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9878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docx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docx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十二所

附件二:

《教育学基础》课程标准编写指南

适用专业

语文、英语、音乐

修读学期

第4学期

制订时间

2015

课程代码

课程学时

48

课程学分

3

课程类型

B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类别

专业

对应职业或容

教师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

合作者

审核人

注:

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

A类(纯理论课)/B类(理论+实践)/C类(纯实践课)

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

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

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含职业拓展课)

4.合作者:

须是行业企业人员

一、课程定位

《教育学基础》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是语文教育,英语教育,音乐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它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这两个基本问题为主线,介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念,帮助学习者观察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发展教育思维,提高教育素养。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并在头脑中构建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和能力。

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厚的情感体验。

二、课程设计思路

教育学要求基础性与时代性结合,即以专科为学历定位,准确阐释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尽可能反映教育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适切性与发展性统一,即考虑学习者的特点,使课程容的难易程度和知识容量的多少既能适合专科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知识程度,同时又能够激励学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突破难点,从而促进学习者身心的良好发展;理论性与实践性协调,即本门课程既是教育对象对教育学理论的系统学习和提高,同时所学的理论又应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即效作用,可帮助学习者把这些理论应用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实践中,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水平。

三、课程学习目标

1.专业能力: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评价观和教育改革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及未来从事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规指导。

2.方法能力:

培养他们学习教育科学,主动参与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的获得,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提升个人的理论素养能力;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让学生获得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有效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社会能力:

提高他们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理论及从事教育管理的能力;增强他们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加强教师师德和业务修养的自觉性;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五、课程整体设计

序号

学习单元名称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名称

学时分配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认识,教育的历史发展,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4

第二章

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的概述,教育的个体和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的实现

6

第三章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立

4

第四章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2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教师,学生,师生关系

6

第六章

课程

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组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5

第七章

课堂教学

教学与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设计,课题教学策略

5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学校教育与学生学校生活,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4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班级组织,班级管理容,班主任工作

5

第十章

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概述,学生学业评价,学生品德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

第十一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

教师即研究者,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3

第十二章

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回顾,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2

课程学习总学时

48

六、课程学习单元容与要求

学习单元名称:

绪论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

1.目标:

认识和理解什么是教育;

讨论教育的历史发展,对教育史有个总体和概略性的认识;讨论教育学产生和发展,概述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的基本状况;讨论当代教育学的价值所在。

2.具体任务:

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的异同;理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要素在当代的变化;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区别;识记20世纪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理解他们的主要学术观点,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独到的评论;把握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理解教育理论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育改革中的价值。

3.活动设计:

载体或活动

ppt

本学习单元学习方法建议

预习、查阅资料

本学习单元学习重点与难点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

3.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教育的特征。

4.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及价值

本学习单元组织实施建议

教师讲授为主,案例讲解

本学习单元学习场地与设施建议

班级授课,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主,问答交流,准备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准备

阅读教育和教育学发展的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素材准备

教育学相关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习考核与评价

练习与研讨绪论部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

学习单元设计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必须掌握的知识容

学时

绪论

1.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的异同。

2.理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要素在当代的变化。

3.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区别。

4.识记20世纪五种主要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理解他们的主要学术观点,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独到的评论。

5.把握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6.理解教育理论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育改革中的价值。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三要素及关系

3.区别农业、工业、信息社会

4.识记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观点、贡献

4

主题学习单元2名称

……

本学习单元学时小计

4

学习单元名称:

教育功能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

1.目标:

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识别不同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

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说明教育对人和社会的发展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的表现,并分析负向功能出现的原因;

了解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过程;

运用教育功能形成和释放的原理,尝试提出提高教育正向功能,减少教育负向功能的条件和策略。

2.具体任务:

教育功能的含义和类型;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功能;教育功能的释放和实现。

3.活动设计:

载体或活动

ppt

本学习单元学习方法建议

预习、查阅资料

本学习单元学习重点与难点

1.教育对社会、个人的正向功能。

2.教育功能类型。

3.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4.教育对社会、个人的负向功能。

5.避免教育负向功能的措施。

6.教育学的发展趋势及价值

7.教育功能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8.教育的个体功能。

9教育功能的实现。

本学习单元组织实施建议

教师讲授为主,案例讲解

本学习单元学习场地与设施建议

班级授课,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主,问答交流,准备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准备

阅读教育和教育学发展的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素材准备

教育学相关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习考核与评价

练习与研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

学习单元设计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必须掌握的知识容

学时

教育功能的概述

掌握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的类型和教育功能观;

1.教育功能的含义

2教育功能的类型

1

教育的个体功能

了解教育对人的正、负向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2

教育的社会功能

了解教育对社会的正、负向功能;

