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366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13.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饰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装饰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装饰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装饰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装饰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饰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

《装饰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饰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装饰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docx

装饰物联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7年3月

 

正文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装饰行业视角下的物联网

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受益行业是作为技术支持核心的TMT行业。

物联网建设中的传感器、管理平台、传输网络、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基础通信均是TMT行业的范畴,可以说TMT行业涉及了物联网产业链体系中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未能纳入上述四层次的物联网产业链体系中。

这一重要环节便是物联网落地应用过程中的建造(或改造)环节,包括物联网各个层级设备的综合布线和终端安装,以及与建筑结构、机电工程的综合协调。

在建造(或改造)环节上,TMT行业并无优势可言,甚至在物联网综合布线和设备安装过程中可能对建筑原有结构、装饰造成二次破坏,使得智慧城市建设的效率、效果大打折扣。

传统装修装饰行业具备将物联网建造环节衍生出的智能系统安装工程纳入装修装饰整体流程中经验和实力,甚至能够将物联网建造设计环节提前至与建筑结构、机电设计并行。

物联网建造将带给装修装饰行业一次“智装一体化”的产业升级,催生出一个新的行业风口。

2.智慧城市离不开物联网

2.1.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权利,城市被无可避免地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着主导作用。

与此同时,城市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紧缺、住房不足、失业、疾病等各方面城市病的挑战。

在新环境下,如何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命题。

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可行道路,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图1:

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

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及时传递、整合、交流、使用城市经济、文化、公共资源、管理服务、市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类信息,提高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全面感知和利用信息能力,从而能够极大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图2:

智慧城市促进新型城市化发展

具体说来,智慧(应用)项目体现在:

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食品系统、智慧药品系统、智慧环保、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气象、智慧企业、智慧银行、智慧政府、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学校、智慧建筑、智能楼宇、智慧油田、智慧农业等诸多方面。

图3:

智慧城市的内容

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规模推广阶段,截至2014年底,已有400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将继续增加。

图4: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加快

根据XX百科资料: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图5: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

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

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图6:

江苏集群智慧城市总体架构5大平台体系

2.2.物联网,互通互联支撑智慧城市

自2009年8月“感知中国”被提出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相关理论认为: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

“The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

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由于“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因此,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物联网运用的技术主要包括无线技术、互联网、智能芯片技术、软件技术,几

乎涵盖了信息通信技术的所有领域。

而互联网只是物联网的一个技术方向。

互联网只能是一种虚拟的交流,而物联网实现的就是实物之间的交流。

所以技术导致物联网未来发展的前景是互联网的好十几倍都不止。

2.2.1.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靶心

物联网为智慧城市提供了城市的感知能力,并使得这种感知更加深入、智能。

通过环境感知、水位感知、照明感知、城市管网感知、移动支付感知、个人健康感知、无线城市门户感知、智能交通的交互感知等,智能城市才能实现市政、民生、产业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物联网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智慧城市,许多基于物联网的产业和应用都是服务于智慧城市的主流应用的。

换句话说,智慧城市是物联网的靶心。

图7:

物联网主要目标是实现智慧城市

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公共服务等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的服务市民。

迪比克市的第一步是向所有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其中包含低流量传感器技术,防止水电泄漏造成的浪费。

同时搭建综合监测平台,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展示,使整个城市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更重要的是,迪比克市向个人和企业公布这些信息,使他们对自己的耗能有更清晰认识,对可持续发展有更多的责任感。

图8:

IBM参与迪比克市智慧城市示意图

2.2.2.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目前,物联网应用已覆盖日常生活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且正以飞快的速度延伸到更宽更深领域。

图9: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图10:

物联网的具体应用

业内预测,未来物联网发展将使我们每一个人都变成物联网的一个节点,至少我们身上所穿戴的设别变成将变成物联网中关键的节点。

图11:

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变为物联网上的一个节点

2.2.3.物联网的监管和服务体系正在完善

我国政府对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十分重视,分别在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中对互联网的发展做了战略上的规划和引导。

表1:

十二五、十三五我国政府对物联网的规划重点

上海证券报2017年2月9日消息,工信部正在修订《电信网编号计划》,新版计划中增加了物联网网号。

在新编号计划中,工信部将“142XX-143XX”明确为物联网网号。

144XX、141XX、140XX分别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物联网网号。

三大运营商的物联网网号将根据需要核配启用。

新编号计划预计在2017年完成。

之所以明确物联网网号,是为了给物联网产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图12:

