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340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docx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docx

华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

华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

基础试题

2011-03-241613

                          华南师大附中2011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

区域。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

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作文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作文卷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帮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畸形/羁绊    缥缈/剽窃    倒胃口/倒栽葱

B.档案/跌宕    亢奋/伉俪    冲锋枪/冲击波

C.隽永/眷念    篆书/椽子    迫击炮/迫切性

D.市侩/反馈    果脯/哺育    空白处/空城计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这个功利泛滥而诗意乏善可陈的年代,诗性教育能走多远?

诗性是怎样才能与教

育相得益彰?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先行者实已不易:

可能的践行者更加任重道远。

然而,我们也看到不少教育工在诗意地耕耘,任劳任怨,让我们看到曙光.

A.乏善可陈    B.相得益彰    C.任重道远    D.任劳任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没有很好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

凭主观想像加了一

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利用高科技手段,为中国公民诚信文化建设构筑可靠的技术平台和技术环境,有利

于在社会发展中维护和确立以诚信为基础的主流价值观和公民行为准则。

    C.2010年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

经济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D.备受舆论关注的“我爸是李刚”事件的调查结论何对公布,仍没有得到已介入此案

调查的河北省检察机关的明确答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

              ,

              ,           ,            ,             ,          ,中秋节才成

为固定的节日。

    ①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

    ②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

    ③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④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⑤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

    ⑥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A.④③⑤①⑥②         B.③④①②⑤⑥

C.③②④①⑥⑤         D.④①③②⑤⑥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22分)

    真,姓何氏,东莞之员冈人,生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

少英伟好书剑。

至正间,岭南盗起,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盗场管勾。

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

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癸卯,南海三山民部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乏,大肆焚掠。

真闻之,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广人大悦。

    时中原大乱,南北阻绝,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舟师取广东。

时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书谕真,曰:

“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或假元之号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横敛,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

今天予受天明命,肇造区夏,惟两广僻在遐荒,未沾圣化。

予受命南征,顺者抚绥,逆者诛殛。

恐足下来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

”遂航海趋广东。

三月甲戍,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遣使奉表迎降。

    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

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

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

上赐诏褒之,曰:

“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

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

负固偷安,流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论矣。

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不烦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谓识时达变者矣。

”真叩头谢曰:

“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

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

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

”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联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用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以表来归之减上云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

七月乙巳,封何真为东莞伯。

(节选自《国初群雄事略》)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                  构:

招致

    B.先遣人以书谕真                        谕:

上对下的文告

    C.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        籍:

登记

    D.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    诣:

前往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      慨然以生民为念

    B.豪杰之士,乘时而起            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

    C.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          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

    D.易乱为治者上也                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

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真“保民达变”的一组是(3分)

    ①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

    ②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③少英伟好书剑

    ④受命南征,顺者抚绥,逆者诛殛

    ⑤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

    ⑥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真年少不幸,八岁便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孤儿,始终没有改嫁。

    B.元末大乱,广东土匪乘势而起,为抵御土匪的骚扰,何真组织了自己的武装。

    C.何真原本率部降元,后因廖永忠信中的言辞咄咄逼人,何真不得已,改向明军投降。

    D.明太祖褒奖了何真,对其在动乱时节组织武装保境安民的举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4分)

    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联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用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以表来归之减上云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

(3分)

    ②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

(3分)

10.比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7分)

梅花绝句                              见梅

陆游                                 何应龙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云绕前冈水绕村,忽惊空谷有佳人。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天寒日暮吹香去,尽是冰霜不是春。

    

(1)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请指出并赏析其修辞效果。

(3分)

    

(2)这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

试作简要分析。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____,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2)若夫            ,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

    (3)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前赤壁赋》)

    (4)                ,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走出书斋的阅读

凸凹

    依据自己的阅读体验,我感到,生活本身比书籍的世界要丰富多了,如果读书幽闭了我的内心,真的不如没有书。

个体生命的局限性,是人们选择阅读的原动力。

人的心灵,是开在路口的客栈,谁愿进来谁进来。

这种对事物的多样性追求,才使生命绚烂激越起来。

所以,读书应该使心灵达到更开阔、更开朗的境界,营造一种无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种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而这种敏感却在读书人那里悄然丢失了。

