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专题四 河北中考第33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40011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 专题四 河北中考第33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物理 专题四 河北中考第33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物理 专题四 河北中考第33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物理 专题四 河北中考第33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物理 专题四 河北中考第33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物理 专题四 河北中考第33题.docx

《物理 专题四 河北中考第33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 专题四 河北中考第33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 专题四 河北中考第33题.docx

物理专题四河北中考第33题

专题四 河北中考第33题

类型一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2018,唐山路南区二模)如图Z41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图Z41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的重力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二力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或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使物体平衡)__。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将小卡片剪成两半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Z41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消除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__。

【拓展】

①图甲中,若两个滑轮的位置没有在同一高度,则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此实验。

②图乙中,每个钩码重0.5N,左边挂3个钩码,右边挂1个钩码时,木块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左运动。

此时再在右边加__4__个钩码,木块就可以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运动。

【解析】

(2)转过一个角度后小卡片受到的左右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的两个力一定要在同一直线上。

(3)要验证二力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操作是把小卡片剪成两半,观察卡片是否平衡。

(4)两图相比,甲图可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拓展】①滑轮不在同一高度,但只要左右两个拉力在同一直线上也可完成本实验。

②木块匀速向左运动,受力分析得F左=F右+F摩,即1.5N=0.5N+F摩,则摩擦力F摩=1N;若木块匀速向右运动,受力分析得F左′+F摩=F′右,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1N,则F′右=1.5N+1N=2.5N,即右边共挂5个钩码,需再挂4个钩码。

类型二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2018,聊城)如图Z42甲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所用的长木板,一面比较光滑,另一面比较粗糙。

同学们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得出数据如下表所示:

图Z42

实验

序号

长木板

表面

木板放

置方式

拉动木块

的个数

弹簧测力

计示数/N

较粗糙

平放

1

1.5

较粗糙

平放

2

3.0

较光滑

平放

2

1.6

较光滑

竖放

2

1.6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二力平衡__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由实验序号__①②__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和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3)由实验序号②③可得到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__粗糙程度__有关。

(4)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用如图Z42乙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发现效果更好。

图乙实验中__不一定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

(5)根据你在本实验中的收获,请写出一种避免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出现打滑现象的具体做法:

__在路面上撒炉渣(或在路面上撒盐或换防滑轮胎或安装防滑链或在车上放重物等)__。

【解析】

(1)实验中要求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是一对平衡力,即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是否有关,需要控制木块与长木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大小,通过观察拉力大小也就是摩擦力大小,实验数据中①②符合题意。

(3)由实验数据②③可知,只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时,接触面越光滑,拉力越小,摩擦力越小,可以得出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无论是否匀速拉动木板,小木块都是静止的,即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都等于拉力;且弹簧测力计相对固定,便于读数。

(5)汽车在冰雪路面上行使时,出现打滑现象是由于下雪后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减小造成的。

因此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增大压力来增大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可避免打滑。

3.(2018,秦皇岛海港区模拟)某同学利用图Z43甲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图Z43

(1)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使木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__沙和桶__的重力。

(2)在木块上放上砝码时,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木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__压力的大小__有关。

(3)拿掉砝码,在木板上铺毛巾,也需要装入比第

(1)步中更多的沙子,木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说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__接触面的粗糙程度__有关。

(4)小明想用钩码代替沙桶,请你对此做出评价:

__用钩码不能随意改变拉力的大小__。

【拓展】若将带刻度的木板一端垫高做成斜面,使木块从木板上滑下,再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运动过程。

频闪照相机每隔0.5s拍—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木块在某几个相邻时刻的位置如图Z43乙所示。

分析照片可知:

(1)木块下滑时受到__非平衡力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2)木块从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是__0.03__m/s。

【解析】

(1)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木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而拉力又等于沙和桶的总重力,故摩擦力等于沙和桶的总重力。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在木块上再放上一个砝码,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则需要往小桶中装入更多的沙子,使得拉力增大,木块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把毛巾铺在木板上,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压力大小不变,需要往小桶中装入更多的沙子,木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这说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想用钩码代替沙桶,该方案方便得出拉力的大小,但由于钩码的重力是按整数增减的,无法连续改变拉力的大小,也很难做到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拓展】

(1)由图可知,木块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不同的,即木块的运动状态是变化的,所以受到的不是平衡力。

