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8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667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8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8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8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8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8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8章.docx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8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8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8章.docx

积石峡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8章

八章钻孔与灌浆工程

8.1概述

本标段钻孔与灌浆工程包括岩基固结灌浆、岩基帷幕灌浆、地勘洞回填灌浆、边坡排水孔及反渗排水管灌浆封堵等项目。

岩基帷幕灌浆布置在大坝趾板和右岸灌浆洞内,单孔最大孔深78m,在1819m高程以下为双排帷幕(即主、副帷幕),其它部位及右岸灌浆洞内为单排帷幕,孔距2m,排距1.5m,均为竖直孔;岩基固结灌浆布置在趾板帷幕线的上下游侧,在1796m高程以下为三排(上游一排,下游两排),其它部位为两排(上、下游各一排),孔距3m,排距1.5m,钻孔垂直岩基面布置,在1819m高程以上深入岩石5m,其它部位深入岩石8m。

坝址区出露岩基主要为白垩系下统河口群,分布于坝址区河床及两岸较低部位以及木场村一带为紫红色中细砂岩,砖红色泥质粉砂岩,砖红色泥铁质粉砂岩,灰色砾岩,该岩层岩性软弱,力学强度较低,软弱夹层及裂隙较发育;分布于坝址区两岸为紫红色、青灰色中细砂岩夹紫红色砾岩,紫红色、紫灰色砾岩,局部夹泥质粉砂岩,单层厚25~40cm,该岩层强度中等,软弱夹层及裂隙中等发育。

坝址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地下水主要为氯化物-硫酸-钾纳钙水,PH值为8.2~8.6,矿化度0.229~0.331g/l,属弱碱性,对普通水泥不具侵蚀性。

趾板基础相对隔水层顶板埋深(单位吸水率w<3Lu)为:

左岸在岩基面下40~50m,局部达70m;河床在岩基面下40~50m,局部达95m;右岸在砾砂岩底板下40~50m,局部达75m。

钻孔与灌浆工程计划从2008年8月开始,2009年10月31日结束,具备验收条件,灌浆试验拟在2008年4月16日~7月31日完成。

主要项目工程量见表8-1。

8.2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8.2.1施工总体布置

总体布置包括灌浆站、水路、电路、通信线路、灌浆管路、灌浆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施工交通及排水系统等,见《第三卷·图册》钻孔与灌浆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JSX5-TB-8-1)。

表8-1主要项目工程量表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趾板固结灌浆

钻混凝土孔

m

298.1

钻岩石

m

2792

深入岩石5m和8m

灌浆

t

209.4

预埋钢管

m

73.4

埋深0.2m、Φ89

2、固结灌浆试验

钻混凝土孔

m

20

钻岩石

m

150

深入岩石8m

灌浆

t

13

预埋灌浆管

m

4

埋深0.2m、Φ89

3、趾板及右岸帷幕灌浆

钻混凝土孔

m

244.9

其中洞内12m

钻岩石

m

16150

其中洞内1347m

灌浆

t

2753.2

其中洞内354.5t

预埋钢管

m

211.8

Φ89

4、帷幕灌浆试验

钻混凝土孔

m

20

钻岩石

m

1190

灌浆

t

180

预埋灌浆管

m

5

Φ89

5、回填灌浆

m2

500

6、断层处理固结灌浆

m2

2152

钻混凝土孔

m

200

钻岩石

m

1000

深入岩石8m

灌浆

t

75

7、边坡处理排水孔

钻孔

m

5828

孔口PVC管

m

583

Φ50

8、地质钻孔封堵

m

5000

9、反渗排水管封堵

m

100

灌浆站设置现场调度室、计算机房、集中制浆站和值班室等设施,拟在施工现场布置两处,第一处(1#站)拟在上游下基坑道路路边1790m高程,利用石渣回填形成平台进行布置,占地面积300m2,建筑面积204m2,控制灌浆范围为1819m高程以下,使用时间2008年8月~2009年10月31日。

第二处(2#站)拟在右岸灌浆洞洞口,靠下游坡使用钢管搭设平台布置,站内主要设集中制浆站、现场调度室和值班室,计算机房和1#站共用,占地面积100m2,建筑面积70m2,控制灌浆范围为1819m高程以上,使用时间2009年8月~2009年10月31日,见《第三卷·图册》灌浆站平面布置图(JSX5-TB-8-2)。

