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772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理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理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心理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心理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试题.docx

《心理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试题.docx

心理学试题

2002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写在答题纸

指定的位置上。

    1.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并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藉以

了解被试的某些心理特点的方法称之为(    )法。

    A。

问卷    &产品分析    C谈话    D.个案

    2.额外刺激物出现,对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产生的抑制称为(    )抑制。

    A。

外    B.超限    C消退    D.分化

    3.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知觉

    A。

运动    B.空间    C方位    D.时间

    4.记忆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  )。

    A再现    &识记    C回忆    D.保持

    5.看到天上的白云,将它们想象成草原上的羊群,这属于    (  )

    A。

有意    B.再造    C创造    D.无意想象

    6.意志品质的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  )。

    A。

盲目性    B.散漫性    C顽固性    D.果断性

    7.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对象的数目是注意的    (  )。

    A。

范围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8.在练习曲线上可以看出技能形成过程中工作效率、活动速度和(    )的变

化。

    A。

灵活性    B.自动化    C准确性    D.熟练化

    9.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较少依赖文化知识,主要依赖个人先天禀赋的能力称

为(  )能力。

    A晶体    B.流体    c.模仿    D.创造

    10.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

    A。

能力    &气质    C性格    D.意志

    参考答案

    1.C  2.A  3.D4.B5.D6.A7.A8.C9·B10·C

    二、填空题:

(每小题1分,本大题5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

    1.心理过程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共同性,而个性心理特征探讨的是人的心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心理的发生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劳动,二是______。

    3.情绪是以______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4.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环节是______。

    5·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特把人的气质类型划分多血质、______、胆汁质、抑

郁质四种。

    参考答案

    1.差异性  2.语言  3.需要  4.执行决定  5.粘液质

    三、名词解释    ,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2.信号性反应:

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是心理发生的标志,当动物能够把一个刺激变成另一个刺激的信号性反应,我们就说它不仅具有生命,而且还有心理。

    3·遗忘:

就是对识记过程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回忆或再认。

    4·应激:

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5·差别感受性:

是对两个刺激量强度的差别感觉能力,其大小用差别感觉阈限来量。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对比现象。

    答:

对比是同一感受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现象。

对比分同时对比与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是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视觉的同时对比表现得较为明显。

如把明度相同的一个小方块灰纸放在白纸的背景上,就显得比放在黑纸的背景上要暗些,这就是色彩的同时对比。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继时对比,如看过放在一张白纸上的一个小黑方块半分钟后,再看一张灰纸,就会看到在这张灰纸上有一个和原先那个黑方块大小、形状相同的浅灰色的影子。

继时对比在味觉中表现较明显。

如吃了糖以后再接着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酸:

吃了苦的东西后,再喝白开水觉得水也甜。

  2.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品质有哪些?

  答:

记忆是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按信息加工理论的说法,记忆是指对输入信息通过编码、复习而予以贮存,并在一定条件上进行检索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品质有:

    

(1)识记的敏捷性。

识记的材料,有人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有人则可以迅速记住。

人们这种识记速度的快慢,即识记的敏捷性。

    

(2)保持的持久性。

识记一个材料后,有人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有人则很快就遗忘了。

人们对这种识记材料保持时间的长短性,即保持的持久性。

    (3)记忆的正确性是指以对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

    (4)记忆的准备性。

这是指在必要时,能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知识讯速的提取出来,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总之,记忆的四种品质有机联系,缺一不可的,我们不能只根据某一方面的品质去评定一个人记忆力好坏。

每种品质只有和其他的品质结合起来才有价值。

记忆的这些品质都是后天形成和发展的,应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动来培养。

    3.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主要方法。

    答: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4.简述注意的功能。

    答:

(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2)保持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维护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地反映。

    (3)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注意保证了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作用更准确地反映,它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实际操作的很重要的心理条件。

    5.举例说明促进智力技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答:

学生的智力技能主要是在教学活动形成的。

要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发展,使它达到灵活掌握的水平,需要创设应用这种技能去解决问题机会与条件。

以数学演算技能为例,要求学生应考虑下列三个条件;

    

(1)识别课题类型。

(2)把握住全部情况。

(3)摆脱旧经验的影响,借已有的经验去把握课题的本质或关系,一般说来对当前课题的了解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会产生正迁移的效果。

    6.判断能力测验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

    答:

能力测验的好坏,主要是以信度两项指标来衡量的,信度是多次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也可称作可靠度,用前后两次测验之间的相关来确定的信度叫重测信度。

另一种确定信度的方法是将测验题目按奇偶次序分为两套,分别施测同一群体,两套题上的得分越一致,表明信度高。

用这种方法测得的信度叫做折半信度。

    效度指测验的结果是不是所要测量的东西,如果测验在程度上正确验证了编制测验的理论构想,就可以说测验有较高的构想度;测验题目着在很在程度代表了所要测量的全部内容或行为,说明测验的预测效度就较高。

    能力测验的得分通常与常模相比较来确定其意义。

常模就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它是依据测验适用对象总体的平均成绩来确定的。

特定测验标准化样本群体的平均分,就是该测验的常模。

常见的有年龄常模、年级常模、性别常模等。

    五、论述题:

