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现场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398137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6 大小:4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现场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现场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现场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现场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现场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现场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docx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现场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现场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现场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docx

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现场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

现场质量巡视检查主要内容

表E.1路基工程

分部工程

巡视检查主要内容

 

土方路基

 

场地清理与填前碾压

(1)地面树根,拆迁建筑物后的残渣或遗留的不适宜材料,施工单位是否彻底清理出场。

(2)检查沿线是否有隐蔽的水井,坟坑或洞穴等,若有是否分层回填夯实。

(3)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都与1:

5时,是否按设计和施工要求挖台阶。

(4)当地下水位较高时,是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或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5)地表清理完成后是否大致平整,当路基基面填前碾压后补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时,是否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处理。

 

填土路堤

(1)路堤填筑是否在建立工程师对清理与掘除验收和填前碾压验收合格后的路基基面上开始进行。

(2)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是否先填路段应按1:

1坡度分层留台阶,如能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3)填筑材料:

填筑材料性质,粒径是否满足要求等。

(4)分层碾压厚度:

检查分层填筑方式是否正确,压实机具,每层填筑碾压厚度是否符合要求等。

(5)含水率:

检查碾压时路基是否出现弹簧现象,路基顶面材料是否松散或扬尘等。

(6)表面平整:

检查路基表面是否坑洼不平。

(7)路拱:

路拱横坡方向,大小是否合适

(8)临时排水设施:

检查路基边坡是否冲刷严重,路基顶面或附近是否有积水,有无有临时排水设施等、

(9)工程施工过程中,是否督促检查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对路基填筑材料每5000m³进行击实试验,颗粒分析试验,液限塑限联合试验,含水率试验,密度试验等标准试验1次,并在土质变化时进行标准试验

 

土方挖方路基

(1)土方开挖是否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挖底开挖。

(2)开挖工程中,是否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时边坡线前,是否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应保证耍泼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图层不受到扰动。

(3)排水:

作业面是否积水,有无临时排水设施。

(4)边沟与截水沟是否从下游向上游开挖,截水沟通过地面坑凹处时,是否将坑凹填平夯实。

 

石方路基

 

填石路基

(1)路基填筑是否在建立工程师对清楚与掘除验收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路基路面上开始进行。

(2)填料规格:

检查填料粒径,大小是否合适等。

(3)填筑厚度:

检查压实机具,压实遍数,每层填筑碾压厚度是否符合要求等。

(4)填筑密实:

检查石块之间是否有间隙,边坡上是否有松石,机具压实后是否有轨迹等。

(5)填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膨胀岩石,易溶性岩石不宜直接用于路堤填筑,强风化石料,崩解行岩石和盐化岩石不得直接用于路堤填筑。

②路堤填料粒径应不大于5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宜为15~20,路床地面以下400mm范围内,填料粒径应小雨150mm

③路床填料粒径应小于100mm

(6)岩性相差较大的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

(7)中硬,硬质石料填筑路堤,应进行边坡码砌,码砌边坡的石料强度,尺寸及码砌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边坡码砌与路堤填筑宜基本同步进行

 

石方

路基

 

石方挖方

路基

(1)是否根据岩石列别,风化程度,岩层产状,岩体断裂构造,施工环境等,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

(2)爆破作业是否符合规定,施工工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3)近边坡部分是否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

(4)深挖路基施工是否主机开挖,逐级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

(5)排水:

作业面是否积水,有无临时排水设施。

(6)边坡是否从开挖面往下分段整修,清除危石及松动十块。

 

排水

工程

土沟

(1)土沟边坡是否平整,稳定

(2)断面尺寸,边坡坡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沟底是否平顺整齐,沟底纵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排水是否畅通

 

浆砌

水沟

(1)水泥,砂,片(块)石,混凝土预制块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排水沟放羊后的线性是否流畅。

(3)砂浆配合比是否准确,拌和是否均匀,断面尺寸,垫层厚度,浆砌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砌缝内砂浆是否均匀饱满,勾缝是否密实。

(5)基础中的缩缝是否与墙身缩缝对齐,缩缝是否做防水处理

(6)砌体内侧及沟底是否平顺,排水畅通

 

盲沟,渗沟

(1)水泥,砂,石料,混凝土预制板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基槽的外观尺寸,平面位置,底部高程及纵坡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极低强度,纵坡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浆砌片石侧墙垂直度,写坡度,纵向顺直度是否满足要求,砂浆配合比是否准确,拌和是否均匀,起风内砂浆是否均匀,勾缝是否密实。

