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9979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优秀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优秀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优秀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优秀教案

掷一掷

实验目的

1.通过讨论、猜想、实验、验证的实验过程,巩固可能性的有关知识,知道同时掷两颗骰子出现的点数之和以及可能性情况,初步积累数学实验的活动经验。

2.通过数学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同时掷两颗骰子的实验,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懂得看问题不绝对化,一切皆有可能。

4.在统计过程中渗透用数据说话的科学精神;在实验过程中享受数学实验带来的快乐,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索掷两颗骰子点数之和分别是2、3、4、5、6、7、8、9、10、11、12的可能性。

难点:

让学生在数学实验中获得数学经验,用可能的眼光看世界,学会用数据说话。

实验准备

数学实验报告,骰子,PPT,平板电脑

课前准备:

每两人为一组,每组有2颗骰子,一张数学实验报告、一台pad。

实验过程

一、直入主题,引出新课。

1.一颗骰子。

出示:

骰子动态图。

师:

同学们,见过它吗?

生:

骰子。

师:

任意掷一颗骰子,向上的面可能是几?

生:

1、2、3、4、5、6。

师:

1、2、3、4、5、6出现的可能性怎么样?

为什么?

生:

可能性相等。

总结:

骰子有六个面,每个面上的数字分别是1、2、3、4、5、6。

无论怎么掷,都只有一个面向上,所以出现1、2、3、4、5、6的可能性相等。

2.两颗骰子。

师:

如果同时掷两颗骰子,结果会怎样呢?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两颗骰子相遇时会出现什么结果?

(板书课题:

两颗骰子的相遇)

二、初步猜想,开展实验。

1.讨论1:

同时掷两颗骰子,掷出的点数之和可能是()。

师:

如果同时掷两颗骰子,把向上两个面的点数加起来,和可能是几呢?

生:

2、3、4、5、6、7、8、9、10、11、12……

(生回答出现1,两颗骰子叠在一起。

师说明,这是一个很少发生的事件,暂时不考虑。

2.讨论2:

同时掷两颗骰子,掷出的点数之和最小是(),最大是()。

师:

同时掷两颗骰子,掷出的点数之和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呢?

为什么?

生:

2(一颗骰子最小掷到1,两颗骰子最小掷到1+1=2);12(一颗骰子最大掷到6,两颗骰子最大掷到6+6=12)

师:

5有没有可能被掷到?

8呢?

2和12之间的数呢?

小结:

同时掷两颗骰子,掷出的点数之和最小是2,最大是12;掷出的点数之和可能是2、3、4、5、6、7、8、9、10、11、12这11种情况。

3.我猜想:

点数之和是()的可能性比较大。

师:

我们知道2、3、4、5、6、7、8、9、10、11、12这11个数都有可能出现,那这些数出现的可能性怎么样?

(找三到四人回答。

学生小组内讨论,填写猜想。

4.实验探究点数之和出现的可能性。

师:

我们学习数学大胆的猜想虽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敢于实践,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始骰子实验。

看看实验结果是否和我们的猜想一样?

(1)确定实验工具:

师:

需要什么实验工具?

生:

骰子。

师:

一颗够不够?

要几颗?

生:

两颗骰子。

(2)确定实验方法:

师:

实验方法是什么?

生:

掷骰子。

师:

只是掷,行不行?

生:

不行。

掷骰子,记录点数之和。

师:

掷一次,够不够?

生:

不够,要掷很多次。

师总结:

多次同时掷两颗骰子,记录出现次数。

(3)填写实验记录表:

点数之和

出现次数

(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出现次数

实验记录表第一行:

表示点数之和的出现情况。

点数之和从小到大填好2、3、4、5、6、7、8、9、10、11、12。

第二行:

表示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点数之和出现的次数。

第三行:

表示点数之和出现次数的汇总。

(4)实验建议:

①同时掷两颗骰子,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

限时8分钟。

②一人负责掷,一人负责记录。

③全班鸦雀无声,专心实验。

我建议:

掷的时候(拿起用手盖住的水杯),将水杯上下使劲晃动三次(师边说,边动手演示),然后看一下向上的点数之和是几,相应记录。

(5)开展实验。

(计时器8分钟准备)

