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958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docx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docx

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013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1、指导思想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工作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推动我县以“精神引领、塑造品行、德润校园”为重点的德育工作全面开展,努力提高全县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为学生成人、成才、成杰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主要工作

(一)坚持大庆精神引领弘扬道德主流

认真贯彻落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工程实施方案》,传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努力培养自觉践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新时期接班人。

1、课程育人——地方课程求实效稳推进

3月1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地方课程将作为必修课纳入管理,于全县范围内整体启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要坚决执行市相关文件精神,做到:

指导课程推进学校有工作计划;评价课程实施学校有评估细则;反馈课程管理学校有专项总结;开设课程学校安排固定课时,确保开足开全;承担课程实施学校精选任课教师,树立教学典型;保证教育质量学校重交流研讨,实现资源共享。

此外在启动地方课程的同时要兼顾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把握课程讲原则

 

(1)传承历史,关注现实。

既要传承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所创造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也要弘扬二次创业、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中凸显出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2)体现变化,关注发展。

既要反映大庆会战时期艰苦创业的情景,又要体现当今城市面貌、生活环境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还要展望大庆未来的发展蓝图。

 (3)着眼认知,关注品行。

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精神实质,又要帮助学生内化为主观需要,转化为行动指南。

 (4)力求新颖,关注实效。

既要重视采用多元化、现代化的呈示方式,又要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关注育人规律和教育教学效益。

 (5)悟透文本,关注情感。

教师既要满怀激情解读文本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置身于动漫、视频、照片所反映的情境中,又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和打动学生,教育学生。

其二、传承课程讲梯度

  课程内容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立志为模块,梯次上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进行课程建设。

整体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模块: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二模块: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第三模块:

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科学求实精神。

  第四模块:

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五模块:

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做有理想的大庆人。

其三、课业设置讲系统

  地方课程教材无论是文本教材还是视频、图片等学习资料在总体设计安排上充分考虑了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内容呈现出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特点,各学段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要各有侧重,因势利导,达成目标。

  幼儿园学段课程内容:

以激发兴趣、初步感知为重点,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生动的故事、儿歌、游戏等快乐活泼的形式,融入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四大教育领域。

  小学学段课程内容:

以认识了解、情绪感染为重点,以生动的故事为主要载体,设置梯次式课程内容。

  初中学段课程内容:

以理解领会、情意跟进为重点,以事例和相关知识为主要载体,设置专题式课程内容。

  高中学段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以价值引领、身体力行为重点,以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主要是工业遗迹保护和宣传)和社会实践(参观场馆、走进工矿企业)为载体,设置开放式课程内容。

职业高中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融入德育课教学之中。

其四、课程管理讲钢弹

(1)课时管理

幼儿园:

每周1学时,每学年32学时,全学段96学时。

小学:

1到5年级开课,每2周1学时,每学年16学时,全学段80学时。

初中:

初一学年到初三学年开课,每2周1学时,每学年16学时,全学段48学时。

高中:

普通高中高一学年和高二学年开课,每2周1学时,每学年16学时,全学段32学时;职业高中学时安排可参照普通高中执行。

(2)实施主体

幼儿园学段,每位教师都是本课程的实施者;

小学学段,由班主任负责实施;

初中学段,由政治教师负责实施;

高中学段,普通高中由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负责实施,职业高中由德育课教师负责实施。

(初高中学段,班主任要协助任课教师做好相关工作。

(3)评价管理

小学学段,作为必修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做到有教学任务,有评估检测,同时还可通过学生操行评定进行,记入素质教育评价手册,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初中学段,作为中考政治课开卷考试内容的一部分,分值10分,计入中考成绩。

高中学段,普通高中记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分,共23学分,职业高中融入德育课考核。

2、活动育人——班团队会讲质量重实效

精选主题、精心设计、精选保存,通过以班团队会为依托的德育活动课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1)深入挖掘,精选主题。

以5月1日万人大会战纪念日、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国际儿童节、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9月26日创业纪念日、10月1日国庆节、10月8日铁人诞辰纪念日、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11月15日铁人逝世纪念日等重大节日和有关典型事件为依托,小学、初中、高中学段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一至两次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题的班团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2)以生为本,精心设计。

班团队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行组织实施、自我总结反思,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起引导和帮助作用。

