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米框架桥施工组织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056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米框架桥施工组织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7米框架桥施工组织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7米框架桥施工组织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7米框架桥施工组织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7米框架桥施工组织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米框架桥施工组织解析.docx

《17米框架桥施工组织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米框架桥施工组织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米框架桥施工组织解析.docx

17米框架桥施工组织解析

改DK342+1401-7m框架桥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塔本陶勒盖矿区配套铁路运煤专用线甘其毛都至万水泉南段改DK342+1401-7m框架桥施工图;

2、塔本陶勒盖矿区配套铁路运煤专用线甘其毛都至万水泉南段招标文件;

3、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4、铁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5、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我单位的施工条件。

二.工程概况     

甘其毛都~万水泉南段铁路工程,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的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境内,为塔本陶勒盖矿区配套铁路运煤专用线的境内部分。

线路南起包神铁路的万水泉南站,经包头市的麻池乡、全巴图乡、哈林格尔乡、哈业脑包乡后,穿乌拉山,向西北经乌拉特前旗沙德盖工业园区后,向西经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至乌拉特中旗金泉工业园区后折向北,经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川井苏木、巴音杭盖,向北至中蒙边境中方口岸甘其毛都。

改DK342+1401-7米框架桥系铁路、站内路立交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为排洪兼立交而设,限高4.5米。

本桥设计列车荷载采用中-活载,下穿公路设计荷载为公路Ⅱ级。

本桥设计公路中轴线与铁路中轴线相交夹角为90度。

地质情况:

本地区最大冻结深度为2.2米,基本烈度为Ⅵ度。

当涵洞地基承载力达到200Kpa时基础不用换填,否则需1:

2砂石换填。

施工用水:

本标段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流量小,施工用水采用打井取水,并结合外部水源情况,汽车运输,工地设蓄水池。

施工用电:

因框架施工用电不多大且使用时间不长,现场施工用电拟采用两台30KW发电机发电。

 

三.总体施工方案

3.1施工准备

3.1.1测量放样

项目经理部组织精测组按测规的精度要求,使用全站仪,在有利观测时间内进行观测,观测时各种数据参数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相应输入以做改正。

外业测完后,及时进行成果的整理,复测成果由经理部工程技术部作为原始技术资料存档,并上报监理。

复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与业主、勘测设计单位联系,协商解决。

复测后,根据施工现场测量的需要,对导线点进行加密,加密导线点沿中线布设成等边附合导线,附合在高级导线控制点上,做成导线控制网。

布设时保证前后点位之间通视,相邻边长之比不超过1∶3,并满足施工测量放样的需要,布设完毕后对控制桩点进行加固防护。

(1)在水准基点复测合格的前提下,利用往返测量将水准点引至框架桥施工地点附近一稳固处,经复核符合精度要求后,作为框架桥施工标高控制点。

(2)施工前依据设计要求先核对进出口面标高,依据涵的结构尺寸定出框架桥的中轴线。

3.1.2材料准备

根据设计和有关施工规范要求选定框架桥施工所需水泥、砂、碎石钢筋等材料的品种和规格,并按设计和有关规范取样进行原材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原材由项目部材料管理人员根据工程进展需要,分期送往施工现场。

3.1.3施工人员和机具

为了加强管理,更好地按期优质完成施工任务,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向业主负责,全面履行合同协议,按期、保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本工程施工及缺陷修复工作。

项目经理部由经理、副经理、总工程师组成领导层,下设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环保部、物资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综合管理部、中心试验室、征地拆迁办公室等七个部门。

下设1个专业施工队伍承担该框架桥的施工任务。

挖掘机、装载机、空压机、变压器、发电机、自卸汽车、等机械设备及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设备运至现场,确保设备满足每个工作面的施工要求;其他如砼搅拌站、砼输送车、万能材料试验机、砼砂浆试验设备、试验、质量检测所有设备也安装调试完成,满足施工要求。

框架桥施工所需劳动力和机械设备见施工人员及机械材料配置。

3.2施工总体方案

按目前天气情况考虑,计划于今年的3月份到5月份施工,箱体混凝土浇筑分三次进行,底板部分,边墙部分,以及顶板部分;基础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找平,基础混凝土浇筑采取分节浇筑的方式。