何以至此盖因在长期的读书生活中,过于眷恋一种思想,导致思维方式的固化。

把书籍伦理当成了现实的生活伦理。

厮熟的书斋环境,培植了阅读者的生活惯性和生命惰性。

读书的功利性追求,使读书人根本地忽视了阅读过程中应享有的乐趣。

于是,在这暗淡的读书生活面前,根本的选择,就是抛掉书本,到远离书斋的旷野,去倾听风声。

纪德在《地粮》一书中说:

“抛掉我的书吧,不要在这书中寻求满足;也不要以为别人能帮你找到--这种念头正是你的奇耻大辱:

假如我为你找到食品,你会反而不饿了;假如我为你铺好床铺,你会反而不困了……抛掉我这本书吧,须知对待生活有千姿百态,这只是其中的一种。

去寻找你独特的生活方式吧,别人能做得跟你同样好的事情,你就不必去做;别人能写得跟你同样好的文章,你就不必去写。

凡是你感到自身独具、别处皆无的东西,才值得你眷恋。

啊要急切而又耐心地塑造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无法替代的人。

    这里的含义是深刻的,因为,选择就意味着放弃。

对一种思想的眷恋,就意味着对其他的一切的放弃。

而这其他一切却是大量的,往往比所眷恋的更有价值、更可取。

因此,智性的读书人,应该像智慧的爱者不贪恋对美色的占有一样,对思想也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占有。

同时,对已有思想的迷执,正是独立思考能力丧失的前提,也正是独创价值消亡的深层根源。

如果这还不能让读书人醒悟,那么,反对思想多元、主张文化霸权的人,往往是读书人这一事实,也应让偏执的阅读者警醒了。

    不用讳言,读书人是对书籍伦理有过分嗜好的人。

所谓书籍伦理,就是书本中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

所以,读书人与市井人的分野,就在于读书人对事物的判断,有形而上的既定判断;而在市井人那里,除了生存的智慧,不再有别的智慧。

因此,在突发的生活事件面前,普通人往往有比读书人更灵活的“变通”能力,他们生活得更灵动、更有生气,也更有力量。

    有人问纪德:

“伦理能增加你的乐趣吗?

    “不能,”纪德回答说:

“只会证明我的乐趣是正当的。

    那么,书籍伦理的直接作用,就是使人长期处在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考虑之中,犹豫踯躅,弄得筋疲力尽,最后确信,只有干脆一动不动,才不会犯错误。

    在生存原则是首要的原则、甚至是唯一的原则的现实面前,在不容分说的生活洪流面前,书籍伦理显得多么苍白,书生的面孔显得多么柔弱。

他们是孱头,而不是强者,他们是最先倒下的人。

书本把他们害了!

再说读书人拥以自负的书斋。

书斋就像专门培养庸人的太过于幸福的家庭--封闭的窝,关闭的门,怕人分享幸福的占有,自以为是的自我感觉。

发黄的册页遮挡了读书人的目光,使他忘记了门外的原野也正为他敞开着更为博大的胸怀;被书香麻痹了的心灵,使他无力做一番字纸外的畅想和憧憬。

正像生活在幸福家庭的人,幽禁于妻子、孩子之中一样,读书人生命最美好的部分被幽禁于书本。

也正像家庭把伟岸的丈夫奴役为庸夫,书本也把智者奴役成腐儒。

腐儒是什么是与自然、社会和生气格格不入的边缘人,是离开书本就不能发出生命之音的人。

    纪德说:

“我憎恶家园、家庭,我憎恶人寻求安歇的所有地方,也憎恶持久的感情、爱的忠贞以及对各种观念的迷恋-一切损害我主持正义的东西。

    所以,读书人有理由憎恶书斋,幽闭了生命的处所,疏离了社稷民生的所在,非但倾听不到生命因受到生活的创击而发出的人性的呐喊,更不会听到正义的讼辞。

    走出书斋吧。

    美的东西一旦超过了我们的渴求,就弱化了在我们心中的价值;过于魇饱的阅读,会淡化读书的生命乐趣。

我们应该时常到市井上走走,不仅是因为,生活的给予与教化大于书本,也因为对书本的暂时疏离,会找回久已不尝的对阅读的“饥饿感”---因为饥饿,才有渴望,才有被满足之后的酣畅醉意。

    到了这般天地,书才真正融入读书人的生命之中;读书生活已远离了功利,成为一种天伦之乐。

    l2一l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两项给5分,选对一项给2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读书人如果过于眷恋一种思想,导致思维方式的固化,就不可铯保持一种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B.书斋的空间有限,光线也比较暗淡,读书人要有选择地抛掉书本,到远离书斋的旷野,去倾听风声。