(5)渗水材料级配,含泥量是否符合要求,填筑是否密实,不同渗水材料填筑层次是否符合要求;使用的土工合成材料师傅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其他路基排水设施

截水沟,跌水,急流槽,水簸箕等排水设施参照浆砌水沟,渗井,暗沟等排水设施参照盲沟,渗沟。

 

涵洞,通道

 

圆管涵,倒虹吸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添加剂等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是否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基础,竖井模板,支架按桥梁工程中的“模板,支架”。

(5)基础,竖井混凝土浇筑按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模板”。

(6)管节接缝宽度,填塞材料及防水处理是否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

(7)墙背填料及回填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8)倒虹吸是否进行密水试验。

拱涵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添加剂等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模板、支架按桥梁工程中的“模板、支架”。

(4)钢筋制作与安装按桥梁工程中“钢筋制作与安装”。

(5)混凝土浇筑按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拱圈混凝土浇筑是否堆成浇筑,拱圈砌筑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6)防水层,沉降缝及填塞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拆架、回填土时,拱圈是否达到设计强度。

(8)墙背填料及回填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涵洞,

通道

 

盖板涵、

箱涵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等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是否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预制盖板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模板、支架按桥梁工程中的“模板、支架”。

(4)钢筋制作与安装按桥梁工程中的“钢筋制作与安装”。

(5)混凝土浇筑按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

(6)防水层、沉降缝及填塞材料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7)拆架、回填土时,箱涵是否达到设计强度。

(8)墙背填料及回填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砌筑防护工程、挡土墙

 

石砌挡土墙、护坡、锥坡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添加剂等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是否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砂体砂浆配合比是否准确,拌和是否均匀。

(4)砂浆嵌填是否饱满、密实、有无空洞、勾缝是否牢固、有无脱落,砌体是否错缝,是否采用坐浆砌筑,是否相互咬紧。

(5)断面尺寸,泄水孔应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6)墙背填料及回填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混凝土挡土墙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添加料等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是否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2)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3)模板、支架按桥梁工程中“模板、支架”。

(4)混凝土浇筑按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

(5)沉降缝、泄水孔应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设置

(6)墙背填料及回填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加筋挡墙

(1)填料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预制构件、筋带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每层筋带长度,根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拉筋与面板、锚定板连接是否牢固,拉筋是否理顺、放平、拉直。

(3)每层压实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墙面是否平整、平顺、美观,板缝是否均匀。

 

坡锚固,

喷锚防护

(1)边坡是否将松散的浮石和岩渣清楚,是否用浆砌片石填补边坡空洞,是否对坡面缝隙进行封闭处理。

(2)整修后的边坡是否平整密实,是否有溜滑体,蠕变体和松动体

(3)钢筋制作与安装按桥梁工程中“钢筋制作与安装”

(4)模板,支架按桥梁工程中的“模板、支架”

(5)混凝土浇筑按桥梁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

(6)预应力锚索、锚杆及其长度和间距是否按设计和施工要求

(7)锚孔内粉尘、石渣是否清理干净

(8)锚杆,锚索插入锚孔后是否居中固定,未插入岩层部分是否按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防锈处理

(9)锚杆,锚索插入锚孔后是否及时灌浆,灌浆孔插入空地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灌浆是否密实,饱满

(10)锚索张拉设备是否配套标定,张拉设备的张拉,拉荷是否平稳,准确,张拉力与引伸量控制是否匹配

(11)锚索缝孔灌浆后,锚头是否做防锈处理,是否按设计要求及时封闭

坡锚固,

喷锚防护

(12)喷射混凝土是否每一层自上而下,第二次喷射作业前是否清楚结合面浮浆和松散碎屑,沿长度方向是否按设计和施工要求设施伸缩缝,面层表面是否抹平、压实整修。

喷射混凝土其他检查内容按隧道工程中“初期支护”相关内容

(13)公共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砌筑防护工程,挡土墙

 

抗滑桩

(1)桩基开挖过程中是否随时核对滑动面情况,是否及时进行岩性资料编录,滑坡变形、移动检测情况。

(2)桩基开挖过程中通风,排水是否符合要求,开挖支护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3)挖开需爆破时,爆破作业是否符合规定

