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中国》第三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0610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吃在中国》第三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吃在中国》第三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吃在中国》第三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吃在中国》第三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吃在中国》第三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吃在中国》第三课时教案.docx

《《吃在中国》第三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吃在中国》第三课时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吃在中国》第三课时教案.docx

《吃在中国》第三课时教案

组员:

项英、徐永静、谢园

课程类型

中高级汉语文化课

教学对象:

具有一定汉语水平的中高级留学生

教材

《博雅汉语中级冲刺篇》第十一课《吃在中国》

课时安排:

分3课时完成,每课时50分钟,此教案为第三课时教案

教学

内容

本课时主要介绍中国八大菜系的概况,其中包括每一菜系的烹饪技法,菜系特点和代表菜。

 

教学

目标

1.认知领域:

学生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了解中国八大菜系的分类,以

及每一菜系的主要烹饪技法和特点。

2.技能领域:

(1)听:

经过本课时的学习,能听懂简单的关于介绍中国饮食的录音片段或者视频。

(2)说:

经过本课时的学习,在对八大菜系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可用自己的话简单的介绍中国菜系。

(3)读:

经过本课时的学习,首先应能读懂第十一课《吃在中国》课文,其次可以阅读简单的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介绍文章。

(4)写:

经过本课时的学习,在对课文中饮食文化及补充的八大菜系文化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学生可以简单地写出自己爱好的菜系及其特点,以及喜好的原因。

3.情感领域:

(1)经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有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意向。

(2)经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有品尝中国饮食的愿望。

教学工具

课堂PPT、视频

 

教学

重点

难点

1.饮食文化专用术语:

在饮食文化课程中肯定会涉及一些专有名词,如烹饪技法,中国的烹饪技法和西方有很大不同,这是学生平时极少遇到的,所以对于这一方面的专业术语需要进行简要解释,语言的使用符合学生的水平,不要过难,只突出专业性,而忽略了可理解性,可适当使用学生可接受的中介语。

2.文化难点:

对于饮食文化,留学生的兴趣点更多的存在于代表菜的介绍,但对于一门文化课来说,让学生了解每一菜系的起源、技法和特点也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在讲解的时候一定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难易知识点穿插进行,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中外文化的差异,从而更深入的感受中国饮食文化。

3.重点:

中国饮食文化八大菜系的分类和特点介绍。

教学步骤

环节

方式

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

(1~2分钟)

师生问答寒暄

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情况,宣布上课。

(1)今天身体怎么样?

(2)昨天讲的内容复习了吗?

还记得吗?

(3)今天我们会学习一些别的中国菜,准备好了吗?

(4)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复习旧课

(10分钟)

(1)PPT展示图片

(2)抽查上节课的作业

(1)展示前两课时讲解的北京菜、广州菜和东北菜的ppt,询问学生是否还记得,引导学生说出其特点。

(2)询问学生还吃过什么中国菜,喜欢哪道菜,引入作业抽查环节,抽查几位学生,让其介绍一道他喜欢的中国菜。

新课导入

(3分钟)

师生互动问答

教师:

大家说的都非常好!

那大家知道自己喜欢的中国菜是哪个省市的菜吗?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菜的类别。

 

学习项目

环节

文化点

 

 

 中国美食—八大菜系

(1)什么是菜系?

菜系,也称“帮菜”,是指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的菜肴流派。

我国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

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

鲁、川、苏、粤四大菜系形成历史较早,浙、闽、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我国的“八大菜系”。

(2)菜系种类的简要介绍

鲁菜:

济南菜,胶东菜,孔府菜

川菜:

成都菜,重庆菜

粤菜:

广府菜,潮州菜,东江菜,顺德菜

苏菜:

淮扬菜,金陵菜,苏帮菜,徐海菜,无锡菜

闽菜:

福州菜,漳州菜,厦门菜,泉州菜,莆田菜

浙菜:

杭帮菜,宁波菜,绍兴菜,温州菜

湘菜:

湘江菜,洞庭菜

徽菜:

沿江菜,沿淮菜

(1)习俗原因:

当地的物产和风俗习惯

中国北方多牛羊,南方多水产

(2)气候原因:

各地气候形成不同口味

北方寒冷,多以浓厚、咸味为主;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多以麻辣浓味为主。

(3)烹饪方法:

各地烹饪方法不同

  如山东菜,北京菜擅长爆、炒、烤、熘,江苏菜等擅长蒸、炖、焖、煨等;四川菜擅长烤、煸炒等;广东菜擅长烤、焗、炒、炸等

学习

项目

环节

文化点

 

1.ppt展示四张图片,让学生猜测菜系,引入鲁菜的介绍。

2.鲁菜介绍

(1)简介:

山东菜简称鲁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和鲁国,有北方代表菜之称,是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也是黄河流域烹饪文化的代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它对北京、天津、华北、东北地区烹调技术的发展影响很大。

(2)鲁菜的形成和发展:

与山东地区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和习俗有关。

其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蔬菜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是号称“世界三大菜园”之一。

如胶州大白菜、章丘大葱、苍山大蒜、莱芜生姜都蜚声海内外。

(3)鲁菜烹饪技法:

爆、炒、扒、烧、蒸

(4)鲁菜特点:

咸鲜为主,突出本味,擅用葱姜蒜,原汁原味。

以“爆”见长,注重火功。

精于制汤,注重用汤。

丰满实惠、风格大气。

3.ppt展示鲁菜代表菜

 

 

学习项目

环节

文化点

 

 

 

1.ppt展示图片,引入粤菜版块。

2.粤菜介绍

(1)简介:

粤菜即广东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发源于岭南,由广州菜、潮州菜、客家菜三种菜系发展而成,是起步较晚的菜系,但它影响深远,港、澳以及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

因此有不少人,特别是广东人,认为粤菜是华南的代表菜系。

(2)粤菜的组成:

广州菜、潮州菜、客家菜

(3)粤菜特点:

选材奇异广博

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

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食味讲究五滋(清香脆酥浓)和六味(酸甜苦辣咸鲜)。

3.ppt:

粤菜代表菜展示

 

学习项目

环节

文化点

 

 

1.用多幅图片引入浙菜的讲解。

2.浙菜介绍

(1)简介:

浙江菜,简称浙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佳肴美,故谚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浙菜富有江南特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著名的地方菜种。

浙菜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经越国先民的开拓积累,汉唐时期的成熟定型,宋元时期的繁荣和明清时期的发展,浙江菜的基本风格已经形成。

(2)浙菜的组成:

杭帮菜,宁波菜,绍兴菜,温州菜

(3)浙菜的技法:

爆、炒、烩、炸、红烧、炖

(4)浙菜特点:

菜式小巧玲珑,制作精致

菜品鲜美,注重本味

文化色彩,有美丽的传说

3.ppt展示浙菜代表菜。

 

 

1.ppt展示图片引入徽菜版块。

2.徽菜介绍

(1)简介:

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仅仅指徽州菜,而不能等同于安徽菜。

徽菜来自徽州,今安徽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

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继续发展,建国后进一步发扬光大。

(2)徽菜技法:

长于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3)徽菜的特色:

重油、重色、重火功

3.ppt展示徽菜代表菜

 

1.ppt展示苏州区域地图,引入苏菜版块

2.苏菜介绍:

(1)简介:

江苏菜,中国四大名菜之一,简称苏菜。

由于苏菜和浙菜相近,因此和浙菜统称江浙菜系。

苏菜主要以南京、扬州,苏州三种地方菜组成,也是中国四大名菜之一。

南京菜口味和醇,玲珑细巧;

扬州菜清淡适口,刀工精细;

苏州菜口味趋甜,清雅多姿。

(2)苏菜技法:

擅长炖、焖、蒸、炒,重视调汤

(3)苏菜特色:

料广泛,以江河湖海水鲜为主

刀工精细,烹调方法多样

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

追求本味,清鲜平和

4.ppt展示苏菜代表菜。

 

 

1.ppt展示地图和湘菜简介引入湘菜版块。

2.湘菜介绍:

(1)简介:

湘菜,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个地方风味菜。

湘西菜擅长香酸辣,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

湘菜历史悠久,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烹调技艺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2)湘菜技法:

煨、炖、腊、蒸、炒

腊:

腊味制法包括烟熏、卤制、叉烧,著名的湖南腊肉系烟熏制品,既作冷盘,又可热炒,或用优质原汤蒸。

(3)湘菜特色:

湘菜分为湘江菜,洞庭菜

湘江菜:

制作精细,用料广泛,口味多变,品种繁多。

其特点是:

油重色浓,讲求实惠,在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

洞庭菜:

其特点是芡大油厚,咸辣香软。

(1)湘菜饮食文化:

①在湖南,“吃”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意义。

在人们的婚嫁丧娶这类大事中,总是以吃

作为其重要内容。

②由于地理、气候等方面的原因,绝大部分地区种植水稻,人们日常饮食以大米为主食。

③不分男女老幼,普遍嗜辣。

无论是平日的三餐,还是餐厅酒家的宴会,或是三朋四友小酌,总得有一两样辣椒菜。

④湖南人爱吃苦味。

认为“苦能泻火”、“苦能燥湿”、“苦能健胃”。

 

学习项目

环节

文化点

 

 

1.教师学生互动问答

教师:

刚刚有同学说喜欢吃麻婆豆腐,那你们知道麻婆豆腐是哪儿的菜吗?

刚刚我们说了那么多菜系,麻婆豆腐属于哪个?

学生:

(猜测是湘菜,因为湘菜味浓较辣)

教师:

湘菜?

其实不是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和湘菜相似的菜系,但也有自己的特色,这就是川菜。

2.川菜介绍:

(1)简介:

川菜即四川菜系。

分为以川西成都乐山为中心的上河帮、川东重庆为中心的下河帮、川南自贡为核心的小河帮。

秦末汉初就具规模,唐宋時发展迅速,明清已富有名气,现今川菜馆遍布世界。

代表地区:

成都,重庆

(2)川菜技法:

擅长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

(3)川菜特色:

取材广泛

调味多样

菜式适应性强

突出麻、辣、香、鲜、油大、味厚

重用“三椒”即:

辣椒、花椒、胡椒

3.ppt展示川菜代表菜

 

 

1.师生互动问答引入闽菜版块。

教师:

大家喜欢吃川菜吗?

是不是很辣?

学生:

(喜欢或者不喜欢)

教师:

听到有同学说不喜欢了?

那你们喜欢什么味道的菜呢?

学生:

(喜欢不辣的,不咸的,清淡的)

教师:

你们说的很像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菜系,我们一起来看看。

2.闽菜介绍

(1)简介:

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福州菜为基础,后又融合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地方风味菜为主形成的菜系。

闽菜在色香味形俱佳的基础上,尤以“香”、“味”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特色,以及汤路广泛的特点,在烹坛园地中独具一席。

(2)闽菜特点:

烹调原料以海鲜和山珍为主

刀工巧妙,一切服从于味

汤菜考究,变化无穷

烹调细腻,特别注意调味

注重甜、酸、咸、香、尤以糟味最具特色

糟味:

味型是中式调味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味型,在中国南、北方地区皆有。

应用"清糟香型"的口味特点主要体现为:

糟香清悠,鲜咸爽口。

"浓糟香型"的口味特点主要体现为:

糟香浓郁,鲜咸回甜。

3.ppt展示闽菜代表菜。

 

 

1.本课时主要介绍中国八大菜系的概况。

2.主要从每个菜系的发展、技法、特点、特色菜展示几大版块介绍。

 

1.复习本课

2.预习新课

3.选一道自己喜欢吃的中国菜,按照所属菜系特点进行介绍,下节课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