(2)由图可知,AB之间的距离sAB=5.50cm-1.00cm=4.50cm=0.045m;木块运动的时间t=0.5s×3=1.5s;则木块从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v=

=0.03m/s。

4.(2018,邢台一模)小明学习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后,做了如下实验:

找来同种材质、体积相等且质量都为600g的A、B两个木块,放在同一长木板上进行实验。

实验中保证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实验过程如图Z44所示。

图Z44

(1)测量摩擦力大小的依据的原理是__二力平衡__。

(2)图甲中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图乙中木块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关于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D__(填选项字母)。

A.v1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3)图丁中拉动木块A、B一起匀速运动,拉力F4的大小为__4.4__N。

(4)比较图甲、丙或乙、丁,可以得出:

B的表面比A的表面更__粗糙__。

【拓展】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两个木块间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称为这两个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用符号μ表示。

木块A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__0.3__。

已知A、B两个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大小为0.4,在如图丁所示实验中,若用拉力F′4将木块B匀速抽出,同时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木块A上使其位置保持不变,则拉力F′4的大小为__6.8__N(提示:

木块B的上下表面均存在滑动摩擦力)。

【解析】

(2)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大小与运动速度无关。

(3)由图甲、乙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丙、丁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A、B质量相同,木块则

,故

,由图丙知B做匀速直线运动,F摩3=F3=2.2N,则F4=F摩4=4.4N。

(4)从图甲和图丙可以看出,在相同压力(重力相等)的情况下,图甲中拉力小于图丙,说明图甲中摩擦力较小,进而说明木块B表面更粗糙。

【拓展】由题知,木块A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

=0.3。

因木块A在其位置保持不变,因此木块A受向左拉力F和木块B对A向右的摩擦力二力平衡,则木块A对B的摩擦力向左,故F4′的方向向右,木板对B的摩擦力向左;若将木块B匀速抽出,则F4′=F摩A+F摩木板,由图丙知,木块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由μ=

得,F摩=μF压,故F′4=μ″mAg+μ′(mAg+mBg)=0.4×0.6kg×10N/kg+

×(0.6kg×10N/kg+0.6kg×10N/kg)=6.8N。

类型三 测量物质的密度

5.(2018,重庆B)小丽同学在“测量鸡蛋的密度”实验中,进行了图Z45所示操作:

图Z45

(1)将天平放在__水平__桌面上,在天平托盘中分别放入不吸水的纸,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后的情形如图Z45甲所示。

要使横梁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横螺母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接着将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移动游码直到天平重新恢复平衡,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Z45乙所示,则被测鸡蛋的质量为__42__g。

(2)因可供选择的量筒口径较小,鸡蛋无法放入,小丽自制了一个溢水杯,采用如图Z45丙所示的方法测量鸡蛋的体积。

其具体做法是先在溢水杯中加水,直到水面恰好与溢水口相平,把量筒放在溢水口下方,将鸡蛋慢慢放入水杯中,鸡蛋最终沉入水底,量筒收集完从溢水杯溢出的水后,示数如图丙所示。

他所使用量筒的分度值为__2__cm3,在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__相平__(选填“相平”或“不相平”),鸡蛋的体积为__40__cm3。

(3)被测鸡蛋的密度为__1.05__g/cm3。

(4)若小丽用上述方法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再取出溢水杯中的鸡蛋,放在天平的左盘,称出它的质量为m,然后利用ρ=

计算出鸡蛋的密度。

用这种方法测得鸡蛋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会__偏大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

【解析】(3)鸡蛋的密度ρ=

=1.05g/cm3。

(4)若先测出鸡蛋的体积V,再用天平测其质量,这样鸡蛋上会沾有水,使得鸡蛋质量的测量值偏大,由密度公式ρ=

可知,密度的测量值偏大。

6.(2018,达州,导学号1737006)小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图Z46所示实验:

图Z46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带盖子的空玻璃瓶的重力,如图Z46甲所示;

②用手拿着这个盖紧瓶盖的空玻璃瓶,将其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上浮;

③将一个铁块装入玻璃瓶并盖紧盖子,放入水中放手后发现玻璃瓶下沉;

④取出玻璃瓶并擦干瓶上的水,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保持玻璃瓶竖直,然后从图Z46乙所示位置慢慢浸入水中,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玻璃瓶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Z46丙所示。