(4)成孔后按桥梁下构相关要求

(5)钢筋制作与安装按桥梁工程中“钢筋制作与安装”

(6)混凝土浇筑按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

(7)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软基

处理

 

砂垫层

(1)场地清表及排水是否符合要求

(2)砂垫层施工前场地是否大体平整,低洼处是否用合格土回填并整平

(3)砂垫层用砂是否符合要求,施工机械性能能否适应现场条件

(4)塑料排水板处理路段的砂垫层施工是否分两层施工

(5)施工过程中,垫层砂是否受淤泥,杂物污染,坡角是否有防冲刷措施

 

土工合成材料

(1)材料是否通过检验并满足要求,材料的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施工机械性能能否适应现场条件

(2)现场施工是土工合成材料外观是否有折损、刺破、撕裂等瑕疵

(3)是否按设计宽度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上、下层施工填料是否有刺破土工合成材料的尖石。

树根

(4)铺设方向和搭接、缝合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批设时是否绷紧、拉平,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张拉,靠路基边沿处泛着包裹出的锚固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后,是否及时填筑其上的图层,避免长期曝晒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

(1)首层砂垫层是否已完成

(2)材料是否经过检验并满足要求,材料的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规定,材料堆放是否适当覆盖,施工机械性能能否适应现场条件

(3)实际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否经过批准

(4)留空口长度是否满足保证深入砂垫层至少30cm,并不得卧倒

 

粉喷桩

(1)清表是否完成并通过验收

(2)材料是否经过检测并满足要求,材料的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规定

(3)施工机械性能能否实行现场条件,水泥用量电子称量系统和计算及施工控制设备是否逐机进行了鉴定关键设备计量部门的签封是否完整

(4)实际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否批准

 

碎石桩

(1)清表是否完成并通过验收

(2)材料是否经过检验并满足要求,材料的规格,质量是否符合规定

(3)施工接卸性能能否实行现场条件

(4)严格控制水压或含水率和填料用量

(5)实际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否经过批准

进行沉降观测

检查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间,频率,内容,对规定的对象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方法是否正确,施工是否按观测结果进行了必要的分析调整等

 

路面工程

 

沥青面层

(1)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填料,纤维稳定剂等材料是否经过检测,矿料的质量和集配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2)稀浆封层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3)沥青材料,改性材料的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品种规格是否满足要求

(4)确保拌和设备正常运行,是否严格按照配比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

(5)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是否均匀一致

(6)摊铺时的大气温度是否满足要求,是否由雨天施工的情况,施工时路面是否潮湿等。

(7)摊铺前,基层是否碾压密实,表面是否干燥,清洁,无尘土,裂缝等缺陷是否已处治,表面平整度和路拱度是否符合要求

(8)沥青摊铺,碾压机具类型,数量是否符合要求,机具组合方式,碾压步骤,遍数是否符合规定

(9)应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

(10)碾压是否密实,有无轨迹,表面是否平整,接茬是否平顺稳定等

(11)沥青摊铺时温度及碾压前后温度是否满足要求,碾压速度是否适宜

(12)接缝连接紧密,平顺

(13)黏层油规格和用量是否符合要求,层间有无污染,撒布是否均匀,联结是否牢固,后跟沥青铺筑是否及时

 

水泥混凝土面层

(1)水泥,粗集料,细集料,水,外加剂及其他原材料是否进行了试验并满足要求,检查拌和设备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施工是否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

(2)施工季节,日最低温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雨天是否进行了施工等

(3)混凝土运输时有无离析,振捣后混凝土是否密实(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

(4)模板刚度是否足够,有无位移变形,模板是否平整顺直,定位是否准确,支撑装置是否牢固,相邻模板之间接缝是否平顺,有无漏浆现象等

(5)接缝,传力杆,拉力杆设置位置,型号,尺寸,数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养护方式是否正确,保温保湿措施是否有效,养生天数是否足够,是否及时锯缝,是否有养护记录等

 

基层,底基层

(1)原材料是否进行了试验并满足要求,检查拌和设备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施工是否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

(2)施工期季节,日最低气温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雨天是否进行了施工等

(3)混合料洒水拌和是否均匀,色泽一致,含水率是否适宜,下承层表面是否有滞留水

(4)依据试验段总结批准的施工工艺,检查混合料摊铺后有无离析现象,碾压机具是否符合要求,机具碾压步骤,遍数是否符合规定,碾压是否密实,有无轨迹,表面是否平整,接茬是否平顺稳定等

