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及评委点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154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及评委点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七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及评委点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七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及评委点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七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及评委点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七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及评委点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及评委点评.docx

《第七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及评委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及评委点评.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及评委点评.docx

第七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及评委点评

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几个渔人从海底捞起一个瓶子。

里面有一小片纸,上面写着:

‚谁啊,救我!

大海把我抛掷到荒岛。

我正在岸上等候救助。

赶快。

我在这里!

“没有日期。

现在去一定太晚了。

瓶子可能已经在海上漂流很久了。

”第一个渔人说。

“而且没有标明地方。

我们甚至不知道是哪一片海。

”第二个渔人说。

“既不会太晚也不会太远。

这个名叫‘这里’的岛屿无处不在。

”第三个渔人说。

他们都感到不安。

寂静落下。

为什么几个渔人都感到不安?

这段文字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20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

1.取譬恰当,杜绝虚假;

2.行文畅达,说理明晰;

3.感情真挚,借用套语。

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

(一)

翻越“高墙”,以道德立世

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陈婕

当康德让“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扎根内心时,也暗含了道德为一种美好信仰的态度。

然而在愈发展愈复杂的社会中,道德,于很多人看来不甚美好。

道德与良知在铺天盖地的德育宣传中更像越垒越高的城墙,人被唾沫左右,也被内心左右,让立世成为没有答案、充满挣扎的谈资。

可惜的是,人们总记得星空很高,却忘了仰望星空的那份亲切感与触手可得的满足。

道德亦是如此。

面对震耳欲聋的口号声,人们忘记道德并不高大,作为人的初心,卑微而不卑贱。

我们需要仰望和敬畏的是法律,道德则能成为安心立世之本。

在渔人的故事里,“未知”是他们实施救援的最大阻碍。

前两个渔民因日期和地点的未知却步,也因此受到所谓“良心的谴责”。

第三个渔民则一语道出本质,一切未知的阻碍不过是因种种顾虑想要逃避的借口,道德的施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关键是人如何看待。

他看见了社会的症结,他的不安既是内心的挣扎,也是对于社会的忧思。

故事终究是故事,“这里”也仅仅是个喻体,象征着无处不在的道德抉择。

我们每日面临的冲突,说到底不过是一个选择的问题。

胡塞尔毕生论述“理性”与“非理性”,仍身处两者的旋涡中,难以逃脱。

他以真理、定律定义理性,那么何为真理?

行善助人是否又是亘古不变的绝对要求呢?

因此道德藏身于两者之间,人们常常渴望有一个做与不做的标尺,轻松地左右自身的抉择。

然而,这个标尺是无法存在的,立于现实,有的只是纯粹的行善、纯粹的行恶与纯粹的独善其身。

小悦悦的事虽已时过境迁,也是国人不愿提起的伤疤,但作为透射世间百态亦具有普遍价值的例子,用于此以分析道德冲突的本质未尝不可。

社会上众多行善反遭受不公平对待的例子,让人们面对求救者时的第一反应即保全自身。

路人途经鲜血淋漓的马路,大抵是思索责任承担,思索医药费用,最终宽慰于周遭无人救援而漠然走开。

马尔道洛尔如此评价人们的心态:

