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1926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docx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docx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差异分析

摘要

现金流量表作为三大财务报表之一,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我们也要看到,现金流量表不是万能的,它本身也有一些固有的缺陷。

企业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存在差异,这对我们分析和使用现金流量表带来不便。

表面上看来,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只是口径计算方面的差异,实质上是由于两者的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而造成的,净利润的计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现金流量的计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

这种差异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因此就需要我们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科学管理,实现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同步增长。

本文分析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及作用,并从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现金的流向结构及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方面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企业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做好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协调工作。

关键词:

企业净利润;现金流量;计量基础;差异

第一章前言

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某一上市公司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现金流进、流出及流入净额状况的财务报表,它是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动态补充。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使我们对企业的运转情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并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比如有的上市公司的帐面利润很是丰厚,但却没有充浴的现金来支付相应的支出,甚至于不能够偿还企业到期债务;换言之,企业有很多的“利润”,但手头现钱却不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危险的信号,而要发现这一信号,现金流量表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金流量表作为三大财务报表之一,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我们也要看到,报表不是万能的,它本身也有一些固有的缺陷。

企业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之间存在差异,这对我们分析和使用现金流量表带来不便。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二者之间差异形成的原因表面上看是计量基础的不一致。

企业某一时期的净利润等于企业该时期的收入减去该时期的费用,而企业某一时期的现金净流量等于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

从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企业在某个时期的收入数等于现金流入数、费用数等于现金流出数,则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同步。

否则,只要收入不等于现金流入、费用不等于现金流出,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二者产生差异就不可避免,尤其在企业净利润大于现金净流入量这种差异出现时,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如何实现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同步增长,就显得非常重要。

第二章现金流量表综合分析

2.1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及作用

2.1.1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

早期的会计实践大多采用现金收付制,到本世纪初,许多中小型企业仍习惯根据实收实付记账。

为了使利润的核算更为合理,收入、费用在不同期间能合理配比、分摊,会计理论开始主张收支的溯源原则,即把收益或损失归入导致发生收入或支出的那个报告期,而不归入实际收付现金的那个报告期,这就是我们现行的会计核算的基础——权责发生制。

但与此同时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债权人和投资者都相当关注企业的资金流量,因为它决定了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和债权人、投资者能否实现他们的资金回流,特别是在经济滑坡和萧条的时期。

资金流量表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被会计准则所肯定,实际上它是对传统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有益补充。

利润表只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但不反映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资金流量;资产负债表只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但不说明变动的原因。

利润表根据相关性的原则对实收实支和应收应支不加区分,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收益情况,容易对债权人和投资者产生误导。

资产负债表根据历史成本原则记载资产可能与实际市场价值相去甚远。

事实上,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使会计报表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资金流量表通常采用全部资金概念,即不影响资金变动的筹资投资活动在表中也予以附加列示,以反映企业活动的全貌。

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现金流量表。

70年代以来,西方会计普遍要求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我国1992年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提供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

2.1.2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以流动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偿付能力。

首先,流动资金是流动资产扣除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其规模受二者合理计量的影响。

在实务操作中,有的企业将长于一年才能出售或变现的存货、待摊费用列作流动资产,对有些在短期内即将出售的长期资产却不转为流动资产。

同时,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计帐方法也不能避免帐面价值和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

其次,用流动资金来衡量和分析企业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直接受其内部结构合理性的影响,因为各项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有较大差异。

1992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更新了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1998年,我国财政部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流入与流出汇总说明企业在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的动态报表,其编制基础是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其结构比财务状况变动表更明确、更易理解。

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提供企业的现金流量信息,帮助投资者、债权人直接有效地分析企业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及对外融资的能力;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报表使用者分析本期净利与经营现金流量的差异,客观评价企业的营利能力和经营周转是否顺畅;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报表使用者分析与现金有关、无关的投资筹资活动,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现金流量。

2.2现金流量表的综合分析

2.2.1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首先要分析现金流量的内部结构,即经营、投资、筹资三者对现金净流量的贡献。

在这一分析过程中,我们要结合企业所处的经营周期确定分析的重点。

对处于开发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能为负,我们应重点分析企业的筹资活动,分析其资本金是否足值到位,流动性如何,企业是否过度负债,有无继续筹措足够经营资金的可能;同时判断其投资活动是否适合经营需要,有无出现资金挪用或费用化现象。

