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45S出煤巷开口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067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245S出煤巷开口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5245S出煤巷开口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5245S出煤巷开口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5245S出煤巷开口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5245S出煤巷开口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245S出煤巷开口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解析.docx

《15245S出煤巷开口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245S出煤巷开口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5245S出煤巷开口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解析.docx

15245S出煤巷开口掘进安全技术措施解析

15245S出煤巷开口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技术联单要求,15245S出煤巷开口于15245N进风巷D点前49.6m,按方位角162°46′摸二煤顶板掘进141.7m平距至设计A点,然后拐线掘下顺槽。

为确保安全施工,采取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组织措施及技术要求:

安全责任人:

队长、当班班组长

技术负责人:

分管技术员

贯彻负责人:

分管技术员及当日值班领导

责任领导:

主管副区长

施工队伍:

1502队

二、施工技术要求:

1.严格按照技术科给定中线施工。

2.开口摸2#煤顶板掘进,在开口处右手帮做一车房,车房规格:

4.2m×3m×3m,车房具体位置由主管区长现场指定。

3.巷道采用锚网支护规格为4.2m×2.8m。

(1).锚网支护参数

出煤巷顶板均采用锚杆、锚索配合T型钢带支护,T型钢带4000mm长×140mm宽,排距为800mm,每条T型钢带均匀布置5眼,间距925mm。

顶角锚杆距T型钢带端头100~150mm。

顶锚杆均采用Ф20×2400mm左旋螺纹钢树脂锚杆,每根锚杆选用2支CK2335型树脂锚固剂。

每排T型钢带两端角锚杆与水平成60°夹角打设,中间锚杆垂直于顶板打设。

顶锚杆托盘必须使用T型钢带专用托盘,规格:

150mm×140mm×30mm。

T型钢带与顶板之间加铺菱形金属网,规格:

长×宽=4.4m×0.9m,顶网要铺平拉紧,网与网之间搭接100mm,每100mm用12#铁丝连接一道,且帮网与顶网之间要搭接100mm,每100mm用12#铁丝连接一道。

开口前对开口位置及后路原有支护进行检查,对不起作用的支护进行重新支护。

锚索为每排单双交错布置,构成五花布置,具体为第一条钢带上的第2、4孔打设锚索,则第二条钢带中间眼打设锚索。

锚索采用Φ17.8mm×6.2m低松弛级钢绞线,每根锚索配5支树脂药卷从里向外依次为2支CK2335树脂锚固剂,2支K2335树脂锚固剂,1支Z2335树脂锚固剂,锚固长度不小于1500mm,锚索露出锁具外150-250mm,锚索专用钢托盘规格:

长×宽×厚=300×300×16mm,锚索破坏载荷为353KN,设计锚固力223.8KN,预紧力不小于100KN。

顶板破碎时,根据顶板岩性情况适当加密锚索或及时更改支护方式。

开口10m范围,锚索按“三、二”布置即第一排钢带1、3、5眼打设锚索,第二排2、4打设锚索依次类推,排距0.7m,随后按正常方式掘进。

巷帮采用锚网支护,帮锚杆均匀打设在巷道上、下帮,帮锚杆排距0.8m,间距0.7m,最顶层帮锚杆与水平上仰10°夹角打设,其距巷道顶板距离不大于0.2m,最底层帮锚杆与水平下俯20°夹角打设,其距巷道底板距离不大于0.3m,帮锚杆采用Ф20×2400mm左旋螺纹钢锚杆,每根锚杆配3支CK2835树脂锚固剂,由外向里依次外配正规钢托盘、竹托、大铁托各一块,正规钢托盘规格:

Ф120mm×厚10mm,竹托盘规格为:

长×宽×厚:

300mm×200mm×30mm,大铁托规格为:

长×宽×厚:

300mm×240mm×8mm;大铁托(竹托)与煤壁之间铺设塑料网,塑料网规格:

