防止热量的散失.

1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金属块()

A.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乙的温度高,说明甲的比热大.

B.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甲的温度高,说明甲的比热大.

C.若它们升高相等的温度时,乙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甲的比热大.

D.若它们升高相等的温度时,甲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甲的比热大.

15.使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吸收的热量多些,这是因为它的______大些。

16.铅的质量是铜的质量的2倍,铜的比热是铅的比热的3倍,若吸收相等的热量,铅升高的温度与铜升高的温度之比是______。

17.在测定比热的实验中,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主要是:

(1)量热器小筒要吸收一部分热量。

(2)量热器小筒和小筒中的水要向外散发一部分热量。

(3)金属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量热器的小筒中的过程中,金属块与外界发生了热交换。

(4)从沸水中取出金属块时,会把一些沸水带入量热器的小筒内。

以上原因中,使实验结果偏大者是______。

使实验结果偏小者是______。

(填上述误差原因的序号)

18.在用量热器测定铜的比热的实验中,造成测量误差,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a.量热器小筒水过少,没有完全浸没铜块;

b.被加热的铜块投入量热器小筒时,带入较多的热水;

c.测定混合后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水银柱没有达到最高处就记录了温度;

d.温度计的玻璃泡,直接放在铜块上,未加搅拌就记录了温度。

在上述原因中,造成测量比热值偏大的是______,造成测量比热值偏小的是______(只填产生误差原因的序号)

21.如图所示,是测定某一合金块比热的实验装置,其中天平游码的左端在标尺的零刻度线上,问:

(1)测量合金块初温的装置是____图,混合前水的初温是______℃,水的质量是______千克。

(2)按正确实验顺序,把装置图面字母写出来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求得这种合金的比热为______焦耳/(千克·C)。

 

22.用两只同样的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煤油和某种液体同时加热,每隔1min记录一次煤油和该液体的温度,实验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煤油温度(℃)

10

12

14

16

18

20

22

液体温度(℃)

10

11

12

13

14

15

16

附: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

J/(kg·℃)

物质

酒精

煤油

比热容

4.2×103

2.4×103

2.1×103

(1)设该液体比热容为C1,煤油比热容为C2,则液体的比热容为多少?

它可能是一种什么物质?

 

(2)已知煤油的质量为0.5kg,求上述过程中煤油吸收的热量。

燃料的热值

1.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半杯酒精:

()

A.比热容变小,密度不变,燃烧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变小,密度、燃烧值不变;

C.比热容、密度、燃烧值都为原来的一半;

D.比热容、密度、燃烧值都不变.

2.通过内能、热机内容的学习,可知()

A.物体运动的动能和所有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

做功和热传递

C.在热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燃气做功四次

D.在做功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3.图表示了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四个冲程,合理顺序是:

()

A.甲→乙→丙→丁;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丁→甲→丙→乙;

D.丁→丙→乙→甲.

4.下列关于热机和环境保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B.所有的热机都是用汽油作燃料

C.汽车排出的尾气都是有毒气体

D.热机所产生的噪声,可以被热机上的消声器完全消除

5.在燃烧值表中查出木炭的燃烧值,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5kg这种木炭,完全燃烧时可放出______J热量。

种燃烧的燃烧值(J/kg)

6.酒精的燃烧值为7200J/kg,要获得14400J热量,需要完全燃烧______kg酒精。

7.燃料的燃烧过程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___________,而现代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___________.

8.汽油机是把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能的机器,在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9.四冲程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四个冲程顺序是吸气冲程、___________冲程、___________冲程、___________冲程。

其中___________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___________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0.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___________带走的能量最多,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没法利用___________的能量。

11.如图所示装置是用来演示___________实验的,该实验中___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___能。

 

12.柴油机是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热机。

已知某型号柴油机的效率为η,柴油的热值为q。

将质量为m的柴油完全燃烧,能放出的热量Q=______________,这些热量通过该柴油机的转化对外所做的有用功W=_______________.