我们应通过现金流量预测分析将还款期限定于经营活动可产生净流入时期。

对处于增长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该为正,我们要重点分析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结构,分析其货款回笼速度、赊销是否有力、得当,了解成本、费用控制情况预测企业发展空间,企业是否充分利用应付款项,同时我们要关注这一阶段企业有无过分扩张导致债务增加。

对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趋于正常化或适当萎缩,我们要重点分析其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是否有保障,现金收入与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是否匹配,同时关注企业是否过分支付股利,有无资金外流情况,现金流入是否主要依赖投资收益或不明确的营业外收入。

对处于衰退期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开始萎缩,我们要重点分析其投资活动在收回投资过程中是否获利,有无冒险性的扩张活动,同时要分析企业是否及时缩减负债,减少利息负担。

这一阶段的贷款期限不应超过其现金流量出现赤字。

结合以上举例,我们可以大致推断,该企业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主应业务突出,销售回笼较好,费用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企业在盈利时及时调整其筹资份额,减轻了利息负担。

2.2.2分析现金的流向结构状况

一家上市公司在其开展业务的时候,经营、投资、筹资三大活动均会产生一定的现金流动,但其具体的流量比例显然不尽相同,分析其现金的流向结构状况,就是分析其现金收入、现金支出以及现金净额的各个组成部份所占比例,以期发现各个部份的重要性及其地位。

例如,常山股份(0158)2000年末的经营、投资、筹资三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分别为22.6亿元、0.1亿元、7.8亿元,现金流出分别为22.6亿元、1.7亿元、4.6亿元,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0059亿元、-1.6亿元、3.1亿元。

很明显,该公司本期生产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但进出相抵后,所剩无几;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较大,说明本期有投资动作,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很小,又说明其以往的投资所收回的回报不大,应该说该公司在投资方面较为谨慎;筹资现金流入与流出均相当可观,说明该公司本期因股票发行上市筹集了大量资金,但偿还以往债务也用去了过半的现金。

综合来看,该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上还有一定潜力可供挖掘,投资项目也应加紧运作,以期早日产生效益。

2.2.3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分析一家企业的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有许多种,但有的时候,由于人为的因素,那些指标有时会有一些“虚”,比如年末推迟进货、抓紧收回应收帐款、先偿债再商借等办法,就可以提高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及现金比率,因此,这些比率值有时会有含有一定不准确的信息。

但是,如果我们从企业在一个报告期内现金的实际流入、流出及结存量上来分析其偿债能力的话,则这一方法无疑能更真实、更直观、更有效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因为不管你的偿债能力指标有多强,如果手中的现金收入连短期债务都不足以偿还,则企业无疑面将临着很大的偿债压力,甚至于会出现极为不利的局面。

比如中商股份(0882)的2000年末的现金流量表上显示,其经营、投资、筹资三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094万元、-8550万元、3008万元,而公司期末的流动负债为2亿元,期末的货币资金余额为5248万元,很显然,该公司不仅偿债能力有问题,而且在现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仍然举债投资;再从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看,其长期负债为0,而现金流量表的筹资现金流上显示,其在本期内有借有还,但最终仍是借大于还,余额为3008万元;由此可见,该公司有拆东墙补西墙的嫌疑,其偿债能力不容乐观。

 

第三章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分析

企业某一时期的净利润等于企业该时期的收入减去该时期的费用,而企业某一时期的现金净流量等于现金流入量减去现金流出量。

由于计算两个指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很难保持“同步性”。

从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企业在某个时期的收入数等于现金流入数、费用数等于现金流出数,则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同步。

否则,只要收入不等于现金流入、费用不等于现金流出,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二者产生差异就不可避免。

实际工作中,二者产生差异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3.1应收债权占用大量资金

企业通过放宽信用政策,延长信用期限等方法扩大商品销售,增加商品销售收人和利润,但同时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债权也大量增加,这必然使企业资金被买方大量占用,增加了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了企业利润,会产生企业所得税、股东分红等问题,这就需要企业垫交所得税款和股东分红款,因此就造成企业现金短缺,此时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必然产生差异。

3.2存货加大了两者的差异

存货在企业流动资产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也是企业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项目。

存货增加,一方面意味着企业由于原材料购入增加而导致企业现金流出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意味着产成品等商品滞销,从而使成品资金无法及时变现,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

