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规划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529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规划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XX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规划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XX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规划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XX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规划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XX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规划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规划项目建议书.docx

《XX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规划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规划项目建议书.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规划项目建议书.docx

XX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规划项目建议书

 

某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还建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某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还建。

1.1.2项目性质

新建市政基础设施。

1.1.3项目地点

某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还建项目位于天府新区某街道大安桥社区,某小区南侧。

项目为原小区内因故缓建的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还建,整体呈东~西走向,邻老成仁路部分呈倒“U”型,道路东边为由西向东的直道路。

1.1.4建设单位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成都天府新区天府新区某街道办事处。

天府新区某街道办事处按照成都市天府新区直管区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及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精神,按照城市规划、市政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负责重大城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通过建立和完善天府新区建设投融资体制,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活动中的导向和调控作用,促进资本、资产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流动,提升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的层次、能级和效益,促进城市建设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滚动增值,为加快天府新区某街道的城市化进程服务。

1.1.5建设背景

自2011年天府新区某街道开发建设的全面启动以来,新城的各项事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天府新区某街道办事处围绕建设现代化商务商贸区的目标,按照“先规划”后“开发”、先“框架”后“建筑”的建设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开发理念,加速推进各项基础、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致力于把天府新区某街道打造为成都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和市域次级商务商贸中心。

2014年3月,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宣布,直管区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最大民生工程。

在天府新区建设积极推进的过程中,天府新区某街道征地拆迁量较大,场镇范围内除某外无建成的大型的商品房小区。

同时,由于被拆迁人员的安置小区建设进度较慢,导致大量被拆迁人员集中已建成的安置小区中集中聚居,某小区的入住率非常高。

从而导致了该小区的人员、车辆高度集中。

特别是新增拆建人员购置新车或本身就有车辆,人员的入住导致车辆大幅度增加,导致小区停车困难,甚至堵塞消防通道,并进一步影响了该片区的居住环境及交通状况,存在明显的社会安全隐患。

同时,新的安置小区的建设工作刚刚开始,需要多年后才能投入使用。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某小区高入住率的情况无法在短期内缓解,其严重的停车难、出行难问题也无法缓解。

需进一步说明的是,2007年某小区项目建设原规划车位为750个,其中已经包括了本项目拟建的230个。

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本项目的230个车位未能实施,现在属于补课,还建。

因此,本项目的积极推进,将可以进一步完善天府新区某街道的基础配套建设,实现天府新区某街道的和谐发展,使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而行、协调一致。

1.1.6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天府新区某街道某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还建项目道路工程全长801.03米。

道路宽度6米,道路一侧规划修建停车位230个(规格3m*5m),红线宽度11米。

包括道路工程、停车位工程、绿化工程、路灯工程和交通工程等。

项目已于2007年已经完成了大三线(雨水管网、污水管网、电力管道)和小三线(通信工程、给水管网、燃气管道)的主要工程。

但因时间较久,项目建设还需完成检查井的设置及相关恢复工程。

1.1.7项目建设期

结合项目的特点及需求的紧迫性,考虑建设期为3个月:

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

1.1.8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1)总投资

项目估算总投资297.05万元。

(2)资金来源

本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是安置小区配套项目,项目资金为政府拨付。

1.1.8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相关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某小区道路及停车位还建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道路工程

1

设计车速

km/h

30

2

路基宽度

m

11

3

道路类别

城市支路

4

路面设计年限

10

5

最小坡长

m

42.35

6

最小纵坡

0.40%

7

最大坡长

m

133.76

8

最大纵坡

5.87%

9

路线总里程

m

801.03

道路配套工程

1

路灯工程

32

2

雨水管网工程

已完成

3

污水管网工程

已完成

4

交通工程

m

801.03

5

电力工程

6

通信工程

7

燃气工程

8

给水工程

9

绿化工程

20

总投资

万元

297.05

1

工程费

万元

243.98

2

其他费用

万元

31.07

3

预备费

万元

22.00

1.2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1)《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2)《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四川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

