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班务计划 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64197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小班班务计划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小班班务计划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小班班务计划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小班班务计划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小班班务计划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小班班务计划 教案.docx

《幼儿小班班务计划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小班班务计划 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小班班务计划 教案.docx

幼儿小班班务计划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儿歌《小板凳》教案

音乐游戏:

爱的礼物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2、说出对妈妈的感觉,尝试用不同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感谢。

 

  

(二)活动准备:

儿歌《小板凳》、蜡笔、图画纸、剪刀(三)指导要点:

 

  1、师以谈问话的形式引入活动。

 

  问幼儿:

妈妈平时很照顾我们,我们应该怎样 跟她说话谢谢呢?

 

  2、师与幼儿讨论向妈妈表达谢意的方式。

 

  3、教幼儿念儿歌《小板凳》。

 

  4、与幼儿讨论:

除了送礼物谢谢妈妈,我们还可以做哪些事呢?

(如捶背、帮忙拿东西……)请幼儿回家除了送爸爸妈妈礼物外,也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捶捶背或做点其他的事。

 

  5、协助幼儿在纸上画上自由想画的画画下来,师帮幼儿写上给妈妈的甜甜的话,回家时送给妈妈。

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

小板凳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小板凳》,唱准一字双音。

  2.理解记忆歌词,并尝试创编部分歌词。

  3.体验与表达热情招待客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板凳》课件、《小板凳》图谱活动过程:

  一、导入客人话题,引起兴趣。

  

(1)教师:

你们家来过客人吗?

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招待的?

  

(2)教师:

今天有一个明明家也来了客人,请你们看一看他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3)观看《小板凳》课件。

  二、观看课件,帮助幼儿理解和熟悉歌曲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教师:

刚才,你们看到明明家发生了什么事情?

明明是怎么做的?

  

(2)听老师范唱。

  教师:

这个故事里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呢,我们一起来仔细听一听。

  教师:

你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听到的,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贴相应的图片,幼儿听出来的少的话,教师第二次示范唱。

)(3)跟随音乐学唱教师:

你们把图片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唱唱这首好听的歌。

  教师:

小朋友叫小板凳别怎么样?

(别歪)阿姨夸谁好乖乖?

重点学唱一字双音,如335“板”字的唱法。

  (4)幼儿看图唱。

  教师通过游戏《图片不见了》引导幼儿多次演唱歌曲。

  (5)讨论:

怎样把歌曲唱得更好听?

招待客人的时候心情是怎样?

(开心,脸上微笑)(6)创编动作,幼儿进行表演唱。

  三、幼儿仿编歌曲。

  教师:

看,又有谁来我们家做客了?

(叔叔、爷爷、客人老师、奶奶)幼儿在教师的动作提醒下表演唱。

小班音乐教案:

我家有几口

  一、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习演唱歌曲,学习最后一句说、唱的连接。

  2.借助照片理解歌词内容,学习根据自己家庭的人数用反复的方法延长演唱。

  3.进一步加深对家庭成员的认识。

  二、活动准备:

  1.有1-5手口一致点数的经验。

  2.全家福照片。

  3.事先对自己家庭照片中的人进行过认识,点数过照片中的人数。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教师范唱歌曲〈我家有几口〉,初步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出示“小娃娃”一家的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小娃娃”家有哪些成员,同时启发幼儿用掰指头的方法进行计数。

  2.教师以“小娃娃”的口吻演唱歌曲。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歌词内容。

  教师:

歌里唱了些什么?

“小娃娃”家有几口人?

有哪些人?

  4.教师再次范唱。

  

(二)学唱歌曲《我家有几口》,学习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

  1.以“帮小娃娃数一数”的情节,引导幼儿完整地跟着教师学唱歌曲。

  2.针对幼儿的学习难点重点练习。

  3.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歌曲最后一句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

教师:

歌曲的最后一句跟我们以前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4.教师指导幼儿学唱最后一句,初步学习说、唱的节奏。

教师用动态动作提示说的节奏和时值。

  5.幼儿完整地演唱,教师鼓励幼儿参与演唱最后一句。

小班音乐教案:

我家有几口

主题名称:

让爱住我家

   次主题名称:

亲密一家人

   活动课题:

我家有几口

   主要教学领域:

音乐领域

   内容分析:

这首歌旨在让幼儿加深对家庭的了解和对亲情的体验,符合孩子的认知需求,孩子感兴趣。

   幼儿分析:

家人是小班宝宝最亲近的人,小班幼儿对家的依恋尤为强烈,他们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期盼和爸爸一起做游戏,这首歌符合孩子的情感需要。

   设计思路:

通过游戏问答、欣赏音乐、感知体验、探索发现、形象表征、活动延伸等环节和孩子一起完成这一课时。

   活动目标:

   1、乐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父母,能说出自己父母的姓名和典型特征。

   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尝试用歌声表达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

知道自己家里都有谁。

   难点:

用歌声表达情感及家里有几口。

   活动准备:

   1、《我家有几口》音乐2、多媒体图片幼儿用书第一册第一页

   活动过程:

   1、游戏问答

   导入:

小朋友,你们家里都有谁啊?

(爸爸、妈妈、奶奶等)。

那你数数家里一共有几口人,请幼儿自由回答。

欣赏挂图并了解歌词现在老师这里有个小朋友想请我们班的来给他数一数他的家里有几口,都有谁?