10m×1.0m,铺网前要进行人工刷帮,帮网要铺平拉紧,网与网间搭接为100mm,每100mm用塑料绳绑牢一道。

循环进度及控顶距

顶板完整时,每循环进度为1.6m,最大临时控顶距1.8m;顶板破碎、不完整时,加强支护,顶板T型钢带排距缩小为0.7m,每循环进度为0.7m,最大临时控顶距0.9m;施工过程中,人员严禁进入无支护巷道内,前探梁必须跟头使用,依次从后往前逐排进行支护;锚索支护必须紧跟前头。

煤体完整时,两帮支护距迎头不超过3m。

开口或煤体松软易片落时,两帮必须随掘随锚,两帮支护距迎头不超过0.9m。

临时支护

锚网支护巷道采用专用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使用方法:

①.前探梁采用特制前探梁,长度不小于4m,每趟前探梁配三付卡子。

②.前探梁为纵向齐头式布置,分别固定在距中线1.2m的锚索上,安装前探梁卡子的两排锚索必须打成一条直线。

③.每道前探梁使用三副专用卡子固定,前头卡子固定在最前一根锚索上,另外两幅卡子均匀布置,卡子用锁具固定在相应的锚索上,卡具与前探梁之间必须用楔子背紧、背牢。

④.巷道掘出后,首先检查支护情况并进行审帮问顶.找掉活煤(砟),及时将前探梁前移,在前探梁前头上托板护顶,前探梁与托板之间用寨子背紧.托板里边距外侧T型钢带0.4米(不影响打设T型钢带)。

托板规格:

长×宽×厚:

(巷宽-400)mm×200mm×70mm,巷道必须准备备用托板一根。

⑥.前探梁移好,支护好前头顶板后,由当班队长现场安全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出煤、支护顶帮,人员严禁进入无临时支护地点。

⑦.巷道掘出后审帮问顶移前探梁时,都必须派专人观察顶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警报撤人。

找顶人员必须站在外侧有支护的安全地点,由外向里依次进行。

⑧.每次掘进前后,必须检查前探梁,卡子和卡具的固定情况,检查是否松动,卡紧卡牢后可继续作业。

⑨.上、下山施工时,前探梁必须用毛兰穿Ф20螺丝配40T链子固定在锚杆上,防止前探梁下滑伤人。

⑩.巷道开口不足4m范围内、巷道拐弯变坡处、改变支护不能采用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时,采用点柱板梁临时支护方式。

点柱高度必须与巷道高度相适应,木板梁宽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70mm,长度比巷宽不小于300mm,一根梁打三根内注式液压点柱,点距均匀布置,点柱必须打在实底上,打紧打牢,迎山有劲,初撑力不低于90KN,点柱柱头必须用尼龙绳栓牢,尼龙绳另一端拴在顶网上,用尼龙绳使三根点柱形成联锁状。

防止点柱漏液滑倒伤人。

进行临时支护前,首先由班长负责进行审帮问顶工作,将工作范围内的顶帮活碴危岩找掉,找顶、帮要用专用找顶工具,两人配合作业,站在有可靠支护的安全地点,由后向前逐段进行,找顶帮工作范围内不得有人干其他工作。

三、顶板管理

1.锚网带支护顶板管理

(1).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坚持审帮问顶制度,及时找净顶帮的活碴险石及活煤。

找顶工作要有两人配合作业,一人找顶一人观顶。

找顶时要使用长柄专用找顶工具站在安全地点,由轻而重、由后向前进行。

如有空声立即用长柄工具撬下,若发出清脆的声音,还要用手指紧帖顶板用手镐轻敲一下,若有震动,说明石块已脱离整体,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未处理前严禁人员在附近进行停留或作业。