(1)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1.6__N。

(2)BC段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__无关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在第②操作步骤中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1.6__N。

(4)小陈认真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和现象后发现,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力和所受浮力有关,其中上浮的条件是__浮力大于重力__。

(5)若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在乙图中,当玻璃瓶浸没后,水又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__160__Pa。

(6)细心的小陈同学发现玻璃瓶上还标有100mL的字样。

于是在装有铁块的玻璃瓶内装满水并盖上瓶盖,再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力,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1N,根据以上数据他算出了铁块的密度为__8×103__kg/m3。

【解析】

(1)由图丙知,当瓶子浸入深度为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瓶子和铁块的总重力,即G=2.2N;当瓶子浸入深度达到6cm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再减小,说明瓶子浸没在水中,示数为0.6N,所以瓶子受到的浮力F浮=G-F=2.2N-0.6N=1.6N。

(2)由图丙知,随着玻璃瓶浸没深度增加,BC段瓶子受到的弹簧测力计拉力不变,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3)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空玻璃瓶浸没在水中与装有铁块的瓶子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所以受到的浮力相等,都为1.6N。

(4)物体上浮的条件是物体受到浮力大于物体重力。

(5)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当玻璃瓶浸没后,瓶子排开水的体积V排=

=1.6×10-4m3,容器中水面上升部分体积与V排相等,即ΔV=V排=SΔh,所以容器中水面上升高度Δh=

=1.6×10-2m,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Δp=ρ水gΔh=1.0×103kg/m3×10N/kg×1.6×10-2m=160Pa。

(6)由图甲知,空瓶的重力G瓶=1.4N,瓶子和铁块的总重力G=2.2N,铁块重力G铁=G-G瓶=2.2N-1.4N=0.8N,由题知,图丁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即瓶子、水和铁块的总重力G总=3.1N,所以装入水的重力G水=G总-G=3.1N-2.2N=0.9N,加入水的体积V水=

=9×10-5m3=90cm3,铁块的体积V=V容积-V水=100cm3-90cm3=10cm3,所以铁块的密度ρ=

=8×103kg/m3。

类型四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7.(2018,广西北部湾)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2: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猜想3: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4: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如图Z47所示,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浸入水中越深,手会感到越吃力。

这个事实可以支持以上猜想__4__(填序号)。

图Z47

(2)为了研究猜想1和猜想2,运用了体积相同的A、B、C三个圆柱体,测得重力分别为4N、4.5N和5N。

然后进行如图Z48所示的实验。

图Z48

①在序号a的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为__1__N。

②比较序号__a__、__d__、e的三次实验,可得出初步结论:

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进一步分析可知:

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__大__。

④比较序号a、b、c的三次实验,可得出结论: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__无__关。

(3)为了研究猜想3,小明用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分别捏成圆锥体和圆柱体进行如图Z49所示的实验。

由此小明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小珍认为这结论不可靠,主要原因是__没有控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__。

图Z49

【解析】

(1)用手把饮料罐按入水中,饮料罐向下按入的过程中,水面会升高,饮料罐排开水的体积变大;由此得出猜想: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即这个事实可以支持猜想4。

(2)①物体A的重力为G=4N,a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水=G-F=4N-3N=1N。

②要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同一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图中a、d、e三次实验符合要求。

③a实验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水=G-F=4N-3N=1N。

d实验物体浸没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F浮酒=G-F′=4N-3.2N=0.8N。

e实验物体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盐=G-F″=4N-2.8N=1.2N。

所以同一物体在盐水中浮力最大,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又因为盐水的密度最大,酒精的密度最小。

所以可以得出:

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越大。

④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中,物体的体积和浸没的液体都相同,不同因素是物体的重力,由图可知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3N、3.5N、4N,而三个圆柱形物体A、B、C的重力分别为4N、4.5N和5N,根据称重法F浮=G-F,则所受浮力分别为1N、1N、1N,可见浮力相等,于是可得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无关。

(3)根据控制变量法知:

要研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必须保证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相同,小明实验中改变了物体形状,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小明的结论不可靠。

类型五 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8.(2018,邯郸一模)探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的实验,如图Z410所示,将圆柱体B(ρB<ρ水)竖立在圆柱形容器A的水平底面上。