(6)实验结束,填写出现次数汇总和实验结果。

部分同学汇报实验结果。

师:

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

(7)大数据汇总,分析交流。

师:

我们的实验结果太丰富、太多了。

看来,我们遇到了一个困难,通过不同的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

所以,准确地说,最终的实验结果只能说是“可能”出现这个最多,也“可能”出现那个最多,实验结果“不确定”。

通过每个小组8分钟的实验,全班都没有得出统一的结果,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

把全班点数之和的出现次数合计一下,出现2的次数一共是多少,出现3的次数一共是多少,……,出现12的次数一共是多少,合计起来看哪一个数出现的次数最多,哪一个数出现的次数最少,就能得出结果了。

结论:

当实验时间比较短、实验次数比较少的时候,偶然性就比较大。

生将数据输入平板,数据同步输出到师电脑中,师进行数据汇总,呈现数据汇总表和条形统计图。

五班同学投掷两颗骰子情况统计表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出现次数

师:

我们看看全班合计后得到的数据,能看出什么?

生1:

出现7的次数最多,出现2、12的次数最少。

生2:

出现6和8的次数一样/出现2和12的次数一样……

总结:

当实验的时间比较短、实验的次数比较少的时候,偶然性就比较大。

实验的次数较多的时候,实验的结果就更接近真实,我们就能看出一定的规律。

将全班的数据汇总,大数据量的统计,让实验的结果更加具有真实性、更有研究的价值。

三、验证猜想,经历数学化。

谈话:

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今天我们发现“眼见未必真实”“实验结果未必正确”,这是为什么呢?

咱们一起来思考,一起推理推理。

1.填写表格1。

(1)“2”的组成

师:

首先来看2。

怎样掷两颗骰子才能出现2呢?

生:

1+1。

师:

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生:

没有了。

小结:

要掷出2,两颗骰子只能都是1的那一面向上。

只有一种方法。

(2)“3”的组成

师:

再来看3,怎样才能让点数之和出现3呢?

生:

一颗骰子出现1,一颗骰子出现2。

(1+2)

师:

如果老师手里有一颗红骰子和一颗蓝骰子,现在红骰子出现1、蓝骰子出现2,点数之和是3;那有没有可能红骰子出现2,蓝骰子出现1呢?

点数之和也是3。

这两种情况是一种吗?

生:

不是。

师:

就用1+2和2+1的方式呈现。

(3)“4”的组成

师:

4呢?

(4=1+3=2+2=3+1)

(4)“8”的组成

师:

8呢?

生:

1+7、2+6……

师:

1+7对吗?

为什么?

(如学生没有出现1+7,师问:

为什么不是1+7?

生:

不对。

骰子上的点数只有1、2、3、4、5、6,不可能掷到7。

师:

所以8的组成只能是2+6、3+5、4+4、5+3、6+2。

(5)“9”的组成

生:

3+6、4+5、5+4、6+3。

师:

为什么不能是1+8?

2+7?

生:

骰子上没有7和8这两个点数。

(6)“10”“11”“12”的组成。

……

学生汇报,完善表格。

点数之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组合方式

1+1

1+2

2+1

1+3

2+2

3+1

1+4

2+3

3+2

4+1

1+5

2+4

3+3

4+2

5+1

1+6

2+5

3+4

4+3

5+2

6+1

2+6

3+5

4+4

5+3

6+2

3+6

4+5

5+4

6+3

4+6

5+5

6+4

5+6

6+5

6+6

组合数

1

2

3

4

5

6

5

4

3

2

1

2.验证猜想:

谈话:

同学们,回顾实验前的猜想,结合实验的结论,通过刚才的思考和推理,你发现了什么?

心中还有什么疑问?

现在我们发现:

为什么出现6、7、8的次数较多,出现2、12的次数较少了吗?

生:

因为7的组合方式最多,组合数最大,所以出现7的次数比较多;而2和12的组合方式最少,组合数最小,出现2和12的次数比较少。

师: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出现2的方法只有一种(1+1),出现3的方法有两种(1+2和2+1)……出现7的方法有六种(1+6=2+5=3+4=4+3=5+2=6+1)……出现12的方法只有一种(6+6)。

所以,出现7的次数最多,出现2、12的次数最少,出现6和8、5和9、4和10、3和11、2和12的次数相等。

3.呈现表格2。

师:

老师有一个想法,我们来看,第一行这边都是1+几,到这里变成了2+6,能不能把2+6挪个位置,让它变得更有序些?