教师引出歌词 

   2欣赏音乐:

让我们来听听小朋友给我们的答案吧,欣赏音乐。

   3、感知体验:

小朋友说你们回答得很正确,现在他想和你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拍手,小手在你们身上跳舞,看看他会跳到哪。

一拍跳一下,感知音乐节奏。

   4、探索发现:

刚才小手在我们的肩膀上跳了跳,我们的小手还可以跳到哪里呢?

一起来跳舞吧。

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感知节奏。

   5、形象表征:

我们的小手跳了跳也累了,让我们现在来数一数他们有谁在和我们做游戏吧,有四口。

   6、活动延伸:

我们家里还有爷爷奶奶等等,还可以怎样唱呢?

小一班音乐教案:

我上幼儿园

2014年10月22日星期三

小一班授课教师:

雷艳林

【活动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教育幼儿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哭闹。

【重点】学唱歌曲难点:

按节奏自然地跟唱。

【活动准备】玩具:

小白兔、小猫、小鸭、三用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教室。

老师:

“小朋友们,让我们拍着小手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去吧!

  2、教师出示玩具小白兔,并示范唱歌曲《我上幼儿园》。

老师:

“今天,小白兔又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我们听听它在唱什么歌?

”“你们听到小白兔在唱什么吗?

  3、出示小鸭、小猫,并示范唱歌曲第二遍。

老师:

“小鸭、小猫也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它一边走,一边唱。

  4、逐一出示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作小鱼游的动作后出示图片:

“这是谁游来了呀?

”、“它爱在哪儿游呢?

”,幼儿回答后,放入背景图中。

  

(2)教师作小鸟飞的动作后出示图片:

“这是谁飞来了呀?

”、“谁知道它应该放在哪儿?

”,说着放入背景图中。

  (3)他是花儿的好朋友,它是叫什么?

请幼儿上台来贴。

  (4)听――,猜猜它是谁?

“咩――,咩――”请幼儿上台来贴,及时表扬。

  5、出示“小朋友”图片。

老师:

“小朋友爱上哪儿呢?

为什么?

  6、欣赏儿歌。

老师:

“老师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听听儿歌里唱了些什么?

  7、边做动作边念儿歌,要求读准音。

  8、集体朗诵儿歌,要求有表情、动作,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活动延伸】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活动名称:

音乐

活动内容:

歌曲  我上幼儿园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以欢快的情绪较完整参与演唱。

2引导幼儿用自然声演唱。

3激发幼儿上幼儿园的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  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娃娃,因出主题

  教师以布娃娃的身份讲述在幼儿园的高兴事,激发幼儿愉快的心情,

引出歌曲。

二教师师范演唱歌曲。

三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教师领唱,幼儿跟唱。

2重难点句教唱,引导幼儿用自然声演唱。

3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

4集体和分组练习演唱。

 

5请个别幼儿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四幼儿集体演唱,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小一班班务计划

2015年9月小一班授课教师:

雷艳林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我们又迎来了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们,我们将尽心尽职,一切以幼儿的利益优先为原则,让入园的幼儿感到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

为了尽快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培养幼儿各项常规活动及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

根据我们小一班的班级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本学期的班务工作计划:

  

一、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幼儿35名,其中男孩18名,女孩17名。

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大多数孩子在家受家人宠爱,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或祖辈的依赖性比较地强,比较难融入集体活动,没有形成规则意识,集体活动的时候,喜欢自由的单独活动。

孩子们还存在动手意识弱、动手能力差和依赖性强以及缺乏交往技巧、语言表达弱等不足。

还有的孩子在入园初期情绪比较稳定,在新奇感过后,出现了严重的哭闹现象等等„„为了使这些孩子们尽快稳定情绪,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我们老师将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使每位幼儿都能愉快的生活,取得可喜的进步。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教师主动学习,提高专业素质 

1.严格要求自己,随时发现身边老师的优秀事迹并向她们学习。

努力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主动的参加上级和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使自己成为让领导认可、同事赞扬、幼儿喜爱、家长满意的好老师。

 

2.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学习力度,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

本学期我们将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刚要解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再对《幼儿园班级管理》一书进行学习。

认真学习分析幼儿园班级的管理方法,尤其针对要了解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重点学习班级的常规管理,使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的常规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以尽快地速度走入正规,进入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3.除此之外,我班教师将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做好幼儿一日常规及习惯的培养 

由于小班幼儿刚入园,各项常规性活动还没有走上正规,对孩子一刻也不放松,加强常规性教育,不管是从上课、洗手加点还是自由活动等,都不能顺着孩子自来的小性子来,不给幼儿任何发赖、任性的机会。

正确对待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班级老师在一日活动中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严格执行一日活动各环节的作息时间,进一步改善幼儿行为习惯,在组织活动中,老师眼中要有孩子,随时发现幼儿的优缺点,及时的给予有效的指导。

 

1.加强集体活动常规的指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我们将通过多种形式,让幼儿清楚的了解集体活动的要求和规则,并对幼儿严格要求,使幼儿形成自觉的习惯,使班级的集体活动有序的开展。

对那些学习兴趣不高的孩子,我们将进行重点指导,用一对一的形式,利用故事、诗歌、图片、歌曲等对幼儿进行引导,尽早地让他们走上正轨。

 

2.加强生活活动常规的指导。

本学期我班将根据幼儿园的要求,重点进行生活能力的培养,我们将根据“幼儿日常行为规范”讲卫生、学做事的要求,利用小诗歌、故事、游戏、歌曲等形式,让幼儿熟悉漱口、洗手、午睡、加点、入厕等生活活动的要求,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3.加强户外活动及其常规的指导。

及时的组织幼儿的户外活动,活动中,严格要求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及户外活动的规则,指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强化规则的意识。

同时,小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