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252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6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ocx

《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docx

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陈诗达应建民吴玮*

[摘要]本文基于对浙江非公企业人才资源总量、结构和素质及其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剖析浙江战略支柱产业与相应的人才结构之间存在的错位问题,重点研究“十二五”期间,浙江非公企业人才的发展路径、发展趋势和发展局面。

提出,当前浙江经济面临的出口不振、工业下滑、消费不旺、企业困难、三产滞后等看似孤立的现象,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

以实施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为突破口和新的战略引擎,加快转型升级,有望寻找到解决诸多困难和问题的方式,实现经济良性循环。

[关键词]浙江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战略

一、前言:

人才是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核心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经济优势的背后往往是人才的优势,而人才优势的背后是体制机制的优势。

浙江陆地面积和人口仅占全国的1.06%和3.6%,2010年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到全国的7.5%左右,人均GDP为51800元(居于全国各省区第一),高出全国平均数77.4%。

“浙江奇迹”的谜底正是在于浙江市场化进程中的创业精神弘扬与创业环境改善。

改革开放30多年,浙江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解放人才,充分调动各行各业不同层次人才的创业致富热情,通过大规模的人才创业创新行动,取得了浙江先发优势和独特的发展模式。

浙江模式更是非公企业人才开发的主动选择。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浙江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全省经济总量的75%、税收总额的60%和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浙江私营企业达63万多户,个体户230万人。

同时,根据调查,2010年浙江非公有制企业人才总量为397.13万人,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的65.25%。

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呈现出民营经济大省、“零资源”经济区域、块状经济特色、专业市场大省等特征,是具有浙江特色的人才队伍决定的。

可以这样说,浙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三支队伍:

敢为天下先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善于模仿不断创新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能工巧匠型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回溯发展轨迹,浙江模式的成功,是人才与经济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

浙江非公企业人才获得良好的成长,浙江经济取得卓著的成绩,企业主体和各级政府在人才开发中,深刻体会到:

人才是浙江非公企业发展的基础、核心和灵魂。

二、浙江非公有制企业人才现状分析

本文立足调查结果,对全省非公企业人才资源总量、结构和素质及其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探索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非公有制企业人才调查方案及实施

1、调查方案

(1)调查范围

本次浙江省非公企业人才调查范围是在注册于浙江省内11个市中处于开业状态的非公有制企业,包括:

内资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和其他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人员,不包括个体工商户。

调查对象包括上述企业中的经营管理人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

调查时间截止到2010年12月。

(2)调查方法及调查方式

浙江非公企业数量众多,2010年末,私营企业就达63万多家,故调查采用机械抽样法(Systematicsampling)对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抽样,此外,还对某些特定行业的非公有制企业采取了重点调查(Majorsurvey)与典型调查(Typicalsurvey)的方法,并对重点发展产业中典型非公有制企业采用重点入户访谈的调查方式。

2、非公企业人才调查实施

调查共发放企业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13份,回收率为82.6%,其中有效问卷355份。

被调查的非公有制企业单位广泛分布于18个行业,调查结果发现相对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等五个行业,抽样的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结构与我省非公经济实际分布结构接近,这为预测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此外,对调查对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结构性访谈。

每种行业类型抽取5-10家代表性企业进行入户走访。

就企业的人才结构、人才政策、人才流动、急需人才以及对政府的期望进行了访谈。

(二)非公有制企业人才现状

1、人才总量及密度

(1)根据抽样所得的非公企业人才总量

为便于统计,抽样调查采取以学历和职称为基础,岗位和职业相结合,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定义人才。

抽样结果显示:

2010年末335家非公企业的人才总量为2997人,采用比率推算公式计算得到,2010年浙江非公企业人才总量为397.13万人。

(2)根据历史人才密度所得的非公企业人才总量

查阅统计资料,得到2005—2010年全省的就业及同比口径人才数量,计算得到同期人才密度,表述如下(表1、表2)。

按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占比的平均增速推算,2010年底浙江非公经济人才总量为401.84万人,扣除个体工商户中的人才46万,则2010年浙江非公企业人才总量为355.84万人;按非公经济人才的年平均增速推算,2010年底浙江非公经济人才总量为436.55万人,同样,扣除个体工商户中的人才46万,则2010年浙江非公企业人才总量为390.55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前一种推算方法得到的人才密度高于后一种,但非公企业的人才总量却低于后者。

表1非公经济人才总量现状(2010年按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占比推测)

年份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总数(万)

其中:

非公经济从业人员总数(万)

