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060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精.docx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精.docx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精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工艺规程的编制,对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和提出改进措施。

2、掌握零件加工和机器装配结构工艺性的原则,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方法。

4、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有设计机床夹具的初步能力。

5、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提出保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

授课学时:

48课时

教材:

常同立.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

王启平.机械制造工艺学.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1次课(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预备,1.1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1.2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学习的目的、特点、内容、发展方向

2、掌握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

3、掌握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学习的目的、特点、内容、发展方向

2、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

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三、重点、难点

1、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

2、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本次课共2学时,其中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占0.7学时,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占0.7学时

六、布置思考题

1、了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针对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现状,指出我国机械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3、课后习题:

1-1;1-2;1-3;1-4

第2次课(1.3机械加工质量,1.4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机械加工质量。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机械加工质量

2、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

三、重点、难点

各种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本次课共2学时,其中机械加工质量占1学时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1-5;1-6

第3次课(1.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1.6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2、掌握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2、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

三、重点、难点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2、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

五、时间分配(2学时)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40)

2、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60)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1-7;1-8;1-9

第4次课(1.7基本尺寸链理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尺寸链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特性。

2、掌握尺寸链的分类。

3、掌握尺寸链的基本计算方法。

4、掌握尺寸链计算公式的使用方法。

5、掌握工艺尺寸链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纲要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加工阶段的划分

2、掌握机床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3、切削用量的确定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加工阶段的划分

2、机床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3、切削用量的确定

三、重点、难点

尺寸标准和精度标准的具体确定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1、加工阶段的划分(40)

2、机床与工艺装备的选择(40)

3、切削用量的确定(20)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2-7,2-8,2-9,2-10,2-11,2-12

第8次课(2.5.3加工余量的拟定,2.5.4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加工余量的拟定

2、掌握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加工余量的拟定

2、基准重合条件下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三、重点、难点

1、加工余量的拟定

2、基准重合条件下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1、加工余量的拟定(75)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2、基准重合条件下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25)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2-13,2-14

第9次课(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多尺寸同时保证情况工序尺寸计算方法

2、尺寸跟踪图法

:

三、重点、难点

1、多尺寸同时保证情况工序尺寸计算方法

2、尺寸跟踪图法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1、多尺寸同时保证情况工序尺寸计算方法(30)

2、尺寸跟踪图法(70)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2-15,2-16,2-17

第10次课(2.6数控加工工艺概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概述

二、教学内容纲要

数控加工工艺概述

三、重点、难点

数控加工工艺概述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五、时间分配(2学时)

数控加工工艺概述(100)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2-18,2-19,2-20

第11次课(2.7工艺方案的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第三章,机床夹具设计3.1概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工艺方案的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

2、掌握机床夹具概念、组成、分类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掌握工艺方案的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

2、掌握机床夹具概念、组成、分类

三、重点、难点

1、掌握工艺方案的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

2、掌握机床夹具概念、组成、分类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1、掌握工艺方案的生产率和技术经济分析(60)

2、掌握机床夹具概念、组成、分类(40)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2-21,2-22,2-23,3-1,3-2,3-3,3-4,3-5,3-6,3-7,3-8,3-9

第12次课(3.2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2、定位方式及其所用定位元件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3、定位误差分析及计算

三、重点、难点

1、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2、定位方式及其所用定位元件

3、定位误差分析及计算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

五、时间分配(2学时)

1、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25)

2、定位方式及其所用定位元件(25)

3、定位误差分析及计算(50)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3-10,3-11,3-12,3-13,3-14,3-15

第13次课(3.3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3.4夹具的其他元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2、掌握夹具的其他元件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2、夹具的其他元件

三、重点、难点

1、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2、夹具的其他元件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1、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75)

2、夹具的其他元件(25)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3-10,3-11,3-12,3-13,3-14,3-15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第14次课(3.5典型夹具,3.6夹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典型夹具设计要点

2、掌握夹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典型机床夹具设计

2、夹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三、重点、难点

1、典型机床夹具设计

2、夹具设计方法与步骤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1、典型机床夹具设计(50)

2、夹具设计方法与步骤(50)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3-16,3-17,3-18

第15次课(第四章、机械加工精度控制1.1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1.2、几何及原理误差及磨损)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明白在机械制造当中存在的构件受力变形的实际问题,在以后的机械制造分析中能够从力学受力变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

2、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

三、重点、难点

1、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五、时间分配(2学时)

1、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40)

2、工艺系统的热变形(40)

2、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20)

六、布置课后思考:

课后习题:

4-6,4-7,4-8,4-9,4-10,4-11,4-12

第17次课(4.6加工误差的统计学分析)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加工误差的统计学规律;

2、掌握分布图分析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测量误差;

2、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法:

(1)加工误差的性质,

(2)分布曲线分析法,

三、重点、难点

1、测量误差;

2、分布曲线分析法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

五、时间分配(2学时)

1、.测量误差;(10)

2、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法:

(90)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4-13,4-14,4-15,4-16

第18次课(4.6加工误差的统计学分析(续),4.7控制加工精度的途径)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点图分析法

2、掌握控制加工精度的途径

二、教学内容纲要

1、点图分析法

2、控制加工精度的途径

三、重点、难点

1、点图分析法

2、控制加工精度的途径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五、时间分配(2学时)

1、加工误差的统计学分析(70)

2、控制加工精度的途径(30)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1-17

第19次课(第五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控制,5.1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5.2机械加工中的振动)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

2、掌握机械加工振动的具体概念和分类

二、教学内容纲要

1、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2、机械加工动力学系统

三、重点、难点

1、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2、机械加工动力学系统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问式教学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1、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75)

2、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25)

六、布置思考题

课后习题:

6-6,6-7,6-8,6-9,6-10,6-11,6-12,6-13,6-14,6-15

第23次课(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与模式7.1非常规加工方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非常规加工方法知识基础.

二、教学内容纲要

1、电火花加工

2、电化学加工

3、高能束加工

4、超声加工

5、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三、重点、难点

1、概念、原理

2、特点及应用范围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讲解式、讨论式、提问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1、电火花加工(25)

2、电化学加工(15)

3、高能束加工(20)

4、超声加工(10)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