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7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177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第7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第7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第7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第7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单元第7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第7课.docx

《第二单元第7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第7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第7课.docx

第二单元第7课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学习重点

1.记: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背诵这两首词;积累相关名句。

2.读:

反复诵读,了解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理解词中“愁”字的由来。

3.写:

运用叠字写片段短文。

4.练:

学习“意象传情”的写作技巧。

一、诵记名言警句

文本名句

1.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诗词名句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绝句》

3.多少事,欲说还休。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4.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7.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

8.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二、了解文学常识

作者及背景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她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她的词作也随着她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着。

南渡前,其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对真挚爱情的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

南渡后,悲伤于自己的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又面临着民族的灾难,故而其作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

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恰值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声声慢》写于南渡之后。

金兵南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时夫妻俩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从此以后,李清照孤身一人辗转漂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独处异乡,品尝着背井离乡之苦和国破家亡之悲,在孤苦中度过了晚年。

《声声慢》就是这种深愁惨痛的最真实写照。

三、夯实基础知识

1.字音识记(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1)玉枕纱厨(zhěnchú)     

(2)堆积(duī)

(3)暗香盈袖(yínɡ)(4)寻觅(mì)

(5)戚戚(qī)(6)乍暖(zhà)

2.词义理解

(1)销魂:

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

(2)戚戚:

悲愁、哀伤的样子。

(3)将息:

调养,保养。

(4)憔悴:

枯萎,凋零。

(5)次第:

光景,状况。

(6)暗香盈袖:

清淡的香气充满衣袖。

(7)乍暖还寒:

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3.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

(1)一词多义

①永

②急

③道

④销

⑤寻

⑥莫

(2)虚词归纳

四、速读感知课文

朗读这两首词,然后填写表格。

词名

节令

所写意象

感情

醉花阴

声声慢

答案

词名

节令

所写意象

感情

醉花阴

重阳

薄雾、浓云、瑞脑、纱厨、玉枕、西风、黄花

百无聊赖、孤单寂寞、相思之苦

声声慢

暮秋

大雁、黄花、梧桐、细雨

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

一、词句梳理

1.古今异义

(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①损②

①古义:

枯萎,凋零。

今义: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②古义:

相当于“煞”。

今义:

损害,损失。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

光景,状况。

今义:

第二等,次序。

2.词类活用

乍暖还寒时候: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暖,变寒

3.说出下列句式类型

帘卷西风:

被动句

4.翻译句子

(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别说不忧愁,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2)满地落花堆积,菊花已经凋零殆尽,如今还有谁忍心去摘?

二、重点突破

5.“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

我来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

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与“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同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

6.“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究竟好在哪里?

试用自己的话回答。

我来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

(2)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

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

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3)“瘦”字极其精当,归结全首词的情意,是本词的“词眼”。

7.“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我来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

(2)词人避居江南,远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这是家乡来的大雁,因而说是“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乡之思”。

8.“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试分析此结句的妙处。

我来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词人用口语的形式,脱口而出:

这情形、这光景,又怎么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的?

(2)“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引人深思。

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这里除了悲欢离合的个人“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真可谓人生大悲哀,社会大悲痛。

(3)这结尾,既是收,又是放;既是对前文的概括,又把诗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尽,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

9.《醉花阴》和《声声慢》两词中都写到“黄花”这一意象,其含义和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

我来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相同。

(1)《醉花阴》中,作者以“有暗香盈袖”的黄花,象征词人自己的美好年华;虽“人比黄花瘦”,但不失孤芳自赏的潇洒。

在这首词中,词人把花和人联系起来,借“花”之“瘦”象征“人”的“憔悴”,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

(2)《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写到了“黄花”。

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词中由景入情,黄花是写实的,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没人摘花送给自己。

这里既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又表现了词人晚年孤苦飘零的愁境。

三、疑点探究

10.《醉花阴》和《声声慢》都是写“愁”的名篇,两者在写“愁”上有什么不同?