(5)《天府新区某街道总体规划2013-2030》;

(6)《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7)《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8)《天府新区一站式收费管理办法》(天成管发【2015】3年号);

(9)《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10)《成都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4版)

(11)业主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

(12)相关的工程设计规范及标准(见相应章节)。

1.3研究主要结论

1.3.1研究主要结论

道路为市政基础设施,对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承载水平、增加城市容量和发展后劲、发挥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稳定协调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天府新区建设积极推进的过程中,天府新区某街道征地拆迁量较大,场镇范围内除某外无已经建成的大型的商品房小区,某成为拆迁过渡人员的聚居小区,入住率高,人员、车辆高度集中。

导致小区停车困难,甚至堵塞消防通道。

并进一步影响了该片区的居住环境及交通状况。

存在较大的社会安全隐患。

本项目作为成都市天府新区天府新区某街道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建设可有效缓解某停车位严重不足的情况,并进一步优化某小区附近的交通现状,提高小区的居住生活条件。

项目建设条件具备,建设内容与规模适当,建设方案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

项目建设可以为天府新区某街道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发挥其功能提供载体,同时带动区域人居环境改善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必要可行。

1.3.2相关建议

(1)建议建设单位继续做好本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优化设计,以节约投资,提高效益。

(2)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单位仍应加强与当地有关部门的联系,包括规划、园林旅游、交通、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多方征求相关职能单位对本项目建设的建议和意见,确保项目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从而保证整个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和落实有关制度,包括项目建设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招投标制度、工程合同管理制度等,建议项目建设资金设立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第二章项目所在地概况、规划及建设条件

2.1项目所在地概况

2.1.1地理位置

天府新区某街道,地理坐标东经103°59′,北纬30°29′,位于成都市南部(成都平原边缘),双流县中部偏东南,北部毗邻华阳镇,南接煎茶镇,东靠兴隆镇,西连公兴镇、永安镇。

天府新区某街道区位条件优越,距市区10分钟车程、距双流机场20分钟车程,距天府大道末端广场5公里、地铁一号站(华阳二江寺站)约1公里,国道成仁路、公正路穿境而过,天府大道延伸线等城市干线正在建设,自来水加压站、110千伏变电站、天然气调压站等基础配套不断完善。

目前,天府新区某街道已纳入天府新区、天府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和国际赛事产业功能区。

天府新区某街道坚持高端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推进高新技术和高端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总部经济、运动赛事、高端教育、高尚怡居和旅游休闲五大产业,打造休闲城市五大产业功能区。

一座环境优美、功能完备、交通发达、产业强劲的现代国际新城正在加快建设,加速迈向国际化、现代化。

2.1.2行政区划和人口

场镇幅员面积0.5平方公里,场镇人口5,000人,成仁路穿镇而过,加上场镇一面临水一面靠山,严重制约了场镇的发展,天府新区某街道于2004年启动了新区一期、二期工程,同时提出跨河发展战略,锦江天府新区某大桥将于近期启动,我镇规划出了沿锦江沿岸为场镇居住片区和高档住宅区,预计5年内场镇规模将达到1.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5万人。

2.1.3经济概况

2006年5月天府新区某街道被列为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2008年3月被确定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后,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

2012年1-6月,共完成工商税收1.1734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3.33%;全镇固定资产投资6.0063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0.8572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0.42%;招商引资总到位资金6.3463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9%。

农民人均纯收入6392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5元,同比增长15%。

自开发建设全面启动以来,天府新区某街道围绕建设现代化商务商贸区的目标,按照先“基础”后“开发”、先“框架”后“建筑”的建设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开发理念,加速推进各项基础、公建配套设施建设。

2.1.4区位优势

双流县天府新区某街道,地理坐标东经103°59′,北纬30°29′,位于成都市南部(成都平原边缘),双流县中部偏东南,北部毗邻华阳镇,南接煎茶镇,东靠兴隆镇,西连公兴镇、永安镇,距成都市区(二环路人民南路立交桥)仅16多公里、市新行政中心办公大楼9.5公里、双流县城27公里、双流机场19公里、华阳镇9公里、地铁一号站(华阳二江寺站)约1公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