向容器A内缓慢注水,同时记录注入水的质量m、所对应的水对容器A底面的压强p和水深h,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已知容器A的底面积为400cm2,回答下面的问题(ρ水=1g/cm3,g取10N/kg):

图Z410

次数

1

2

3

4

5

6

m/g

1000

2000

3000

4300

5900

7500

p/Pa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h/cm

4

8

12

16

__20__

24

(1)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分析比较实验数据中p和h的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的深度__成正比__。

(3)分析比较实验数据中p和m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受到的重力大小__无关__(选填“有关”或“无关”)。

(4)圆柱体B的底面积为__150__cm2。

【拓展】若圆柱体B的体积为2800cm3,则圆柱体B重为__21__N,密度为__0.75×103__kg/m3。

【解析】(4)由于圆柱体B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向容器A中注水,当水量达到一定值时,B将漂浮在水中。

由表格数据可得,第1次时B尚未漂浮,根据第1次实验数据可知,水和圆柱体B浸水中的体积之和为V总=SAh1=400cm2×4cm=1600cm3,水的体积V水=

=1000cm3,圆柱体B浸入水中的体积V浸=V总-V水=1600cm3-1000cm3=600cm3,圆柱体B的底面积SB=

=150cm2。

【拓展】根据数据6及公式p=FS可知,此时圆柱形容器A底面受到的压力F=p6SA=2400Pa×400×10-4m2=96N,此时水的重力为G=m水6g=7.5kg×10N/kg=75N,圆柱体B的重力GB=F-G=96N-75N=21N;根据公式G=mg可知,圆柱体B的质量mB=

=2.1kg,圆柱体B的密度ρB=

=0.75×103kg/m3。

类型六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9.(2018,滨州,导学号1737006)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0.5N重的钩码若干个。

(1)如图Z411A所示,实验前,杠杆左侧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右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__水平__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__力臂__,支点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__自重__对平衡的影响。

图Z411

(2)小明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Z411B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__0.15__m。

(3)甲同学测出了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__一组实验数据太少,具有偶然性,不便找出普遍规律__。

(4)丙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组同学交流后,乙同学为了证明丙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他做了如图Z411C的实验,此实验__能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图C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长度为5cm,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动力臂__等于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阻力×阻力臂。

【解析】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支点在杠杆的中点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

1.5N×0.1m=1N×l2,解得:

l2=0.15m。

(3)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就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具有偶然性,不合理。

要进行多次实验,总结杠杆平衡条件。

(4)丙图中当动力臂不等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时,能说明该结论是错误的。

利用图C所示实验进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动力臂l1=5cm×4×sin30°=10cm,动力F1=3N,阻力臂l2=3cm×5=15cm,阻力F2=0.5N×4=2N,由10cm×3N=15cm×2N得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10.(2018,石家庄43中三模)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一个材质均匀长方条形木尺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水平静止在图Z412甲所示的位置。

图Z412

(1)实验时使杠杆支点在杠杆的重心处,这样做的好处是__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__。

(2)如图Z412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个钩码重0.5N,经过多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F1l1=F2l2__(写表达式)。

(3)另一同学也用此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研究(如图Z412丙所示),当重为0.5N的杠杆水平平衡时竖直拉动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__0.75__N。

【拓展】小明根据所学利用轻质硬棒、刻度尺等器材制作了测量液体密度的秤如图Z413所示。

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图Z413

①a物体系在杠杆一端固定不动,手提O点处的提纽,移动秤砣b,当秤砣置于B点时杠杆水平平衡,用刻度尺测量并记录此时O点到B点的距离l0;

②将a浸没在水中,不触碰容器底和侧壁,移动秤砣到某一位置,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__用刻度尺测量并记录此时O点到B点的距离l1__;

③将a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触碰容器底和侧壁,移动秤砣到某一位置,再次使杠杆水平平衡,测量此时O点到B点的距离为l2;

④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写出计算待测液体密度ρ液的表达式:

ρ液=__

ρ水__。

⑤为了使用方便,他把密度刻在杠杆上对应位置,所刻密度线__均匀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解析】

(1)支点在重心,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同时也方便杠杆调平,进而方便测量力臂。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1l1=F2l2,F1×6=(3×0.5N)×3,解得F1=0.75N。

【拓展】根据F1l1=F2l2可得Ga×OA=Gb×l0,又因为a物体在水中受浮力F浮a和重力Ga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