找顶帮前,通知附近与找顶无关人员撤离找顶现场到安全处。

(2).炮掘时必须严格按爆破设计钻眼爆破,认真搞好光爆,遇软岩或煤层时,要减小周边眼眼距和装药量。

煤(岩)层松软时,要预留刷帮量,用手镐刷齐轮廓线。

(3).巷道中如出现额头煤或余顶,要及时审帮问顶,及时处理或支护,严禁在危岩(煤)下停留或作业。

(4).严禁空顶作业,严格执行随掘随锚制度。

(5).施工过程中,局部超挖300mm时,必须在超挖处顶板增打一根锚杆;超挖范围沿走向达3.0m时,纵向增打一排T型钢带,锚杆支设要求同角锚杆。

(6).落煤后必须及时打锚杆支护顶板。

(7).班组长每班必须对锚杆支护的巷道全面检查一次,发现有锚杆松动、托板崩裂或锚杆失效时,要及时拧紧螺母或补打锚杆。

发现巷道变形严重时,要及时撤出人员并及时汇报。

(8).据顶板岩性变化时,根据顶板岩性情况补打长锚索,

(9).发生冒顶立即向值班人员汇报情况,听候处理。

处理冒顶时,先加固迎头10m支架,由区队长现场指挥,备足物料,后路通畅,工作前先用长柄工具找好项,安排有经验的人员观好顶,严禁冒险作业。

(10).锚网支护巷道在施工过程中如围岩发生变化顶板不好时,要及时进行加强支护或改变支护,支护形式要根据顶板情况确定,锚网支护无法保证安全时要及时另补措施改用U钢支护。

(11).锚网支护的巷道,必须采用锚杆与锚索联合支护。

顶板压力大、煤层松软巷道,两帮要增加锚索、锚梁,采用直径6mm钢筋网加强支护,并适当增加锚杆的锚固长度,根据现场情况要在规程中做出具体要求。

(12).锚杆支护巷道,要加强顶板的监测监控,顶板离层仪每30—50m安装一台。

顶板离层仪必须及时安装,炮掘工作面不大于20m,距掘进工作面60m以内每天观测一次,60m以外每周观测一次。

(13).锚网支护掘进工作面,要配备与巷道高度相适应的内注式单体液压支柱,数量不少于10根。

(14).前探梁的固定卡具必须紧固有效。

上下山巷道掘进,其前探梁与卡具之间必须采取有效地防滑措施。

(15).前探梁的类型、支护形式、使用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定。

前探梁的使用数量,巷宽4.5m以下使用两趟,巷宽4.5m及以上使用三趟,均匀布置。

四、出煤方式及运输系统

运煤系统:

采用全液压侧卸式铲斗装岩机出煤,后路采用SGB620/40T刮板输送机、DSJ80/40胶带输送机接力运输。

材料及设备运输系统:

后路平巷人工推罐,上下山采用JD-1.6调度绞车接力运输。

1、刮板输送机运输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1)铺设

安装机头及机尾处巷道必须支护完好、底板必须整理平整并夯实,安设机头处的巷道高度不得小于2.5米,机头安装好后距巷道顶板高度不得小于1.5米,机头、机尾到两帮的宽度不得小于1m,以保证有足够的检修空间,刮板输送机沿巷道中心进行铺设。

安装的机头架、机尾架、中部件必须平,且在一条直线上。

安装顺序:

刮板输送机机头→减速机→电机→刮板及大链(底链)→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刮板输送机机尾→压柱→电机接线。

刮板输送机安装好后,必须在机头、机尾各安设一组声光组合点铃,确保机头、机尾相互照应。

刮板输送机接线时,必须将上一级电源停止闭锁并派专人看守,待负荷线及电源线接好后方可送电。

安装电机、减速机等时需要对螺纹孔或者销孔对位时,必须用钎杆对位,严禁用手摸着对位。

刮板输送机安装好后,必须由安全负责人和工程负责人对整部刮板输送机做全面的检查,确保刮板不缺少,且刮板及大链按要求安装,套包螺栓及其他螺栓上齐并紧固好后,并把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后,方可启动刮板输送机试运行。