随着社会经济进入了城乡统筹和科学发展的新阶段,成都市形成了新的城乡规划空间发展战略,向南将是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而天府新区某街道,正好位于城市南部发展走廊的核心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1.5交通优势

(一)公路交通。

除目前的国道成仁路,正在建设的公正路(连接双黄路,成仁路和南沿线天府新区某段的横向公路)外,07年将启动实施南延线天府新区某段、站华路天府新区某段的建设,最终形成天府新区某街道发达的公路路网。

2、航空。

天府新区某街道距离双流国际机场仅18公里,有目前的双华路直达,未来(机场第二跑道建成后)有新双华路和公正路直达,交通十分便捷。

(二)城市轻轨。

据悉,成都市地铁1号线将修建到华阳,天府新区某地界距离华阳二江寺站仅1公里。

(三)河运。

在华阳的成都港建设已进入尾声,随着锦江下一步通航,锦江将成为都市旅游的黄金水道,而天府新区某将成为锦江流域上的一颗明珠。

(四)公共交通。

目前天府新区某街道拥有城市公交811路,沿成仁路、天府新区某街道运营。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的发展,将使天府新区某街道与成都市主城区连成一片,具有非常优秀的交通环境。

2.1.6投资环境

规划优势,2006年8月16日,天府新区某街道被正式确定为全市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之一。

现天府新区某街道正在实施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即南延线天府新区某段、天府新区某锦江大桥和公正路建设、天府新区某110千伏变电站、天府新区某供水站、天然气管道铺设及小三线下地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某城建投资有限公司办公楼工程、天府新区某污水处理站、天府新区某医院及“2111”工程(即田径场、灯光球场、健身房、游泳池、训练中心)、中国城镇集团项目建设、旧场镇综合改造工程。

目前天府新区某锦江大桥已开始施工,公(兴)正(兴)路大安桥村段的拆迁工作已经完成。

2.1.6基础配套设施优势

(一)交通。

镇内有成仁路、天府大道天府新区某段、正红路、站华路、府河等构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二)能源。

随着天府新区某街道的发展,城镇的给水、给电、给气,已纳入成都市区域的供水、供电、供气系统,并在天府新区某街道建设污水处理站,日供水能力2.4万平方米,日供气能力2万立方米;电话、光纤、宽带等一应俱全;医院、商场、金融机构、学校等社会配套体系健全。

(三)人居环境。

天府新区某街道作为综合服务型重点镇,并锦江天府新区某段形成未来城市的南湖,产业重点发展商贸服务,强化休闲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的发展,建设滨水生态高尚居环境,在新成仁路两边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意产业的生态办公园区和总部基地。

(四)政务服务功能齐备。

以“你发财、我发展”为服务宗旨,竭诚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做到热情服务、真诚相待,灵活地运用政策和处理问题;坚持为企业执行特派联络制、项目跟踪服务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让企业家一心一意搞经营,办好自己的企业;坚持“一站式”服务,在水、电、气、通讯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便捷、满意的服务;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创造安定、宽松的投资环境与发展环境,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2.2建设条件

2.2.1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天府新区天府新区某街道大安桥社区,沿某小区南侧修建。

2.2.2场址自然条件

(一)地质地貌

项目所在地地势西高东低,土质粘性,地耐力强,地质稳定。

地面以下30米内土体具有多层结构类型,去除表层建筑地面覆盖层后,自上而下大体分布有六个地质层:

表土层(硬壳层)、第一软土层、第一硬土层、第二软土层、第二硬土层、非粘土沙层。

(二)水文

天府新区年平均水位2.82米,最高年平均水位3.27米(1954年),最低年平均水位2.28米(1934年);历史最高水位4.37米(1954年7月28日),历史最低水位1.89米(1934年8月27日)。