    1.根据你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答:

创造思维是学生学习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教师应通过各种活动为采取有效途径,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只对学习活动持主动态度,才会使自己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思维也才能具有创造性。

    学习积极态度,主要产生于对学习需要和动机。

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创造学习不可缺少的内部力量。

在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下,学生才能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追求新知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有密切关系。

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实验结果中,教师中启发学生去同一些新现象,或将寻找解决答案转为独立地提出问题:

在解答数学,物理,化学作业题时,启发鼓励学生采取一些新的思路或方案,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参性,培养其他造思维。

    

(2)培养学生发散或思维和聚合式思维能力。

在创造思维活动中,发散式思维起主导作用。

发攻式思维能力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

灵活性能突破习惯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思,提出新的方法。

独特性能使思维产生新的成分,对问题提出独特的见解.流畅性能使人的思维能力在较短时间内产生较多的联想。

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

当然,也不以忽视聚合式思维的培养.

    (3)发展学生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思维需要创造想不通象的参与。

创造想象对于各种创造活动都极为重要,也是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

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及其他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与自然现象,并通过作文、绘画、音乐、科技等活动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正确评介有创造力的学生。

教师应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自己;努力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首先,应树立正确评价学生的观点。

不仅要评价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还要评价他们的思维品质。

改变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片面观点与做法.其次,组织多种多样的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在其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

最后,及时发现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生,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创造能力和得到充分的发展与表现。

    2.论述人类气质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

    答:

气质指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

这些特点一般不受个人活动目的、动机、内容影响。

它是人们在各种场合中一贯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动力特点.气质的差异给人的全部活动涂上一层独特的色彩。

气质本身并不直接对个体的行为起推动作用,是外显的动力特点。

  气质是个性心理特征中遗传色彩最浓的部分。

气质更多地受到神经系统特性的影响,具有先天性,是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的稳定性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特点。

    在人的心理特征中,气质并不直接决定人的活动效率,所以它不是完成某种活动的必备心理条件。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特点,如强度、速度、灵活性等,它影响个人的能力发展,因为恰当的气质型既可能促进特定能力的发展,也可能妨碍另一种相关能力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气质特征,气质影响着人的实践活动。

了解了自己和他人的气质特征,对生活、工作、学习,特别是对因材施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人的气质没有直接的好坏之分。

每一种气质都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比如,多血质的人感情丰富,待人和气、但又易于轻浮、易变和精力分散,所以,任何一种气质都既可以是良好的性格和突出才能的催化剂,也可能成为限制一个人发展的绊脚石。

    

(2)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当前,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问题,一方面.用人单位逐渐开始利用心理学工作都进行人才选拔:

另一方面,个人也越来越多地考虑自己的特点及职业要求,进行气质特征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迈出时代发展的要求。

个体通过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同时也克服自己气质特征中不利一面的影响。

    (3)气质特征是教育工作的依据之一,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是十分很需要的,由于气质特点不同,同一种教学方法在不同学生身上实际收到的效果不可能很不一样,这就是要求教育方法有针对性,同时,气质也在可塑性。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不同气质类型中的消极面。

如帮助抑郁质的学生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帮助粘液质的学生克服迟钝性,提高反应速度;帮助胆汁质的学生克服冲动性,加强稳定性,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气质中的优点,使其在学校生活中得到更好发展。

    3.联系实际,分析能力形成的条件。

    答:

能力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先天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实践的经

验以及个人主观的努力,都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同作用。

    

(1)先天素质,人的各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先天禀赋所具有一定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其中高级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特点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能力发展的直接特质基础。

在心理学上,把这些造成人们之间天生差异的解剖、生理特点称为素质。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决定着能力发展的潜力。

    

(2)环境和教育。

环境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

学前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对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尤其是早期环境,对能力和形成和发展更有重要影响,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都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学校教育对能力形成和发展所在地起的作用系统性的。

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必备和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力也不断得到发展期。

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发展能力是与系统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分不开的。

    (3)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虽然,掌握知识对于能力发展是重要的,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识到,个人直接经验的积累在人的能力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经验和掌握事物,也就在多大范围内和多深程度上形成应对事物的能力,人的最终能力的不同,归根结底是由于实践的性质、广度和浓度不同造成的。

    (4)主观能动性。

个人自身是能力的载体。

一个人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他的主观努力。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远大,付出的努力越多,经历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他的能力也就相应地获得越大、越多、越广和越深的发展。

 

2003年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

降,这种做法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

    A.发展性    B.整体性    C系统性    D.教育性

    2.下列能力中,(  )能力是一般能力。

    久运动    &绘画    C音乐    D.观察

  3.神经元具有(  )的机能。

    A.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

    B.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发动反应

    C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发动反应

    D.接受刺激、转换能量和传递信息

  4.对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映是(  )感觉。

    A.外受    B内受    C本受    D.皮肤

  5.工作记忆的3个组成成分是    (  )。

    A.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

    B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C感觉登记、复述系统和中央执行系统

    D.感觉登记、视空间画板和中央执行系统

    6.在直观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变换事物的非本质牲,以揭示事物本质

特征,即为    (  )