(5)施工组织计划事后经过批准,是否采用流水作业方法,现场组织是否有徐,水泥稳定类延迟时间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6)碾压完成检查合格后是否进行了保湿养生,路表是否有干燥龟裂现象,养生天数是否符合要求,扬声器是否封闭了交通(施工洒水车除外)

表E.2桥梁工程

分部工程

巡视检查主要内容

 

基础及下部

 

模板工程

(1)模板、支架等是否进行计算和设计,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模板表面是否平整,接缝是否严密不漏浆

(3)模板、支撑等是否按图安装,安装是否牢固,有无松动,位移现象

(4)支架,拱架是否按设计或施工要求预留施工拱度

(5)模板拆除时,是否达到混凝土强度要求

 

钢筋加工及安装

(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实验报告单,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2)钢筋是否按不同的钢种,等级,拍好,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是否混杂,是否立牌标明

(3)钢筋存放是否避免锈蚀,宛然,露天堆放时时候垫高并加以覆盖

(4)钢筋的表面是否洁净,使用前是否将表面油迹,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5)焊工是否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6)所用的焊条是否与焊接钢筋匹配

(7)检查钢筋接头方式,受力钢筋接头面积所占比例是否符合要求

(8)检查焊缝长度是否足够,焊缝是否饱满,有无烧伤等

(9)检查钢筋调直,除锈,弯钩形式等是否符合规定,加工尺寸及安装定位是否准确

(10)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预应力

(1)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预应力筋,锚具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范

(2)预应力钢丝束赢梳理顺直,不得有缠纹,扭麻花现象

(3)质控管道应安装牢固,接头密合,弯曲圆顺,不漏浆

(4)锚垫板平面应与孔道轴线垂直

(5)千斤顶,油表,钢尺等器具应经检验较正,标定

(6)张拉设备的张拉,持荷是否平稳,准确,张拉力与引伸量控制的是否匹配

(7)张拉前是否存在绞丝,师傅现象,张拉过程中有无滑丝,断丝,张拉设备是否定期维护和校验

(8)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孔道是否尽快压浆

(9)检查孔道注浆原材料(水泥,水,外加剂)是否检测合格,浆体性能是否检测合格,压浆是否符合规定,压浆是否饱满;压浆后,是否及时封锚

 

混凝土浇筑

(1)所用的水泥,砂,石,水,粉煤灰及添加剂的质量规格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2)检查计量方式是否正确,计量器具是否标准,是否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拌和

(3)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检查混凝土运输后由于离析,泌水现象

(5)检查混凝土振捣方式,振捣布置,时间,移动间距等是否满足要求,振捣后混凝土是否密实(不冒气泡,表面平坦泛浆)

(6)养护方式是否可行,养护温度湿度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养护时间是否足够,是否有裂缝现象,由于养护记录

(7)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是否根据情况采取控温措施

砌体工程

(1)石料或混凝土块的强度和规格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表面是否清洗干净

(2)水泥,砂,水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3)基础的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砌体砂浆被何必是否准确,拌和是否均匀

(5)砌筑时是否错缝,是否坐浆挤紧,填缝料和砂浆是否饱满无空洞,砌缝是否均匀

(6)砌体是否直顺圆润,表面是否平整

(7)勾缝是否顺直,是否有脱落现象。

(8)砌体沉降缝,伸缩缝,泄水管及防水层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基础及下部

扩大基

(1)地基橙子阿里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钢筋制作与安装按桥梁工程中“钢筋制作与安装”,模板按桥梁工程中“模板工程”,混凝土浇筑按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

(3)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

(1)成孔后是否清孔,测量孔径,孔深,孔位,倾斜度和沉淀层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钢筋制作与安装按桥梁工程中“钢筋制作与安装”

(3)是否有钢筋笼定位混凝土块或定位钢筋等措施,其位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偏位,嵌入承台的锚固钢筋长度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

(4)混凝土浇筑按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水下混凝土应连续灌溉

(5)预留凿除的桩头长度是否足够,桩头处处理是否得当,桩顶面有无松散情况

(6)钻孔桩是否进行了完整性检测,检测频率是否达到相关要求,缺陷桩是否进行了妥善处理等

(7)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挖孔桩

(1)桩基开挖过程中通风,排水是否符合要求,开挖支护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要求