城内河道常年水位在2.2米至2.8米之间。

地下水位受季节、运河水位涨落发生变化,也与排水情况有关。

渗水层一般见于±0.01米至1.00米之间(三)气象

成都市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气温:

年平均气温15.7℃,最高年平均气温17.3℃(2002年),最低年平均气温14.9℃(1980年);历史最高气温39.3℃(2007年7月28日),历史最低气温-9.8℃(1958年1月16日)。

风向风速:

年平均风速3.4米/秒,年最大平均风速4.7米/秒(1970年、1971年、1972年),年最小平均风速2.0米/秒(1952年);最大风力等级8级。

年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季居多),其次为西北风(冬季)。

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1099.6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544.7毫米(1957年),年最小降水量600.2毫米(1978年);年最多降水日为154天(1980年);日最大降水量343.1毫米(1962年9月6日)。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

雪:

降雪次数平均1~3次/年,最大积雪厚度26厘米(1984年1月19日)。

霜:

平均年无霜期321天,最早初霜期10月21日(1984年),最迟终霜期4月18日(1962年)。

(三)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1990年颁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2001年2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项目一般构(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按6度设防,重要的构(建)筑物提高一度设防。

(四)市政配套条件

项目本属于某小区的建设工程之一,在某小区建设时已经完成了相关管线的铺埋工作。

项目无需再考虑项目区周边水、电、通讯等的接入工作,启动优势明显。

项目临近老成仁路,相关道路直接通往项目所在地。

项目实施时,仅需要临近项目道路修建30米长左右的便道便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运输需求。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项目建设是天府新区某街道发展的需要

2011年,四川省政府批复原则同意《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下称《总体规划》),标志着天府新区建设正式启动。

根据《总体规划》,天府新区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其中成都市1293平方公里,资阳市191平方公里,眉山市94平方公里。

自2011年天府新区某街道开发建设的全面启动以来,新城的各项事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天府新区某街道办事处围绕建设现代化商务商贸区的目标,按照先“先规划”后“开发”、先“框架”后“建筑”的建设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开发理念,加速推进各项基础、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致力于把天府新区某街道打造为成都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和市域次级商务商贸中心。

随着天府新区某街道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也要同步推进,杜绝配套设施不完善而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制约问题,保证天府新区某街道持续健康的发展,真正成为天府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和市域次级的商务商贸中心。

3.2项目建设是解决天府新区某街道停车难、出行难问题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成都市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汽车进家庭的步伐加快,城市机动车发展迅猛,根据2011年至2013年的完整数据,2011年成都非私家车数量约为27万,到2013年达到31万,每年增加2万辆;而私家车的数量从2011年的166.82万辆,增加到2014年底的228.39万辆,占据了汽车总保有量的87.86%。

2014年1月至11月,新上牌汽车达到56万辆,增长率达到了21%。

截至2014年11月,成都市机动车保有量为308万辆,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

同时,目前天府新区建设中,天府新区某街道拆迁量大,需要大量的过度安置房。

目前,天府新区某街道附近除了某小区外,无大的居住点,导致大量拆迁人员聚居,导致了停车位的严重不足,并进一步造成了交通拥堵。

项目规划道路和停车位一体,连接了某东侧和西侧,增加了东西连接的通道数。

同时,项目围绕某小区及其他规划在建小区,可以为小区居民提供停车服务,缓解小区早期规划建设过程中停车位数量不足的矛盾。

3.3有利于加快区域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本项目建成后与其它道路组成区域路网,不仅能够用于天府新区某街道区的生产建设,还能有效满足区域居民生活的需求。

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该该片区基础设施,完善区域路网,加快周边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方便居民的出行;提升城市的形象,对推动城市经济持续、高效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4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促使城市总体规划实施

在《成都市城市规划(2003-2020)》中,提出成都市城市发展总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工业新跨越,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开拓现代农业新局面,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努力建设成中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成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战略基地,西部竞争力最强的都市区。