3.3资产减值准备、折旧与摊销造成两者不一致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有八项,而且不同的资产减值准备计入不同的损益类账户。

因此,企业如果没有按规定科学合理地计提各种资产减值准备,而是随意计提,则会使企业利润虚增或虚减,而事实上这些资产由于种种原因可收回金额已经少于其账面价值,将来的现金流入量肯定少于其账面价值,这又会造成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不一致。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必须一次性支付大量现金,而根据配比原则,它们的价值却只有一部分通过计提折旧或摊销的方式计入当期损益,而且计入损益数的多少还取决于折旧方法或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这样在资本性支出发生的当期,就会使净利润大于现金净流量,而在资本性支出发生的以后时期,由于每期都要摊销费用,必然使净利润减少,但现金却不必再支付,这就使净利润少于现金净流量。

因此资本性支出的支付、摊销及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等也会使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存在差异。

3.4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形成差异

企业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如果大多数投资都是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那么在年终被投资单位有净利润时,投资单位就可按其所持有的表决权股份的比例计算其应享有的份额,在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的同时,便确认为当期的投资收益,而不管这部分收益是否已经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形式收回(事实上被投资单位当年发放的股利一般都少于当年实现的净利润)。

这样,在确认投资收益增加的同时,会使企业净利润增加,但企业的现金流入量却并不是同比例增加。

3.5筹资活动产生差异

企业不管通过什么渠道筹集资金,在筹资活动发生时,都会使企业现金流入量快速增加,而还本付息往往要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进行,所以企业因此时偿还本息而发生的现金流出量比较少,从而使企业现金净流量增加速度快于净利润的增加速度。

另一方面,在筹资活动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还本付息引起的现金流出量较大,而新的筹资活动很少时,现金流出量就会大于现金流入量。

而且由于利息费用数额较少,所以企业净利润减少速度较慢,这都会使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不同步,从而使二者产生差异。

第四章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协调分析

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经常会出现不一致,尤其在企业净利润大于现金净流入量这种差异出现时,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如何实现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同步增长,就显得非常重要。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协调工作:

4.1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

4.1.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销售部门在同客户接触时,应认真调查客户的经营、付款历史记录等情况,根据客户的信用品质、偿付能力、经济状况等确定哪些客户可获得商业信用,以确保较高的应收账款回收率,将赊销发货金额控制在信用限额内。

一旦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时,就需考虑具体的信用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率等,应将信用期限和加速收款所得到的收益与付出的现金折扣成本结合起来考察以确定合适的信用条件。

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

销售部门、结算部门、财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合作,建立货款回笼岗位责任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大力加强货款的催收工作,加快资金回笼,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公司规定的限额内。

4.1.2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为客户所欠,就必须考虑如何足额收回的问题。

为此,有必要在收账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

通过应收账款追踪分析,确定该笔赊销款是否能够足额收回,对可能拖欠的款项,采取合适的收账政策。

对欠款金额大、信用品质较差的客户,要实施重点追踪分析,及时向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提出调整信用政策的意见,并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清收。

4.1.3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债权债务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账龄分析,通过考察研究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计算各账龄应收账款的余额占应收账款总计余额的比重,对不同拖欠时间的账款及不同信用品质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收账方案,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需提前有所准备,充分估计这一因素的影响。

对尚未过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管理与监督,以防发生新的拖欠。

4.1.4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

对应收账款收现水平制定一个必要的控制标准,即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反映既定会计期间预期现金支付数量扣除各种可靠、稳定性来源后的差额,必须通过应收款项有效收现予以弥补的最低保证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必要现金支付总额-当期其它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当期应收账款总计金额

通过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实际收现率,考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控制标准,如果发现实际收现率低于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有足够的现金满足同期必需的现金支付要求。

4.1.5建立应收账款定期核对清理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年度应收账款的合理额度,作为控制管理考核的依据。

每月终了要对应收账款全面清理,核实其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和可回收性,按各类应收账款账龄以及企业的商业信用,认真分析,积极催收,每半年向债务方寄送对账单进行核对。

对于回收性差,企业信用不好,长期不能回收的款项,要采取特别措施,指定专人负责,搞好催收工作或利用国家法律进行清偿,确保货款及时回收。

对超过4个月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债权债务管理人员或应收账款责任人要及时向单位主管领导汇报,原则上要停止供货,不允许再发生新的挂账。