    C.对已有思想的迷执,正是独立思考能力丧失的前提,也正是独到价值消亡的深层根源,这是让读书人醒悟的原因之一。

    D.由于读书人嗜好书籍中苍白的伦理,所以,读书人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总是不如市井之人。

    E.读书人过分嗜好书籍伦理,疏离了社稷民生的所在,不但失去了读书的价值;也失去了读书的乐趣。

    13.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理解恰当的一项(3分)

    A.读书应该使心灵达到更开阔、更开朗的境界,营造一种无限的容量,即保持一种能随时接受新事物的敏感。

    B.个体生命的局限性,是人们选择阅读的原动力。

如果读书幽闭了我的内心,真的不如没有书。

    C.智性的读书人,应该像智慧的爱者不贪恋对美色的占有一样,对思想也不要拘泥于一时的占有。

    D.因为生活的给予与转化大于书本,我们应该走出书斋,离开书本,走入市井,这才是读书的一种天伦之乐。

    14.引用纪德《地粮》中的话目的是什么?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5.请你结合文本内容谈谈怎样的阅读才是“走出书斋的阅读”?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遍试题纽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心灵折旧费

董保纲

    这是5年前的事儿了。

那时,大哥刚刚下岗,在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卖些烟酒之类。

一天黄昏,一位中年汉子走到大哥的铁屋前。

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袋,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一包劣质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支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

从谈话中,大哥了解到,汉子就是我们县的人,刚刚从外地打工回来。

汉子说,他的家距离县城还有二十几里的土路,汉子很犹豫地提出,能不能从大哥那里借一辆自行车,因为他已经坐了一晚上和一整天的车了。

大哥看看夜幕已经降临,又打量着眼前这位陌生的民工,最后还是把他那辆“除了车铃不响哪儿都响”的东方红牌自行车推了出来。

当时的大哥,确实多了一个心眼。

他本来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但是大哥可不敢轻易地别人。

    汉子十分感激,说最晚明天上午就把车还回来。

也许是由于匆忙,汉子并没有来得及留下他的姓名以及村庄,就匆匆地骑车走了。

    晚上,当我的嫂子听说大哥把自行车借给一位陌生人的时候,和大哥大闹了一场,嫂子说我的大哥是榆木疙瘩不开窍,这回肯定被人骗了,不信等着瞧。

    第二天上午,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那位汉子早点出现呀,然而,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大街上人来人往,却没有那位汉子的身影。

嫂子在一旁不断地敲敲打打、冷嘲热讽,大哥由变得烦躁,又由烦躁变得愤怒。

到了中午12点的时候,汉子仍然没有来,大哥终于了,任凭嫂子把他骂得狗血淋头。

    大概是在中午12点半的时候,那位汉子骑着车子忽然出现在大哥面前。

汉子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连声说着:

“对不起、对不起,来晚了。

”大哥先是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起。

大哥厉声说:

“对不起个屁!

你耽误了我大事!

”汉子很尴尬地站在一旁,手足无措,忽然,大哥灵机一动说:

“这样吧,我不能把自行车白借给你,你得掏个钱,就算是车子的‘折旧费’吧。

”大哥很为自己的聪明得意,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招肯定会赢得的赞许,果然,一直在旁边站立的嫂子,脸上顿时露出了欣慰的。

但是,那位汉子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搞蒙了,他嗫嚅着说:

“行……你说……多少钱?

”大哥说:

“你拿20块钱吧。

”汉子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两张10元的纸币,递给大哥。

然后,汉子又说了一声:

“谢谢你了,俺走了。

”说完,汉子头也不回地融入人群之中。

    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

然后,大哥准备把车子往里推一下。

忽然,大哥愣住了!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车铃,用手一拨,发出一阵脆响。

大哥再仔细一看,车子确实是自己的东方红,但是变化的不仅仅是车铃,还有两只崭新的脚蹬子,刚刚上了油的链条以及擦拭一新的车瓦。

大哥一下子明白了。

他一把抢过嫂子手中的20元钱,赶紧跑上街头。

但是,那个汉子的身影已经无从寻觅。

    如今,大哥自己开办了一家企业,企业红红火火。

大哥多次对我说,那20元钱,是他一生的折旧费。

而在大哥厂子的门口,我看到了四个大字:

(选自《读者》)

    16.本文篇幅不长,但人物形象颇为鲜明。

请举例说明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写人?

(4分)

    17.本文主人公是一位无名无姓的中年男子,为什么不给他加个姓名呢?