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4.教育促进政治化的功能

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

6.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2

教育功能的实现

掌握教育功能,运用教育功能理解一些实际问题。

1.教育功能的形成

2.教育功能的释放

1

本学习单元学时小计

6

学习单元名称:

教育目的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

1.目标:

表述教育目的含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教育目的的功能;

理解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及应注意的问题;

明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掌握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容和精神实质;

明确教育目的确立的基本依据,了解实现教育目的策略;

全面发展教育容。

2.具体任务: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我国的教育目的

3.活动设计:

载体或活动

ppt

本学习单元学习方法建议

预习、查阅资料

本学习单元学习重点与难点

教育目的概念及教育目的的功;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与注意的问题;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容与精神实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本学习单元组织实施建议

教师讲授,讨论为主

本学习单元学习场地与设施建议

班级授课,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主,问答交流,准备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准备

阅读教育和教育学发展的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素材准备

教育学相关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习考核与评价

练习与研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

学习单元设计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必须掌握的知识容

学时

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1.表述教育目的含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教育目的的功能;

1.教育目的及其质的规定性

2.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3.教育目的功能

1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1.理解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及应注意的问题;2.明确教育目的确立的基本依据,了解实现教育目的策略;

1.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2.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及其关系

1

我国的教育目的

1.明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掌握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容和精神实质;

3.全面发展教育容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容和精神实质;

2.全面发展教育容

2

本学习单元学时小计

4

学习单元名称:

教育制度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

1.目标:

掌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等的概念;

理解学制的产生和发展,现代教育制度的类型及学制的变革;

教育制度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现教育目的策略;

2.具体任务: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类型;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3.活动设计:

小组抢答竞赛,制作试卷

载体或活动

ppt

本学习单元学习方法建议

预习、查阅资料

本学习单元学习重点与难点

掌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等的概念,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本学习单元组织实施建议

以学生制卷、小组竞赛为主

本学习单元学习场地与设施建议

班级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准备

查阅教育制度的相关考试试题资料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素材准备

试题资料

本学习单元学习考核与评价

小组竞赛,第一名团体计入平时成绩中

学习单元设计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必须掌握的知识容

学时

教育制度

1、掌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等的概念;

2、理解学制的产生和发展,现代教育制度的类型及学制的变革;

3、教育制度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趋势。

1.掌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等的概念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变革

2

本学习单元学时小计

2

学习单元名称:

教师与学生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

1.目标:

懂得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教师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基本素养;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涵、过程与途径;

学生观的发展,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师生的主客体关系;

理解教师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特点;

学会解决师生的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具体任务:

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职业角色与形象;学生的本质特点、地位、发展;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类型,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

3.活动设计:

载体或活动

ppt

本学习单元学习方法建议

预习、查阅资料

本学习单元学习重点与难点

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师专业化发展,师生关系中的矛盾冲突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本学习单元组织实施建议

教师讲授,讨论为主

本学习单元学习场地与设施建议

班级授课,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主,问答交流,准备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准备

阅读教育和教育学发展的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素材准备

教育学相关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习考核与评价

练习与研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

学习单元设计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必须掌握的知识容

学时

教师

1.懂得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教师在社会发展和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的基本素养;

2.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涵、过程与途径;

1.教师劳动的特点

2.教师的基本素养

3.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涵、过程与途径;

2

学生

1.掌握学生的本质特征,地位,学生发展的特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师生的主客体关系;

1.学生的本质特点

2.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3.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师生关系

学会解决师生的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2

本学习单元学时小计

6

学习单元名称:

课程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

2.目标:

掌握当代基本课程理论;理解并掌握课程、课程目标、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隐性课程、校本课程、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等概念及基本模式;形成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意识,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并解决课程实际问题;掌握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具体任务:

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的组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3.活动设计:

载体或活动

ppt

本学习单元学习方法建议

预习、查阅资料

本学习单元学习重点与难点

课程、课程意识、课程编制(课程目标,课程容,课程类型,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现代教师必备的课程意识,课程目标与容的确定、选择与组织,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与教材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本学习单元组织实施建议

以讲授法、讨论法为主,案例讲解

本学习单元学习场地与设施建议

班级授课,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主,问答交流,准备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准备

阅读教育和教育学发展的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素材准备

教育学相关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习考核与评价

练习与研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

学习单元设计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必须掌握的知识容

学时

课程与课程理论

1.掌握当代基本课程理论

2.掌握课程流派的含义及基本模式

1.课程的含义

2课程理论流派的含义及基本模式

1

课程的组织

1.理解并掌握课程、课程目标、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隐性课程、校本课程、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等概念及基本模式;

