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下册 18恐龙优秀教案+课堂实录+说课稿+课外阅读 课文合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2995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下册 18恐龙优秀教案+课堂实录+说课稿+课外阅读 课文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下册 18恐龙优秀教案+课堂实录+说课稿+课外阅读 课文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下册 18恐龙优秀教案+课堂实录+说课稿+课外阅读 课文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下册 18恐龙优秀教案+课堂实录+说课稿+课外阅读 课文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下册 18恐龙优秀教案+课堂实录+说课稿+课外阅读 课文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下册 18恐龙优秀教案+课堂实录+说课稿+课外阅读 课文合集.docx

《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下册 18恐龙优秀教案+课堂实录+说课稿+课外阅读 课文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下册 18恐龙优秀教案+课堂实录+说课稿+课外阅读 课文合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 语文下册 18恐龙优秀教案+课堂实录+说课稿+课外阅读 课文合集.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18恐龙优秀教案+课堂实录+说课稿+课外阅读课文合集

《恐龙》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作者紧扣主题,对恐龙做了较为全面的具体繁荣介绍。

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分明。

学情分析:

恐龙是两亿年以前地球的主人,属爬行动物,它们与神话传说的“龙“无关。

恐龙的种类繁多,一般体大个小,生活在陆地或者水中。

约在6000千年前消失了。

文章直截了当的以“恐龙”为题,既可突出文章描写的对象,又可引发对读者的阅读兴趣。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题的。

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写什么呢?

(教师深情描述,再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储备,激发学习课文的热情与兴趣)

二、初读指导

(自读课文,积极思考,学会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等,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给文章分段。

三、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和学生一起走进“恐龙”,在这一部分教学里,以读为主,以读代讲。

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在读中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来描绘不同种类恐龙的不同外形。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拟制到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导读第2—4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仪。

如何用“首先……接着……最后……”的句式把这三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1)品读第2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说的。

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②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恐龙?

这些恐龙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③读一读,想一想:

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恐龙的特点的?

(2)品读第三自然段。

①想一想:

这一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哪一句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②再读一读这一段,看看二、三两句话说的是什么?

③朗读课文

(3)品读第四自然段

①恐龙是怎么样繁殖后代的?

②朗读课文。

(4)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感悟一下恐龙的千奇百怪的形态特点以及独特的生活习性。

3.导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工有句话,请说好所每句话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4.总结课文。

(整理资料,对恐龙有更全面的了解)

(1)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

二、背诵指导。

1.指导学生抓住课文的脉络先背诵。

2.学生试背。

3.指名试背。

4.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恐龙

种类 多

形态 千奇百怪

食物 食草、食肉

繁殖 卵生

反思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文章层次清楚,语言浅显。

在课前,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自主收集恐龙的图片、玩具模型及文字资料。

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激发兴趣,积累相关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

这些恐龙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接着以雷龙为例,让学生找出描写雷龙特点的句子,通过讨论知道了课文是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雷龙身体非常庞大的特点写具体的,再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它的特点读出来。

小结刚才学习的方法以后,让学生循着这样的思路自学其它恐龙的特点和说明方法,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能准确地总结出说明方法。

俗话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给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后,由扶到半扶半放到全部放手,学生的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最后,让学生做小小解说员,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恐龙,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探究,大大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学生通过查资料、交流的方式,获得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最后,让学生猜测恐龙灭绝的原因,学生踊跃发言,答案丰富多彩,极大地发展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恐龙》课堂实录

课时目标:

1.初步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

初步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看题质疑:

1.老师引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爬行动物,它离我们年代久远,虽然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了,我们也没有机会看到它真实的模样了。

科学家根据各种化石和资料对这种动物的外形特点进行了大胆猜测和想象,并为它取名为——

学生:

恐龙!

设计意图:

利用猜测和想象,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

2.师板书课题:

《恐龙》,生齐读。

3.老师引疑:

恐龙一直都是同学们感兴趣的动物,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心中一定有很多好奇和疑问,谁能说说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生甲:

恐龙有哪些种类?

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

生乙:

恐龙以吃什么为生?

生丙:

恐龙是怎样生育后代的?

生丁: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了?

设计意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才能促使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

所以教师的教学,应注意设计一些能吸引学生好奇心、带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深入学文的兴趣。

学生探究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探求知识。

二、检查预习,识字解词:

过渡:

既然有那么多疑问,同学们昨晚一定在家对课文进行了(课外预习),打开书本,说说你自己预先学习了什么?