班团队会要突出学生的参与度,形式要新颖、活泼,要以课本剧、音乐剧、小品、观看创业题材电影等多种形式进行,提高班团队会的质量和效果。

  (3)特色资料,精选保存。

各校将本学期推进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工作所开展各项活动资料整理并保存完整(视频图片等影像和文本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成本校“两进”工作宣传介绍片(影像配语音介绍),展示风采,凸现工作业绩,宣传自我,树立典型。

3、体验育人——乐在其中明世理益身心

(1)实践体验家庭肩重担

结合我县实际实践体验活动主要以家庭自发组织为主,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到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场馆),进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实地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受教,使学生深刻体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2)读书体验学校为重点。

经典诵读不间断。

坚持“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常抓不懈,深入开展。

结合我县有关文件精神,举办形式多样的经典诵读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在背诵上、吟诵上和运用上下功夫,把道德文化变成道德实践。

读书活动常开展。

在中小学将“中华魂”(理想点亮人生)读书活动引向深入,通过“学雷锋树新风,学铁人见行动”的征文、演讲等活动予以展示。

拓展阅读常更换。

全面建立班级“图书角”,号召学生“读好书、明世理、做好人”。

在广泛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上重点开展“铁人故事和油田创业史进校园”活动,进一步知晓和理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实质,真正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人。

4、文化育人——特色办学与校园文化建设

(1)特色活动重开展。

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校园进课堂与特色学校建设结合起来,立足学校的传统和底蕴,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开展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活动:

手抄报、集邮、书法、美术、升国旗仪式和学生国旗下演讲活动等,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特色学校建设中。

高中在军训期间必须开展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活动,或是请老会战老英雄来校做专题讲座,或是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场馆)。

(2)校园文化重熏陶。

在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中融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元素,尤其在教室文化、寝室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景观文化以及校园广播文化中有所体现。

 (3)石油歌曲重传唱。

各学段要广泛开展石油歌曲演唱会、歌咏比赛等多种形式的百首石油歌曲传唱活动,并把石油歌曲融入音乐教学,选择适合本学段学生年龄特点的石油歌曲作为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让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滋养心灵,感受文化的力量(幼儿园以传唱歌谣为主)。

 (4)经验交流重宣传。

各校要加强校际间的经验交流,积极宣传本校在推进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及时上传并在教育网站发表相关报道。

(5)典型材料重保存。

学期末每校精选上报两篇开展“两进”工作方面特色典型活动的简报(文字附图片),要求文字与电子稿同时上交,编辑成册:

《“两进”工作特色活动简报》。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细节塑造品行

全面开展“重细节、塑品行”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和教育全县中小学生从身边小事和生活细节入手,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1、突出主题涵盖内容

(1)突出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主要培养青少年学生饮食、起居、活动等方面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懂得一些生活常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2)突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主要培养青少年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善于思考、总结的习惯;勤于自学的习惯;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习惯等,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突出品行习惯的养成教育。

主要培养青少年学生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用语、文明衣着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

使他们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交往能力,树立正确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社会适应性。

(4)突出心理习惯的养成教育。

主要培养孩子之间如何正确地沟通和交流,取长补短,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5)突出自我保护习惯的养成教育。

主要通过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安全、法律意识教育活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杜绝不良现象发生。

2、围绕重点,全面开展

   

(1)生活习惯。

开展“改陋习,树新风”活动,要求学生从生活小事做起,做到“十个一”:

一次网吧不去,一次打骂不沾,一句谎言不说,一个脏物不扔,一件公物不损,一点他物不拿,一次烟酒不沾,一次荣誉不丢,一分一秒不舍,一角一分不费;“三个无”:

身边无废纸,周围无痰迹,形象无邋遢;“三个轻轻”:

说话轻轻,走路轻轻,举止轻轻。

(2)学习习惯。

深入贯彻执行《全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精神,以常规管理促习惯养成。

加强完善中小学校学生管理组织(大队组织与团队组织)建设,树立“学习好榜样”典型,促进形成良性的“比、学、赶、帮、教”式学习、合作、竞争氛围。

(3)品行习惯。

中小学校要认真执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坚持以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班团队会为依托,开展“文明言行进校园”、“会交往讲诚信”“分学段传唱《细节歌》”等活动,加强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修身立德,养成良好习惯。

同时全县中小学教职员工要提高文明素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强化榜样示范作用,促进中小学生良好品行习惯的养成。