砼采取混凝土拌和站集中供应,由混凝土罐车运输到工地。

基础采用流槽入灰,墙身采取吊斗方式入灰。

现场发电机发电,插入式振捣。

四.施工方案、工艺

4.1基础

4.1.1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前由测量队放出框架桥的开挖轮廓线和标高。

开挖方式以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进行配合。

土方采用分段分层开挖的方式进行,开挖深度3.0m以内的采用挖掘机一次开挖至距基底标高20.0cm,挖出的土方用自卸运土车运至指定弃土场。

基坑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必须按1:

1的坡度进行放坡防止边坡塌方。

2.基底标高以上20cm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清理、平整,以免扰动基底土,严禁超挖。

基底开挖过程中,不同土层面标高须报验监理、业主确认,并做好记录。

基底开挖时其断面尺寸必须准确,基底平直、无塌方、无积水、无各种油类及杂物,转角符合设计要求。

土方外运采用载重自卸车,沿施工现场临时施工便道,将淤泥运至弃土场。

夜间开挖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3.土层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监理单位,由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共同商讨处理方法。

4.基底开挖到设计标高后采用16吨压路机进行碾压,振动碾压完毕后,采用强夯进行满夯,满夯完毕后由实验室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达到200KPa为合格,若不合格进行二次强夯。

强夯完毕后,采用推土机进行推平,人工辅助找平。

然后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个别部位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气夯进行夯实。

如果基底承载力达到200KPa可以不进行强夯。

基底碾压完毕达到设计承载力后方可进行砂夹碎石换填,碾压后基底承载力达到200KPa。

4.1.2基底排水措施

1、在基底外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截止基底外地表水流入基底,集水井内的污水经沉淀后排放。

开挖时基底设置临时排水沟,排水沟的截面尺寸为200mm×300mm,沿着临时排水沟每隔20m设置600mm×600mm×800mm的集水井,采用潜水泵把集水井的水抽出沟槽外

2、在基底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渗漏水应及时进行处理,处理的方法为:

⑴、渗漏水较少时,直接封堵;

⑵、渗漏水较大时,在基底外侧施工摆喷或灌浆止水。

3、开挖后的土方如达到回填质量要求并经监理确认后应用于填筑材料,不适用于回填的土料弃于业主、监理指定地点。

4.1.3基底换填

为提高基底摩擦系数和地基承载力,依据设计要求和基底检验结果,确定基底换填砂砾垫层。

砂砾垫层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逐层碾压夯实、逐层检验的方法进行施工。

砂砾垫层分层填筑厚度为0.3m,其施工工艺与路堤填筑施工相同。

边坡破率为1:

1。

4.1.4基础砼的施工

1、基础浇筑前,由技术员进行中线恢复,并对基础位置放样。

2、根据现场土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基坑开挖方案。

当土体情况好的情况下,基坑采用土模方案进行浇筑;当土体情况松软的情况下,基坑采用扩大基础开挖方案,支立模板进行浇筑。

3、钢模板安装之前施工人员对模板用打磨机进行磨光、除锈、涂刷脱模剂。

施工人员按线位进行模板安装施工。

初步确定安装位置后对模板进行调整、拼装。

模板安装过程中保证模板接缝顺直,严密。

相邻模板表面平整,不出现错台现象。

用铅垂控制与调整模板的垂直度。

确定符合施工要求后,用钢管、扣件和铁丝将模板牢牢固定、锁紧。

4、模板支立完毕后,施工人员按一定的间距布置拉杆,拉杆连接两侧模板,防止浇筑砼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侧压力使模板移位。

施工人员用Ф50mm钢管布置斜支撑对外侧模板进行加固,钢管落地一侧通过扣件与螺栓固定在地上的竖向钢管牢牢连接,另一侧支在模板外横向钢管上,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与稳定性。

技术人员配合现场施工人员在模板加固的过程中控制各项尺寸与标高,保证模板的垂直度,模板接缝严密、顺直,不出现错台,表面平整。

5、由安质人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

6、底板采用C40混凝土,混凝土拌合采用HZS-80Q型强制拌合机在搅拌站集中拌合。

由砼罐车运至施工现场,采用流槽入灰。

7、浇筑混凝土时,先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边角,然后浇筑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浇筑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分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厚度。

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

经常观察模板、支架、螺栓有无走动情况,一经发现有变形、走动或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再继续浇筑。

现场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2组。

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业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砼内深度为5~10cm,插入式振捣器在混凝土表面的移动间距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边缘。

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20~30S,以砼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8、在砼浇筑完毕后一定要认真处理,按标高用木抹子搓压、拍实,在接近终凝前,用木抹子压光,使收缩裂缝闭合。