“人们无法消除不公正,只好将公正淹没于普遍的不公正之中。

”如此,人便孤立于极端的罪恶,以求“多数人”的内心平静。

“多数人”是个假象,有“大家都这样”的暂时安心,却改变不了败于冷漠的本质。

显然,社会评价中烂俗的“良知泯灭”已不再适用——对于阐述内心,绝对的否定过于单纯。

人们不是不懂道德为何物,而是纠结于如何使用道德。

熊培云多次强调的社会道德底线问题,也正是人们尚未解决的形而上学的命题。

“底线”虽基础,于人心也是一道“高墙”。

我们有道德观,却更倾向于随意的个人行为。

随心所欲、模棱两可、模糊不清,是许多人现有的摇摇欲坠的道德观的弊病。

没有底线的道德观必然是脆弱的,我们因此能够容忍利用善心行恶的罪状,也无法踏出施以援手的一步。

在道德面前,人人都应画出一条明确的界线,有执着于心的原则,以此反抗黑暗。

与道德相对的是法律。

在社会法治完善的路上,人们习惯于仰望法律,仰望那些白纸黑字、奖罚分明的文件,生怕触犯“天条”。

此时人们安于“被统治”,便缺乏忠诚的道德判断。

将最基础的社会要求看作让人崇高的戒律,无疑是危险的。

单纯的法律统治之下,社会只能在人性的底层徘徊。

所以不要忘记,在法律之上的是更具权威的道德。

道德,其实最终指向成“人”的问题。

这一在现世作为较高要求的名词存在于人的初心。

人之初,无论善恶,必然是道德先行的,只是社会带来了遗忘。

如何为人?

不必有多么高尚的节操,但必有纯粹的道德理念。

究竟是被世俗同化、被顾虑左右,还是弃绝社会的复杂,为“成人”而忠于内心,在人存在于世的最初便有定夺。

“角色错觉”的概念最初有曾德雄提出,四个简明扼要的字足以折射众多忙碌于现实世界的人的心态。

我们记得自己是教师,是公务员,是丈夫妻子,却忘记了自己首先是个人。

只有重拾人的本真,在为人中多一份义无反顾,才能最终放弃困于现实的“非我”。

常常羡慕尼采的出世复入世,能够透看世俗,懂得如何立足世间。

但对于道德抉择,我们可以不必成为尼采那样透彻的大师,顺应社会的复杂,明辨自身的处境,又不失“出世”的警觉,很多两难的选择也许便不再纠结。

正如康德所言,道德是一种信仰,优于信奉神佛,因为道德在给人为人的慰藉之余,更指导人立世。

而总是求神拜佛,望神慈悲保佑,而无法对人慈悲的人,永远只是无神论者。

文章的开头提到道德为安心立世之本,其实“安心”更多地指向自我,在社会为人,不妨以“安世”自勉,拥有一份低调不浮夸的使命感,不需要伟大的论调或口号,仅仅是让人更圆满的方式。

道德之所以为“高墙”,不过是因为我们的视线被世俗蒙蔽,若是忠于内心,也许会发现翻越“高墙”不过是四两拨千斤。

我们追求的普世价值先从守住道德开始,以此立世。

(指导老师:

徐华)

点评

本文作者以“翻越‘高墙’,以道德立世”为题,以一种势如破竹之姿、行云流水之态,挥毫泼墨写就此文。

纵观全文,文中出现的意象颇多,“道德”“理性”“真理”“良知”“底线”“高墙”“信仰”……作者灵动的写作思维可见一斑。

全文形散神聚,万变不离其宗,旨在鞭挞现世社会道德的沦丧,以及对道德回归的期许与仰望。

道德并不高深,而是近在咫尺,只要我们“忠于内心”,“翻越‘高墙’不过是四两拨千斤”。

全文观点独到而不失犀利,论述精辟而不失文学气息,且显示出作者广泛的阅读兴趣,从哲学到时政,从宗教到历史,正是因为广泛的涉猎,才成就了这样一篇佳作。

 

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

(二)

良知未泯

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卢宇

看渔人三辩而置呼救于不顾,说实话,这样的情节并没有给我的心弦以重击;虽然他们的理由牵强晦涩,但亦可自我安慰:

就算出海相救也未必有果。

然而,在故事最后出现的“不安”,让我知道,至少良心还在撕扯他们的灵魂。

我把“不安”归为良心未泯,这说不上褒贬,只是对于这种“不安”想到了很多,想到自己深陷的社会泥潭,想到人们所戴面具下的善恶纷争,想到媒体、网络的世风日下,想到自己那微小但挠人的良心质问:

我是否坚信良知未泯?