刮板输送机的操作按钮必须设置在安全可靠地点。

刮板输送机铺设必须平、稳、直;刮板、螺丝及中部件要上紧、上齐。

刮板输送机必须设置灵敏可靠的信号装置,信号统一规定为“一停、二开”。

刮板输送机机头与胶带输送机的搭接高度不得小于300mm,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防止碰撞或摩擦产生火花。

需跨输送机的地方必须设置人行过桥。

减速机与电机轴心要成一条直线,减速机与电机之间的运转必须灵活无卡阻,无摩擦。

刮板输送机各部件必须上齐上紧,严防摩擦产生火花。

刮板输送机机尾滚筒必须转动灵敏可靠,防止损坏或卡阻。

机尾连接件必须上紧,上齐,机尾滚筒转动灵活,出现故障时立即停机进行处理。

机尾压柱打紧、吃劲,严防运转时机尾左右串动。

(2)使用

刮板输送机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且持证上岗。

刮板刮板输送机必须设置灵敏可靠的信号装置,信号装置随前掘而前移,距工作面迎头距离不得超过5m;信号统一规定为“一停、二开”。

刮板输送机严禁运送除煤、矸以外的任何物件。

刮板输送机司机应站在机头侧前方、距刮板输送机500mm以上的安全地点操作,不得站在机头两侧。

每班启动刮板输送机前,必须检查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压柱,确定稳固后,方可运输。

每次开动刮板输送机前,加强对刮板输送机转动部位的检查,确保转动部位运转灵活,无卡阻现象。

启动刮板输送机前,必须先点动,停机5秒确认安全无隐患后,方可正常启动。

严禁任何人员站在刮板输送机上作业或在刮板输送机上行走,严禁任何施工工具支设在刮板输送机上。

在刮板输送机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止运行,将上级电源切断,将开关打到“0”位并闭锁,挂停电牌,方可进行处理;严禁刮板输送机带病运行。

严禁减速机无油运转,每班开工前必须检查,及时进行注油。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保证机尾滚筒与大链接触部分有良好的通风环境。

刮板输送机的电机、减速机上的货必须及时出净,电机风叶保持完好,确保散热良好。

刮板输送机运输过程中,司机必须随时清除浮煤坑内的浮货,防止刮板输送机返底货。

经常检查机尾滚筒运转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3)维护和检修

要经常保持刮板输送机平、稳、直,刮板、螺丝要齐全,接口严密不漏煤,大链不跑偏、不漂链。

刮板链的松紧要适当,同一块刮板的两条大链必须等长,磨损超限的大链要及时更换。

更换刮板时必须停电闭锁。

要随时查看机头、机尾压柱是否牢固可靠,机头电机、减速机上有无浮货、杂物,洒水设施是否完好。

出现弯曲、破损或磨损严重的刮板要及时更换,缺刮板、缺螺丝或螺帽时必须立即补齐。

检修刮板输送机时,必须停启动开关电源,将开关打到“0”位闭锁并上锁。

检修电气设备时,先停启动开关,闭锁,挂牌后,再停上级电源并派专人看守,检修前必须进行验电,放电,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检修。

更换减速机或电机时,人员的任何部位不得伸入减速机或电机的下面,穿对口螺丝时必须用钎杆进行,严禁用手指对位。

刮板输送机运输前,每班必须检查减速机油位及传动装置、压链板、对轮、七星轮、机头、机尾的完好,螺丝有无松动,如有松动必须及时紧固。

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滚筒转动必须灵活。

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必须设置点铃信号或声光组合信号装置,信号统一为“一点停,二点开”,操作过程中,司机必须精力集中,在信号不清楚的情况下,不得开机,若刮板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听到不清晰信号,必须及时停机。

(4)延伸

延伸准备:

先准备好中部槽、大链和刮板。

掐链:

掐链前,将刮板输送机开关打到“0”位闭锁并上锁。

然后检查刮板输送机地锚固定情况,确认固定牢固可靠后,由班队长指派专人将刮板输送机链子掐开。

掐链工作必须由刮板输送机司机配合班队长进行,且掐链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集中精力,且配合默契。

掐链过程中,当班修理工必须在刮板输送机开关处负责开关手把,但操作时必须听从班队长的指挥。

掐链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刮板输送机的两侧进行操作,且严禁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至大链的受力方向。

掐链时,严禁人员站在刮板输送机机头上进行操作。

掐链时,刮板输送机前方10米范围内不得有人。

掐链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听从掐链人员的指挥。

掐链人员必须避开大链的受力方向,任何人员不得站在刮板输送机上作业。

移动机尾:

移动距离若不够安装整节中部槽,必须使用短节。

加中部槽:

连接中部槽对位时,必须用撬棍进行。

接链:

接链前,必须再一次检查机头机尾的牢固情况,固定不牢时,禁止进行接链工作。

接链过程中,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10米范围内的巷道不得有人作业后逗留。

接链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听从接链人员的指挥。

接链人员不得站在刮板输送机上作业,必须避开大链的受力方向。

试运转:

接链完毕、加固机头、机尾压柱,并将人员撤至刮板输送机运行范围外,经安全负责人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试运转。

2、胶带输送机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1)铺设要求

机头安装处巷道中高不得小于3米,其它地方满足上胶带距顶板高度不少于1.5m,若巷道中高不够时必须拉底以保证足够的安装空间。

机头及机尾处底板必须整理平整并夯实。

胶带输送机安装完毕必须满注足以下要求:

风筒下沿距胶带上沿必须大于500mm;胶带输送机距两帮的距离必须大于1.5m,若胶带输送机机头、机尾不满足以上之要求时,必须提前扩帮。

安装顺序:

机头架底座→机头架大帮→主滚筒→带仓及滚筒→卸载架→卸载滚筒→绞磨→中部件→机尾→胶带→减速机→电机→各种保护装置→各种防护装置。

安装的机头架、机尾架、中部件必须平,且在一条直线上。

安装时,胶带输送机托辊、纵梁必须齐全,且托辊、滚筒运转灵活。

安装时必须用合格的胶带穿条,严禁用铁丝代替。

胶带输送机机头必须加设防护栏,机尾处设好防护罩。

胶带输送机与刮板输送机的搭设高度不得小于300mm。

胶带输送机与其他运输设备搭接处必须设置好喷雾装置。

在人员需要跨过胶带输送机的地方。

必须设置好行人过桥。

胶带输送机铺设好后,必须在机头机尾设置灭火器、砂箱。

胶带输送机必须设置综合保护装置,综合保护装置每班开工前必须进行一次保护,确保灵敏可靠。

胶带输送机必须有下列保护:

煤位保护、超温洒水、防跑偏、低速保护、烟雾报警等。

胶带输送机必须设置信号装置,信号必须清晰可靠,胶带输送机机尾必须设置声光信号。

其信号统一规定为“一停、二开”。

胶带输送机接线时,必须将上一级KBZ-630馈电电源停止闭锁并派专人看守,待负荷线及电源线接好后方可送电。

机尾滚筒必须加设清扫装置。

安装完毕后,必须确保胶带输送机各种保护装置齐全且灵敏可靠,底胶带距底板不得小于200mm。

胶带输送机每隔30米安设1组防跑偏托辊。

安装完毕,必须由安全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对整部胶带输送机做全面的检查,确保托辊、纵梁不缺少,且托辊、滚筒运转灵活,H架不倾斜,胶带接头扣子打正等工作后,并把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方可启动胶带输送机试运行。

