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5809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沈永祥同志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3月2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市政府五届六次全会会议精神,总结“十五”以来和2005年的工作,对2006年工作进行部署。

省科技厅、市政府非常关心此次会议,省科技厅党组成员、监察专员杨路义和星火办吕景田副主任专程由长春来四平参加会议,并将作重要指示,秀超副市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参加会议,并也将作重要讲话。

相信在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对我们做好2006年全市科技工作,将起到指导与促进作用。

根据会议日程安排,我代表市科技局对“十五”以来和2005年的工作进行简要总结,对2006年工作提出具体工作目标与思路,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十五”期间和2005年工作回顾

“十五”期间,四平市科技工作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科技厅的关怀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二次创业振兴四平”的工作重点,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扶持粮食主产区战略的机遇,深入开展了以抓高科技大项目促进全市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拉动经济发展为工作主线,以抓高新技术企业队伍的发展来逐步确立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以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和搭建科技服务平台为载体,促进全市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

上述工作的开展,带动了全市的精细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现代中药和农牧产品深加工五个重点产业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优势科技产业群,为四平经济和社会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动力。

(一)支持和组织企业争取大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五年来,我市坚持加大促进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工作力度,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难得机遇,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共260项,已通过审批同意立项185项(省级以上65项,市级120项),项目总投资94,557万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42,425万元,实现年利税86,352万元,获国家、省无偿资助科技补助经费5,869万元。

其中2005年被批准立项的国家、省级项目30项,项目总投资15,927万元,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3,989万元,实现年利税26,811万元,创我市获批准省级以上科技项目以及经费总数的历史新高。

上述项目,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对经济发展拉力强、示范效应大。

如总投资11,700万元的“金属纳米粉制取设备技术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2,000万元“年产一万吨药用超强崩解剂”项目、总投资14,000万元的“红外式电能预收费自动控制系统”项目,均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势拉力的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科技重点项目。

“污水处理高效分离生物流化复合反应器”、“年产200吨氯磺酰异氰酸脂产品”、“头孢呋辛酸产品”和“N—甲基吡咯烷的”等一批国家“863”、国家新产品开发计划、省级攻关和创新基金项目,产业化后所形成的系列产品已成为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发展的“十大优势产业”重点建设的“五个基地”的拳头产品。

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研发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科技项目的良性循环发展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更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基础。

(二)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建设工作稳步发展

“十五”期间的五年,是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企业队伍建设工作稳健起步和快速发展的五年。

(1)全市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发展加快,经济运行质量良好。

“十五”初期我市仅有六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到2005年底全市省、市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已发展到48户。

“十五”期间是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企业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的五年,其中2005年新增15户,增幅率为31%。

现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21.8%。

“十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增幅率为26.3%,利税增幅率为16.7%。

产值、利税增幅较快的是近两年,2004年,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2亿元,实现利税3.7亿元,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1%,利税占全市工业实现利税的25.9%,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24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12.4%,实现利税4.1亿元,占全市工业利税的27.6%。

以上数字表明,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市的经济运行工作中,确实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队伍,既是我们总结“十一五”期间的成功经验之一,也是“十一五”期间促进我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

(2)高新技术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市科技创新的主体。

从“十五”期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态势来看,企业是科技创新主体,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研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队伍,是政府科技工作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主要任务,更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市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框架正在逐步形成。

一批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具备了一定的超前研发能力,并且已走上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运行轨道。

如四平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四平市高斯达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四平慧宇仪表电气有限公司、四平市科研院、四平市一正药业有限公司、四平艾斯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四平市吉春药业有限公司、福耀集团双辽分公司等企业(集团),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国际、国内著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在北京、上海、大连等技术密集区建立企业研发中心与技术中心,部分企业还和与乌克兰、日本等国外科技部门建立协作关系。

他们充分利用外部技术、人才优势,使企业发展成为以科技创新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这方面,我市有很多范例值得总结与推广,如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在“十五”期间依靠科技创新,以自身的科技条件为基础,通过市场为导向与哈药集团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并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在大连建立了企业的研发基地,自主不断研发新产品投入生产,现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全省精细化工企业的排头兵。

