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第4周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561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语第4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语第4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语第4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语第4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语第4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语第4周教案.docx

《五语第4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语第4周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语第4周教案.docx

五语第4周教案

苏教版版第十册年级:

五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

6、梦圆飞天

使用日期

3.10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小苗

执教者

许晓玲

第1课时/总14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生字词卡片

课前预习

1.认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再读课文,尝试回答课后问题。

3.搜集了解有关“神州5号”成功发射的资料。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预设

学习要点

改进建议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课题,简介“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有关情况。

2.播放神舟5号发射录像。

3.师生谈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课文是如何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的?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

3.提出要求:

(1)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读准生字新词,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难读的句子或者长句多读几遍,并把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4)边读边思考:

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

是如何描写的?

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按自然段读课文。

(2)布置其他同学认真听

(3)正音:

“澎、控”是后鼻音,“乳、执”是翘舌音。

5.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反复朗读。

三.交流感悟

1.听写部分词语。

2.安排学生代表上台朗读课文,简单赏析课文。

3.质疑问难:

(1)哪些场面给你的印象最深?

(2)你对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3)教师给予解答。

(补充资料)

A俄罗斯塔斯社在今日头条显著位置,报道了中国“神舟”五号发射的消息。

称:

“38岁的中国人杨利伟是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并且是第一个中国公民。

四.安排写字练习

指导写习字册,教师巡回指导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准备在课堂上朗读

2.思考:

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可以分几个部分

 

了解“神舟号”的情况。

 

读准生字词

 

正确规范书写生字词并能理解含义

简介“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有关情况。

 

提出自读要求

 

出示生字词

指名读

 

1、完成习字册

2、补充习题1.2题

6、梦圆飞天

杨利伟

苏版第十册年级:

五学科:

教学内容

6、梦圆飞天

使用日期

3.11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小苗

执教者

许晓玲

第2课时/总15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通过学习,解决遗留的问题。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生字词卡片

课前预习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预设

学习要点

改进建议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师生共同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二.精读感悟

1.简单指导,理清课文脉络。

(1)点名事件发生的时间。

(2)重点写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神舟5号”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3)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4)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5)点名了此次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2.朗读1自然段。

强调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

3.朗读2-5自然段。

感受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场面的热烈。

在送行的人中,有“与宇航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有“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朗读时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气氛表达出来。

师生朗读,体会喜悦心情。

通过“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等语句,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严肃庄重的神情。

指导学生读好“总指挥长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这句话,体会杨利伟同志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4.指导朗读感悟“发射”情节。

指导读好“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一句想象当时的进展气氛。

反复让学生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点名读,分角色读。

再指导朗读,注意展开想象,读出气势。

“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人的感情。

5.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

(1)请学生读第三部分。

(2)杨利伟的话有两处。

第一处是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的问候。

“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

……”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3)请男同学和女同学轮流朗读。

(4)请小组中朗读得最好的同学到台上朗读。

三.合作探究

1.老师提问:

在神舟5号”飞船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布置小组合作探究。

3.指导方法:

(1)再读课文,进行系统思考。

(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3)在小组中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感触。

(4)开展互动,朗读自己最感动的部分。

4.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1.朗读练习。

2.把自己搜集的有关太空知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交流。

 

 

理清文章脉络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杨利伟的话语

 

拿出默写本听写词语

 

指导朗读体会喜悦心情

 

指导朗读感受人们的心情

 

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1.练习册。

2.课后练习3、4题。

6、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的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天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要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然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去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苏版第十册年级:

五学科:

教学内容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使用日期

3.12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小苗

执教者

许晓玲

第1课时/总16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由课题入手,初步把握“孪生兄弟”的含义。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由课题入手,初步把握“孪生兄弟”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课件、挂图

课前预习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预设

学习要点

改进建议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孪生兄弟”,指名说说含义,逐步补全课题“地球的”“火星”,简要说明地球与火星的关系。

2.用课件演示两者的真实图片,作一个初步的了解。

3.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带着心上问题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不理解的字词同桌相互质疑。

(3)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2.检查自读情况,扫清阅读障碍。

3.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4.分析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想:

从哪里可以看出火星和地球是“孪生兄弟”?

(兄弟俩长得太太像了)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读读、记记两者的相似之处。

(3)师述:

课文以四个“同样”所表达的内容表现了含义,突出了文题和主题。

再读读理解。

(4)引入:

由此人们也作出了这样的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5.为什么会作出如此推测呢?

自读下文思考,并弄明白课文又介绍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6.简单分析交流后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第一段

(1):

“孪生兄弟”推测火星上有水和生命存在。

第二段(2-5):

推想火星上水的两种来源。

第三段(6-8):

阐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却不能的原因。

7.按段读课文,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三.小结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理解课题的含义。

 

自读课文,完成自学要求。

 

梳理文章脉络,给课文分段。

 

1、习字册。

2、补充习题

苏版第十册年级:

五学科:

教学内容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使用日期

3.13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张小苗

执教者

许晓玲

第2课时/总17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弄明白两者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弄明白两者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

教学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弄明白两者的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前预习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预设

学习要点

改进建议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说说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这孪生兄弟有什么相似之处与差异之处呢?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段。

1.指导学生观看一组关于火星表面情况的图像,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

2.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证明火星上曾经有水的存在。

“2003年3月……分析……证实……”可见,火星有水的推断是具有科学根据的。

哪句话又能证明推断的可信性呢?

读句“科学家研究分析了……亚马逊河。

”激发探究“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的兴趣。

3.齐读第3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一种猜测,读读第4自然段,说说水来源的第二种猜想。

多读把握领会。

也可同桌间合作介绍水来源的两种推测。

4.课件演示,指名学生作模拟介绍,说明水来源的推测。

5.读课文进一步把握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

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2.带着问题讲课文,找出原因。

3.指名交流,分析指导。

(1)原因:

火星本身的致使缺陷:

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2)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形象化的的写法写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

如“大逃亡、裹挟着”赋予人的性格。

4.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

你认为呢?

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引导读句理解“然而……”

5.可是,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辨别“果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来不得一丝马虎。

火星上生命的存在与否,这是个怎样的谜?

你想知道吗?

那么,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去探究吧。

科学的大门正为你敞开着。

三.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1.弄明白“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2.齐读全文,作内容的整体回顾与把握。

四.作业

复习旧知。

 

理解这对孪生兄弟的相似之处。

 

理解这对孪生兄弟差异之处。

 

学习差异之处的原因。

 

1、补充习题

2、练习册

7.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相似处  同样……有水和生命存在

差异处  水没能留住

努力探究科学奥秘  生命存在(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