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训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整理版重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98448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密训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整理版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密训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整理版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密训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整理版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密训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整理版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密训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整理版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密训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整理版重点.docx

《密训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整理版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训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整理版重点.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密训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整理版重点.docx

密训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整理版重点

密训技术实务

消防基础知识

闪点的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闪点的意义: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自燃点:

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气体燃烧方式:

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扩散燃烧的特点:

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氧化剂气体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

液体燃烧:

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

如原油、重油、沥青油等发生燃烧时,有可能产生沸溢现象和喷溅现象。

液体燃烧的两种方式:

(一)沸溢

(二)喷溅

固体燃烧的5种形式:

(一)蒸发燃烧

(二)表面燃烧(三)分解燃烧(四)熏烟燃烧(阴燃)(五)动力燃烧(爆炸)

燃烧产物的概念: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一)高聚物的燃烧产物

(二)木材和煤的燃烧产物(三)金属的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的危害性:

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75%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烧产生的两种主要燃烧产物。

其中,二氧化碳无毒。

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

A.类火灾:

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

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

气体火灾。

D.类火灾:

金属火灾。

E.类火灾:

带电火灾。

F.类火灾:

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

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火灾: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注:

“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火灾的危害:

(一)危害生命安全

(二)造成经济损失(三)破坏文明成果(四)影响社会稳定(五)破坏生态环境

电气火灾:

在我国火灾中居于首位,占火灾总数的32.2%。

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一)初期增长阶段:

(二)充分发展阶段:

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三)衰减阶段:

一般认为火灾的衰减阶段是从室内平均温度降到其峰值的80%时算起。

窒息灭火:

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

当空气中水蒸汽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

化学抑制:

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

炸药爆炸:

不需要外界提供氧就能爆炸,但炸药爆炸需要外界点火源引起。

按爆炸原理,气体爆炸包括混合气体爆炸、气体单分解爆炸两种。

可燃粉尘爆炸具备三个条件:

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爆炸极限:

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浓度称爆炸上限,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称爆炸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间隔称爆炸范围。

爆炸极限还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1)火源能量的影响

(2)初始压力的影响。

(3)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

(4)惰性气体的影响。

可燃粉尘的爆炸:

通常只应用粉尘的爆炸下限。

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

1.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2.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

3.若处于或接近爆炸极限范围进行生产时,应充惰性气体稀释和保护。

易燃气体的分级:

爆炸下限<10%的气体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为乙类火险物质。

易燃易爆气体特点:

价键不饱和的易燃气体比相对应价键饱和的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

液化石油气喷出时,产生的静电电压可达9000V,其放电火花足以引起燃烧。

易燃气体的腐蚀性:

主要是指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性。

易燃液体的分类:

实际应用中,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闪点≥28℃且<60℃的液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闪点≥60℃的液体归为丙类火险物质。

易燃液体的受热膨胀性:

夏季盛装易燃液体的桶,常出现鼓桶现象以及玻璃容器发生爆裂,就是由于受热膨胀所致。

易燃固体的分类:

燃点低于300℃的为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

1.燃点低、易点燃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易于自燃物质的分类:

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两类。

易于自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

(1)遇空气自燃性。

(2)遇湿易燃火灾危险性。

(3)积热自燃性。

第二篇建筑防火

建筑主动防火措施:

主要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

建筑火灾的危害:

高层、多层、单层以及地下等建筑火灾次数占火灾总数的70%以上。

建筑防火的总平面布置:

1.合理划分生产区、储存区(包括露天存储区)、生产辅助设施区、行政办公和生活福利区等2.考虑扑救火灾时所必需的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和消防扑救面。

建筑结构防火: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研究建筑防火措施、规定不同用途建筑物需采取相应防火措施的基本依据。

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

在进行建筑防火设计时,应根据爆炸规律与爆炸效应,对有爆炸可能的建筑提出相应的防止爆炸危险区域、合理设计防爆结构和泄爆面积、准确选用防爆设备。

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闪点。

液体的爆炸温度极限、受热蒸发性、流动扩散性和带电性也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的标志。

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参数。

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

注意: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生产类别

火灾危险性特征(生产时使用或产生的物质特征)

1.闪点<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1.闪点≥28℃至<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

1.闪点≥60℃的液体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燃烧性能等级

名称

A

不燃材料(制品)

B1

难燃材料(制品)

B2

可燃材料(制品)

B3

易燃材料(制品)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构件的燃烧性能,二是构件的耐火极限。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