人应该向善的理论是否会在这个时代崩塌?

也许这会是一篇没有引用、没有题记的文字,因为我无法找到任何一个国家或时期来比拟,也不会再有名人的至理之言让我借用并一语中的,只因为这仅是生活于当下的我所经历的。

其实路过的陌生人收到了她呼救的信息。

小悦悦惨死车下无人相救的事例早已成为媒体讽刺人心不古的佐证,图片、视频轮流展出,再伴有尖锐极端的评论,这都显得咄咄逼人,舆论就这样用正义之剑挑开公众关于良知那还未痊愈的痂。

我不能完全否定媒体仗义执言的事实,但与此同时,我却觉得媒体在带领大众掩藏下一个路人的不安,于是我质疑那些义愤填膺却空洞无比的声讨是否会唤醒人们的良知。

路人过往而不问固然应受谴责,但其身后更大的一群人却是变相的渔人。

由此我看到了范围更广的不安正在泛滥,以及一种俨然成性的态度侵蚀。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良知缺失逐渐演化为责任推脱,甚至转化为语言正义包裹下的原形毕露。

直接表露不安还可以聊以自慰善良常驻,而有些言论隐匿的不安却令人生畏,其实他们只缺一句自警:

我也曾在小悦悦身边走过。

其实他收到了车轮下女人呼救的信息。

药家鑫案彻底突破了公众一再下滑的道德底线,相比小悦悦身边路人的冷漠麻木,药家鑫将关于良知尽丧,人性彻底泯灭。

至于镜头里希望减刑的不安,我再也不能强加于良知,从良知漏洞,到良知缺乏,直至良知泯灭,药家鑫还有什么理由要求宽恕?

类似于此类的毫无良知可言的痛处时时发作,除了对罪人的口诛笔伐,真正不安的是我们。

恼人性泯灭,怒社会不争,还有一种难以摆脱突围的不安全感。

社会中某些作为基石的东西一再被颠覆,原先视若真理的东西却被悬于风口浪尖遭人非议,总担心自己是下一个被殃及的池鱼。

换而言之,这些隐晦但稳固的不安成为了良知泯灭的副作用,在一点一点地动摇着现代化的大厦。

以上提到的事件仅是关于良知的多面镜中的一个反射而已,但这刺眼的光芒却让人无法直视。

被强光瞬间扫过后的眩晕使我们眼前发黑,而我们也该撇开情理,想想:

良知到底是什么?

它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是否只是被视为美德而封存了百年?

良知漏洞是人心有鬼还是社会作祟?

面对日益严峻的道德危机,我们是冷酷地作壁上观,还是矫正过往地唾弃?

眩晕只是片刻,思考仍应继续。

其实良知的出处来源已久,可以说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衍生,也可以说是孔圣主仁的演变。

若是妄想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义,最后只会得出片面主观的结论。

这里不妨以文化相近的日本作为比较对象。

日本文化中无善恶的清晰分别,也没有对良知的推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情理的强调和克己复礼的制约。

父母的孝和手足的悌是因为传统要求使然,即我之所以做是因为外在情理的要求。

这样我们并不会将同是为人之道的“良知”和“情理”相提并论,因为我们深知良知是剔除外界的自我要求,而情理一方面使良知更显高尚尊荣,同时也增加了不确定性与随机性。

我无法妄自揣度有无约束的优劣好坏,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良知的自身属性为日后可能出现的良知缺失埋下了伏笔。

文化修养不会直接作用于现代化大厦的一块砖瓦之上,但是它对人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良知亦然。