洒水养护,注意混凝土的养生。

4.2墙身与顶板施工

4.2.1测量放线

基础浇筑完毕后,待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由技术员进行中线恢复,并对墙身位置放样。

墙身在放样过程中,轴线偏差必须小于5mm。

并用墨线弹出墙身线。

4.2.2模板施工

1、在基础浇筑完毕,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后,在墙身位置进行人工凿毛,凿毛的位置不要超过墙身模板支立位置,否则易漏浆;凿毛深度为1.5~2cm,支立模板前应清理干净,露出石子原表面,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用同配比的砂浆坐浆,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与基础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

2、模板安装之前施工人员对模板用打磨机进行磨光、除锈、涂刷脱模剂,鉴于本地区风沙较大的情况,涂刷脱模剂后模板贴塑料薄膜以防风沙。

施工人员按墙位线进行模板安装施工。

初步确定安装位置后对模板进行调整、拼装。

模板安装过程中保证模板接缝顺直,严密。

相邻模板表面平整,不出现错台现象。

用铅垂控制与调整内侧墙身模板的垂直度。

确定符合施工要求后,用钢管、扣件和铁丝将模板牢牢固定、锁紧。

安装外侧模板时,要注意控制墙身截面尺寸和标高,并支撑牢固。

内外侧模板之间用拉杆连接,防止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振动与侧压力使模板发生跑模现象,加强模板整体的稳定性。

3、模板支立完毕后,施工人员按一定的间距布置拉杆,拉杆连接两侧模板,防止浇筑砼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侧压力使模板移位。

施工人员用Ф50mm钢管布置斜支撑对外侧模板进行加固,钢管落地一侧通过扣件与螺栓固定在地上的竖向钢管牢牢连接,另一侧支在模板外横向钢管上,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与稳定性。

技术人员配合现场施工人员在模板加固的过程中控制各项尺寸与标高,保证内侧模板的垂直度,模板接缝严密、顺直,不出现错台,表面平整。

4.由安质人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

4.2.3混凝土施工

1、框架桥箱体部分混凝土采用C45的高性能混凝土,拌合采用HZS-80Q型强制拌合机在搅拌站集中拌合。

由砼罐车运至施工现场。

2、浇筑混凝土时,先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边角,然后浇筑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浇筑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分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厚度,随混凝土的高度增加逐步去除挡灰薄膜。

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

经常观察模板、支架、螺栓有无走动情况,一经发现有变形、走动或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及时修整和加固模板,然后再继续浇筑。

现场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2组。

浇筑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砼内深度为5~10cm,插入式振捣器在混凝土表面的移动间距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边缘。

振捣时不得碰撞模板,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为20~30S,以砼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3、在砼浇筑后一定要认真处理,按标高用木抹子搓压、拍实,在接近终凝前,用木抹子压光,使收缩裂缝闭合,框架桥墙身断面尺寸控制在±15mm内,顶面高程控制在±10mm内。

框架桥净空、净宽不得小于设计尺寸。

4、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75%后,方可拆模,顶板底模必须等顶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模。

4.3混凝土养护

施工人员用养生毡覆盖在砼表面。

操作时,避免使砼受到污染和损伤。

由专人负责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养护,浇水的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为湿润状态为度,保证水泥水化作用需要的适宜的湿度与温度,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使砼强度不断增长,防止砼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下出现不正常收缩、裂缝等破损现象。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注意使新浇筑混凝土避免受到振动、冲击和施加荷载的损害。

并保持新浇筑砼强度未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表面来往行人或架设上层结构用的支撑和模板等设施。

同时,现场施工人员对现场试件进行同条件养护,做好《砼养护记录》和《测温记录表》。

4.4拆模

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应复合施工图要求,当施工图未提出要求时,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及其与环境的温差确定。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方可拆除。

混凝土浇筑至内部温度开始下降前和最高阶段不得拆模;混凝土芯部和表面温差、表面与环境温差大于20℃时不宜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不能实施随拆随覆盖措施时不宜拆模。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或按施工工艺的顺序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坏。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拆除模板时,不得影响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4.5附属工程施工

4.5.1出入口铺砌

框架桥出入口及检查梯铺砌工作内容:

选、修、洗石,砂浆制作、安砌及养护。

浆砌片石护坡施工前先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体平整。

砌筑骨架按设计要求在每条骨架的起讫点挂线放样,然后开挖骨架沟槽,沟槽尺寸根据骨架尺寸而定;施工时先砌筑骨架衔接处,再砌筑其它部位骨架,两骨架衔接处于同一高度。

自下而上逐条砌筑骨架;截水骨架、镶边、基础、边坡平台、踏步采用浆砌片石砌筑。

为便利养护,在适当位置设置阶梯踏步。

踏步和路堤坡面排水设在主骨架处。

浆砌片石脚墙采用人工开挖基槽,手推车运输,开槽后平整夯实基底,并达到压实度要求。

砂浆采用机械集中拌制。

砌体采用坚硬、不易风化的片石挤浆法砌筑。

砌筑石块顺序自下而上进行,石块立砌,砌缝错开,石块之间镶紧,缝隙间用小石块填满。

浆砌片石施工工艺:

1.片石应分层填筑,一般2~3层组成一个工作层,每一个工作层应大致找平。

2.竖缝应与邻层的竖缝错开。

3.一般平缝与竖缝宽度,用水泥砂浆砌筑时不大于40mm,可以用厚度不比缝宽大的石片填塞宽的竖缝,且片石应被砂浆包裹。

4.在砂浆凝固前应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

如条件不允许时,应在砂浆未凝固前,将砌缝砂浆括深不小于20mm,为以后勾缝做准备。

5.勾好缝或灌好浆的砌体在完工后,视水泥种类及气候情况,在7~14d内应加强养生。

6.所有灰缝应填满砂浆。

浆砌材料:

1、粗料石砌体应行铺砌并砌成水平层次。

在铺砌前,应选择石料,使各层在厚度、外观及类别上相匹配。

2、任何镶面石应上一丁一顺砌筑。

缝为竖缝及平缝,粗料石缝宽不大于20mm,混凝土预制块缝宽不大于10mm。

3、任何镶面石块应与邻层石块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同时在丁石的上层或下层不宜有竖缝。

4.5.2防水层施工

一、施工要求

1、聚氨酯防水涂料应涂刷均匀,厚度为1.5mm,分两次进行。

2、防水卷材采用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黏贴应在防水涂料每次从搅拌结束至涂刷完毕后20分钟内完成。

3、保护层采用M30水泥砂浆加钢丝网。

4、防水层加保护层总厚度为40mm。

5、为保证质量混凝土面和防水材料,铺装面基层必须平整、干净、干燥、无凹凸不平、蜂窝及麻面。

6、对蜂窝麻面作填补前,应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并使之湿润。

再用M10水泥砂浆填补平整。

对蜂窝、麻面的填补,匀应在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中添加适量类似108胶的水溶性胶粘剂以加强水泥砂浆、水泥净浆与基层面的连接。

7、涂刷防水涂料的基层应干燥。

8、防水涂料必须按产品使用说明进行配比,每次搅拌以30Kg为宜。

防水涂料应搅拌均匀,搅拌时间3-5分钟,并搅拌至甲乙两组分的混合液发出黑亮。

9、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均不小于8cm,防水涂料涂刷厚度为1.5mm,前后俩次的涂层应接好茬。

10、防水层铺设完毕24小时后,方可进行保护层的施工。

二、质量要求

1、防水涂料的甲乙两组份配比准确、搅拌均匀、涂刷均匀、无漏刷现象。

2、防水卷材的粘贴密实,表面平整,无歪斜、无褶皱、无鼓泡、接口不严或边缘翘起现象。

3、防水卷材应按结构面坡度顺向搭接,纵、横向接茬处至少搭接8cm。

纵横向搭接层防水涂料涂刷厚度为1.5mm。

两幅防水卷材铺贴完毕,用防水涂料进行封边,封边时,防水卷材的周边往里8cm应涂刷防水涂料,其涂刷厚度均不得低于1.5mm。

4.5.3混凝土栏杆制作

按施工技术交底书用木板做成栏杆模板。

提前预制,待混凝土强度达到100%之后,框架桥完成后进行安装。

4.6框架桥背回填

当框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进行涵背回填,回填时从框架桥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采用水平分层、对称地按照设计要求的压实度进行填筑、压实,松铺层厚不超过20cm,用小型振动压机结合蛙式打夯机进行压实。

1.桥背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的有关规定。

台背回填应在混凝土强度均达到75%后进行;应在两侧平衡进行回填;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2.回填前清除基坑内泥浆、杂物。

在回填压实施工中,使用压路机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对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机动夯具或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方法压实;直到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为止。