根据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天府新区某街道将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建设能有效增强,城市承载能力,促使城市总体规划实施。

3.5增强城市道路交通功能,改善城区面貌的需要

交通是城市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标志着城市建设水平和服务功能的高低。

本项目的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天府新区某街道交通状况,带动城市再开发,为天府新区某街道未来发展打下重要基础。

因此,项目建设将对整个城市交通路网结构的改善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还将进一步改善相应的市政配套设施和城区面貌,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扩大城市规模,促进人民群众居住环境的改善。

第四章项目需求分析与建设内容

4.1项目需求分析

4.1.1项目区位

本项目具体建设地点位于天府新区某街道田家寺村,某小区南侧。

其主要功能就是解决某小区停车位规划不足的问题,并为某及周围居民多提供了一条东西走向的交通通道。

项目的建成可极大优化某小区及周边的交通状况。

4.1.2需求预测

本项目以停车功能为主,通行功能为辅。

可从停车及交通等两方面入手展开对项目的需求预测。

(一)停车需求预测

项目属公共停车场性质,主要为某及周围小区服务。

根据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分析,通常停车步行范围为100-300米。

作为住宅小区,其停车具有明显的时段特性,即夜间停车、白天空闲。

其停车需求可以从某小区及相邻住宅的住宅总户数、居民入住户数、已有停车位等相关信息进行预测。

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4》,现在实施的一般住宅车位、车库配比标准为1∶0.4-1∶0.8不等,也就是说,小区最高车位配比为接近一户一车位,最低三户一车位。

其中,中心区的小区配比最高,达到1∶0.8。

即停车率为0.33-0.4之间,其中0.33为最低标准。

注:

停车率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

某规划户数为2464户,仅有地上车位520个,无地下停车位。

小区的停车率为21.1%,比规定停车率的下限还要低。

相关比较见表4-1。

表4-1某停车需求分析表

序号

项目

实际值

建议值

最低差额值(个)

1

停车率(建设前)

0.211

0.33~1

293

2

规划后停车率(建设后)

0.304

0.33~1

63

由表4-1可知,某现有停车率仅能达到0.21,即将近5户人家才能拥有一个停车位,停车矛盾极其突出。

项目规划建设230个标准车位,建设后的停车位如全为某小区使用,则停车率可达到30.4%。

该值虽然仍无法满足某目前高入住率条件下的停车需求,但限于项目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已经无法再增加车位。

项目建设可对现有的停车及交通状况起到优化作用,有利于改善小区的交通环境,有利于小区的安全和稳定。

因此,项目的建设十分必要,建议尽快实施。

(二)交通需求

交通量预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片区路网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给片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在当前这种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下的影响,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

道路断面的设置形式是否合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条件。

设计通行能力低于设计交通量的道路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容易造成片区路网的交通拥挤,甚至发生交通堵塞,要求设计通行能力必须大于设计交通量。

另一方面,通行能力也不能过大,否则使道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

在道路设计年限范围内,道路建成后其服务水平是完全可以满足要求的。

交通量预测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因素很多,把握预测方向和提高预测精度,一直是世界各国交通研究重要课题,同时,也是一切交通问题研究的基础。

本项目属于新建道路,远景交通量一般只包括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二类。

按城市道路设计规以及交通部发布的《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城市支路为15年,故本项目的设计年限取15年。

该项目建成时间为2016年,所以其预测基年为2016年,预测目标年为2031年,其中每隔5年为一个特征年。

按照片区用地规划,整个区域的背景流量直接受区域用地规划的影响,并结合片区路网规划,其两侧主要为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

结合片区路网的出行分析,最终得到研究区域预测基年的高峰小时产生量和高峰小时吸引量。

表4-2区域内预测基年全天诱增交通产生和吸引量预测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

(平方米)

比例

高峰小时产生量

(pcu)

高峰小时吸引量(pcu)

居住

142532

99.3%

128.28

327.8

商业

1000

0.07%

0.7

3.2

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