试运行前,必须检查减速机油液质量及油位,若油液不合格必须更换,若油位达不到要求必须按要求加注之后方可试运行。

试运行期间必须由施工负责人对整条胶带输送机进行全面的检查,若胶带输送机出现跑偏、打滑或其它问题时必须组织人员进行调整。

试运行时间不得小于10分钟,且必须确保各转动部位零部件运转灵活可靠。

(2)使用

胶带输送机司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且持证上岗。

启动胶带输送机时先,先点动,停机5秒,确认无任何隐患后方可正常启动。

严禁工作人员的任何部位接触胶带输送机的转动部位,严禁任何施工工具支设在胶带输送机上。

在机头、机尾处扫货时,必须停止胶带输送机运行,停电闭锁。

(3)维护和检修

每班开工前,必须检查设备完好情况,严禁带病作业。

检修电气设备时,先停启动开关,闭锁,挂牌后,再停上级电源并派专人看守,检修前必须进行验电,放电,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检修。

清扫设备传动部位及处理皮带跑偏等故障时,必须停止设备运行,将开关手柄打到零位,闭锁并上锁,司机严禁离开岗位。

胶带输送机头、机尾、底带下方及扫煤器处必须随时清扫干净,底胶带距底板200mm以上。

更换顶底辊时,必须将胶带输送机的开关停电闭锁。

胶带输送机送机机头、机尾必须设置点铃信号或声光组合信号装置,信号统一为“一点停,二点开”,操作过程中,司机必须精力集中,在信号不清楚的情况下,不得开机,若刮板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听到不清晰信号,必须及时停机。

(4)延伸

准备:

延伸前,根据延伸长度准备好胶带、H架、顶底辊、纵梁和插销。

将胶带输送机开关打到“0”位并闭锁并上锁。

延伸:

从破损较严重的接头处割断胶带,将机尾抬运至延伸位置,增设中部件。

切断胶带前,必须将切断处的两端固定好,防止跑带。

连接:

胶带接头必须割齐割直,胶带扣的打设必须符合要求。

张紧:

用大链锁好机尾,用绞磨将胶带张紧到适宜程度。

试运转:

胶带铺设完毕,检查各部件上齐、上紧、胶带连接可靠后,经当班机电班组长检查后,开动胶带输送机试运转。

3、小巷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小绞车司机必须专门培训,由取得合格证的人员担任。

司机必须做到持证上岗。

司机开车前详细检查绞车各零部件是否齐全完好,绞车地锚是否牢靠,地锚螺丝是否松动,是否良好,声光信号是否灵活可靠,对检查出的问题要首先处理,否则绞车不准使用。

开车过程中,司机要注意聆听绞车声音,出现异常立即停车,严禁带病运转。

绞车司机必须在得到准确的开回信号时,才准开回车盘。

开车盘过程中,司机要精神集中,发现负荷突然增大时,要立即停车,严禁强行牵引,待把勾工查明原因后,再作处理。

绞车司机在开车过程中,时刻注意绞车绳排列情况,严禁起圈开车,无特殊情况,严禁急刹车,严禁放飞车盘。

把钩工要同绞车司机配合好,认真传递开回车盘信号,坚持执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制度。

把钩工必须持有把钩合格证,25KW小绞车一次只准挂一个车盘,不准私自多挂车盘,工作中除平巷外无论坡度大小都必须用好红灯满罐盘绳,联挂撅必须到位,严禁使用秃撅。

小绞车司机回车盘前,必须先向坡底把钩工发出回车盘信号,只有联系好后方可往下回车盘,斜坡上开回车盘前,坡底把勾工要通知坡底人员躲到安全硐室内,严格执行回头铃制度。

修理工每班要认真检查小绞车钢丝绳断丝情况,钢丝绳断丝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断面积或磨损减少的断面积超过原钢丝绳截面积10%时,必须更换,否则严禁开车。