3.桥背回填应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15㎝,为防止每层填筑厚度超标和漏检,应在桥背墙用油漆作上每层压实后的厚度记号并标明层次,以便施工控制,桥背回填的压实度无论何种材料,从基底到顶面的压实度均≥96%。

4.桥背回填区域与路基衔接处必须挖台阶:

高100㎝、宽100㎝。

 

5.桥背基础顶面以下构造物基坑回填工作应经初验后及时完成,防止渍水后侵害基底,影响基底承载力。

基础回填可采用满足要求的路基填料,各层压实度必须达到94%以上。

6.桥背回填结束后报请业主总监办进行验收。

4.7施工工期安排

计划于2011年3月15日开工,5月30日完工。

安排如下:

八字墙基础混凝土:

5天

框架底板混凝土:

10天

框架边墙混凝土:

15天

框架顶板混凝土:

10天

八字墙混凝土:

15天

附属工程:

5天

五.施工人员及机械材料配置

5.1施工人员配置

本座框架桥拟配备一个桥涵施工队,施工配置人员如下:

现场负责人:

1名

技术负责人:

1名

质检负责人:

1名

技术人员:

2名

质检员:

1名

施工员:

1名

安全员:

1名

劳力:

技工30名,普工50名,钢筋工15名。

5.2施工机械配置

施工机械配置表

序号拟为本施工队配备的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

1自卸汽车8T1台

2挖掘机336D1台

3发电机30KW2台

4洒水车YZ-15/181台

5插入式振捣器5台

5.3施工材料配置

我单位在驻地旁设一个HZS-80Q砼搅拌站;每小时生产80m3混凝土;

搅拌站设3个砂石料储料仓,能储存3000m3石料和1500m3砂;

在驻地旁设钢筋存放区及钢筋加工场以满足施工需要;

钢模板及架子管等由项目部统一购买满足施工需求。

六.质量保证措施

涵洞的施工执行《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编号:

TZ203-2008)、《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编号:

TB10210-20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以及《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编号:

TB10101-2009),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认真接受业主及监理的指导、检查,在施工过程中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自检项目不达优质不交班,隐蔽工程未经监理检查及签证不隐蔽。

2.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明确各项工作的技术标准,在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

3.加强测量和复核工作。

4.所有原材料、成品进场时必须有合格证,钢筋、水泥必须做二次复试,直至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时才能投入使用,绝对不允许不合格的材料及半成品在工程上使用。

5.在基坑顶挖截水沟和在基坑底四周挖排水沟和积水井,并配备性能良好的抽水机以便及时排走基坑积水。

基底检验合格后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以免基底暴露时间过长使基底承载力降低。

6.基坑回填土必须夯实,并做好排水工作,以免雨水侵入使基础泡水使基底承载力降低。

为了确保所有影响质量的活动受到严格而连续的控制,制定和贯彻以下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施工测量复核制度;施工图现场核查制度;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开工报告申报制度;劳务用工管理制度;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查验收及储存管理制度;工程质量自查签认制度;工程质量验收制度;培训上岗制度;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施工工艺流程设计、试验制度;质量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施工日志质量记录写实制度。

七.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7.1安全目标

杜绝重大伤亡事故,一般以上行车责任事故的发生。

7.2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项目经理为组长,是安全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标段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项目副经理担任副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工程队长任组员,安全质量环保部设专职安全工程师负责项目安全监查和日常工作。

工程队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全员参与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铁道部、神华集团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制定本标段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落实。

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安全培训、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全员安全意识,形成自觉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氛围。

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证投入足够的安全生产费用,完善安全防护设施。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保证体系,对施工生产实施全过程安全监控,确保实现安全目标。

详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框图”。

7.3保证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

7.3.1建立健全安全作业制度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措施:

防洪防汛施工安全;

高空作业安全;

车辆交通运输安全;

各种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

用电安全须知及电路架设养护作业;

便道通行及养护作业;

各种信号的设置规则及维护措施;

施工现场保安;

火工产品保管领用管理制度;

防火、防暑、防风安全;

各种安全标志的设置规则及维护;

重大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及演练。

7.3.2做好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及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职安全人员均要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生产管理工作。

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各专业安全教育培训。

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规范管理。

对上岗证要按期复审,并设专人管理。

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

安全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专项培训。

7.3.3安全生产检查

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由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项目专职安全员参加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并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安全专项和重点检查;工程队每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