2005年完成产值5,359万元(同比增幅84.7%),实现利润1503万元(同比增幅78.6%),上缴税金719万元,企业人均实现利税15.6万元。

该企业研发并已通过省科技厅主持鉴定的“头孢呋辛酸产品研制”项目,2005年已建成年产200吨的生产线,2006年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6,000万元。

目前,该企业又与香港立国企业(控股)有限公司股份制合作,合作投资15,450万元,分二期新上6个新产品、年产750吨药物中间体项目,予计2007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后,产值可达49,800万元,实现利税13,222万元,2009年第二期工程完成后,产值可达62,050万元,实现利税17,402万元,一跃成为四平市名列前茅的利税大户和全省的科技小巨人企业。

(三)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十五”期间,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扶持粮食主产区战略的有利契机,以推广、示范农业新技术、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信息、人才培训、技术推广)体系为工作重点,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方面狠下功夫。

五年来,我市科技部门围绕发展效益型、环保型标准化农业的目标,配合农业部门积极开展了发展优质农作物、保障粮食安全的科技兴农示范推广项目,开展了以星火学校、专家大院为中心的专项农业科技项目示范推广和科技人才、技术培训工作,开展了以星火计划网为中心的打造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上述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为农业增收、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农业科技项目的推广、示范实现了农业三项指标同步增长。

五年来,我市实施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360余项,累计为农民增收289,000万元。

其中由公主岭、梨树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吉林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2005年在24个乡镇建立了面积为0.6万亩的核心试验区、面积为34万亩的示范区、面积为320万亩的辐射区,面积为20万亩的专业化玉米生产基地。

该项目的示范推广,为农民年均可增加收益5,800万元。

由公主岭市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玉米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项目,经五年的示范推广560万亩后,累计增产46,500万公斤,为农民增收收益46,500万元。

另外,我市各县(市)、区还结合本地农业发展实际,开展了一系列适应本地特点、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如梨树县实施的“棚膜经济”农民增加项目。

全县已发展棚膜面积10.2万亩,地膜面积89.10万亩,实现产值80,000万元,该县重点推广的米麦间种、垄沟深施肥、“五优五化”养猪技术等农业科技项目累计投入科技经费达19,000万元,实现产值达60,000万元。

伊通县实施的发展效益农业的“一调五兴”(即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兴牛、兴鹿、兴禽、兴菜、兴果)项目近100项,累计为农业民增收5余亿元。

上述科技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实现了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三项指标的同步增长。

(2)专家大项和星火学校专项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卓有成效。

“十五”期间,我市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了国家级星火学校4所,省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2个,选派科技专家特派员项目3个,我市建立市级星火学校4个,市级星火科技专家大院4个,实施星火学校建设、星火科技专家大院、科技专家特派员工程项目35项,其中2005年实施15项。

上述项目的实施与推广,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

五年间,我们充分利用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星火学校作为载体,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训工作和专项项目的推广。

累计举办粮食种植技术、棚膜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果树蔬菜种植技术等近60种类农业技术讲座213期,培训班152期,培训农业科技人员75万人次。

其中2005年举办讲座62期、培训班40期,予计培训农业科技人员10.2万人次。

上述农业科技专项,科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对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科技进步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深受农民的欢迎,并充分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四)打造科技服务平台工作已有新进展

打造科技服务平台,构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体系,是“十五”期间各级政府科技管理部门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十五”期间,我市结合本地科技工作特点与实际,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并认真规划和启动了创建四个科技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工作。

经过近二年的努力,此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并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示范中心平台建设已启动,并取得一定的进展。

2005年,我们已争取到了国家财政部资助的启动经费50万元,并规划、设计了以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的创业服务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争取在三年完成创业中心建设的创建工作;科技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中介服务平台建设有序开展。

2005年已完成全市高级科技人才库建设工作,收录全市各类高级专家300余人,全市一般科技人才库建设工作正在建设中,计划收录人员将达到一万人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开展人才资源共享中介服务工作,充分挖掘我市科技人才潜力,“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人尽其才,才为事用”,逐步消除科技创新链条上人才梗阻因素;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工作又有新进展。