小绞车司机在运输过程中严禁离开车房。

运输结束后必须切断小绞车电源方可离开车房,运输中无异常情况严禁急刹车。

需要紧急停车时,制动不要太猛,防止断绳翻车。

再次启动时,司机和把勾工必须检查车和钢丝绳情况,若有问题时严禁开车。

把钩信号统一执行“一声停,二声回,三声开,四声慢回,五声慢开”。

斜巷每次运输前,必须先由四人共同完成安全确认工作:

即坡头把勾工、坡底把勾工、坡中把勾工、巡检工。

坡头把勾工负责在绞车后5m处安设警戒绳和警戒牌,并将坡头及绞车附近人员撤到警戒绳以外,坡底把勾工负责在坡底车场外扒挡处挂警戒绳和警戒牌,并负责把坡底人员全部撤到警戒绳以外,坡中把勾工负责运料期间开、关风门、罐挡及信号联系绞车司机。

每次运输前,巡检工负责从坡头开始向坡底方向进行巡检,将斜巷所有人员撤到坡底警戒绳以外安全地点。

巡检工与把勾工安全确认后,由把钩工通过声光语音信号与绞车司机安全确认后,方可开始运输。

小绞车运输前,必须保证绞车前方及斜巷内没有人。

未确认联系好,严禁开车作业,此项工作由当班班队长负责安排落实。

停车摘钩时,先打定钟,等车停稳后开始摘红灯、满车盘绳、钩头,开车时,先挂绳头,然后依次挂满车盘绳、红灯,最后进把勾硐打钟信号联系。

斜坡运输,车盘牵引至坡头由坡头把钩工拔好罐挡掩好车盘后,绞车司机再通过语言信号通知坡底把钩工往坡上走。

没有绞车司机的通知,坡底把钩工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在到达自溜坡度的巷道摘钩时,必须有防止车辆自动下滑的可靠阻车装置。

坡中停车装卸料时必须采取防跑车措施,必须使用好罐叉子,木寨子掩好或使用“十字”闸阻挡住车辆并在车辆正下方打设两根直径不小于18cm的木点柱,防止车盘下滑。

坡中装、卸料人员站在车盘两侧装、卸料,坡头司机严禁离开操作岗位,认真听从开回车信号。

待装、卸料人员装、卸完、移出临时阻车装置,撤到警戒线外后发送信号给把勾工,由把勾工传递信号给开车司机进行开回车操作。

装、卸作业完成后必须把轨道清理干净,方可进行开回车作业,防止开车期间掉道。

过风门措施:

过风门运输时,里、外风门两侧都必须安设声光信号装置。

每组风门的里外两个风门必须设有有效的阻车装置,防止撞坏风门。

矿车过风门前必须由人工打开风门,并将打开的风门挂好或支好,防止过车期间风门自动关闭。

矿车通过后,应及时将风门关好。

严禁使用矿车顶撞风门。

矿车过风门时,必须保证在每一时刻至少有一道风门处于关闭状态,严禁同时打开两道风门。

过风门时,一次只能过一个矿车。

过风门时要有专人指挥,防止配合失误,风门关闭挤伤推车人员。

人工推车运输过风门时要匀速慢行,确保能够及时停稳矿车。

使用小绞车运输过风门时,必须保证里、外风门、坡头均有专人把勾,并拉好警戒绳,开车期间严禁人员进出风门。

把勾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回头铃制度。

三名把勾人员全部进行信号确认即:

坡头、里风门、外风门确认,并用语音信号(互报姓名以确定把勾人及把勾地点)进行通话联系。

坡中把勾工在执行完开风门操作后必须迅速躲到回风巷里方可进行打、回信号及操作罐挡作业(运输斜巷中间声光信号及罐档操作手把必须安设在有可靠躲避的地方)。

过风门时把勾工的操作程序为

(1)矿车上行时:

坡底:

安全确认→打开外风门→打开罐档→人工推至风门里→关闭罐档→关闭外风门→打开里风门→连接矿车挂满罐绳→挂红灯→进把钩硐打开里风门罐档,打信号开车→目送矿车→关闭里风门罐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