(4)心理健康。

各中小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健康教育师资培养,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心理保健知识,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克服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学校要沟通、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行为正面影响孩子。

 (5)自我保护。

加强师生安全宣传教育,时刻警钟长鸣,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安全第一”的思想,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各中小学校要完善《突发紧急事故处理预案》,开展“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进行安全防范学习、培训和演练,提高中小学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

小学要继续加强街队管理:

提倡学生站队放学,并实行教师送队出校门,队长负责领街队制度,保证学生放学路上的安全。

广泛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教育,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知识知晓率,坚持开展“学法守法不违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学法、懂法、用法、守法,降低违法犯罪率,增强学生法制意识。

3、评选表彰,典型推广

(1)学校。

 评选“重细节、塑品行”主题教育活动示范校以及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团委书记、优秀德育工作者、好校长,予以通报表彰。

(2)学生。

评选五星级优秀学生:

“礼仪之星”、“勤学之星”、“感恩之星”、“团结之星”、“健康之星”。

  “礼仪之星”——举止文明,礼貌待人,微笑生活,拥有健康、阳光、积极的心态和人格,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勤学之星”——勤学好问,积极进取,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学习成绩优异。

  “感恩之星”——敬重父母,关爱别人,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常怀感恩之心,常做感恩之事。

  “团结之星”——团结同学、关心集体,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正确面对得与失,在合作与自理中获得成长的自信和快乐。

“健康之星”——身心健康,热爱生活,遵纪守法,珍惜生命,健康生活,绿色上网,勤俭节约,热心环保。

(三)深入推进系列活动,德育润泽校园

各中小学校要围绕主题活动,创新设计层层递进的系列教育活动,使活动有形化、系统化,并坚持长期开展,以德育润泽校园,打造活动品牌,形成典型经验,在基层广泛推广。

1、开展“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朋友,信心留给自己”德育系列活动。

2、开展“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德育系列活动。

3、开展主题征文、漫画大赛,熟识48个细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素质修养。

4、开展团、队基本知识教育,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加强对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领导。

三、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校要深刻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落实德育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完善相应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

高度重视地方课程的开设,任何学校或教师个人不得借任何理由随意挪用,挤占课时,确保专人任教,开足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2、深入调研,保证实效。

各校的德育分管领导和德育教师队伍要围绕学校德育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落实各项德育工作的开展,为科学规划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经费投入,提供保障。

各校要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落实德育工作的专项经费,满足学校用于德育活动、德育科研、队伍培训等项目的经费需求。

4、德育网络,系统组建。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充分发挥学校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教育网络中的重要作用。

   

附:

德育工作月历安排

三月份:

1、《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课程启动,地方课程建设、班团队活动、实践体验活动、特色办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全面推进“两进”工程。

2、召开“重细节塑品行”主题教育活动启动大会暨主题德育活动课观摩展示。

3、各中小学校围绕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版本《细节歌》,组织开展传唱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修身立德,养成良好习惯,推动“重细节塑品行”主题德育活动开展。

四月份:

1、以特色办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各校开展以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重细节塑品行为主要内容的系列特色活动。

2、围绕“重细节塑品行”主题德育活动五大细节开展主题征文和漫画大赛,评选优秀作品参加全市评比。

五月份:

结合5月1日万人大会战纪念日(国际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等特殊节日和典型事件,开展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题的班团队活动和形式新颖的百首石油歌曲合唱、传唱比赛。

六月份:

1、依托6月1日国际儿童节,幼儿园和小学学段要有计划的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重细节塑品行主题融入到各类欢庆活动中。

   2、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品牌学校,融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文化元素及重细节塑品行活动主题教育元素。

七月份:

1、开展德育主题示范校、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团委书记、优秀德育工作者、好校长,五星级优秀学生评选申报工作。

2、全县德育工作总结、表彰,上报典型参加市级评选。

八月份:

“育人为主,德育为先,安全第一”,假期学校安全、学生安全自护工作布置。

九月份:

各校依托班团队会、校园广播、校讯通、黑板报、手抄报、走廊文化等诸多形式开展“心中的红烛”,“园丁颂”主题德育活动。

十月份: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十一月份:

1、深入开展德育系列活动,推进“德润校园”建设。

2、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品牌学校。

十二月份:

全县德育工作总结,评比表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