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1105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0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docx

八上历史各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

@@@主审人:

九年级历史教研组

一、【复习目标】

1、复习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整理】

(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比较项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

侵略国家

原因

签订条约

条约内容

 

影响

(二)中国人们的反抗:

战争

代表人物

代表事件

精神体现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

关天培虎门之战壮烈牺牲

 ①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怕牺牲.

②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③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精神.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洪秀全李秀成

侵略我国西北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三)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②,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①成立(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

3、制造大屠杀: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

4、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四)、重要知识考点:

①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江泽民称赞的是。

③“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这幅挽联悼念的是。

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马关条约》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条款是。

《辛丑条约》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内容是

《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目的的条款是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1、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①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②第一个割占中国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③允许日本在华开办工厂的条约是《》;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⑤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⑥兼有割地、赔款、通商的不平等条约有《》、《》;⑦李鸿章参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和《》;⑧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探究一:

有人说: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你认可这一观点吗?

请写出理由。

探究二:

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探究三:

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探究四: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局都是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请同学们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四、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1、刘强同学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看到题为“虎门销烟”的浮雕时,深深地怀念福建省一位近代民族英雄,这位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B.林则徐C.左宗堂D.邓世昌

2、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口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这与160多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的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D.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4、下列情况有可能出现在1843年的是

A.英商拒绝清朝海关规定的进出口货物税率B.清朝派官员去治理香港岛

C.英国商人在北京、南京做生意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5、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次战争中?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2004年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宣布:

中俄全长4300公里边界全部确定。

回顾中国近代史,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多少万平方公里?

A.60多B.150多C.44多D.40多

7、韩燕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她抽到的文化知识试题是:

“请在下列人物中选择:

19世纪70年代主张并率军收复除伊犁外新疆领土的是谁”。

韩燕答对了此题,她的正确答案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曾国藩

8、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文章中写到“……从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其中的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瑷珲条约》

、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

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马关条约》后

10、“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要回来,母亲!

”这是闻一多先生所写的《七子之歌·台湾》。

下列与台湾被割让有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1、下列几项说明了《马关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其中正确的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B.使中国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A.割地B.赔款C.开设工厂D.设立使馆区

13、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

材料二: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材料三: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回答:

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三回答: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这歌谣出自中国人民的哪一次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3)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14、中国人民的反抗,有没有改变中国屡次被侵略的命运?

为什么?

现在让我们沉思过去,总结失败的原因。

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得出什么启示?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

@@@主审人:

九年级历史教研组

一、【复习目标】:

1、复习洋务运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整理】

(一)洋务运动

1、背景:

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2、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3、代表:

 中央:

       ,   地方:

曾国藩、       、左宗棠、张之洞。

4、主要内容:

 A.以“   ”为口号,创办新式军事工业(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

 B.以“    ”为口号,创办新式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C.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培养洋务人才。

(同文馆) D.创建新式海军――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5、性质:

是一次失败的          的自救运动。

6、评价:

     局限: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意义:

 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是中国       的开端。

(二)、戊戌变法

1、序幕: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

        (要求拒和迁都、变法)

2、代表:

   康有为、       、谭嗣同——资产阶级维新派

3、发展:

   在北京创办《       》(《中外纪闻》)和组织       。

4、高潮:

 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光绪皇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京师大学堂――新式学堂(北京大学)

5、结果:

         为代表的顽固派发动政变,镇压了变法运动。

(         ——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

6、进步意义: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7、启示: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

(三)、辛亥革命                   

1、兴起: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         。

1905年创办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日本东京成立,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革命纲领:

驱除鞑虏,      ,       ,平均地权。

2、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     、      主义

3、高潮: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         正式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颁布了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性质:

  一场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

5、评价:

  成功: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

  没有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失败的原因:

因为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不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

(四)、新文化运动

1、原因: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2、标志:

          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

3、阵地:

  《新青年》;北京大学。

  口号:

       、       。

4、代表:

  陈独秀、       、胡适、       。

5、主要内容:

  前期:

提倡   反对专制;提倡   反对迷信;提倡   反对旧文学。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

6、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         运动

7、评价:

意义:

   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         的传播创造条件。

         局限:

   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经济上的近代化(军事器物):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政治上的近代化(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

          (1898)——维新变法的思想得到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           (1911)——推翻清朝,结束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思想上的近代化(学西方思想文化):

先进知识分子的

             ——是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条件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探究一: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探究二:

为什么19世纪末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探究三:

中国近代化的发展特点是什么?