    A.日常概念    B变式    C下定义    D.概念获得

    7.通过检查日光灯零件故障并作修理的思维种类是(  )思维。

    A.具体形象    B.抽象    C语词逻辑    D.动作

    8.“鱼与熊掌,两者不可兼得”,这种矛盾心态是动机冲突形式中的(    )冲

突。

    A.双避    &趋避    C双趋  ‘    D.单趋

    9.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    )。

    A.安全    B爱与归属    C自我实现    D.尊重

  10.人类行为的特征是由(  )决定的。

    A.性格    &气质    C能力    D.人格

  参考答案

  1.D  2.D  3.A4.C  5.A  6.B  7.D8.C  9.C  10.B

  二、填空题:

(每小题1分,本大题5分)

  1.研究学生心理规律就是要查明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因素与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关系。

  2.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______,没有这个前提相应的心理就不能发展。

  3.叶克斯一道德生定律说明了_____与激奋水平的关系。

  4.凡是新活动与旧活动刺激相同反应不同时,容易发生______迁移。

  5.根据思维的创造性,可把思维划分为:

______思维和创造思维。

  参考答案

  1.心理  2.遗传素质  3.作业效率  4.负  5.常规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本大题10分)

  1.似动知觉:

指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物

的现象。

  2.认识过程:

是指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3.言语:

是个体借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

  4.智力技能:

指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认识活动的心智操作方式系统。

  5.思维的批判性:

指能使自己的思维受到已知客观事物的充分检验。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本大题30分)

  1.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答:

(1)是指注意能够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

(2分)

  

(2)与注意对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1分)取决于事物的复杂程度和变化程度。

(1分)

  (3)取决于人们有无坚定目的。

(1分)

  2.简述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

  答:

(1)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注意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儿童将达到的发展水平(2分)

  

(2)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的角度注重教学决定儿童智力的发展、教学要创造最近发展区。

  (3)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注重教学应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1分)

    3.简述知觉的理解性及其影响因素。

    答:

(1)指人在知觉事物或现象时,不仅能形成关于它的知觉形象,还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事物加以解释或判断,即从不同方面对它加以理解。

(1)

    

(2)与人的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关系,(1分)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程度也不同。

(1分)    ;

    (3)与语词有着重要影响,语词可以唤起人们以往的知识、经验,促进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2分)

    4.简述良好情绪的判断标准。

    ’

    答:

(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的影响,善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2分)

    

(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

(1分)    ‘

    (3)应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

(1分)    ·

    (4)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1分)

    5.简述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答: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1分)

    

(2)人的智力在18--25岁之间达到顶峰,但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峰的时间是不同的。

(1分)

    (3)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有不同的发展规律,进人成年期液态能力发展有所衰退,晶态能力发展逐渐趋于平缓。

(1分)

    (4)成人是各种能力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

(1分)

    (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

(1分)

    6.简述韦纳的归因理论。

    答:

(1)因素源,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

(2分)

    

(2)稳定性,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

(2分)

    (3)可控性,分为可控和不可控的。

(1分)

    五、论述题:

(每小题15分,本大题共30分)    …

    1.阐述遗忘理论.并解释下列现象:

学习一个由25个双字词组成的词单,开头和结尾部分较为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容易遗忘。

    答:

(1)遗忘的概念。

(2分)

    

(2)衰退理论。

(4分)

    (3)干扰理论。

(4分)

    (4)用干扰理论解释此现象。

(5分)

    2、结合教学实践。

试析学生如何掌握科学概念。

    答:

(1)过去经验。

(2分)

    

(2)变式。

(2分)

(3)词语的运用。

(2分)

(4)定义。

(2分)

(5)结合实际论述。

(7分)

3.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答: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1分)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1分)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1分)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1分)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

(1分)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分)

(7)联系教育教学实际论述。

(9分)

 

2004年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10分}

l.对单一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

A.个案法B.调查法

C.测验法D.实验法

2.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感情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心理学理论学派是

A.机能主义心理学B.构造主义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D.认知心理学

3.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

A.概括B.抽象

C.概念D.综合

4.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属于()原因。

A.不稳定的B.可控的

C.外在的D.内在的

5.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是()

A.深度知觉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D.形状知觉

6.费希纳提出()之间关系符合对数定律。

A.感受性与感觉阙限B.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变化

C.心理量与物理量D.心理量的变化与物理量

7.受神经系统成熟影响较大,受后天文化和知识影响较小的能力是()。

A.特殊能力B.认识能力

C.创造能力D.液态能力

8.工作记忆具有()双重功能。

A.提取与存储B.加工与存储

C.提取与加工D.编码与加工

9.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的情绪理论是()。

A.机体知觉理论B.丘脑情绪理论

C.认知,评估说D.机体.-分化理论

10.所有科学概念,关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各种定理和法则,都是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A.概括B.抽象

C.直接D.具体

二、填空题(每小题l分,本大题共5分}

l.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2.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

3.沿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找出几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称为发散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