两个站均遵循交通便利、视线开阔、联络方便的原则合理布置。

水路、电路、通讯线路等根据施工区统一规划从主线路接支路至工作面。

施工区内沿趾板面布置了施工用水主管路,各工作面用水从主水管上每24m设置的闸阀用Φ50胶管接引,系统临时停水后进行管路冲洗等工作,使用右岸设置的1875m高位水池(备用水源)。

趾板用电主线路布置了两条,第一条主线路从上游右堰头配电箱接引,控制趾板河床段和左岸岸坡段施工区;第二条主线路从右坝头接引,控制趾板右岸岸坡段和右岸灌浆洞施工区,各工作面动力用电从主线路上每24m设置的配电箱用3×16mm2+2×6mm2电缆接引。

各工作面照明用电从主线路上每24m设置的配电箱内设置的照明专用开关用4mm2电缆接引,与动力线路按规程分开架设。

工作面通讯设施主要使用对讲机,保证灌浆站与现场调度室及灌浆站与各施工点之间的通讯畅通,拟投入12部3km对讲机。

灌浆管路布置,1#灌浆站送浆管路分两条布置,规格为DN75钢管,第一条控制右岸1800高程以下至左岸1809m高程,管路走向为:

沿右岸趾板开挖边坡外侧下至河床段,后沿左岸1780m马道进入趾板,顺趾板面向上至1890m高程;第二条控制右岸1800m高程以上至1819m高程,管路走向为:

沿右岸1802m马道进入趾板,顺趾板面向上至1819m高程;每条管路在最低端设一条放空管防止管路堵塞,放空管就近接入集水坑内;支管布置沿送浆主管道每20m设一条,垂直边坡接至趾板面给各工作面送浆,规格为DN50钢管。

2#灌浆站送浆管路分两条布置,规格为DN75钢管,第一条控制右岸1819m高程以上至灌浆洞口(1857m平台),管路沿趾板面布置;第二条控制灌浆洞内,在下游洞壁0.5m高设支架布置;支管布置沿送浆主管道每20m设一条,规格为DN50钢管。

各条送浆管路每班用清水冲洗一次,保证管路通畅。

送浆管道外涂黑色进行标识。

灌浆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布置,在两个灌浆站分别布置计算机房,从机房向各个

施工点布设数据传输线路,线路平行于输送浆管线,采用Φ108PVC管作为线管,外涂蓝色进行标识。

施工对外交通主要利用上游下基坑道路及左右岸对外道路,保证人员和物资的正常进出。

河床段和岸坡段场内交通主要利用制作的钢爬梯。

施工排水设施的布置:

在河床段趾板上游侧,靠两岸坡脚各设1个直径1m、深1.5m临时集水坑,配4LP80/50型污水泵抽排。

在两岸岸坡趾板面上游侧紧靠坡脚用浆砌石砌成矩形(40×40cm)排水沟,使污水流至趾板前临时集水坑内,岸坡随钻灌台车移动,选合适位置用砂浆筑横向截流坎,使水排至排水沟内。

1#灌浆站内布置临时集水坑,其结构型式为浆砌石池子,容积为12m3,尺寸为3×2×2m,坑内配4LP80/50型污水泵抽排至污水站内,并在四周设(40×40cm)排水沟。

右岸灌浆洞临时集水坑布置在洞口处,其结构型式为钢板水箱,容积为5m3,尺寸为2.5×2×1m,坑内配4LP80/50型污水泵抽排至1#灌浆站集水坑内。

以上临时集水坑中的污水及时抽排至上游围堰下游坡脚外1780m高程处污水站内,排水系统布置见《第三卷·图册》钻孔与灌浆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JSX5-TB-8-1),处理后清水排至堰前黄河内,沉淀物拉运至指定渣场堆放,污水站设计详见8.5.2.2(4)。

8.2.2施工方案

本标段拟组建基础处理队负责钻孔与灌浆工程施工。

依据趾板伸缩缝的设置计划把趾板划分为20个单元工程,其中河床段4个,左岸岸坡段5个,右岸岸坡段11个。

右岸灌浆洞计划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

趾板段拟在趾板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后开始施工,右岸灌浆洞计划在坝体填筑至1857m高程后开始施工。

趾板段计划分四个工作面平行作业,即:

左岸岸坡段、河床水平段、右岸1796m高程以下缓坡段及右岸1796m高程以上陡坡段,见《第三卷·图册》钻孔与灌浆工程施工布置图(JSX5-TB-8-3),右岸灌浆洞设一个工作面作业;趾板水平段及右岸灌浆洞内铺设轻轨并在轻轨上固定钻灌设备,趾板岸坡段全部铺设轻轨并设计钻灌台车固定钻灌设备。

单元工程内先固结灌浆,检查合格后进行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先施工边排孔,再完成中间排孔,排内分两序加密,采用150型地质钻机钻孔,灌浆方式为孔内循环式灌注;帷幕灌浆先灌注下游排孔,后灌注上游排孔,排内分三序加密,采用300型地质钻机钻孔,灌浆方式为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式灌注,

采用GMS-2006灌浆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对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及灌浆全过程进行抬动观测,并对灌浆质量实时监控和记录。

8.2.3施工工艺流程

8.2.3.1单元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孔→钻灌设备就位→抬动观测孔施工→固结灌浆Ⅰ序孔施工→固结灌浆Ⅱ序孔施工→检查孔施工→资料整理→完工验收→帷幕灌浆Ⅰ序孔施工→帷幕灌浆Ⅱ序孔施工→帷幕灌浆Ⅲ序孔施工→检查孔施工→资料整理→完工验收

8.2.3.2岩基帷幕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孔→铺设轨道→钻机就位→孔口段钻孔→钻孔冲洗→裂隙冲洗→灌前压水试验→制浆→灌浆→待凝→自上而下分段钻、洗、压、灌至终孔→封孔结束

8.2.3.3岩基固结灌浆孔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孔→钻机就位→钻孔→钻孔冲洗→裂隙冲洗→灌前压水试验→制浆→灌浆(→第二段钻、洗、压、灌)→封孔结束

8.2.3.4检查孔施工工艺流程

钻机就位→孔口段钻孔→提取岩芯→钻孔冲洗→压水试验(压浆试验)→自上而下分段钻、取芯、洗、压至终孔→全孔灌浆→封孔

8.2.3.5预埋钢管施工工艺

预埋钢管包括孔口管和灌浆管,预埋时按设计要求在每层或每块混凝土浇筑前固定安装。

8.3施工方法

8.3.1施工准备

8.3.1.1技术准备

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测量复核图纸尺寸、工程量等参数,归纳整理提出质疑。

在由监理、设计组织的技术交底会上澄清质疑、领会设计意图,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编制各分项工程施工计划网络图,报监理部审批。

组织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请项目部专业工程师授课,采取考试及技术人员互相讲课的方法综合评定。

8.3.1.2物资准备

物资准备主要包括材料和设备两项,材料主要有水泥、水、外加剂、掺合料等;设备主要有钻孔设备和灌浆设备两种,钻孔设备包括钻机、钻杆、钻具、钻头、压力软管、供水管及阀门等,灌浆设备包括灌浆泵、搅拌机、灌浆管、流量计、压力表、灌浆塞、自动灌浆记录仪等。

以上物资中水泥由业主负责供应至项目部工地仓库,其他物资均由项目部自行采购。

依据施工计划网络图编制物资需求计划表,报物资机电部统一采购,水泥、外加剂、掺合料、压力表、流量计、钻头、钻具等物资按季备货,其它物资按半年备货。

8.3.2灌浆试验

依据岩基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的灌浆试验技术要求,编制详细的试验大纲,报监理部审批。

8.3.2.1浆液试验

由试验室组织对岩基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拟定的不同水灰比、不同掺合料和不同外加剂的浆液进行下列项目的试验:

浆液配制程序及拌制时间;

浆液密度或比重测定;

浆液流动性或流变参数;

浆液的沉淀稳定性;

浆液的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或终凝时间;

浆液结石的容重、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性;

其它试验内容。

完成以上试验内容后编写试验报告,报监理部审批。

8.3.2.2现场灌浆试验

灌浆试验区的选择:

根据建筑物布置情况和地质条件,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作为试验区,本标拟选在坝基开挖区坝0-130、坝右0+164处1760m高程平台上(见《第三卷·图册》钻孔与灌浆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JSX5-TB-8-1)),布置灌浆试验孔,分为两块,平行坝轴线方向长24m,垂直坝轴线方向长8m,面积192m2,盖板混凝土厚度为0.8m,见图8-1。

