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用药调配损耗提高药物调配经济性.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935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用药调配损耗提高药物调配经济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用药调配损耗提高药物调配经济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用药调配损耗提高药物调配经济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用药调配损耗提高药物调配经济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用药调配损耗提高药物调配经济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用药调配损耗提高药物调配经济性.docx

《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用药调配损耗提高药物调配经济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用药调配损耗提高药物调配经济性.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用药调配损耗提高药物调配经济性.docx

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用药调配损耗提高药物调配经济性

运用品管圈手法降低用药调配损耗,提高药物调配经济性

摘要目的:

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推行品管圈活动,降低药物在审核、调配过程中的破损率。

方法:

以自愿参与的方式,按照品管圈实施的十大步骤,七大手法进行活动。

结果:

药物集中调配的破损率由改善前的0.028%降低至0.016%。

结论:

通过在团队实行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参与者的管理能力,并实际降低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的破损率。

关键词品管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破损率

AbstractObjectiveToreducethebreakagerateofdrugsintheprocessofauditanddeploymentthroughtheimplementationofqualitycontrol(QC)circleactivityin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PIVAS).MethodsTheactivitybasedonQCcirclewithtenstepsandseventechniqueswaslaunchedintheformofvoluntary.ResultsThedrugbreakageratewasreducedfrom0.028%to0.016%.ConclusionTheparticipants'managementabilitywasimproved,andthedrugsbreakagerateduringauditanddeploymentinPIVASwasreducedthroughQCcircleactivities.

Keywords:

Qualitycontrolcricles;PIVAS;Drugwastagepercentage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又称QC小组,起始于1950年Deming(戴明)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

我国大型综合医院长期沿用自上而下命令式的链式组织管理结构[1],品管圈最终形成自动自发、卓有成效的质量持续改善机制[2]。

自我与相互启发并发挥创造力的原则下,活用各种统计方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产生的问题和课题[3]。

近些年来

我国多家单位运用品管圈管理学方法解决了许多质量管理问题并取得显著成绩。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是一种鼓励全员参与管理的授权行为[4]。

我院PIVAS就集中配置药品中出现的药物破损率高的问题,依循“PDCA”展开品管圈活动。

PDCA循环管理法是按计划(P)、执行或实施(D)、检查(C)、处理(A)的原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并持续改进的一种管理工作方式[5]。

1资料调查2014年5月1-31日期间PIVAS所有破损药品数量,金额及破损原因。

跟进统计2014年6-9月药品破损数量,金额及破损原因。

2方法品管圈的活动周期定为6个月,依循“PDCA”细化分成10个步骤来开展,即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

由此使活动效果质量进行螺旋式提高,使管理对降低药品破损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1成立QCC活动小组,圈组成员共9人。

用头脑风暴法设定圈名圈徽。

最终定义为“泉水圈”。

旨在齐心协力服务于患者。

月份周期

活动项目

2014年5月

2014年6月

2014年7月

2014年8月

2014年9月

2014年10月

2014年11月

负责人

品管圈课程介绍

侯X

选择执行单位圈长

纪XX

选出小组成员

纪XX

选出圈名及圈徽

张XX

1.选定主题

雷XX

2.活动及计划拟定

陈XX

3.现状把握

洪XX

4.目标设定

李XX

5.解析

林XX

6.对策拟定

付X

7.对策实施和检讨

侯X

8.效果确认

纪XX

9.标准化

雷XX

10.检讨及改进

张XX

资料整理及发表

付X

2.2主题选定根据科室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总,按问题迫切性,定活动主题为“降低药品破损率提高药物调配经济合理性”。

2.3拟定活动计划书采用甘特图法制定各个步骤所需时间,具体见图1

图1活动计划书

注:

实线代表计划时间,虚线代表完成时间

2.4现状把握与目标设定统计2014年5月药物破损总金额为7427元。

对破损药品的价格进行区间段划分,见表1。

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圈能力*改善重点)=0.028%-(0.028%*50%*87.29%)=0.016%

表1破损药品价格区间划分及构成比情况表

项目

药品价格区间(元)

破损金额(元)

构成比(%)

累计构成比(%)

次X坐标轴

1

60.01~90.00

1734.3

23.35

23.35

0.2

2

30.01~60.00

1706.23

22.97

46.33

0.3

3

240.01~270.00

1589.38

21.40

67.73

0.4

4

120.01~150.00

794

10.69

78.42

0.5

5

0.01~30.00

659.6

8.88

87.30

0.6

6

150.01~180.00

481

6.48

93.77

0.7

7

90.01~120.00

280.4

3.78

97.55

0.8

8

180.01~210.00

181.99

2.45

100.00

0.9

9

210.01~240.00

0

0.00

100.00

1

2.5解析我科室破损药品的价格区间主要在60.01~90.00、30.01~60.00、240.01~270.00、120.01~150.00、0.01~30.00。

圈组成员采用鱼骨图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原因。

见图2。

根据鱼骨图的分析结果,主要价格区间药品破损原因可总结为

(1)药品包装质量层次低、轻薄易碎

(2)药品拆包装后经手人员多,搬运破损(3)药架上药品摆放不规范,易发生滑落破损。

图2解析鱼骨图

2.6对策拟定与实施

结合药物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输、拆包、调配等方面的破损原因,圈员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项目进行对策拟定,制定对策拟定评分表。

见表2。

主要对策为:

(1)聘请专门拆包装人员

(2)在药库和调剂区更换更大的药架(3)让全体员工参与到药品破损数量金额统计中来。

表2对策拟定评分表

原因分析

对策方案

评  价

总分

采行

提案人

实施计划

负责者

可行性

经济性

圈能力

月或周

药品用量多

药品采用多次少量

32

28

24

86

聘请专门拆包人员

40

34

26

100

9月

药品药架摆放不规范

在药库和调剂区更换更大的药架

40

40

28

108

10--11月

易碎药品摆在药架中下位置

34

24

26

84

易滑药盒整件摆放

36

26

22

84

药架上药框叠摞不超过三层

36

24

26

86

增加药品每月清点次数,零散药品集中摆放

40

40

40

120

药品包装材料

拆包时根据相应药品选择相应拆箱工具

26

30

24

82

让全体员工参与到药品破损数量金额统计中来

40

40

38

118

11月起

运输问题

整框药品在药车上摆放整齐

34

28

26

88

运输时框叠摞不超过三层

28

34

24

86

2.6.1聘请扒药工人全天专门集中定量对药品拆包装,改善药品拆包环境,增设拆包办公桌子,拆包区域与药库隔离分开,增设拆包药品摆放药架,专用药品归位运输车、废品回收箱。

2.6.2药库经过整改将原审方室扩充为药库并增设新药架,增设药架摆放营养液及其他整件药品,统一装药筐颜色,固定药品位置,将药品按功效、性质分类固定位置摆放,并配以醒目的药品标签,制作药品位置分布图方便检索,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原则。

2.6.3发现破损药物者(包括药工)填写破损记录表:

时间-原因并签字。

每周五本周负责记录破损人员将统计完毕的1周破损药品总数填表签字上交。

每月末由专人将月破损数量、金额汇总并公示。

2.7效果确认

2.7.1有形成果

改善后效果值为6-9四个月平均值0.016%,达到目标值0.016%。

改善前分析统计QCC活动前(5月)、活动中(6-9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破损比例分别为:

0.028%、0.014%、0.014%、0.021%、0.015%,计算目标达标率:

目标达成率=(改善后值-改善前值)/(目标值-改善前值)×100%=(0.016%-0.028%)/(0.016%-0.028%)×100%=100%

2.7.2无形成果:

品管圈的开展与实施提高了参与者的管理能力,让参与者注重过程的同时也增强了对问题意识的提升,增进了团队凝聚力,提升了主人翁意识,体现自我价值。

见表3、图3.

表3无形成果(改善前后比较)

项目

改善前

改善后

活动成长

总分

平均

总分

平均

QCC手法

22

2.75

60

7.50

4.75

团队精神

33

4.13

65

8.13

4.00

脑力开发

34

4.25

67

8.38

4.13

沟通协调

34

4.25

68

8.50

4.25

活动信心

37

4.63

69

8.63

4.00

责任荣誉

40

5.00

73

9.13

4.13

 

图3

 

2.8标准化处置与检讨改进

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本科室相应的管理制度。

见表4.

表4检讨与改进

活动项目

优点

缺点或今后努力方向

主题选定

结合实际,选出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多观察,多总结,力求发现新问题

活动计划拟定

使活动的发展时间明确,有序进行

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活用QCC手法

现况把握

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原因

增加调查的样本数据量

目标设定

目标设定与实际情况相符

增强信心,提高改善能力

解析

考虑到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进一步增强对品管圈工具的使用

对策拟订

结合现状,多角度改善工作环节

不断改进和提高

对策实施与检讨

采取切合实际的改善办法

适时调整,以达到效果最大化

效果确认

对效果进行量效确认,直接明确

仍有提高效果的空间

标准化

规范化管理

随着工作的进行,随时改进和完善

圈会运作情形

提高沟通组织能力

充分调动圈员的积极性

遗留问题

品管手法的运用欠灵活,有待增强

结论:

在5个月的现状把握的初期效果确认中,通过品管圈统计方法,将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药品破损金额下降了58.63%,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将活动内容作整体的总结和评价,明确仍遗留的问题和新发现的问题,将今后需要改正的部分进一步进行讨论,定期检查规范的执行情况。

小结:

品管圈是一项以人为本的新兴药学服务方法和品质管理模式,注重发挥每一位成员的聪明才智,营造愉快团结的团队氛围,达到集中、有序、有效地解决问题,持续改善内部服务品质,有效改善部门绩效、病患满意度、提升质量的良好效果,也使成员感受到参与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并且因解决问题而体会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6]。

在品管圈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圈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良性竞争,提高品管圈负责人的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扩大品管圈质量改善项目的价值和影响力,推动药事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合理,使医院药学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7]。

参考文献

[1]石应康,程永忠,王兰兰,等,医院组织结构和组织运作改革的几点体会[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6):

3249-3251.

[2]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0,32

(2):

37-39.

[3]赵捷宇,陈利华,孔 妍,等.品管圈用于改善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实践[J].药品评价,2012,9(23):

10-14.

[4]RobbinsSP,JugdeTA.Essentialsoforganizationlbehavior[M].11thed.SanAntonin:

PearsonEducation,Inc,2010.

[5]袁晓宁,王少利,杨雪松.PDCA循环法在医院消毒供应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

[6]姚荧,陈燕飞.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我院门诊药房调配差错例数[J].中国药房,2011,22(37):

3511-3512.

[7]陈 湘,推行品管圈对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的促进作用[J].海峡药学,2012,24(7):

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