(2)开挖须防爆时,爆破作业是否符合规定

(3)孔径,孔深,孔位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孔底是否有松渣,淤泥或扰动软土层

(4)钢筋制作与安装按桥梁工程中“钢筋制作与安装”

(5)混凝土浇筑按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或钻孔灌注桩相关要求

(6)是否有钢筋笼定位混凝土块或定位钢筋等措施,其位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有无偏位,嵌入承台的锚固钢筋长度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

(7)检查桩是否进行了完整性检测,检测频率是否达到相关要求,缺陷桩是否进行了妥善处理等

(8)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管柱

(1)管柱的直径和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有成品出厂合格证

(2)管柱两端接头法兰盘端面是否平整并与柱面轴线垂直,链接的管柱是否与原管柱保持相同一轴线

(3)钢管柱链接施焊是否对称进行,接头是否进行防护处理

(4)混凝土管柱外币是否光滑密实,柱头是否出现裂纹

(5)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沉井

(1)就地制作沉井:

检查定位是否准确,地基承载力,工作面及其搞成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

(2)沉井的制作:

钢筋制作与安装按桥梁工程中“钢筋制作与安装”,模板按桥梁工程中“模板工程”,混凝土浇筑按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

(3)沉井应在井壁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下沉,浮式沉井在下水,浮运前,应进行水密性实验

(4)对浮式沉井,在浮运定位前,检查托运,定位,导向,锚锭,潜水,起吊及排,灌水等设施及其性能是否满足工作需求,沉井着床处的河床是否基本平整

(5)沉井接高时,各节的竖向中轴线应与第一节竖向中轴线重合,施工缝应清楚浮浆和凿毛

(6)沉井下沉到设计高程时,应检查基底,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封底

(7)沉井下沉中是否出现裂缝,如发现裂缝必须检查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下沉

(8)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沉井封底混凝土

参照斜拉桥,悬索桥中塔承台中“钢围堰封底”相关内容

墩台身,

帽承台

(1)钢筋制作与安装按桥梁工程中“钢筋制作与安装”,模板按桥梁工程中“模板工程”,混凝土浇筑按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

(2)台背填料及回填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3)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墩台身安装

(1)墩台预制件按上部构造预制中的“构建预测”

(2)墩,台身预制件安装是否检验合格

(3)预制节段胶结材料的性能,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接缝填充是否密实

(4)墩,台柱买入基座坑内的深度和砌块墩,台埋置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5)台背填料及回填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6)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

 

拱桥组合桥台

(1)地基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组合桥台的哥哥组成部分,其接触面是否紧贴

(2)阻滑板是否断裂

(3)对组合桥台的位移,沉降,转动及各部分是否紧贴进行观测,提供观测数据

(4)拱桥台背填土是否在承受拱圈水平推力以前完成,是否控制填土进度,防止桥台出现过大的变位

(5)台背填料及回填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6)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构件预制,拱圈预制,桁架拱杆件预制

(1)构件预制地基及底座是否符合要求

(2)钢筋制作与安装按桥梁工程中“钢筋制作与安装”

(3)预应力按桥梁工程中“预应力”

(4)模板按桥梁工程中“模板工程”

(5)混凝土浇筑按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浇筑”

(6)空心板采用胶囊施工时,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方式胶囊上浮

(7)梁(板)在吊移出预制底座时,混凝土的强度是否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吊装强度

(8)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混凝土梁板安装

(1)梁板在安装时,支承结构(墩台,盖梁,支座垫石)的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梁板安装前,墩台支座垫板是否稳固

(3)梁板就位后,梁两端支座是否对位,梁板底与支座以及支座底与垫石顶是否密贴

(4)两梁板直接接缝,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填缝是否平整密实

(5)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

 

顶推施工梁

(1)梁段制作按“构件预制,拱圈预制,桁架拱杆件预制”相关要求

(2)顶推台座,滑到,导梁等临时设施是否进行计算设计和批准

(3)台座和滑道组的中心线是否在桥轴线或其延长线上

(4)导梁是否在地面试装后才在台座上安装,导梁与梁体是否牢固链接

(5)千斤顶及其他顶推设施在施工前是否仔细检查校正,多点顶推是否保持同步

(6)顶推过程中,是否设专人观测墩台沉降、墩台位移及梁的偏位,导梁和梁挠度等资料,提供观测数据

(7)顶推和落梁程序是否正确。

梁体是否出现裂缝,如出现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