1.课程目标的特征

2.课程标准的含义

3.校本教材的实施

2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形成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意识,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并解决课程实际问题;

2.掌握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现代教师必备的课程意识

2.课程目标与容的确定、选择与组织,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课程与教材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2

本学习单元学时小计

5

学习单元名称:

课堂教学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

1.目标:

掌握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

掌握教学新观念;明确教学的地位和任务,了解教学过程要素的几种不同观点,理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的主,掌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掌握教学原则,掌握教学过程中学习过程的阶段和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解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依据和基本模式,并能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4、掌握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区别。

2.具体任务:

教学与教学理论;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策略

3.活动设计:

载体或活动

ppt

本学习单元学习方法建议

预习、查阅资料

本学习单元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容教学及教学论的概念,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模式。

本学习单元组织实施建议

讲授、讨论为主,案例讲解

本学习单元学习场地与设施建议

班级授课,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主,问答交流,准备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准备

阅读教育和教育学发展的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素材准备

教育学相关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习考核与评价

练习与研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

学习单元设计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必须掌握的知识容

学时

教学与教学理论

1.掌握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智育、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

2.了解教学产生与发展的线索。

3.理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的主,并结合实际教学加以评价。

1.教学的含义

2现代主要的教学理论流派。

1

课堂教学设计

理解课堂教学设计的特征、依据和基本模式,并能够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5.明确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区别,并能举例说明讲述策略、指导策略的具体运用。

1.教学设计的特征、依据和基本模式

2.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

3.教学目标设计的含义,步骤、容

2

课堂教学策略

明确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区别,并能举例说明讲述策略、指导策略的具体运用。

1.教学策略的定义、特征

2.不同类型知识的教学策略。

3.主要的课堂教学策略及其运用。

2

本学习单元学时小计

4

学习单元名称: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

1.目标:

理解生活、生活世界及学生生活概念。

比较分析学生家庭生活、同辈群体生活、社会文化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异同。

区分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行为的类别,并能进行归因分析。

掌握失行为的各种理论解释,并能具体加以应用。

认识“重要他人”的概念,据此分析中小学生的学校生活状态以及所接受的影响。

从提高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角度分析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状态。

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深刻理解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然性。

2.具体任务:

教育功能的含义和类型;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功能;教育功能的释放和实现。

2.具体任务:

学生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学校生活与学生生活;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3.活动设计:

载体或活动

ppt

本学习单元学习方法建议

预习、查阅资料

本学习单元学习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生失行为的表现、归因分析及其理论解释;教学难点是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以学校教育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人文精神。

本学习单元组织实施建议

教师讲授为主,案例讲解

本学习单元学习场地与设施建议

班级授课,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主,问答交流,准备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准备

阅读教育和教育学发展的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素材准备

教育学相关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习考核与评价

练习与研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

学习单元设计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必须掌握的知识容

学时

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

1.比较分析学生家庭生活、同辈群体生活、社会文化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异同;

2.区分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行为的类别,并能进行归因分析;

3.掌握失行为的各种理论解释,并能具体加以应用;

1.学生失行为的表现、归因分析及其理论解释

1

学校生活与学生生活

认识“重要他人”的概念,据此分析中小学生的学校生活状态以及所接受的影响;

1.重要他人概念

2.学习压力

2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从提高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角度分析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状态;

从建构培育丰富人性的学校生活角度,反思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以学校教育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人文精神。

1

本学习单元学时小计

4

学习单元名称: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

3.目标:

明确班级组织的概念和基本结构;理解班级组织的基本属性及特点,分析班级组织的功能;了解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和活动管理的容;分析评价班主任在班级组织中的角色作用;领会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具体要求;了解班主任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和方法。

2.具体任务:

班级组织;班级管理的容,班主任工作

3.活动设计:

载体或活动

ppt

本学习单元学习方法建议

预习、查阅资料

本学习单元学习重点与难点

班级管理的主要容、班主任在班级组织中的角色作用;教学难点是班级组织的概念及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本学习单元组织实施建议

教师讲授、讨论为主,案例讲解

本学习单元学习场地与设施建议

班级授课,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主,问答交流,准备丰富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准备

阅读教育和教育学发展的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生学习素材准备

教育学相关书籍

本学习单元学习考核与评价

练习与研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答问计入平时成绩

学习单元设计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必须掌握的知识容

学时

班级组织

1.明确班级组织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2.理解班级组织的基本属性及特点,分析班级组织的功能;

1.班级组织概念

2.班级组织的结构

1

班级管理的容

1.了解班级组织建设、制度管理、教学管理和活动管理的容;

2.分析评价班主任在班级组织中的角色作用;

1.班级管理的主要容

2.班主任在班级组织中的角色作用

2

班主任工作

1.领会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具体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