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占比(%)

城镇单位人才总量(万)

人才密度(%)

非公经济人才总量(万)

非公经济人才年增速(%)

2005

531.12

320.63

60.37

232.64

43.80

140.44

2006

610.84

395.69

64.78

259.25

42.44

167.94

19.58

2007

666.69

447.19

67.08

301.51

45.22

202.24

20.42

2008

741.2

513.41

69.27

399.47

53.90

276.70

36.82

2009

811.23

586.00

72.24

464.56

57.27

335.58

21.28

2010

881.25

662.73

75.20

534.33

60.63

401.84

19.74

注:

①非公经济人才总量为笔者按比例推算;②2009、2010年的数值由比例推算得出

数据来源:

2010年浙江统计年鉴

表2非公经济人才总量现状(2010年按非公经济人才增速推测)

年份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总数(万)

其中:

非公经济从业人员总数(万)

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占比(%)

城镇单位人才总量(万)

人才密度(%)

非公经济人才总量(万)

非公经济人才年增速(%)

2005

531.12

320.63

60.37

232.64

43.80

140.44

2006

610.84

395.69

64.78

259.25

42.44

167.94

19.58

2007

666.69

447.19

67.08

301.51

45.22

202.24

20.42

2008

741.2

513.41

69.27

399.47

53.90

276.70

36.82

2009

811.23

577.67

71.21

455.08

56.10

347.55

25.61

2010

881.25

641.93

72.84

510.69

57.95

436.55

25.61

注:

①非公经济人才总量为笔者按比例推算;②2009、2010年的数值由比例推算得出

数据来源:

2010年浙江统计年鉴

分析两推测值可以发现:

非公经济从业人员的增幅较为平缓,而其中人才的增幅大大高于普通人员的增加速度,这也说明,近年非公经济在发展的同时已高度重视引进和培养人才。

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截止2010年末的浙江非公经济人才总量应在380万人左右。

而且,这一推算也印证了课题组按抽样数据得到的推测结果(397.13万),两者基本一致。

总的看来,浙江非公企业人才趋于稳步增长,人才密度逐步提高,这得益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政策。

2、人才的产业及行业分布

(1)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人才分布比较

非公有制企业人才主要分布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

2010年分别占58.83%和22.07%。

具体分布情况见表3。

表32008—2010年非公人才总量在不同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中的分布及比例

注册类型

私营

其他内资

港澳台商投资

外商投资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08

2009

2010

2008

2009

2010

2008

2009

2010

人才总量(万)

162.01

191.70

233.63

28.50

26.62

34.91

38.88

38.72

43.45

51.93

72.80

85.14

比例(%)

57.59

58.12

58.83

10.13

8.07

8.79

13.82

11.74

10.94

18.46

22.07

21.44

数据来源: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从近三年相关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私营企业的人才占比保持稳步增长,而港澳台商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人才占比则稳中趋降,说明浙江经济的内生力量在逐步增强。

2010年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非公企业人才分布如下图所示,由私营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人才是外资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人才的2倍。

说明以民营(非公)经济为主体的浙江经济,特色鲜明,非公企业是人才的主力阵地。

图12010年浙江非公企业人才总量(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布)

(2)产业人才分布比较

通过采用比率推算得知,2008-2010年各产业中人才分布和变化有一定差别。

第一产业中非公有制企业2008—2010年的人才总量分别为24.56万人、26.95万人和23.2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2.02%。

第一产业非公有制企业人才主要分布于私营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两者人才占第一产业非公有制经济人才总量的70%。

第二产业中非公有制企业2008—2010年的人才总量分别为186.95万人、207.63万人和253.7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6.64%。

他们在各企业类型的分布相对均匀。

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企业2008—2010年的人才总量分别为69.81万人,95.26万人和129.1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1.29%。

第三产业中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年增长幅度最快。

从企业注册类型来看,私营企业人才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都比较大,但在第一产业中增幅呈下降趋势,在二三产业中的增幅上升明显;其他内资企业人才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但在第三产业中人才增幅较快。

分布具体情况见表4。

表4人才在不同产业、企业类型的分布及比例单位:

万人

经济类型

年份

产业类型

人才总量

第一产业

比例

(%)

第二产业

比例

(%)

第三产业

比例

(%)