社会中法制建设固然约束繁多,但良知的心理暗示和自觉服从才是一切制度规范行之有效的根本。

若良知漏洞被放大抑或撕裂,制度便会失去作用,人的主观危害性上升,前文所提到的不安全感产生,使人暴露于强光之下任其灼烧,之后的社会会变成怎样也可预见。

良知随历史的发展而绵延传承,又作用于社会发展的稳固,却在我们这个时代却陡然停步,徘徊不前。

语言刻薄的评论家便认为这是现代化发展使然。

其实应该说是物质的极大丰富使留恋于超炫科技的人们淡化了精神世界的充实,物质胜于精神的观念便在人们的大脑中根深蒂固。

这种短暂的眩晕和自我迷失在任何一个生产力爆发的时代都会出现,是必然也不可怕,因为良知是天性,而贪婪和占有欲亦然。

所以暂且熄了对现代化的怒火,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之后人们怎样应对和媒体如何引导。

显然我们的应对既仓促无力又蛮横粗鲁,一味地谴责而大扬正义风帆,无理地担忧而无望于民众精神文化复兴,盲目逃避只是明哲保身,语言伪装也掩不了内心的谴责。

虽然道德大坝现蚁穴,但大可不必毁大坝以覆蚁穴。

我们需要的是理性与客观,不煽动不满情绪的同时多问自己而非质问他人。

我们的生活虽平淡无奇,但却是自我道德检验的考场,也是完善自我的良机,更是为社会良知奠基的一抔抔硬土。

而媒体人所说的不应仅是传统儒学中的三纲五常,更应是作为社会责任人的真言、直言,以自己的切身实感和无畏箴言告诫民众,这样才可以使传媒为良知社会的构建添砖加瓦。

动笔之前本想用“良知泯灭”为题,但长久考虑之后还是决定以“未泯”为题眼,因为我还会做社会建设下一个十年的见证者,虽然怀疑叠加、质疑丛生,但是只有寄希望才会有希望。

良知泯灭?

良知未泯!

(指导老师:

张永威)

点评

本文作者找到了题目材料中三个渔人的共同点——“不安”。

在作者看来,这种“不安”里蕴藏“玄机”,那就是三个渔人都有一颗未泯的良心。

于是作者水到渠成地将文章的主题引入对“良知”的深层次讨论。

接下来,作者借由“良知”这一话题,重新审视曾经热极一时的“小悦悦事件”与“药家鑫事件”,并尖锐地指出在面对这些“毫无良知可言的痛处”时,人们总会感到不安,进而对产生这种不安的良知进行分析与追问,直抵人的灵魂深处。

作者视野开阔,除关注社会热点外,还对传统文化以及他国文化都有所涉猎,行文既收放自如、说理深刻,又逻辑严密,颇具深度。

全文虽没有一句名人至理之言,但让人警醒的语句俯拾皆是,可谓字字珠玑。

 

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三)

珍惜心底的不安

浙江省绍兴县鲁迅中学劳怡楠

清晨醒来,推开窗户,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凉风习习,鸟语花香。

你浸润在舒适之中,于是你觉得整个世界都浸润在舒适之中。

一切并无不妥,可就在你醒来之际,在你的思绪与记忆接轨之时,心中便有一块区域使你明明白白地记得,万里之外,必然有一片土地上的人们正遭受着饥饿的折磨;越过千山万水,必然有一群人因战争或暴动而颠沛流离;在你看不见的地方,必然有人偷偷进行着肮脏的交易;在黑幕的笼罩下,必然有人在酝酿着邪恶的阴谋。

它们时时发生,却与你相去甚远,可这并未能阻止你的感知。

它们始终留在你的脑海里,只是暂时被掩埋。

它们虽遥远,你却不乏感知它们的途径。

或是通过普及式的大众传媒,或是通过隐秘性的口口相传。

因为遥远,它们都被罩上了一层模糊不确定的色彩,阻碍着你的细细寻觅。

你有众多理由拒绝置身事内,可它们不可否认的存在仍为你带来不安与忧惧。

这不安不一定是基督徒似的深深的负罪感与赎罪欲,也不一定是佛教普度众生的慈悲心怀,或是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

你只是不安,这不安来自于你心底善的流域。

我不相信人性本善,更不相信人性本恶,我只相信人从出生起便是一片混沌,有善有恶,只是善恶的多少有所区别。

而这不安便是从最根本的善中折出的光芒,它只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带着正义色彩的善。