磁现象

1.一根钢条接近小磁铁,小磁铁的N极被吸向钢条,这一现象说明钢条原来()

A.一定有磁性,接近磁性的一端是S极;

B.一定有磁性,但不能确定它的极性;

C.一定没有磁性;

D.不一定有磁性。

2.甲、乙两根钢棒,若用甲棒的A1端靠近乙棒的A2端时,有吸引作用;若用甲棒的A1端靠近乙棒的中部时没有吸引作用。

关于这两根钢棒,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棒没有磁性,乙棒有磁性;

B.甲棒有磁性,乙棒没有磁性;

C.甲、乙两棒都有磁性;

D.甲、乙两棒都没有磁性。

3.在研究物质结构时,使用了“原子”的概念;在研究磁现象时,使用了“磁感线”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使用了“参照物”的概念;在研究生物结构时,使用了“细胞”的概念。

其中是根据客观情况假想但实际不存在的是()

A.原子B.磁感线C.参照物D.细胞

4.下述情况中,哪个方法可以确定钢棒没有磁性()

A.将它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相互吸引。

B.将它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相互排斥。

C.将它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相互吸引,再将它的另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仍旧相互吸引。

D.将它的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相互吸引,再将它的另一端接近磁针的北极,两者相互排斥。

5.下面情况中,能断定钢棒原来就有磁性的是()

A.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铁的一端,两者互相吸引;

B.将钢棒的一端靠近磁铁的一端,两者互相排斥;

C.将钢棒放在磁铁附近,钢棒会被磁化;

D.将钢棒靠近铝物质,两者既不吸引又不排斥

6.如图所示,在把钢棒乙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如果乙位于甲的一端时二者相互吸引,位于另一端时二者相互排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甲是磁体.

B.甲和乙一定都是磁体.

C.只有乙是磁体.

D.无法判断哪一个是磁体.

7.如图所示,一只小磁针自A点开始沿圆形轨迹绕条形磁铁缓慢移动一周又回到A点的过程中,小磁针绕自身的转轴转动的圈数为()

A.1圈B.2圈

C.3圈D.4圈

8.如图所示,将大的条形磁铁中间挖去一块,放入一可以自由转动的

小磁针,当小磁针静止时,它的N极应指向()

A.左边aB.右边c

C.b边或d边D.不能确定

9.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

下列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A.B.

C.D.

 

10.下列材料具有磁性的是()

A.磁铁   B.塑料   C.木材  D.铜

11.在一根条形磁铁附近平行放置一根与磁铁形状完全相同的棒状物体XY后,其周围磁场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如图甲所示.将XY两端对调以后,磁感线分布情况未发生改变,如图乙所示.则棒状物体XY可能是()

A.软铁棒B.铜棒

C.条形磁铁,其中X端为N极D.条形磁铁,其中Y端为N极

12.首先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的科学家是()

A.法拉第B.阿基米德C.奥斯特D.托里拆利

13.现代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磁极间的相互______,将车身托起,这就大大减少了______,使列车能高速运行。

14.我们把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做_____;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_____。

15.当两个磁体的S极相互靠近时,它们将互相_____,当一个磁体的N极靠近另一磁体的S极时,它们将互相_____。

电流与磁场

1.一根长直铜导线在靠近一个原来静止的小磁针的过程中()

A.小磁针不动,导线不可能有电流通过。

B.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一定通有电流。

C.小磁针发生转动,导线不一定通有电流。

D.小磁针不动,导线一定没有电流通过。

2.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和物体ab相互吸引,则正确的说法是()

A.ab一定是磁铁,且a端一定是N极。

B.ab一定是磁铁,且a端一定是S极。

C.ab可能是磁铁,且a端是S极。

D.ab仅是一块铁,而不是磁铁。

3.用电磁继电器来操纵高电压、强电流的开关,其主要作用是()

A.节约用电B.操作简单。

C.保护用电器D.避免危险。

4.如图所示,ab,cd为铁棒,当电键S闭合后,ab,cd就被磁化,磁化后的极性为()

A.a端为N极,d端为N极.

B.a端为S极,d端为S极.

C.b端为S极,d端为S极.

D.b端为N极,d端为N极.

5.如图所示,开关S接通后,两个通电螺线管将()

A.相吸.

B.相斥.

C.先相吸、后相斥.

D.先相斥、后相吸.

6.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铁的N极将()

A.顺时针转过90°

B.逆时针转过90°

C.转过180°

D.保持静止状态。

7.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与条形磁铁相互吸引的是()

8.如图所示,为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通电螺线管对条形磁铁的斥力变大,则电源和变阻器接人电路的方式可以是()

A.G接F,E接B,D接H

B.G接F,E接A,D接H

C.G接E,F接B,D接H

D.G接E,F接A,D接H

9.如图所示,在将磁铁插入铜质漆包线绕制的线圈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指针会摆动.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