私营

2008

22.94

14.16

90.29

55.73

48.78

30.11

162.01

2009

25.09

13.09

107.49

56.07

59.12

30.84

191.70

2010

21.54

9.22

137.66

58.92

74.44

31.86

233.63

其他内资

2008

0.00

0.00

28.50

100.00

0.00

0.00

28.50

2009

0.00

0.00

22.07

82.92

4.55

17.08

26.62

2010

0.00

0.00

26.79

76.75

8.12

23.25

34.91

港澳台商投资

2008

1.62

4.16

26.74

68.79

10.52

27.05

38.88

2009

1.85

4.79

25.76

66.53

11.11

28.68

38.72

2010

1.69

3.90

30.42

70.02

11.33

26.08

43.45

外商投资

2008

0.00

0.00

41.42

79.75

10.52

20.25

51.93

2009

0.00

0.00

52.31

71.86

20.48

28.14

72.80

2010

0.00

0.00

58.88

69.15

26.27

30.85

85.14

数据来源: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在本次调查的非公有制企业中,有占10%左右的企业为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比率推算,2008-2010年高新技术领域中的非公有制企业的人才总量占全部非公有制企业人才总量的16.94%、18.98%和24.26%。

近年浙江非公有制企业人才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增长较快。

说明人才发展趋势与浙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趋势一致。

(3)行业及人才分布比较

在行业分布中,制造业拥有的人才数量最多,为238.52万人,占60.06%,其次是建筑业和批发与零售业,分别为95.20万人和18.06万人,租赁与商务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名列第4、第5位,分别为7.43万人和7.31万人。

人才数量最少的3个行业是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分别为0.09万、0.23万和0.60万,3个行业只占人才总量的0.23%。

(见表5)

表52010年非公企业人才总量(按行业分组)单位:

万人、(%)

行业

人才总量

比例

农、林、牧、渔业

0.23

0.06

采矿业

0.60

0.15

制造业

238.52

60.06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0.80

0.20

建筑业

95.20

23.97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97

0.7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17

1.55

批发与零售业

18.06

4.55

住宿和餐饮业

5.26

1.32

金融业

2.17

0.55

房地产业

7.31

1.84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

7.43

1.87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

4.69

1.18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69

0.17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14

0.29

教育

2.97

0.7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83

0.46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

1.03

0.26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0.09

0.02

总计

397.13

100.0

数据来源: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整理得出。

课题组在调研中,将非公企业的人才队伍主要分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三支队伍上,其发展和分布情况如下: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增长发展较快。

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的骨干人员,是最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往往也是企业最为优秀的人才。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省已经建成一支结构相对合理的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为浙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2010年末,全省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132.84万人,占非公企业人才总量的33.45%。

在产业分布中,第一产业为0.40万人,占0.3%;第二产业为106.80万人,占80.4%;第三产业为25.64万人,占19.3%。

在制造业聚集了众多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84.61万人,占非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63.7%。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更趋优化。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结构逐渐优化,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010年末,全省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高达203.61万人,占非公企业人才总量的51.27%。

在行业分布中,第一产业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甚少,只有2.04万人,占总数1.0%;第二产业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最多,有109.54万人,占总数53.8%;第三产业拥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有92.03万人,占45.2%。

从行业分布看,第二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34.4%。

专业技术人才最多的前6个行业分别为制造业(103.1万人),建筑业(50.8万人),教育(2.5万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2万人),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万人),批发与零售业(1.2万人)。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2010年末,全省非公企业高技能人才达60.68万人,占非公企业人才总量的15.28%。

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为0.24万人,占总数0.4%;第二产业同样拥有了绝大多数高技能人才,达45.09万人,占总数74.3%;第三产业为15.35万人,占25.3%。

从行业分布看,在制造业中的高技能人才超过了总量的半数,有31.13万人,达51.3%。

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人才缺口较大。

3、人才的学历和年龄结构

课题组对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学历结构分布、职称结构分布、年龄结构分布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全面认识非公企业人才结构和质量现状。

(1)学历结构比较分析

调查显示,2008—2010年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学历分布的特点为:

一是高学历人才主要聚集于外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尤以研究生以上学历表现最为突出;其次是集中于规模以上私营企业。

然后是中小非公有制企业。

人才的学历高低分布与企业的规模和效益高低成正相关关系。

图22008-2010年非公企业人才学历分布

在人才学历的分布上,2008年以后人才的学历增长趋势明显,2009年和2010年虽然总体上仍是金字塔式的人才结构,但呈现椭圆化趋势,非公企业的人才构成由2008年的以大专为主转变为本科为主,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增长不快,高学历人才所占比例仍然偏小,这与非公企业人才使用讲求效率和实用,更多考虑投入产出比,而非片面追求高学历。