1.学生汇报课外预习情况。

生甲:

我了解了课文有6个自然段。

生乙:

我查字典给书上的生词注上了解释。

生丙:

我给书上的生字都组了词。

生丁:

我读了3遍课文。

知道了课文主要是讲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

老师小结:

同学们,只有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课堂上思维才会更活跃更敏捷,希望大胆在课上展示自己,用实际行动向老师同学们做汇报。

2.老师检查自主预习情况。

①读准字音

屏幕出示:

带拼音的生词

指名读易读部分,指名读难读部分,全班读

屏幕出示:

去掉拼音的生词

挑战读

②理解词义,随机通过字理识字。

A.看图解词:

展翅高飞庞然大物

(出图)师:

所说图上什么龙在展翅高飞?

什么龙是庞然大物?

生:

雷龙是庞然大物,翼龙在展翅高飞。

B.理解字理,解词识字:

(出示字理分析图),认识“畏”:

上是鬼头形,下是利爪状。

看上去让人——

生:

害怕。

师:

那“望而生畏”是什么意思?

生:

看了就让人感到害怕。

师指导写“畏”,提示下边“爪”的变形规律。

生书空。

C.看图解词识字:

剑匕首轻型飞机牙齿吊桥

设计意图:

利用看图并结合字理识字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生字词,能直观形象的化解难字的教学,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捧起书,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主要介绍了什么?

生:

课文共有6个自然段。

主要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

2.听录音范读课文,边听边想:

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它让你了解了有关恐龙的什么疑问?

生:

我最喜欢第二自然段,她让我了解了恐龙的种类和形态。

(让生板书:

种类、形态)

生:

我最喜欢第一自然段,我懂得了恐龙的生活环境。

(让生板书:

生活环境)

生:

我最喜欢第四自然段,我懂得了恐龙吃什么食物。

(让生板书:

吃的食物)

生:

我喜欢第三自然段,它使我知道了恐龙的亲戚鱼龙和翼龙。

(让生板书:

亲戚)

生:

我最喜欢第六自然段,我读了这段,知道恐龙消失在6500万年以前。

(让生板书:

消失)

生:

我最喜欢五自然段,读后懂得了恐龙是卵生的,还懂得了恐龙怎样照顾小恐龙的。

(让生板书:

繁殖)

3.分别指名读各自然段,说说它们分别解决了哪些疑问?

学生分别读,师随机整理调整学生的板书顺序

4.理清层次:

课文先写,接着写和,然后写和,最后写。

生:

课文先写了恐龙的生活环境,接着写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恐龙的亲戚,然后写了吃的食物和繁殖,最后写了消失的时间。

看板书全班再说。

5.了解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①这6个自然段中有两个段落是总的、大致、简单地描写了整个恐龙家族在地球上的情况的,请快速默读课文,看你能找到这两个自然段吗?

生:

(全班默读)。

生:

第1和6自然段。

(师板:

总)

②还有一些自然段是分门别类地针对恐龙的某些种类、特点及生活习性进行描写介绍的,你知道是哪些自然段吗?

生:

第2~5自然段。

(师板:

分)

③谁能按总分总结构方式给课文分段?

生:

师:

下面我们全班合作读这篇课文,总写部分全班读,分写部分各小组分工读。

生:

(按齐分齐的方式再读课文,体会总分总的篇章结构。

设计意图: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这部分设计,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这种观念,不管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的和归宿。

在这段教学中,教师角色有了很大的转变,由传递者变成了学生的发展者。

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

无论是组织学生分享阅读感受,还是板书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把间接经验整合、转化为经验,成为儿童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段:

过渡:

文中作者着重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多,形态各异?

那为什么以前恐龙的种类会那么多呢?

让我们来学习第一段。

1.请喜欢读第一自然段的同学站起来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想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覆盖”的近义词是什么?

理解“漫游”的意思,指导读。

2.这两句话的顺序可以颠倒吗?

为什么?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恐龙多的原因。

设计意图:

深入挖掘课文的重点词,并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理解词语在具体环境中的意思。

并通过因果关系的句式训练,为学生后面推测恐龙消失之谜做好铺垫。

五、新课引趣,布置作业:

1.引趣:

恐龙有哪些种类?

它们是什么样的?