请析其理由。

(5分)

    18.联系全文回答:

大哥厂子的门口,为什么不写别的字,而要写“诚信为本”(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当当网领衔B2C网购主战场

    10年前,坐拥上千万美金风投的旌旗网、书生之家、8848等数百家B2C网站,如今早已风流云散,或成为先烈,或被外资并购,而同样是10年前起步的当当网,则不仅熬过了互联网的冬天,成为唯一一家硕果仅存并实现规模盈利的B2C网站,而且已经在方兴未艾的百货网上零售领域处于领跑位置。

  如果说太多的B2C先驱之所以成为先烈是源于烧钱太多,当当网之所以能有今日规模,则与创始人李国庆和俞渝永远都留有“过冬的钱”这一谨慎的经营策略有关。

尽管略显谨慎和保守,但过去十年间,不论外部环境如何风云变幻,当当网依然保持着每年超过100%的营收增长。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当当网连年100%的增速?

李国庆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新顾客的增长。

今年来,当当网仅新增顾客就超过了一千万人,每月新增顾客的订单可占到销售额的20%,新顾客增长幅度达到120%。

靠新顾客的拉动,当当网图书销售今年来增速达到了120%,而百货销售的增速则达到了180%。

CNNIN数据显示,在网络购物渗透率、首选用户市场份额、网站品牌认知度及购物网站忠诚度等指标上,当当网在B2C类购物网站中均遥遥领先于卓越亚马逊、京都商城、红孩子等B2C网站。

  尼尔森日前进行的调研也显示,中国网民对于购物网站的无提示认知和总体提示的认知情况中,当当网分别以54%和93%位列B2C购物网站首位。

尼尔森还发现,过去三个月里浏览过当当网的被访者比例达到48%,过去一年里使用过当当网的B2C用户比例达到38%,而经常使用当当网的用户比例也达到26%,上述三项指标均位列B2C市场之首。

  市场人士认为,品牌信任感会直接影响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和购物习惯。

用户只会记住最好的一个网站,很难记住第二、第三个网站。

当当网发展到今天,最有价值的就是做成了一个低价、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网购品牌,一个消费者感觉信赖、具足平台粘性的品牌。

品牌效应已成为当当网牢牢抓住海量用户并不断吸引新用户的关键所在,也为其急速的规模扩张夯实了基础。

  历经十年,B2C网站经营者们逐渐意识到一个朴素的真理:

商业发展的逻辑一定是先有好产品、好应用和好的用户体验,再有大流量和多用户,再有好的商业模式和营收。

没有好的用户体验,就不会有好的品牌影响力,也就不会有海量用户,消费者就不会买单。

用户体验做得好的公司,爆发点可能会靠后,但爆发期会更长,爆发力会更大。

  当当网就是一个例子。

多年间,当当网一直致力于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在保证正品低价和商品种类多样化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改善用户体验的革命性工具,如Web2.0的个性化推荐、可以媲美XX贴吧和XX搜索榜的当当用户评论和畅销榜、类似于谷歌图书下载的在线读书频道、可随时随地移动购物的手机当当网、自助式退换货服务、订单跟踪查询系统,如此等等。

  同样是出于改善用户体验的目的,当当网过去一直在物流网络等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构建上着力甚勤。

目前当当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建成总面积达10万平米的五大物流中心,货到付款快递服务体系可覆盖全国1238个地区、近800个城市,这大大提升了当当网的商品交付能力。

统计显示,当当网每日处理订单超过10万单,每日快递包裹达30-40万件。

  当当网还从很多细节着眼来改善用户体验。

例如,当当的快递公司都会随身带足零钱,以便用户找零之需;再例如,一旦发现某商品价格比传统卖场还高,商品部就会将该商品下架或进行降价。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曹飞认为,正因为发掘和满足了用户零碎的购物需求,将分散的用户需求聚合起来,当当网才得以发掘出一个真正的长尾市场,并由此带动了营收的规模增长。

    19.综观全文,当当网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请分点概述。

(4分)

    20.商业要发展其决定的因素有很多,为什么文章后半部分只就当当网如何“改善用户体验”进行评说,你认为这样处理是否合适?

请说说你的理由。

(5分)

    21.本文是一篇有关当当网成功经验的新闻调查,其报道内容需要科学、客观、公正,你认为本文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仿照下面诗歌另写一节诗。

要求另选对象,修辞手法相同,句式相近.(6分)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