对于不同类型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以学历为参数进行比例推算的方法,可以发现人才不同的学历比例结构关系:

①私营企业高学历人才增加较快。

2008-2010年,若以拥有研究生人数为1的话,可以发现在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中研究生与大学本科生的比例由1:

11.1升至1:

4.2;外资企业中由1:

10.4升至1:

4.3;私营企业中由1:

11.5升至1:

2.6,私营企业中高学历人才迅速增加。

②外资企业人才学历结构相对较高。

2010年外资企业大学本科学历、大专学历以及中专学历的人员比例构成上,为4:

2:

1,私营企业为1:

1.7:

1,外资企业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人才的比例是私营企业的3倍。

(2)年龄结构比较分析

非公企业人才中的年龄构成以青年人才为主,平均年龄36岁。

2010年浙江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年龄的总体分布参见图3。

2010年浙江非公企业人才年龄结构分布显示,30岁以下人才最多,占人才比重40.02%,31~35岁占16.13%,36~40岁占13%,40岁以下占79.15%。

说明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年龄结构整体处于年轻化。

调查分析发现,2010年60岁以上的人才数占比出现反弹,占人才总数的4.86%,且多分布在私营企业中。

而2008年60岁以上人才占比为2.95%,2009年为3.26%。

我们认为,这可能与企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转型升级压力,对60岁以上的离退休老年人才的返聘人数增长有关。

图32010年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年龄分布

4、人才的区域结构分布及人才流动

(1)地区结构分布比较

非公企业人才在浙江11市的分布比较中,2008-2010年新增人才数量最多的是杭州,达84.59万人,占全省的21.30%;第二位是宁波,73.59万人,占全省的18.53%;紧随其后的是绍兴和金华,分别为45.59万人(11.48%)和42.37万人(10.67%)。

表62008-2010年浙江各市GDP及非公企业人才增量

地区

2010年GDP

(亿元)

2008-2010年新增

非公企业人才总量(万人)

2008-2010年新增

非公企业人才占比(%)

杭州

5945.82

84.59

21.30

宁波

5125.8

73.59

18.53

嘉兴

2296

29.55

7.44

湖州

1301.56

23.47

5.91

绍兴

2782.74

45.59

11.48

舟山

633.45

7.98

2.01

温州

2925.57

37.97

9.56

金华

2094.7

42.37

10.67

衢州

752.78

9.21

2.32

台州

2415.12

38.56

9.71

丽水

644.04

4.25

1.07

数据来源:

GDP数据来自各市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各市统计局网站;非公企业人才数据根据调研整理。

通过比较发现,非公企业人才总量与经济发展存在相当高的关联度(见图5),杭州、宁波作为GDP产值第一梯队,对应的非公企业人才合计占全省的39.83%;温州、绍兴、台州、嘉兴、金华和湖州作为第二梯队,对应着非公企业人才总量排序大致相同;而第三梯队的衢州、舟山和丽水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对应的非公企业人才数量也不多。

图52010年浙江各市GDP产值及新增非公企业人才占比

(2)人才流动状况

调查问卷分析显示,目前浙江非公有制企业的各类人才主要源于本地,以2010年数据为例,大约有69.93%的被调查企业选择本地人才为其主要人才来源,另有20.71%的被调查企业选择了外地人才为其主要人才来源,只有1.36%的被调查企业的人才有来源于国外。

非公企业在人才来源构成中,以选择来自于国有企业为最多,其次为应届毕业生。

其它所有制企业人才来源的构成见图6。

图6浙江非公企业人才来源构成

由于非公企业人才市场配置化程度高,人才的流动也较为畅通。

调查显示,近几年来,非公企业人才流动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外资企业人才流动率低于私营和其他非公有制企业,这与外资企业能够提供较高工资和福利待遇有关;二是青年人才流动率高于中老年人才,这是因为青年人才期望得到较好的发展机会,客观上市场选择余地也更多;三是营销管理人才和初中级技术技能人才流动率高于科技研发人才和高级管理、高级技术技能人才,这是因为高级管理、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工资福利等待遇方面,私营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私营企业与外资等企业之间差距已逐渐缩小,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差异不大;四是人才流动的范围以省内和长三角周边城市为主,说明浙江和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具有较强吸引力;五是各类非公有制企业人才流动的动因,收入水平仍是其所考虑的首要因素,此外,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经营者的道德品行等也是人才流动所考虑的其他重要因素。

三、“十二五”浙江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

未来五年,浙江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总体上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