生:

把2+6挪到下面一行,这样下面一行就都变成了2+几。

同理:

3+几,4+几,5+几,6+几。

点数之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组合方式

1+1

1+2

2+1

1+3

2+2

3+1

1+4

2+3

3+2

4+1

1+5

2+4

3+3

4+2

5+1

1+6

2+5

3+4

4+3

5+2

6+1

2+6

3+5

4+4

5+3

6+2

 

3+6

4+5

5+4

6+3

 

4+6

5+5

6+4

 

5+6

6+5

 

6+6

组合数

1

2

3

4

5

6

5

4

3

2

1

4.再次梳理表格,体现简洁和有序。

谈话:

同学们,从表格1到表格2,经历了实验到理论的探索历程,你们真了不起!

不过,还有更加简洁的呈现方式,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

(1)1和1、2、3、4、5、6

师:

看看这几个1有没有共同点呢?

(用红色圆圈圈出来)能不能把它们都看作是红色骰子掷出来的1,而这些1、2、3、4、5、6看作是蓝色骰子掷出来的呢?

可以。

如果用这样的表格呢?

这里的1表示红色骰子掷到的1,第一行的1、2、3、4、5、6表示蓝色骰子掷到的数。

中间的这些格子表示它们一一对应的和。

1+1、1+2、1+3、1+4、1+5、1+6。

1

2

3

4

5

6

1

1+1

1+2

1+3

1+4

1+5

1+6

师:

然后,1+1=2,1+2=3,1+3=4,1+4=5,1+5=6,1+6=7。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2)2和1、2、3、4、5、6

师:

同理,第二行是否也可以这样呢?

这个2表示红色骰子掷到的2,第一行的1、2、3、4、5、6表示蓝色骰子掷到的数。

中间的这些格子表示它们一一对应的和。

1

2

3

4

5

6

2

3

4

5

6

7

8

(3)1、2和1、2、3、4、5、6

师:

老师觉得这两张表格还有些繁琐,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生:

这两张表格第一行是一样的,可以做一下汇总。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2

3

4

5

6

7

8

(4)3、4、5、6和1、2、3、4、5、6

师:

这里蓝色骰子能掷到1、2、3、4、5、6,红色骰子只能掷到1和2,可能吗?

红色骰子还可能掷到?

生:

3。

(同步ppt出现)

师:

结果是?

生:

4、5、6、7、8、9。

师:

同样的道理,红色骰子还可能掷到4、5、6。

把这些点数都加进来,就可以形成这样一张表格:

最上面一行表示的是蓝色骰子的点数,最左边一列表示的是红色骰子的点数,中间的各个数据表示掷得的两个骰子之和。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2

3

4

5

6

7

8

3

4

5

6

7

8

9

4

5

6

7

8

9

10

5

6

7

8

9

10

11

6

7

8

9

10

11

12

师:

这个表格比刚才那张简单多了吧?

生:

是的。

师:

如果把红色骰子和蓝色骰子掷到的点数隐去,那点数之和是不是更清楚了?

生:

是的。

师:

如果给相同的数字标上相同的颜色呢?

生:

更清楚了。

师:

点数之和出现什么的可能性最大?

出现什么的可能性最小?

出现什么和什么的可能性相等呢?

四、总结反思,出乎意料。

1.总结反思。

(1)撰写反思

同学们,咱们从实验前的猜想开始,经历了实验、数据汇总,并进行反复思考,现在心中有什么想法?

有什么心得体会和感想感触?

拿起你的神奇笔,写出你的总结或反思吧。

(PPT播放轻音乐)

(2)同伴分享

分享是最高阶的学习!

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们的学习、思考的成果吧!

2.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数学课堂也可以是这样的:

讨论、猜想、实验、结论、反思,数学学习也可以是这样的:

“实践出真理”也会有片面性,“理论来提升”是理想化的世界。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发现“一切皆有可能”的数学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