面对这不安,一些人选择了直面。

他们不辞千辛万苦地寻找,不惧万水千山地流浪,只为一片心安。

正如当年在“水门事件”中坚持揭开冰山一角的新闻记者;或远赴硝烟弥漫的战场,只为心中人道主义精神的志愿救助者……需要指出的是,遥远并非空间概念,而只是一种感知——在一件事情中,你只要能彻底地置身事外,那它便是遥远的。

至今仍感动于垂垂老矣的马寅初面对攻击时所说的话:

“我虽年届八十,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

”这样的傲骨,如何配不上勇士之名?

然而这一选择却有着极大的危险,更非常人所及。

若论不安,如能直面,只怕难以数尽,一人一生的努力,恐怕都仅为杯水车薪。

勇士往往过早逝去,又有几人留名?

更多的人,面对不安无力承受,便选择公布于他的小社会,以求稀释自己的不安,平摊自己的责任。

此时若无人回应,便可从于大流,生活如常。

而被告知者亦可将不安公布于他的小社会,来加倍稀释这不安。

几番稀释,不安便越来越淡,只成为心里无关痛痒的一挠,在大势所趋的保护下被永久掩盖几近无形。

随着牵扯的人员越来越多,社会便成了平铺而无力的社会,纵使再有人想做点什么,其他人也可仰仗着社会冷眼旁观,凭着所谓法不责众的心态,心安理得地做“沉默的大多数”,“善”的一角也就因此而蒙尘,无力再次闪光。

所以虽然有凉风习习、鸟语花香,罪恶与灾难却仍在上演,仍被呈现于眼皮底下。

而当这惰性加倍,我们冲淡不安的速度也愈发快捷,最初的不安也越来越少。

直至我们已无法置身事外时,不安也早已被抑制,沉默可以代表静谧心灵的无限沉思,也可以代表黑暗对萌芽的扼杀,这样平铺而无力、“和谐”而无声的社会,如何指望它冲出有力的一拳?

若既不愿成为冲在前面的勇士,也不愿在无形中泯灭自己善的灵光,便好好珍惜自己的不安吧。

事实上不安无处不在,我们便该珍惜自己感知的能力。

在压抑时,将它喷薄而出,纵使不能激起熊熊烈火,亦可激起小小的烛火。

用行舍藏,便是智慧。

若没有这种智慧,我宁可偏向前者。

孔子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鲁迅说:

“相比于国家的自大者,我更欣赏个人的自大者。

”相比于平铺无力的社会,我更希望有一个参差多态的社会,即使过于偏激,即使有时蛮不讲理,至少也有众说纷纭的声音,至少也有站起来的人,至少也有顶起天的力量,以时时洗刷心灵的蒙尘。

与其选择完美的寂静,不如选择小小的拙劣的冲击,以保留心底的不安与向善的勇气。

纵使疯狂,纵使可能受伤,依然很美。

一位德国牧师说过一段著名的话,大意是:

当他们抓犹太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抓新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天主教徒;当他们抓我时,却没有人再能为我说话了。

平淡的话中透出一股凄凉。

我们或许会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无能为力,但我们不该将其忘却,更不该将那一份不安忘却。

若没有当初一次次的争取,如何能换来今日的自由歌唱。

而不安,便是我们当初选择争取的原动力,它是激愤与悲悯的源泉。

当黑幕笼罩大地,万物无声之时,我们至少应该看到自己心底的不安,那便是正义的希望!