若对方信用较好,暂时出现支付困难等特殊情况时,经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可给予特殊处理。

4.2加强存货分析与管理,加速存货的流转

加强对存货的分析与管理,加速存货的流转存货积压,必然提高企业资金占用水平,造成企业资金流转不畅或资金短缺,因此加强对存货的分析与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4.2.1定期对存货结构进行分析

企业应定期对连续几期的存货结构进行动态的计算分析,将在存货中所占比重最大和增加数占存货增加数比重最大的存货项目,作为分析和管理的重点,分析该存货项目快速增加的原因,以便及时调整有关政策,减少库存。

及时处理积压存货,可降低存货的资金占用水平和存货的相关成本,在有利于增加企业净利润的同时,加速资金的周转,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

4.2.2保持购销平衡和产销平衡

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市场预测和决策机制,制定比较准确的产品销售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企业期初、期末存货水平,合理地确定产品的生产量,也就是企业应在以销定产的基础上,制定企业的生产计划,然后根据每种产品原材料的消耗情况及每种产品的计划产量,并考虑原材料的期初、期末库存情况,合理确定原材料的采购计划,确定原材料的最优经济订货量。

通过保持购销平衡、产销平衡,使存货数量既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又不会过多地占用资金,从而使企业的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同步增长。

4.3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合理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损失情况。

企业只有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定期对各项资产的价值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并对可能发生的各项损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才能反映各项资产的真实价值和各项资产的损失情况,正确地计算损益。

同时,由于各项资产种类繁多,市场变化莫测,企业很难客观把握资产损失的准确数字,这也会使企业为了自身利益而随意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以企业应尽量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合理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4.4合理安排现金流量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由于经营活动是企业重要的经济活动,所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人量首先要满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净流入时,企业才有可能进行投资活动。

因此,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企业用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量的多少。

对那些对外扩张的企业来说,由于投资活动在企业活动中的比重较大,所以投资项目效益的好坏,反过来又进一步决定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在企业整个现金流量中的比重而对那些实行内部发展战略的企业来说,通过内部挖掘潜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等途径,可以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其现金流量主要取决于经营活动获取现金的能力。

当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对不足而企业又必须进行投资活动时,企业的资金来源只能是筹资。

成功的筹资活动有助于企业投资活动的进行,有利于企业抓住机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而投资活动搞得好必定会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进行,反过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充足且相对稳定,既有利于企业进一步进行投资活动,又有利于企业成功地筹集到资金。

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者之间紧密相关、相互影响,而且不同的企业、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各有其特点。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分析研究和适当调整三者的比例关系,才能使企业的现金流量更好地满足企业经营及发展的需要,使现金流量达到最优,从而实现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同步增长,使企业实现双赢。

第五章结论

现金流量表作为三大财务报表之一,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众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我们也要看到,现金流量表不是万能的,它本身也有一些固有的缺陷,有时甚至会出现假帐。

在过去的财务分析中,净利润通常被作为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但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的,有些企业账面利润很高,但支付能力严重不足,甚至有少数企业为了某种目的,利用权责发生制的缺陷,虚增利润。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量表提供了衡量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一个全新工具,企业的利润可以通过某些方式做得很漂亮,但现金流量往往能无情地剥去利润的面纱。

为此,有些市场人士和一部份投资者甚至于全盘否定其作用。

很显然,片面地强调或者全盘的否定,都是不足取的。

在理性投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财务报表作为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投资者和管理当局的重视。

企业的净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只是口径计算方面的差异,实质上是由于两者的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而造成的,净利润的计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现金流量的计算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这种差异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就需要我们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科学管理,实现企业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同步增长。

本文分析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及作用,并从现金流量表的结构、现金的流向结构及企业的偿债能力三方面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企业净利润和现金流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两者的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并从加强应收帐款、存货、资产减值准备等方面阐述如何做好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协调工作。

参考文献

[1]薛爽.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内部因素分析[J].会计研究,,2004年第3期

[2]蒋伟.如何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J].财务与会计,2004年第1期

[3]童盼.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宣进逻辑及未来趋势[J].财会通讯,2004年第1期

[4]项习文.简明企业财务分析与评价[M].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年出版,144~162页

[5]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680~690页

[6]李天民.现代管理会计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6年出版

[7][美]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北京:

华夏出版社,1997

[8]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