我来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醉花阴》以“愁”发端,《声声慢》以“愁”作结。

《醉花阴》以愁发端,一开篇就愁云笼罩:

重阳无阳,有高难登,诗兴难发,此一愁也;丈夫远离,独饮闷酒,此二愁也;秋风飒飒,菊残人瘦,此三愁也。

三种愁思聚于一处,借酒浇愁,不胜酒力,酒醒之后愁绪更浓。

《声声慢》在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赋予了它更深广而厚重的内涵:

丧夫之痛、亡国之悲、孀居之苦、沦落之愁以及一个女人在那个时代的所有无助与无奈……而这些“怎一个愁字了得”。

(2)《醉花阴》中所见的愁是迷蒙而华丽的,《声声慢》中所见的愁是孤寂而凄清的。

(3)《醉花阴》通过摹愁态、绘愁容,抒写了一位敏感多才的少妇在重阳佳节对远方丈夫刻骨铭心又委婉动人的相思之情;《声声慢》通过设愁境、布愁景,抒发了一个凄惶孤孀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离乱的孤独寂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四、美点赏析——体悟运用叠字手法的表达效果

11.《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三句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我来答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来规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连用七组叠字,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美。

(2)这些叠字表达出了复杂而深细的感情。

“寻寻觅觅”表现了词人由于远离故乡、漂泊异地而产生的一种前路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冷冷清清”描写了词人在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生活状况;“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

这七组叠字,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整体内心世界,层次清晰地概括了在靖康之难以后,她的不幸经历和生活状况,以及在身体和心灵上所受到的摧残。

五、随堂写练

12.请自主确定一个中心写一个小片段,注意使用叠字,120字左右。

妙笔生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春节来临问候你,雪花飘飞北风袭,气温依然还很低,短信提醒你注意,外出还要多穿衣,莫让感冒来偷袭,悉心照顾好自己,坚持锻炼好身体,朋友之间多联系,新年发达又欢喜,事事如意有福气!

真诚祝君福气多多,快乐连连,万事圆圆,微笑甜甜,一年四季季季平平安安,一年12个月月月健健康康,一年52周周周精精彩彩,一年365天天天快快乐乐!

谁人能解易安愁

窗外,车痕横七竖八地躺着。

你借着黯淡的月光吃力地辨认着车痕。

我知道,你想找出高宗马车的痕迹。

然而,这条路上车痕一条碾过一条,糊成一片。

你轻轻地叹了口气回到灯下,计划着明日的行程。

你的目光无意中触碰到了几个沉重的大箱,那里面装着你和丈夫呕心沥血收集而来的文物。

一时间甜蜜的回忆和残酷的现实一起涌现在脑海,于是心中的感慨喷涌而出。

你那剪不断的愁绪从心头爬上了眉头。

借着如豆的烛光,我看到了你满脸的愁容。

看着你日益憔悴的脸,我真想伸出手抚平你的愁容,对你说一句:

“易安,你别愁!

“易安,我问你,你为什么要愁?

”你微微抬起头,惨淡地一笑:

“国家风雨飘摇,我和明诚一别数年,再见之时遥遥无期。

明诚所托的《金石录》尚未完成,而文物却七零八落……”说着,说着,哽咽的声音使你的说话声模糊不清,你低下头去,那微弱的烛光照不清你衣袖上的泪痕,而我却似乎隐隐约约地看到了衣袖上的泪痕一层又一层。

我坐下,静静地看着你。

我知道你心中充斥着太多的痛苦,我知道你在饱受着别的女子不曾受过的苦难。

所以,我要劝你,尽管我知道我要说的将给你的心灵带来多大的冲击,然而我还是要劝你,因为你所处的那个时代并不了解你。

“易安,你不该愁。

国家大权不由你掌控,国家大事又岂能由你做主?

就算你鞭挞时弊,抒发你爱国情怀的诗传到朝野之上,又能怎样?

能勒住皇帝那匹擅于奔跑出都的马的缰绳吗?

能把一心只想投降的大臣的斗志点燃吗?

他们只会觉得奇怪而已。

一个陆游写诗就罢了,你一个女子去凑什么热闹!

你惊讶地抬起头,略微泛红的眼睛,吃惊地看着我。

你的嘴巴微微蠕动,却终没有说出话来。

我知道,你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我知道你会因自己的满腔热血被现实泼了冷水而寒心。

你那吃惊的眼神让我的心为之一颤,然而,我却想把这些全部告诉你,让你能够清醒地认识这个封建社会。

我努力地平静心情,强压住心中的不忍,继续对你说:

“你这就是白费功夫,你认为你在这个社会中能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

你错了,大错特错。

就算你豪情壮志,有着过人的胆识,有毅力,有文采,这一切的一切都无法逆转你的地位。

对这封建社会来说,这些就是些女子无用的累赘而已。

你当初就应该和明诚继续隐居,逃出这个让你愁苦却无力改变的社会。

我看到痛苦在你的眼睛中蔓延,最后化作泪水夺眶而出。

你说:

“我想一定会有人了解我的!