……这些疑问我们将在下一节课继续跟着课文去探索发现。

2.作业巩固

①抄写生字词。

②进一步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神秘消失之谜,写一份研究报告。

《恐龙》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村内容的地位、作用。

《恐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点明了它的生存年代及其神秘灭绝,表达了作者对恐龙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生态的关切之情。

这篇课文是说明文,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文章,其主要的表达方式就是说明。

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不仅条分缕析地介绍了恐龙的相关知识,而且形象生动,鲜明可感。

因此,教学本篇课文,我会注意体裁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感知课文说明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

本篇课文教3课时,第一课时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及第一自然。

第二课时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及复述课文。

因为我讲授的是第二课时,所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后练习题,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2)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

(3)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机械的说明事物会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更让人觉得描写生动,形象可感,增强了说明文的艺术感染力,要让学生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并争取掌握这些方法。

因此,,我把第三个教学目标定为难点。

重点是第二个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采用“教——扶——放”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步“教”:

课文是怎样形象地写出恐龙的外形特点的?

教学时,我先出示描写雷龙的一组句子,通过比较,让学生在读、说、写的活动中去充分感悟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并体会打比方、作比较的作用。

第二步“扶”:

接着我出示描写梁龙的一个句子。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第三步“放”:

最后,我让学生分小组自学描写其它恐龙及其亲戚的句子,让学生深入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

《课标》指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我的教法正是体现出了这一理念。

三、说学法指导

三年级学生极少阅读说明文,对于说明事物的方法不甚了解,但他们对恐龙有着极大的兴趣,这对学习本文有很大的帮助。

只要教师引导好,学生就会很快地感知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了解恐龙的种类及外形特点。

学生在学习课文中,先通过比较教师出示的描写雷龙的句子,在学习活动中感悟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并体会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作用,了解雷龙的外形特点,然后举一反三,运用了解雷龙的学习方法分小组探究其他恐龙及其亲戚的外形特点,这就体现出了《课标》的基本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说教学程序

(一)前提测评

我设计了两道题,第1题是认读生字词,第2题是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设计这两道题有两个目的:

一是通过认读词语反馈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信息。

二是检查学生对全篇课文是否有了整体把握,同时为学习本课时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1.让学生按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①课文一共讲了几种恐龙及其亲戚?

请用横线画出它们的名称。

②想想这些恐龙及其亲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取这样的名。

停止读后检查读书情况,我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恐龙的名称。

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

2.突出雷龙,启发探究

①指名朗读描写雷龙的句子。

②雷龙的形态特点是什么?

请在句子中找一个词来回答,并在下面画波浪线。

③说说对“庞然大物”的理解。

④出示一组句子,让学生比较。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

a.让学生比较读,说说从哪些地方能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根据回答板书)

b.让学生想象雷龙走动时发出的声响,具体感受雷龙是庞然大物。

c.反复朗读,说说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板书)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3.出示描写梁龙的句子,进一步引导探究

①说说梁龙的外形特点。

②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学生回答后,指名上黑板板书。

由于三年级学生理解、归纳能力还不是很强,一下子让他们把恐龙的外形特点及说明方法写出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以师生共学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恐龙的外形特点及感知说明方法。

4.用表格导读其他内容

①把已有的板书画成表格

②学生分小组探究,完成已发下的表格。

学生填完表格后,指名上黑板填。

(三)指导看图,巩固学习所得。

1.揭示话题

插图上画了几只恐龙?

你认识几种恐龙?

怎样识别它们?

2.学生自己观察图画,对照课文,给图中的恐龙写上名称。

3.指名上黑板给挂图中的恐龙贴上名称,并介绍其特点。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深化理解,巩固学习所得。

同时,能有效地引导学生重视课文插图,并养成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的好习惯,能够促使学生掌握图文结合学习的方法。

(四)指名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能帮助学生质疑解难,活跃思维,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我采用表格式的板书,让学生对恐龙及其亲戚的种类、外形特点和说明方法一目了然。

“恐龙”之名的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

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

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

至于我们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

谁能肯定,这“龙骨”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吗?

但是,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

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

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许多博物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

到了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

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

我们中国人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现在我们知道,恐龙家族中确实有许多令人恐怖的庞然大物,但是也有一些小巧可爱的“小东西”。

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边不远的中国古动物馆去看一看,从身长不足1米的鹦鹉嘴龙到身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恐龙一定会使你对恐龙世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现在我们还知道,恐龙根本就不是蜥蜴。

它们虽然都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在门类繁杂的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恐龙与蜥蜴的亲缘关系相差得还相当远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