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41153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语文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下语文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下语文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下语文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下语文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下语文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

《五下语文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语文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下语文金字塔教学设计.docx

五下语文金字塔教学设计

20*金字塔

▶教学目标

1.会认“译、愧、熠”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澄”。

2.了解金字塔,体会两篇文章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

3.学会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金字塔,体会两篇文章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

2.学会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本课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学习生字。

2.阅读理解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自读自悟为主。

对比阅读两篇文章,感悟作者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

3.语言运用

《金字塔夕照》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不同的方法介绍金字塔。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图片导入。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

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公认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的象征,也是世界神秘建筑与神秘文明的聚集地。

(课件出示埃及金字塔图片)

2.仔细观察图片,这些金字塔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金光闪闪、雄伟壮观、古色古香)

3.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埃及的金字塔,探索它的奥秘,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

金字塔)

【设计意图】用胡夫金字塔的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初步感受金字塔迷人的金色之美。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篇课文是由两篇短文组成的)

2.教师引导:

《金字塔》一课由两篇短文组成,第一篇节选自穆青的《金字塔夕照》,第二篇则是一个非连续性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

3.快速浏览课文,简单地概括一下《金字塔夕照》和《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的主要内容。

(《金字塔夕照》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主要以胡夫金字塔为例,介绍了金字塔建筑年代的久远、外观的雄伟、精湛的工艺和巧妙的设计,还对古埃及悠久的文明作了简要的补充。

4.教师小结:

这两篇文章风格迥异,互为印证,又构成了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让读者对金字塔这一世界奇迹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的了解。

5.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指名学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

6.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自学课文。

课件出示

阅读提示

●下面的两篇短文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介绍金字塔,读一读,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两篇文章介绍金字塔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

说说你的理由。

7.学生自读自学课文,自己搜集关于金字塔的资料。

8.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两篇短文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检查学生生字词的预习情况,概括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为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板块三交流汇报,感受夕照之美

1.曾经,埃及是世界上最辉煌的国度之一,它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金字塔的秘密,人们至今都无法破解。

埃及,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文明古国,金字塔又藏着什么秘密呢?

让我们一起来交流《金字塔夕照》的学习成果。

2.《金字塔夕照》这篇短文采用了什么方式介绍金字塔?

(它采用叙议结合、情景交融的方式介绍金字塔,它是一篇独具匠心、极具意境之美的散文。

3.读了《金字塔夕照》,说说你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自由畅谈)

课件出示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金字塔在夕阳的照耀下是金色的,金光闪闪、熠熠发光,十分美丽。

(3)金字塔是用许多巨石建造的,怎么是金色的呢?

(它原本是白色的,但在金色的夕阳下就变成了金色的,这是光的作用。

4.你还对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们那里放射出来的。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把金字塔比作金山,我体会到金字塔的形状与山的形状是差不多的。

5.继续了解金字塔。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感受到夕照下的金字塔有一种开阔而又雄浑的意境美。

6.第3自然段介绍了金字塔的什么?

(先指名学生说,再课件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前2句)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金字塔的神秘和它是人间的奇迹。

7.课文还介绍了金字塔的什么?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

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

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

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一段作者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描写了金字塔名字的由来,我体会到金字塔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它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珍宝,比金子还要贵重。

8.第4自然段是怎样介绍金字塔的?

(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金字塔在白昼和月夜有不同的情趣,不同的美,但最美的是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

9.课文还怎样介绍了金字塔?

(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

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和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体会到金字塔的神奇,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10.教师小结:

《金字塔夕照》这篇文章在作者流畅又饱含韵味的文笔下,展现出了一幅幅金字塔在夕阳照耀下的美丽图景。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采用自读自悟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感受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

板块四交流汇报,感悟不可思议

1.埃及共发现金字塔110座,位于首都开罗郊区吉萨高地的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

作为人造建筑的世界奇迹,胡夫金字塔首先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也被认为是第四王朝第二个国王胡夫的陵墓,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不可思议的金字塔》的学习成果吧。

2.《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这篇短文采用了什么方式介绍金字塔?

(它采用了说明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3.读了《不可思议的金字塔》,说说金字塔的不可思议表现在哪儿。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胡夫金字塔的塔原高约146米,塔基原边长约230米。

因年久风化,塔现高约137米,塔基现边长约227米。

塔重约600万吨,塔基面积约5.3万平方米,塔的体积约260万立方米。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作者介绍最大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列图表和列数字)

4.继续交流。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

建成几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不可思议?

(列数字和作比较)

5.继续交流。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

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体积是1万多个教室的总和。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不可思议呢?

(列数字和作比较)

6.继续交流。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塔身是由一块一块的石头叠加而成的,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

每块石头都磨得很平,至今仍很难用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不可思议?

(作诠释)

7.继续交流。

(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

塔高的10亿倍的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1)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不可思议?

(作比较)

8.金字塔是如何建成的?

你能借助课文内容,大胆推测一下吗?

(学生畅所欲言)

课件出示

推测一:

金字塔运用了螺旋式建造法,就是沿四面墙壁建成螺旋式的阶梯状,一边上楼梯,一边往上盖。

这样就不需要用到杠杆、撬棍和起重机。

推测二:

金字塔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即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或背到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上。

这样,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就能浇筑出一块一块的巨石,将塔一层一层加高,这种做法既“省力”又省工。

推测三:

金字塔是传说中姆大陆人的殖民者用抗重力技术制造的。

9.为什么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呢?

(因为几千年来,没有任何人能有建造这么高建筑的技术。

10.当时既没有车辆,又没有机器,人们是怎么修建金字塔的呢?

(开采石头并不容易,因为当时人们并没有炸药,也无钢钎。

埃及人当时是用铜或青铜的凿子在岩石上打上眼,然后插进木楔,灌上水,当木楔子被水泡胀时,岩石便被胀裂。

古埃及奴隶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地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面,把巨石沿着斜面拉上金字塔。

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金字塔。

11.如此精湛的工艺,几千年前的工匠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几千年前的工匠们使用简单的三角板和铅锤,把每块石头切削、打磨得光滑平整,使得石块之间衔接紧密,甚至在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雨侵蚀后仍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石块之间的缝隙。

12.塔高的10亿倍的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这难道是巧合?

(不是巧合,有人推断埃及人在4000年前就已经计算出了地球的扁率。

13.金字塔为什么要建在尼罗河的附近?

(这与古埃及人的生死观有关系,尼罗河西岸是太阳降落的地方,代表生命结束,进入亡灵世界。

14.这些船可能会有哪些用途呢?

15.搜集资料,用你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学生自由介绍)

16.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金字塔夕照》,感受到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由此引发的万千思绪。

我们通过学习《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感叹金字塔的种种不可思议之处。

对埃及金字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探索金字塔中的未解之谜。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指导学生发现金字塔的不可思议之处,了解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采用放手让学生自读自学的方法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提示中的两个问题来自主学习课文。

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和预习课文时的初步了解,以及到课堂上进一步感知而获得切身体验,加深对金字塔的了解,从而感悟两篇短文介绍金字塔的不同方式,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金字塔的兴趣。

2.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在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发现金字塔的不可思议之处,了解金字塔是怎样建成的。

引导学生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金字塔。

3.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