在工信部的引导下,三大运营商已经确定了2017年物联网最新规划

2.2.4.物联网在我国处于爆发前夜,市场空间庞大

根据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的最新预测,物联网的增长将远远超过其他可连接设备的增长。

到2020年,使用中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的数量将达到73亿台。

相比之下,物联网将以更快的速度扩张,到2020年,物联网(IoT)装机量将增长到260亿台(不包括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是2009年9亿台装机量的近30倍。

Gartner表示,2020年物联网产品和服务将产生超过3000亿美元的增量收入,

主要来自于服务。

通过多样化终端市场的销售将带来1.9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附加价值。

表2:

2012-2014年全球物联网部分子系统销售额统计(十亿美元)

目前我国正在抓紧制定与国际物联网标准接轨的国内标准,将进一步推动物联网的迅猛发展。

我国在2009年开始着手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当年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并专门设立了国际标准化研究组,进一步加强并统筹安排国际标准化的相关工作。

2010年3月23日,由我国提交给IS0/IEC信息技术委员会(IS0/IECJTCI)的一项关于传感器网络信息处理服务和接口规范的国际标准提案已经通过新工作项目(NP)投票,这是我国在参与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4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了6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

据预测,到2035年前后,中国的物联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

随着物联网的应用普及,形成我国的物联网标准规范和核心技术,成为业界发展的重要举措。

解决好信息安全技术,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3.装饰物联网,以智能建筑为载体

目前市场对于物联网的关注,更多的是基于TMT的视野来进行的,关于此类的报告已经汗牛充栋,我们不想累述。

图13:

市场对物联网的关注,更多的是基于TMT的视野

由于物联网对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性,使得装饰行业与物联网的关系从建筑行业的角度来看更为直接,装修装饰承担物联网的基础工作比如更是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此其一;第二,装饰尤其是建筑布线让物联网更具普及性和互联互通性。

建筑装饰是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为使建筑物内外空间达到一定的功能、环境、质量要求,经过设计、施工,对建筑物内部和外表进行修饰美化的工程建筑活动。

在装饰工程中,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智能终端的安装及管理平台的使用,通过建筑内部装饰实现用户与物体、物体与物体、物体与客户,而通过建筑外部装饰实现建筑与建筑之间、建筑与其他外部场景(如车辆交通等)以及人与建筑、人与外部场景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使得装饰的功能与这些信息交换和通信更为密切和顺畅,这就是本文对“装饰物联网”的定义。

图14: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装饰后实效图

因此,本文将从两个方面阐述装饰物联网,其一是基于建筑内部的互通互联,

其二是基于建筑外部的互通互联。

两者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通过建筑本体来实现互通互联的。

图15:

装饰物联网的界限区分

3.1.智能建筑是装饰物联网的平台和载体

建筑智能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建筑物的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

健康等属性。

我国智能建筑专家清华大学张瑞武教授认为:

“智能建筑是指利用系统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

在中国国家标准GB∕T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对智能建筑的定义如下:

“以建筑物为平台,基于对各类智能化信息的综合应用,集架构、系统、应用、管理及优化组合为一体,具有感知、传输、记忆、推理、判断和决策的综合智慧能力,形成以人、建筑、环境互为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利及可持续发展功能环境的建筑。

图16:

智能建筑与物联网结合紧密

实际上,智能建筑从一开始就与物联网密切相关,而物联网对智能建筑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

根据智能建筑的定义可以看出,设备经传感器联网技术遍及智能建筑大部分子系统,也可以说,很多智能建筑的子系统已经是准物联网形态或已是物联网形态。

例如:

建筑设备监控、视频监控、门禁、一卡通、三表远传、智能家居、专业应用的等系统。

图17:

智能建筑业务管理子系统物联网框架图

以美电贝尔SVAC智能建筑系统为例,其由视频监控子系统、值班守卫子系统、报警子系统、门禁子系统、公共广播子系统、智能分析子系统、手机监控子系统和智能建筑综合管理平台等组成。

主要监控对象是建筑周界、主要出入口、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停车场、电梯和电梯厅、楼层楼道、强弱电控制室等。

图18:

美电贝尔SVAC智能建筑系统

3.2.基于建筑内部的互联互通

在建筑智能化的平台上,从而衍生出来智能家居、智慧办公、智慧酒店等多种建筑内部的互联互通。

图19:

智能建筑是基于建筑内部的互联互通的保障平台

3.2.1.智能家居

目前,物联网市场中最普及最为大众所知的就是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

通俗地说,它是融合了自动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体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家居控制系统。

图20:

智能家居应用端实例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图21:

智能家居从五大方面提升家居感受

作为家庭信息化的实现方式,智能家居已成为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

分,物联网因其巨大的应用前景,将是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对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图22:

智能家居联网示意图

图23:

智能家居内容示意图

智能家居系统包含的主要子系统有:

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如TVC平板音响)、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等子系统。

其中,智能家居(中央)控制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安全管理系统)、家居照明控制系统、家庭安防系统是必备系统,家居布线系统、家庭网络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与多媒体系统、家庭环境控制系统为可选系统。

图24:

智能家居系统框架

智能家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有广阔的前景,就目前的发展趋势分析,未来世界将有近2-4亿的家庭构建家庭网络,可见市场前景无限,在2011年至2015年短短四年的时间里,智能家居生产商由最初的几家公司增加到如今的百余家企业,其行业发展之迅速是目前国内任何其它行业所无法比拟的。

3.2.2.智能办公

除了家居生活,办公室也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场所,人们除了享受智能家居带来的便捷、智能的生活,办公室智能化也倍受关注,基于物联网理念的智能照明、智能会议、智能办公等也逐渐走入大多数企业内部,逐渐成为办公室未来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图25:

智能办公联网示意图

图26:

智能办公的六大原则

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IOAS)则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改善办公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实现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以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为理论,结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不断使人的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

主要包括对建筑物内各类设施的资料管理、运行状况及维护进行管理的物业管理营运信息子系统、进行文字处理、文档管理等的办公管理子系统、对各类公共服务进行计费及人员管理的服务管理子系统、具有共用信息库,向建筑物内公众提供信息采集、装库、检索、查询、发布、导引等功能的信息服务子系统、能识别身份、门钥、信息系统密钥,并能进行各类计费的智能卡管理子系统以及电子会议系统等。

图27:

智慧办公系统框架

而网络智能办公系统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协同OA办公环境,支持任意多级部门使用,广而全的管理功能如通知、邮件、工作日志、考勤、工作任务、工作流、人事管理、企业文档中心、即时消息、文件传输、广播、内部短信、手机短信、网络电话、通讯录等应有尽有,软件结合手机短信实现无线办公应用、实现手机短信通知和短信查询内部信息的双向功能。

即时通讯和办公软件的完美结合,使用一个客户端即可实现任意各地办公,任何办公信息第一时间通知用户,弥补了传统OA不即时的缺陷,使政府各部门迅速实现信息化协同办公,使得办公效率最大化。

图28:

网络智能办公系统拓扑图

物联网的兴起,使得办公设备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

无智能,不办公,各厂商均瞄准移动化、智能化这块肥沃的市场。

3.2.3.智慧酒店

随着酒店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不断攀升的客户期望,酒店装潢、客房数量、房间设施等质量竞争和价格竞争将退居二线,酒店的竞争将主要在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化方面展开,智慧酒店悄然兴起。

图29:

智慧酒店的五大原则

智慧酒店是指酒店拥有一套完善的智能化体系,通过数字化与网络化实现酒店数字信息化服务技术。

智慧酒店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酒店内各类旅游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和数据挖掘分析实现旅游六要素的电子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满足客人个性化需求,并帮助酒店达成开源、节流、增效的目的。

图30:

智慧酒店示意图

从目前来看,智慧酒店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

从2001年开始,以上海瑞吉红塔大酒店为代表的一些高星酒店,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酒店工作效率,节约人力成本,降低能耗,加强经营管理,为客人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入住环境为目的。

按《智能建筑设计标准2000》开展智慧酒店建设,大量应用了“5A”自动化控制系统(BA楼宇智能化、OA办公自动化、CA通信自动化、FA消防自动化、SA安保自动化),以及紧急广播和背景音响系统、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移动通信增放系统、车库管理系统、VAV控制系统、无线网络系统、电子猫眼、多媒体商务会议系统、电子公告系统、无线点菜系统、数字摄录系统、VOD点播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等。

第二阶段是:

2012年5月北京智慧饭店建设规范日发布、2013年11月国家旅游局明确2014年为智慧旅游年、2014年1月15日中国智慧酒店联盟成立,国内智慧酒店建设全面展开。