2005年四平市星火计划网站网页更新速度加快,网站点击率有所上升,全年共交流科技信息已达到了3250条。

《四平科技信息》编辑质量有所提高,在加强政府领导、企业经营者和科技人员的联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一份资料浓缩了科技工作动态、科技政策和企业经济运行信息效果,起到了为经济建设搭桥、服务的目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互惠、共享服务平台建际工作已完成阶段性工作。

2005年我们已完成对全市各类单位的大型精密分析、检测仪器设备的调查,并对上千种设备进行了登记造册工作,同时对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研发、研制工作中所需、但企业又不能购买的通用型、精密型的设备需求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已开展了部分资源互惠、共享的中介服务工作。

构建科技服务平台打造工作,既是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又是一项长期不断建设、发展的工作,因而我市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仅仅是开始,还有待于我们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努力与完善,使其真正发挥支撑科技创新的服务功能。

(五)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步伐加快。

“十五”期间,我市坚持把科技创新工作,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摆在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上,调动和鼓励广大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多出具有自主产权的科技成果,五年间,我市共有获奖科技成果232项,其中有20项成果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212项成果获四平市科技进步奖。

并且部分获奖科技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些成果既反映了我市的科技水平,又对我市的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我市科技进步、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完成工业“提速增效”任务成绩突出。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科技系统直属企业广大干部职工克难攻关,积极开展工业“提速增效”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实现:

(1)、完成工业总产值6726万元,同比增长72%

(2)、完成工业增加值1984万元,同比增长38%

(3)、实现工业利润1664万元,同比增长65、5%

(4)、上缴税金906万元,同比增长33、4%

由于我局完成工业“提速增效”任务成绩突出,2005年度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工业“提速增效”优胜奖单位。

二、2006年重点工作要点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五次、市政府五届六次会议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以科技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我市核心技术和自由知识产权技术的研发能力,切实抓好重大科技专项实施,加快以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我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关键一年。

根据我市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四平市科技工作确定了2006年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认真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持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国家科技工作总方针,加大实施项目带动工作的力度。

抓大项目,以大项目为载体促进全市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和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抓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企业队伍建设,以高新技术支撑“十大产业”“五个基地”建设。

抓科技服务平台软环境建设,以打造科技服务平台来加快全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2006重点作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组织、争取一批国家、省级高科技项目

谋划、争取高科技项目是2006年全市科技工作重中之重,其工作目标为项目总数不低于35项,争获无偿资助科技研发经费不低于1000万元。

具体工作任务分解:

(1)、积极支持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申报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三批高科技重点项目。

(2)、积极协调、支持双辽市等县(市)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科技产业项目。

(3)、积极组织市直、协调县(市)申报国家、省级新产品计划、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基金、专利产业化、科技攻关和重大专项项目。

(4)、组织申报国家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省级科技专家大院、星火学校专项经费项目。

(5)、组织、审批部分市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二)继续重点协助企业抓好十个已立项的大项目加快产业化建设步伐

加快十大优势产业发展、打造“五个基地”建设是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工作。

2006年,市直以扶持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市钠米材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承担的10项重点科技项目实施产业化为重点,各县(市)、区应结合本地实际选择3—5项强县富民项目为重点,做好“十一五”的开局重点工作。

市直具体工作分解如下:

(1)、进一步积极支持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的股份制重组项目投产工作,以200吨/年头孢呋辛酸产品按期达产为重点,达到可实现工业产值9,000-10,000万元,实现利税2800万元的目标。

(2)、协助、指导市科研院承担的“年产1万吨药用超强崩解剂系列产品”、市高斯达纳米材料设造制造有限公司承担的“金属纳米粉制取设备技术及产业化”和市双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红外线遥控予付费微机自动控制器”等三项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科技项目建厂投产工作,争取使其2006年按计划建成、投产。

(3)、协助、支持市高斯达纳米材料设造制造有限公司承担的“材料的表面纳米化工程”、市海格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承担的“污水处理高效分离物流化复合反应器”等二项国家科技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科技行动计划项目的建厂投产工作,争取使其2006年按计划部分建成、投产。

(4)、协助、支持市慧宇仪表电气有限公司承担的省长基金项目“马自达M6、M9轿车用电动燃油泵总成研制”、市华科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省级科技攻关项目“基因重组人源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中试制备研究”等二项省级重点项目的规模化达产工作。