(指导老师:

彭玉华)

点评

本文作者牢牢抓住材料提示语“为什么几个渔人都感到不安”中的“不安”一词,化难为易,巧妙地将题目转换成了以“不安”为话题的一篇文章,这样的审题技巧对于大家写作高考作文很有借鉴意义。

当然,准确的审题立意只是写好一篇作文的第一步。

在接下来的写作过程中,作者紧紧围绕“不安”,结合自己对生活的灵动感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透彻分析了“不安因何产生”“不安为何消失”“如何保留不安”,论述精辟,观点独到。

此外,作者在文章中并未引用题目材料,却给人处处紧贴材料的感觉,仿佛字里行间都能看见三个渔人的影子,如此成熟的写作技巧,对于一位高中生而言尤为难得。

 

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四)

愿得心安

北京市第四中学李子卓

大脑先生:

我是最忠于您的心脏,您知道那三个渔人后来如何了吗?

因为没有任何线索,第一个、第二个渔人都放弃了寻找。

他们每一日都不停地告诉自己:

太晚了,太迟了。

但没有什么效果,因为从他们捡到瓶子那一日起,他们便开始每晚做着同样的梦:

一个看不清模样的人孤独地坐在一座孤岛上,一切都很昏暗,只有一双黑亮的眼直直地盯着他们。

他们每天都被吓醒。

后来,因为精神衰弱,第一个渔人每次出海都昏昏沉沉,最终因一次小小的风浪丢掉了性命。

第二个渔人安慰自己,一定有人救了那人,但他仍旧噩梦不断。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夜,他在梦中终于看清了那人的脸——赫然发现是他自己。

只有第三个渔人坚信“既不会太晚也不会太远”,于是踏上了寻找那人的征途。

天南海北,每个角落都不放过,但直到他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也一无所获。

可奇异的是,他躺在病榻上,脸上却浮现出隐约的微笑。

望着身边的亲人,他喃喃自语:

“那么现在我可以心安了,那人大概早已获救了。

”随即,他咽了气。

当然,相信大脑先生您必定早看出来了,以上纯属我虚构的。

但我绝没有戏弄您的意思,只是为了对您说一句想了很久的话:

无论您做与不做,只愿得心安。

前两个渔人想得很细,考虑很多,没有像第三个渔人那样做了一辈子的无用功。

但他们一生活在不安之中,最终将自己困在了心的荒岛上。

而第三个渔人虽劳无所获,可他求得了心安。

我知道您聪明,每每遇到什么情况,总能想到一堆好点子或是一堆顾虑。

最后的最后,您总说算了,您说有别人,您说做了或许更糟,您说忘了吧。

但您真的忘了吗?

上次学校组织去江西支教,您很是兴奋。

您想带着孩子们做手工,想知道他们平日的生活,想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

可没过多久,您又对自己说:

不可以。

万一让他们学会了享受物质怎么办?

万一他们是留守儿童怎么办?

万一他们用一双双天真的大眼睛看着您,告诉您他们走不出去怎么办?

于是,您几乎什么也没说,只教了半节美术课。

最后走的时候,看着孩子们去拥抱最受欢迎的小老师,您站在一边,怀疑自己连名字都忘了告诉孩子们。

后来孩子们寄来了信,收信人里竟有您的名字。

您反复地看着那封错字满篇的信,好长时间不放手。

我也为您高兴,“怦怦”地越跳越快。

可我还是知道,您有多么后悔没去做那些该做的事,每次您想到这里,我也跟着往下沉。

您考虑得多,未必是好事。

如果最后不仅什么也没做,每每想起还胸闷难过,那么那些考虑就太多余了。

您有想过,或许做了,就不一样吗?

这回换个例子,您还记得为老人让座的事吗?