 

四、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奕䜣

2.洋务运动后期提出的口号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C.“自强” D.“求富”

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马关条约》签定 B.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C.公车上书 D.组织强学会

4.戊戌政变时,慷慨表示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物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林觉民

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马列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  )

A.《每周评论》 B.《晨报》 C.《民报》 D.《青年杂志》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

186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军械所

1861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

轮船招商局

187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汉阳铁厂

1890年

材料二:

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材料三: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材料四:

从1919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

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

(2)材料二是中国发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

这个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是谁颁布的什么法律?

其思想主张是什么?

(4)材料四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

这场运动有何重要意义?

 

(5)前三大事件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

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

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25. 阅读下列材料:

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热点一: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中国国民党访问团2008年5月27日在南京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

吴伯雄在拜谒后说,南京把中山陵维护得这么好,让我们很感动。

这就是正视历史的最好的证明。

吴伯雄题词:

“天下为公,人民最大”。

热点二:

2008年 6月12日,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一行抵达北京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

请回答: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分析,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

(2)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

①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的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它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失败了的资产阶级革命。

以上三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观点正确?

为什么?

(3)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四、探究与简答

26.中国近代化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

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

请完成下列问题:

(1)举出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第一步中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1919年以前,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方面与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3)20世纪初,在文化领域,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扫荡,他们高举的两面旗帜分别是什么?

 

(4)请说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江泽民在《庆祝中共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中国近代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

 

 

 

(3)你从这些重大历史事件中得到什么启示?

(温馨提示: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特点;中国人民具有怎样的精神;共产党的特点等方面思考)

 

 

 

 

【课后提升】:

有人认为: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19世纪中后期是“器物变革”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制度变革”时期,联系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器物变革”和“制度变革”所指的是什么?

 

(2)从上述历史变革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说明了什么)?

(温馨提示:

从这些变革的结果和中国的出路思考)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复习导学案

主备人:

@@@主审人:

九年级历史教研组

学什么——考纲解读

1.识记层次:

①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史实②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③了解南昌起义④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2.理解层次:

①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②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③了解红军长征的史实,认识长征精神。

怎么学——复习建议

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斗争策略,认识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光辉典范;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怎么考——考点精讲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

起止时间1919年——1949年。

经历了⑴北伐战争(1924——1927年)⑵土地革命战争(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⑶抗日战争(1937——1945)和解放战争(三年内战时期)(1946——1949年)

考点一五四爱国运动

1.原因⑴根本原因:

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⑵直接原因(导火线):

2.领导人:

陈独秀、李大钊

3.时间:

1919年5月4日

4.经过:

前期先锋:

中心:

后期主力:

(标志着阶级开始登上中国历史政治舞台。

)中心:

5、口号:

“,”(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取消“二十一条”、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

6、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⑵

7意义⑴性质:

⑵标志:

8、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勇于探索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

【中考链接】

1.(2010·四川巴中)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那么关于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导火线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失败

C.运动的口号有:

自强、求富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2010·内蒙古包头)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B.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它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斗争口号

D.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2010·四川宜宾)“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生的先锋作用B.反映了运动的群众性

C.表现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D.说明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

4.(2010·湖北鄂州)周恩来曾说: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起点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

考点二中国共产党成立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1、条件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干部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成立:

标志----中共“”

⑴时间、地点:

年月上海

⑵参加者:

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

⑴通过了,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⑶主要内容⑵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⑶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⑷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的利益。

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

时间:

1922年

3、中共“二大”主要内容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党的任务:

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影响:

【中考链接】

1、[08盐城中考]《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属于沪浙(上海.浙江)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

A.开天辟地,党的创立B.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C.延安精神,革命圣地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

2.(2010·江苏南京)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董必武

小结: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它们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改变了中国20世纪的命运,是“伟大的开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用铁的事实证明了的道理。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思考:

你能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具体事件说明“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吗?

如何理解“焕然一新”?

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政党的领导,有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

考点三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始

(1)时间、地点:

1924年1月广州第一次国共合作

(国民党一大召开)

(2)意义:

国共两党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