(5)、协助、支持吉林一正药业集团公司的“胃愈胶囊研制”、市吉春药业公司的“妇炎康胶囊”等二项国家新产品计划项目的扩产、新产品推广工作。

(三)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队伍建设工作力度

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建设我市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企业队伍是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科教兴市”战略的重点工作。

2006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建设工作目标为:

(1)、新增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10—12户,全市达到60户左右,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22%左右。

(2)、新增省级科技企业20—25户,全市达到45—50户左右,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18%左右。

(3)、省市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企业产值达到28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左右。

(四)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科技服务平台是实施建设区域优势创新体系的服务支撑,是促进区域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载体。

2006年,我市在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主要有如下工作:

(1)、省级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应进行超前规划,基础建设工作做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2)、科技信息平台要在网页制作、与市政府网并网方面努力工作,《四平科技信息》要高质量编辑出版4—6期。

(3)、科学仪器资源共享、互惠服务平台工作重点是协调吉林师大等高校和科研单位与我市科技企业建立产、学、研协作,开展有组织的项目合作。

充分利用我市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科技协作优势、重点作好我市企业与北京的科技对接工作。

继续作好吉林师大与市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英甲精细化工公司、市惠宇仪表电气公司、双喜科技开发公司,和市流体公司等单位已开展的项目合作,使其合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4)、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中介服务平台重点抓好四平市科技人才库建设工作,完成省、市人才建设项目。

(五)努力完成2006年市政府下达的经济运行指标

2005年,市直科技系统直属企业,经济建设由快走变快跑,在提速增效工作方面走到了全市的前列,经济运行指标平均增幅60%。

2006年还要再继续努力,一定按市政府下达的工业经济指标:

工业总产值按26%增幅,完成工业总产值8500万元;工业增加值按16%增幅,完成工业增加值2300万元;利润按12%增幅,实现利润1870万元。

(六)协调各县(市)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广、示范先进技术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我市农业科技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重点抓如下工作:

(1)、协助公主岭市、梨树县继续做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吉林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的示范、推广工作。

(2)、组织好省、市级专家大院、星火学校开展已批准项目的实施和新项目的申报工作。

(3)、组织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科技之冬(春)”、“科技三下乡”、农业科技星火学校、专家大院培训等载体完成省厅下达的培训计划。

(4)、组织好其它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项目申报及示范、推广工作。

(七)积极筹备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大会

党中央、国务院于2006年1月9日—11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

大会的召开又将推动全国科技工作进入一个全面加速发展的时期,更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

吉林省政府即将召开全省科技工作会议。

根据我市科技工作发展实际,我们也建议市委、市政府召开我市科技工作大会,借此促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为筹备开好此会,全市科技系统应完成如下准备工作:

(1)、做好会议策划工作,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会议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在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之后适当时机召开我市科技工作大会。

(2)、认真组织好“十五”期间重大科技成果奖的评审工作.把我市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含量高、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明显,拉动经济力强的优秀成果评选出来,在大会上予以表彰。

(3)、会同组织、人事部门评选“十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先进单位与先进工作者个人,在大会上予以表彰.

(4)、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中共四平市委、四平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草稿),提交市委、市政府研究、实施。

(5)、组织研讨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激励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政策》文件精神,制定我市落实文件精神的配套政策。

(6)、根据国家、省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修正我市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

(7)、根据省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四平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八)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6年应进一步加强:

(1)、我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市、县科技局作为政府科普工作职责部门,一定要将科普工作的政府行为落到实处。

(2)、进一步加强组织开展以科技教育为主线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加大我市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工作力度

(3)、准备在4月份与市科协联合组织召开全市科普统计工作会议,认真研究一下科普统计工作。

(4)、准备与市科协联合在四平市区内建一个高标准的科技科普宣传画廊,加大我市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工作力度。

(5)、抓好与市科协的协作工作。

组织好今年的“科普工作周”、“科技三下乡”、“科普大集”和“科技之科冬(春)”活动,使科普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同志们,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科技工作意义重大。

让我们乘着全国科技大会的春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拼搏,抢抓机遇,开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为使我市科技工作再跃新台阶,更好的完成我市的“十一五”科技工作发展规划而努力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