从初中开始,您坐公交车就不再坐位子了。

因为您太过内向说不出“奶奶您坐”这样的话,也不想做装睡视而不见的事儿。

后来上了高中,一次车上有很多空位,您便坐下了,结果后来人却多了起来。

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一步三晃地上来,看着就让人担心。

见周围无人让座,您控制着四肢僵硬地站起来,表情也严肃异常。

值得开心的是,老人向您道谢,您抿着嘴角笑了,我也高兴地狂跳了好一阵。

瞧,您怕了那么久,做了,才知道并不可怕,还因此有了更多的勇气。

我和您同时出生,我从出生起就只负责不停地跳动,而您从开始的一片空白,到现在在我眼中几乎是无所不知的存在。

但无论再过多久,您最深处的悸动都无法瞒过我,您压抑许久的愿望一旦想起,我都狂跳不止。

我是多么怀念小时候的你,想到什么做什么,从不会后悔。

当然,您现在也说自己不会后悔。

我说了,一开始的故事是我虚构的,第三个渔人如果放在现实里也不会心安的。

现实要残酷得多,因为人们总是看重结果——虽然嘴上不说。

但是您要知道,现实里也难遇上故事里这种奇怪的事儿,再难的事儿也会有结果的,再糟的结果也会让您得到些什么东西,而我相信您会甘之如饴的。

您总说这世界上真是什么人都有,这社会发生的事总让您望而却步。

可我还听您说,看清这世界,然后爱它。

您有那么多朋友,我相信您能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做一些之前总顾虑太多又每每后悔没做的事。

其实说了这么多,只想告诉您:

您还年轻,想到了就去做,现在就那么多不安,以后力不能及了,难道要在后悔中虚度一生吗?

您想做哪个渔人呢?

是将自己困在心的荒岛里,还是即使徒劳无功也能笑着对自己说“不虚此行”呢?

还有,我这个心脏可要陪您一生呢,您每每后悔我都胆战心惊地猛跳一阵,您不在乎自己思考太多占去太多脑容量,可我是会得心脏病的。

大脑先生,做与不做,愿得心安。

另:

您回去再遇到乞讨的老奶奶,不妨考虑给她点儿零钱,我知道您又有一阵不安了。

愿陪您心安一生的心脏

2013年8月3日

(指导老师:

袁海萍)

点评

由于题目材料的限制,本届大赛总决赛高中组的作品中鲜有体裁创新之作,所以这篇文章的出现着实让评委们眼前一亮。

作者巧妙借助书信的形式,虚拟了心脏给大脑写的一封信,在立意上将自己的创新意识展露无遗。

虽然在文章体裁与立意上有意识地进行了创新,但整篇文章并不给人华而不实之感。

文章开篇便紧密结合材料,虚构了故事的结局,在发人深省的同时也为后文论述“愿得心安”这一主题进行了铺垫。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阐明了“心安”的重要性,看似写的都是生活琐事,但透过这些琐事我们能看到作者其实是在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自省。

不可否认,这篇文章和其他获得特等奖的文章比起来,在论述深度上有所不及,但文中浓浓的生活气息,以及作者敢于进行自我剖析的勇气,还是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

 

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组)特等奖文章(五)

宇宙大问,解在人间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樊文朔

几个渔人、一个瓶子、一张纸片、几行文字,直逼人类思维的尽头。

救助或不救助?

理性判断或感性体悟?

科学的知识解释不了的,宗教的奥义就能明断?

渔人面对的问题太严重,困惑和迷茫压得他们欲辩而不得。

从人性与知欲本能出发,他们想象着这位未曾谋面的人类兄弟在荒岛上是怎样生存,怎样坠入绝望,怎样悲惨地死亡。

这种推测必将勾连起对同胞的怜悯。

而对别人命运的揣测之后,便是对自己未知命途的恐惧。

黑暗惨绝的经历既然会发生在他者身上,为什么不会成为自己的终结方式?

彻骨的冷意从齿根蓦地弹出,生命之中藏着对非理性、非常识的恐惧。

再从理性知识去认知。

全部的信息就收纳在一个漂流瓶与一张小纸片中,甚至不能复原真相最简单的轮廓。

身份未知、地点未知、时间未知、生死未知。

没有逻辑,不能判断,超越了可知。

或者像第三个渔人一样跳脱常识,用哲学推演,不会太晚,因为何时都有可能;不会太远,因为每处都在发生。

不知那人的方位,其实亦何尝知道自己的方位?

甚至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