”但哭腔中透着些迷茫。

不忍之情越来越浓烈,我觉得自己都快失去了劝你的勇气,我知道你的心在知道自己的努力在这个社会像石沉大海般没有作用时,是多么的悲痛,我只好小心地问你:

“谁?

而你的眼神却黯淡了,我知道你在努力地寻找能够了解你的人。

过了许久,你犹豫地吐出了几个字:

“应该——是——陆——游。

我知道你觉得你和陆游,一个词人,一个诗人,应该会有所理解。

我努力地吞下就在嘴边的话,各种感觉掺杂着涌上心头。

我默默地起身走出房门,留下你诧异的表情。

易安,我真的没有勇气告诉你。

你晚年时,会有一个孙姓女子对你说:

“才藻非女子事。

”陆游认为这话说得好……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薄暮/薄雾浓云 重阳/接踵而至 缜密/玉枕纱厨

B.晶莹/暗香盈袖妆奁/帘卷西风悲戚/凄凄惨惨

C.还是/乍暖还寒相识/博闻强识堆积/疾风劲草

D.将来/最难将息憔悴/渔翁樵夫床笫/次第花开

答案 B

解析 A项依次读bó/báo,chónɡ/zhǒnɡ,zhěn。

B项依次读yínɡ,lián,qī。

C项依次读hái/huán,shí/zhì,jī/jí。

D项依次读jiānɡ,qiáo,zǐ/dì。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永:

漫长

B.东篱把酒黄昏后把:

举,端起

C.怎敌他、晚来风急敌:

抵挡

D.如今有谁堪摘堪:

忍受

答案 D

解析 堪:

能,可以。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A项销:

①焚烧;②通“消”,消散。

B项盈:

“满”。

C项还:

①又;②通“环”,绕。

D项损:

①相当于“煞”,②损害。

4.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答案 C

解析 C项运用了对比手法,其他三项运用了借代。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薄雾浓云愁永昼,____________________。

(2)莫道不销魂,____________________,人比黄花瘦。

(3)______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____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答案 

(1)瑞脑销金兽 

(2)帘卷西风 (3)东篱把酒黄昏后 (4)乍暖还寒时候 (5)如今有谁堪摘 (6)梧桐更兼细雨

二、一法一练——意象传情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两句,词人选择不求浓艳、自甘素淡的菊花作比,用枯萎憔悴的菊花形象衬托思妇愁肠欲断的情感,创造出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词人的婀娜之姿、高洁之操、刚健之质,皆含在憔悴的菊花之中,景语即情语,情致与景致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李清照言愁往往不是直接说出,而是通过意象使愁变得具体可感而又意蕴无穷、耐人寻味。

“黄花”是易安词中的经典意象,如“人比黄花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等。

“梧桐”是易安词中又一常用意象。

如“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

词中常用的意象还有很多,如归雁、风雨、高楼、重帘、芭蕉、小舟、月、梅等等,在不同的语境中,融入作者复杂细腻的情感,极大地丰富了词作的表现力。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园小梅

林 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6.从对山园小梅的吟咏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品格情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首联描写梅花在百花凋零的严冬迎着寒风昂然盛开,既是赞美梅花,又是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诗人卓然不群、超凡脱俗的高洁品质。

尾联抒怀,表示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得其乐,而不需要檀板金樽的豪华场面,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不慕名利的高尚的情操趣味。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

添字丑奴儿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注]、不惯起来听!

 北人:

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7.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有什么妙处?

词中写出了芭蕉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首句使用问句,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这个问句迁怒于庭中芭蕉,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的折磨,含蓄深沉地表达出词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2)芭蕉的特点是:

高大繁茂,蕉心卷缩,蕉叶舒展,脉脉含情。

8.词人在这首词里写到“雨”的意象,她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写到“雨”的意象,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相同。

虽然这首词中的雨打在芭蕉上,《声声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词人借以传递的情感是相同的,抒发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

雨点无论打在梧桐上还是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答答,不断地重复,凄清悲凉,在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词人听来都像打在自己的心上,让作者不能自抑,倍感伤情。

(示例二)不尽相同。

《声声慢》中“雨”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而这首词“雨”的意象虽然包含着个人和家庭的悲愁,但从“愁损北人”来看,抒发的主要是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四、语言运用

9.我们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

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造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

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生命的黄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 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10.请根据下面李清照这首小令中的画线句写一个场景。

要求:

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船中人急切地挥动船桨,想要绕出重重的藕花。

就在这时,藕花从中突然窜起了一群受惊的鸥鹭,急急地拍动翅膀飞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