这个阶段智慧酒店建设是以提高营收,降低成本,同时增强客户体验为目的。

其特征是以客房智能控制为核心,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营销和加强管理,增强对客体验,是智能化向智慧化转化的过程。

此时的新技术不数据涌现,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信、云技术、大数据被广泛应用,原有技术更加稳定可靠,具体技术增加了无线网络、微信、指纹、4G网络、移动终端(APAD、手机、手持终端)、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简单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

应用系统方面增加了微信订房、微信开锁、指纹门襟、指纹考勤、客控系统,还有物资线上采购平台、营销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经营管理查询系统(包括移动终端)。

图31:

智慧酒店的系统框架

图32:

智慧酒店客房场景设计

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的酒店客房智能化改造市场超过1000亿元,且每年酒店数量有20%左右的增长,因此,未来智能家居应用于酒店改造的前景非常广阔。

3.3.基于建筑外部及外部环境的互联互通

我们认为,建筑外部及外部环境的互利互通,实际上就是建筑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建筑的互联互通,建筑作为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物联网中的地位无可替代,小至一个小区,再至一个社区、园区,最后甚至是整个城市,最基本的外部环境就是各类建筑体(当然含构筑物)。

物联网是当前技术环境下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最佳沟通桥梁,其应用的终极目标在于构件一个有序、高效、绿色的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包含了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政务三大板块。

其中,智慧产业板块尤其与建筑的物联网化关系密切。

特别是智慧社区、智慧园区和智慧工厂的建设更加强调建筑、环境与人在智慧化过程中的互动关系。

图33:

基于建筑外部及外部环境的互联互通

3.3.1.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承载了智慧城市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发展较早的智慧城市样本点。

智慧社区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家居、物业、养老、电子商务的智能化,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各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

图34:

智慧社区的功能模块

智慧社区具有“保民生、促和谐”的作用,能够满足居民多层次的需求,也使得政府在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路途上不遗余力。

图35:

智慧社区对居民马斯洛需求层次的满足

住房城乡建设部自2013年起,确定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3个城市(区、

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各地地方政府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也逐步确立了数百个智慧社区试点项目。

2015年,上海共确定50家试点智慧社区,已建成陆家嘴街道、古美路街道、友谊路街道等一批示范社区。

智慧社区技术框架包括基础环境、基础数据库群、云交换平台、服务体系、保障体系五个方面:

(1)基础环境:

包括全部硬件系统,如家庭安装的感应器,老人测量身体状况的仪器,通信的网络硬件,用于视频监控的摄像头、定位器等。

(2)基础数据库群:

包括业务数据库、传感信息数据库、日志数据库和交换数据库等四大数据库。

(3)云交换平台:

用于实现各种异构网络的数据交换和计算,提供软件接口平台,或提供计算服务,或者作为服务器。

(4)服务体系:

包括个人信息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系统、应急呼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广播系统、智能感应系统、门禁系统、远程服务系统等,由这些系统完成为社区各类人群的直接服务。

(5)保障体系:

包括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从技术安全,运行安全和管理安全三方面构建安全防范体系,确实保护基础平台及各个应用系统的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抗抵赖性、可审计性和可控性。

智慧社区的技术实现依赖于统一信息平台的打造和社区数据中心的建立,构建

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三张基础网络,分层建设平台,达到平台能力及应用的可成长、可扩充。

在技术应用上体现“以人为本、感知统一”,统一实现RFID身份识别,并运用到家居、物业、养老、商务各个功能模块中;统一居民个人信息,平台间互通利用,避免重复采集。

图36:

智慧社区的技术实现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细胞”,具有发展空间大、可复制性高、政策支持强的特点,是物联网应用板块的领航者,将大幅拉动物联网相关技术升级,并持续带动关联领域发展。

3.3.2.智慧园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园区模式正从早期单纯提供办公场所物理空间的1.0模式,向更高层级的园区模式发展,如产业链聚集化、生活设施配套化、附带企业孵化功能的2.0模式,以及整合网络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概念的智慧园区模式。

图37:

园区模式的发展历程

智慧园区以智能、绿色、高效、安全四大基础理念为中心,综合智能安防、协同办公、网络基础、智能楼宇、智能服务、能耗监测等服务模块,将智能家居、智能办公等技术综合运用,并根据园区定位、行业属性进行差异化建设,最终提升园内企业的综合实力、打造园区品牌效应。

智慧园区的基本服务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基础设施层:

提供最人性化的基础设施服务,同时顺应当今绿色、低碳、节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