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础,再根据其他构件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以及耐火性能可能的目标值调整后制定的。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其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采用不燃材料的吊顶,其耐火极限不限。

建筑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建筑总平面布局合理进行功能区域划分:

同一企业内,若有不同火灾危险的生产建筑,则应尽量将火灾危险性相同的或相近的建筑集中布置。

防火间距考虑的主要因素:

火灾时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热辐射强度

防火间距的确定原则:

主要是根据当前消防扑救力量,结合火灾实例和消防灭火的实际经验确定的。

1.将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定为6m。

2.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厂房的防火间距:

1.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宜小于30m。

2.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

3.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仓库的防火间距:

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1.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2.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3.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屋顶无天窗且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锅炉房的布置:

1.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当常(负)压燃气锅炉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

燃油锅炉应采用丙类液体作燃料。

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75的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2.锅炉房、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槛墙。

3.锅炉房、变压器室与其它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隔开。

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

4.当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³,且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锅炉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

柴油发电机房布置:

1.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及地下一、二层,不应布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柴油发电机应采用丙类柴油作燃料。

2.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消防控制室布置:

1.单独建造的消防控制室,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2.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物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

消防设备用房布置:

独立建造的消防水泵房,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水泵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的楼层。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布置:

1.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

2.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

3.一个厅、室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小于50㎡,可设置一个出口。

4.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防烟、排烟设施等。

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

防火门分类:

(1)按耐火极限:

防火门分为甲、乙、丙三级,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1.50h,1.00h,和0.50h,对应的分别应用于防火墙、疏散楼梯门和竖井检查门。

甲级→1.50h→防火墙

乙级→1.00h→疏散楼梯门

丙级→0.50h→竖井检查门

防烟分区面积划分:

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

防烟分区不宜大于2000㎡,长边不应大于60m。

当室内高度超过6m,且具有对流条件时,长边不应大于75m。

安全疏散

安全疏散基本参数:

包括人员密度计算、疏散宽度指标、疏散距离指标等

人员密度计算:

(一)办公建筑:

可按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4㎡,设计绘图室每人使用面积6㎡,研究工作室每人使用面积5㎡计算;有会议桌的不应小于1.80㎡,无会议桌的不应小于0.80㎡。

(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1.0人/㎡计算

(一)百人宽度指标

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

式中:

N——疏散人数(即100人);

t——允许疏散时间,min;

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地面为43人/min;阶梯地面为37人/min);

b——单股人流宽度,0.55~0.60m。

厂房疏散宽度:

厂房内疏散出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4m;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

电影院、礼堂、剧场疏散宽度:

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百人不小于0.6m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

其他民用建筑的疏散宽度:

1.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确定。

2.办公建筑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2.10m。

疏散距离指标:

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二是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

厂房、仓库安全疏散距离:

丁、戊类生产,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时,其疏散距离可以不受限制。

安全出口:

(一)疏散楼梯

1.平面布置:

(1)疏散楼梯宜设置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

(2)疏散楼梯宜靠近电梯设置。

(3)疏散楼梯宜靠外墙设置。

2.竖向布置

(1)疏散楼梯应保持上、下畅通。

(2)应避免不同的人流路线相互交叉。

疏散门设置满足要求:

1.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2.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3.当门开启时,门扇不应影响人员的紧急疏散。

安全出口设置基本要求:

每座建筑或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每个防火分区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每个房间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厂房、仓库安全出口设置要求:

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疏散出口设置基本要求:

1.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并应符合双向疏散的要求。

2.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对于一些人员密集场所人数众多,如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其疏散出口数目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两个。

为保证安全疏散,应控制通过每个安全出口的人数:

即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

1.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2.高层建筑的裙房;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其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

避难层的设置数量:

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大于50m。

避难间的设置:

建筑高度大于24m的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各楼层设置避难间。

应急照明设置要求:

①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

②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lx;

③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

建筑电气防火

阻燃电缆的性能评定指标:

氧指数和发烟性

照明灯具的设置要求:

1.照明电压一般采用220V;携带式照明灯具(俗称行灯)的供电电压不应超过36V;如在金属容器内及特别潮湿场所内作业,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36V以下照明供电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2.36V以下和220V以上的电源插座应有明显区别.