灌浆站靠近试验场地下游侧布置。

以上方案报监理及设计单位批准后实施。

依据批准的灌浆试验大纲,在试验区布置孔位,按大纲拟定的施工程序和方法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布置检查孔检查灌浆效果,整理分析各序孔和检查孔的单位透水率、单位耗灰量等试验资料,编写试验报告,报监理部审批。

8.3.3岩基帷幕灌浆施工

 

8.3.3.1测量放孔

由测量队组织人员采用TCR402型全站仪测量放孔,复核趾板面预埋管的位置和方向,制作带压印的金属标签,固定在钻孔附近的钢筋上,标签上标记孔号、序号、孔口高程、孔深、段次等参数。

帷幕灌浆孔分三序施工。

见《第三卷·图册》钻孔与灌浆工程施工布置图(JSX5-TB-8-3)。

8.3.3.2钻机就位

沿趾板面使用工字钢铺设轻轨,河床段和左岸1809m平台段在轻轨上直接固定钻机和钻架,岸坡段制作钻灌台车固定钻机和钻架,台车沿趾板面移动用2个5t导链牵引,用16#钢丝绳固定在趾板面Φ28锚桩上。

固结灌浆台车有三种形式,尺寸分别为(长×宽):

4.5×6m、4.5×4m和4.5×7m,计划制作4台;帷幕灌浆台车有两种形式,尺寸分别为(长×宽):

4.5×3m和4.5×4m,计划制作6台(和固结灌浆共用1台),支架选用优质型钢采用镙栓连接成型,台面铺设厚5cm木板,四周及顶部用帆布蓬住,留门和窗子,见《第三卷·图册》趾板岸坡段钻灌台车设计图(JSX5-TB-8-4)。

钻机主要采用汽车吊车吊运至工作面台车上,个别部位由人工拆装并搬运。

钻机校准整平使用水平尺和罗盘仪,在开孔和钻进过程中反复校核,保证钻机的平整稳固。

钻机用XY-2型和XY-2PC型油压地质钻。

8.3.3.3钻孔

钻孔顺序按灌浆程序分序分段进行。

钻头使用Φ56金刚石钻头,并用KXP-1型测斜仪每5~10m量测一次,孔底偏差不得大于表8-2规定的数值。

钻孔结束用木塞及时堵住孔口,防杂物落入孔内。

表8-2孔底允许偏差表单位:

m

孔深

20

30

40

50

60

最大允许偏差

0.25

0.50

0.80

1.15

1.50

对于顶角大于5°和深度大于60m的帷幕灌浆孔,其孔斜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或监理人指示执行。

8.3.3.4洗孔

钻孔冲洗在钻孔结束后从钻杆中通入大流量水流。

从孔底向孔外冲洗岩粉等孔壁残留物,回水澄清延续5min结束。

裂隙冲洗根据灌浆试验确定的冲洗方法,冲洗压力为80%灌浆压力,压力超过1MPa时,采用1MPa,冲洗时间单孔不少于30min,冲至回水澄清后10min结束,孔内残积物厚度不超过20cm。

裂隙冲洗时邻近有正在灌浆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不到24小时不能进行,冲洗结束24h未灌浆作业必须重新冲洗。

8.3.3.5灌前压水试验

灌前压水试验采用简易压水试验法,即采用灌浆压力的80%,若大于1MPa,采用1MPa,压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成果用透水率表示,计算公式为q=Q/PL,其中:

Q压水流量(单位L/min);P压力(单位MPa);L段长(单位m)。

先导孔布置在主帷幕排或先灌排,在I序孔中选取,按不少于灌浆总孔数的20%布置,即387×20%=77孔,按80孔计算,压水试验试段数约为656段(依据单孔平均灌浆深度41m,段长按5m进行计算)。

自上而下分段作压水试验,按图纸要求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

压水试验压力值选用见表8-3。

8.3.3.6制浆

采用ZJ-400型高速搅拌机拌浆,JJS-10型贮浆机贮浆,使用BW-200型泥浆泵送浆液至各灌浆点JJS-2B型搅拌机内,制浆站布置见《第三卷·图册》JSX5-TB-8-2中图A-A和B-B,水泥库配备拆包机,设专职人员清理水泥袋。

浆液配比为0.5:

1,

配浆材料的称量采用磅秤,称量误差小于5%,加水量使用流量计控制,并用比重计复测,从开始制备至用完的时间控制在4h。

各灌浆地点复测来浆浆比,根据需要配制使用。

表8-3压水试验压力值选用表

灌浆工程类别

钻孔类型

灌浆压力(MPa)

单点法试验压力(MPa)

五点法试验压力(MPa)

帷幕灌浆

先导孔

≥1

1

0.3,0.6,1,0.6,0.3

<1

0.3

0.1,0.2,0.3,0.2,0.1

<0.3

灌浆压力

检查孔

1

0.3,0.6,1,0.6,0.3

固结灌浆

检查孔

1~3

1

≤1

灌浆压力80%

8.3.3.7灌浆

岩基帷幕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环式灌注,循环灌浆工艺流程见图8-2所示;灌浆、洗孔、压水试验、裂隙冲洗全过程使用GMS-2006灌浆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进行压力、进浆量、浆比及抬动变形的监测记录,在进行裂隙冲洗、压水试验和灌浆过程中必须监测。

灌浆使用SGB6—10型灌浆泵。

 

(1)灌浆压力和灌浆方法

灌浆压力依据灌浆试验确定并经监理批准后执行,施工中接触段和注入率大的孔段分段升压,其它灌浆孔段尽快达到设计值。

帷幕灌浆压力按表8-4控制,最终依据灌浆试验结果确定。

灌浆段长度因故超过10m,对该段采取重新钻孔进行分段复灌等补救措施。

表8-4灌浆压力控制表

段长深度(m)

0~1.5

1.5~5

5~10

10~15

15~20

20~25

25~30

30~35

35~40

>40

压力(MPa)

0.2~0.5

0.5

0.8

1.0

1.5

2.0

2.5

3.0

3.5

4.0

(2)浆液水灰比和变浆标准

水灰比依据灌浆试验确定并经监理批准后执行,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注入率持续减少时,或当注入率保持不变而灌浆压力持续升高时,不得改变水灰比。

当某一比级浆液注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已达30min,而灌浆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显著改变时,需换浓一级水灰比浆液灌注。

(3)灌浆结束标准

当灌浆段在最大设计压力下,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60min,可结束灌浆。

若长期达不到结束标准时,报请监理工程师共同研究处理。

(4)特殊情况处理

1)灌浆过程中,发现冒浆、漏浆时,根据情况采用嵌缝、表面封堵、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等方法处理。

2)灌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时,如串浆孔具备灌浆条件,可同时进行灌浆,须一泵灌一孔。

否则将串浆孔用塞塞住,待灌浆孔灌浆结束后,串浆孔再行扫孔、洗孔。

3)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因故中断按下列原则处理:

尽可能缩短时间,及早恢复灌浆,否则立即冲洗钻孔,冲洗无效必须扫孔;恢复灌浆使用开灌比级水灰比的浆液,如注入率与中断前近似,采用中断前的水灰比,如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较多,则逐级加浓;恢复灌浆后,注入率较中断前减少很多,且在极短时间内停止吸浆,采取重新钻孔复灌等补救措施。

4)灌浆段注入量大,灌浆难于结束时,可选用下列措施处理:

低压、浓浆、限流、限量、间歇灌浆;浆液中掺加速凝剂;灌注稳定浆液或混合浆液;该段处理后重新扫孔,依据技术要求进行灌浆,直至结束。

5)灌浆过程中如回浆变浓,宜换用相同水灰比的新浆进行灌注,如效果不明显,

延续灌注30min,即可停止灌注。

6)钻孔中遇断层,出现夹钻、卡钻现象可以采用在断层段单独灌浆待凝的措施,或采用加密、加深的措施。

灌浆过程中采用高压灌浆处理。

8.3.3.8封孔

灌浆结束后,会同监理人进行单孔验收,验收合格后开始封孔。

采用分段灌浆封孔法,即:

全孔灌浆完毕后,自下而上分段进行纯压式灌浆封孔。

分段长度20~30m,使用浆液水灰比0.5,灌浆压力为相应深度的最大灌浆压力,持续时间一般为30min,孔口段为1h。

待孔内水泥浆液凝固后,灌浆孔上部空余部分,大于3m时,继续采用导管注浆法进行封孔,小于3m时,使用干硬性水泥砂浆人工封填捣实。

8.3.4固结灌浆施工

8.3.4.1测量放孔

放孔办法同8.3.3.1。

岩基固结灌浆孔分两个次序施工,见《第三卷·图册》钻孔与灌浆工程施工布置图(JSX5-TB-8-3)。

8.3.4.2钻机就位

方法同8.3.3.2。

趾板固结灌浆采用XY-2PC型油压地质钻机。

8.3.4.3钻孔

钻孔顺序按灌浆顺序分序进行。

岩基灌浆孔使用Ф56硬质合金钻头,用KXP-1型测斜仪测量孔斜,孔底允许偏差不大于1/80孔深。

钻孔结束用木塞堵住孔口,防杂物落入孔内。

8.3.4.4洗孔

方法同8.3.3.4。

8.3.4.5灌前压水试验

方法同8.3.3.5。

8.3.4.6制浆

方法同8.3.3.6。

8.3.4.7灌浆

岩基固结灌浆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循环式灌注,孔深小于6m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

在灌浆、洗孔、压水试验全过程使用GMS-2006灌浆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进行压力、进浆量、浆比及抬动变形的监测记录。

灌浆泵型号为SGB6-10。

(1)灌浆压力和灌浆方法

灌浆压力依据灌浆试验确定并经监理批准的参数执行,初期灌浆压力按0.2~0.4MPa控制。

灌浆压力值以安装在孔口回浆管路上的压力表读数为准,压力读数为指针摆动的中值,压力表指针摆动范围不大于灌浆压力的10%。

(2)浆液水灰比和变浆标准

按灌浆试验确定并经监理人批准的水灰比施灌,灌浆浆液由稀到浓逐级变换。

(3)灌浆结束标准

在该段最大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继续灌注30min,结束灌浆。

(4)特殊情况处理

方法同8.3.3.7(4)条。

8.3.4.8灌浆孔封孔

封孔采用“导管注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

8.3.5回填灌浆施工

8.3.5.1测量放孔

测量放孔,确定灌浆孔的位置,在孔位附近标识孔号、孔深、序号等参数。

8.3.5.2预埋灌浆管

采用手风钻入岩10cm,钻头使用Ф42硬质合金钻头,钻孔结束,用高压风通过钻杆冲洗孔壁。

沿洞长方向设锚杆固定预埋管,每个施工区段埋设进浆管、排气管和回浆管各一道。

8.3.5.3灌浆

回填灌浆采用纯压式灌注。

灌浆时密切监视衬砌混凝土变形。

按不大于50m长度划分的灌浆区段,区段内分环分序进行灌浆,灌浆分两序施工,且两序间隔时间不得少于48h。

灌浆压力为0.2~0.3MPa。

浆液水灰比为,Ⅰ序孔灌注0.6(或0.5):

1的水泥浆,Ⅱ序孔可灌注1:

1和0.6(或0.5):

1两个比级的水泥浆。

空隙大的部位灌注水泥砂浆或高流态混凝土,水泥砂浆的掺砂量不大于水泥重量的200%。

灌浆结束标准为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并继续灌注5mim即可结束,对往外流浆和往上返浆的灌浆孔进行闭浆待凝,待凝时间不少于24h。

回填灌浆因故中断时,及时恢复,中断时间大于30min,设法清洗至原孔深后恢

复灌浆,若灌浆孔仍不吸浆,重新就近钻孔进行灌浆。

灌浆结束后,排除钻孔内积水和污物,采用浓浆将全孔封堵密实并抹平,割除露出混凝土衬砌表面的埋管。

8.3.6反渗排水管封堵施工

用高压水冲洗反渗排水管,直至回水变清为止。

用塞子塞到趾板下游至少5m以外。

塞子上游的管道用水灰比为0.4:

1的水泥浆灌浆直至不吃浆。

待凝一段时间后,灌浆压力采用1.25倍的水头进行灌浆封堵。

待凝14天后,压水试验压力采用1.1倍水头,持续6个小时,测试渗透量。

渗透流量不满足监理人要求时,重新灌浆,并重新进行压水试验,直至试验结果满足监理人要求。

灌浆结束后,对趾板上游集水坑采用与趾板混凝土相同的混凝土回填,采用导管法浇筑。

首先使用污水泵抽排坑内沉淀物,下导管至坑底,混凝土通过导管浇筑,浇筑中慢慢上提导管,并始终保证导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随混凝土面上升把坑内水全部挤出,待混凝土面上升到和趾板面高程相同后结束浇筑,养护方法同趾板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