3.每一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25个;连接建筑组合灯具时,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光源数不宜过超过60个;连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应超过30A。

4.插座不宜和照明灯接在同一分支回路。

5.明装吸顶灯具采用木制底台时,应在灯具与底台中间铺垫石板或石棉布。

正确安装电动机:

电动机应安装在不燃材料制成的机座上,电动机机座的基础与建筑物或其他设备之间应留出距离不小于1m的通道。

电动机启动符合规范要求:

电动机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要求,380V及以下电动机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0.5MΩ,6KV高压绝缘电阻应不小于6MΩ。

电动机不允许频繁启动,冷态下启动次数不应超过5次,热态下启动次数不应超过2次。

建筑防爆

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

应按释放源级别和通风条件确定

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

(一)总平面布局

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库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

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

2.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库房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如甲类厂房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甲类库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民用建筑和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按其储存物品性质不同为25m~40m。

3.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好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0°。

变、配电所布置:

1.不应将变电所、配电所设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造。

2.对乙类厂房的配电所,允许在配电所的防火墙上设置不燃烧体的密封固定甲级窗。

有爆炸危险的部位的布置:

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部位,宜设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的泄压设施或多层厂房顶层靠外墙的泄压设施附近。

2.要求甲、乙类生产部位靠外墙设置。

3.多层厂房中某一部分或某一层为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时,将其设置在最上一层靠外墙的部位。

建筑设备防火防爆

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

不应超过82.5℃(相当于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

采暖设备的防火防爆措施:

当管道温度大于100℃时,距离不小于10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热;当温度小于等于100℃时,距离不小于50mm。

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防爆原则:

1.甲、乙类生产厂房中排出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

2.甲、乙类生产厂房用的送风和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且其排风设备也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一起。

3.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车间隔墙等防火分隔物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道上应设置防火阀:

1.送、回风总管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

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房间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及楼板处的送、回风管道。

3.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

4.在穿越变形缝的两侧风管上各设一个防火阀

柴油发电机房的火灾危险性:

1.固体表面火灾。

2.电气火灾。

3.非水溶性可燃液体(柴油)火灾。

柴油发电机房的防火防爆措施:

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柴油发电机,其进入建筑物内的燃料供给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

(2)储油间的油箱应密闭且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应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

油箱的下部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

(3)燃油供给管道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4)供锅炉及柴油发电机使用的丙类液体燃料储罐,其布置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锅炉房防火防爆措施:

1.燃煤锅炉房与煤堆场之间应保持6m~8m的防火间距。

2.锅炉房宜独立建造。

当确有困难时可贴邻民用建筑布置,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

燃油或燃气锅炉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建筑装修、保温材料防火

常用装修材料等级规定:

将安装在钢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1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

地下民用建筑装修防火:

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门厅,其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

而对于那些人员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大的地下商场、地下展览厅的售货柜台、固定货架、展览台等也规定采用A级装修材料。

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

宜为A级,不宜用B2级。

灭火救援设施

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

1.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2.规模较大的封闭式商业街、购物中心、游乐场等,进入院内的消防车道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院内道路宽度不应小于6m。

合理确定消防登高面: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30m。

消防救援场地的设置要求

(一)最小操作场地面积:

最小操作场地长度和宽度不宜小于15m×10m。

且场地的坡度不宜大于3%。

灭火救援窗的设置要求:

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不应小于1m和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3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

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识别的明显标志。

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

(重点)

1.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仓库),每个防火分区内宜设置1台消防电梯。

2.消防电梯应具有防火、防烟、防水功能。

3.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或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

设置在仓库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可不设置前室。

消防电梯前室应符合以下要求:

(1)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并应在首层直通室外或经过长度不大于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2)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

(3)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

4.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5.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应小于2m³,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

且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

6.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一般不应小于800kg,且轿厢尺寸不宜小于1.5m×2m。

行驶速度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大于60s。

直升机停机坪的设置范围:

建筑高度大于l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大于2000㎡的公共建筑

直升机停机坪的设置要求:

起降区的标志。

停机坪起降区常用符号“H”表示(如图2-11-7所示),符号所用色彩为白色,需与周围地区取得较好对比时亦可采用黄色,在浅色地面上时可加上黑色边框,使之更为醒目。

设置待救区与出口:

待救区应设置不少于2个通向停机坪的出口,每个出口的宽度不宜小于0.90m

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

按设置区域分,消火栓系统分为城市消火栓给水系统和建筑物消火栓给水系统。

设置备用泵:

消防水泵和消防转输泵的设置均应设置备用泵。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按“用一备一”或“用两备一”的比例设置备用泵。

消防水泵管路的布置要求:

(1)水泵宜采用自灌式吸水。

(2)每台消防泵应设独立的吸水管。

(3)当消防主泵为两台和两台以上时,消防备用泵可与消防主泵共用一条吸水管。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