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396562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2.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 2.docx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教案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

一、复习内容:

以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主,适当补充拓展,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具体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三、复习重难点:

  

(一)复习重点:

  1、计算,主要在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和计算品质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2、解决问题:

  

(1)从图片、文字、表格中获取信息,培养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从题目中提炼,在练习中熟练。

  3、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

  

(二)复习难点:

  1、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解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四、复习方法:

  1、学生课前认真梳理,自主归纳所学知识,精选习题;

  2、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认真组织课后练习和综合练习,及时反馈,及时补差,及时改进。

  五、复习时间安排: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1课时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1课时

3、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1课时

4、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1课时

5、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1课时

 

第一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 

内容:

教材第98-99页复习1-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能正确估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学过程:

 

重点:

复习回顾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以及笔算。

难点:

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能有主动运用估算的意识来帮助检验或判断。

一、回顾引新 

1.回顾内容。

 

你能把这学期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吗?

这些内容里具体有哪些知识?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第一单元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而且能归纳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且能估计一些简单计算的积大约是多少。

 

师:

我们在学习乘法口算时,学习了哪些口算?

先从整十整百的乘法口算开始。

计算的时候是用怎么样的方法?

二、复习口算 

1. 做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

 

提问:

你能根据这里的两类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生:

先用整百整百数的高位去乘一位数,用表内乘法口诀,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追问:

那么之后又出现的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呢?

2 .做期末复习第2题。

 用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生:

先从高位乘起,再将两部分的积相加(进位的呢?

生:

个位向十位进几就在十位的积上加几;可以用笔算的方法算)

师:

在口算时,我们可以先估算一下,在算出来之后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检验。

你是如何估算的?

(生:

用高位去乘一位数得到几十或几百)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3题。

 

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指出: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板书)如果乘数中间有0,就根据法则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不能漏乘十位上的0,这样比较方便。

如果是三位数的末尾有0呢?

列竖式的时候可以对齐0前面的数位,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先估算,再笔算。

 

出示:

48×6               42×6 

(1)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并交流估算结果。

(板书:

300    240) 提问:

都是40多乘6,估计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接近50和接近40) 

(2)要求:

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差不多。

 学生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师:

因为有时候有进位的存在,我们有时候只考虑高位是不够的,也要看看前面的数位在乘的时候有没有进位。

 3. 做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师:

应用题中有时候不一定要计算出准确的答案,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判断比多比少,够不够一类的问题,但是前提是要判断准确,估算的数据和比较的数据之间的关系,大了或小了,是够还是不够。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

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第5题和第6题,并和同学说说第7题是怎样想的?

 

第二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 

内容:

教材第99-100页8-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2.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重点:

复习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以及笔算

难点:

联系乘法知识,准确运用除法计算方法;实际问题中商和余数的判断。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二、复习口算 

1.做期末复习第8题。

 

让学生安题组口答,填写得数。

 

提问:

你能联系这里的三组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生:

用两三位数的高位去除以一位数,用表内除法的知识,再在商的末尾添上0.(追问:

400÷5呢?

生:

高位不够除要和下一位的0合在一起去除,商的末尾添上1个0)

 2.做期末复习第9题。

 

用4 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师:

对能整除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你是怎么算的?

生:

先从高位除起,再将两部分商合在一起。

(320÷8呢?

生:

高位不够除,和十位上的2合在一起看成32÷8,商的末尾添上1个0)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一组题,指名板书。

(2)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二、三组题,指名两人板书。

 

小结:

你能联系三道题的笔算过程,说说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吗?

生:

从高位除起,依次除;

百位或十位有余数要和下一位的数字合在一起去除;

高位不够除要和下一位合在一起去除;

中间、末尾不够除商的对应数位就写0(强调竖式计算中的步骤省略)

 2.说说下列各题的商是几百多或及几十多,再笔算并且验算。

 

(1)让学生估算得数大约是几百多或及几十多。

(板书:

30多    200多) 

提问:

你是怎样估算的?

 

生:

用高位除以一位数,商是几十或者几百(追问:

被除数的中间或者末尾有0怎么计算?

生: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那一位上商就是0;末尾有几个0就在商的末尾添上几个0)

要求:

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在估计的范围内。

 让学生笔算、验算。

(指名两人板书) 

师:

如何验算?

要注意什么?

生:

用乘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不要将验算答案写在横式上。

(2)下面的除数各是多少?

 

(     )÷7=12               (      )÷9=30„„8 

学生计算,交流发放和结果。

 3. 做期末复习第12题。

 

学生自己读题,交流题意。

 

让学生自己独立解答。

 

交流:

这里的三道题各是怎样解决的?

(板书算式)为什么前两题都用除法算?

第三题为什么要用乘法?

明确数量关系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4.做期末复习第13题。

 让学生独立解题、列式解答。

 

交流:

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怎样?

(板书算式) 

提问:

最多能穿多少串,你是怎么想的?

(余下的1个不够再穿1串)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

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布置。

 

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第14题,并说说第14题可以怎样想。

 

 

第三课时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内容:

教材第100页15-1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量边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使学生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再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运用作图的方法,对长方形正方形的割补时,能准确计算周长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内容。

 

关于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学过哪些内容?

 2.引入复习。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是图形和集合知识,今天就复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 

1.整理图形特征。

 

指出:

通过整理,大家都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师:

长方形在什么情况下成为正方形?

生: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的时候(所以说正方形拥有长方形所有的特征,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指出:

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

(板书)

师:

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怎么计算?

(生:

用线。

强调化曲为直的思想

 3.求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并启发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教师板书。

长方形:

先算长和宽的和,再用和去乘2(算了一对长和宽,有两对)

正方形:

边长×4(有4条一样长的边)

 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师:

根据实际问题有时候不是都只需要计算周长,我们需要有选择地计算边的长度;那么将一个长方形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有何变化?

两个(几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拼出一个大的四边形呢?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引导回顾。

 

板书:

平移——沿着直线运动       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轴对称——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做期末复习第17、18题。

 

交流:

第17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第18 题,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四、拓展提高。

 交流思考。

 

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交流:

你找到了哪些摆法?

 两条路长度相等吗?

 

    提问:

从这道题中受到哪些启发?

(像这样“阶梯式”图形的周长,等于长、宽相应的长方形的周长。

) 

解答下列问题。

 

出示:

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厘米,宽5厘米。

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

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五、总结、作业 复习总结。

 

提问: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

还有哪些新的收获?

 1.作业布置。

 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第四课时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内容:

教材第101页19-2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单位质量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第进行简单的换算。

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能用分数表示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几,能比较分数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质量,能说明相应分数的含义,深化对简单分数的认识;体会发现简单规律的思维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千克、克和分数含义 

难点:

对分数的各部分意义的理解;明确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是什么

一、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谈话:

今天,我们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 复习千克和克

 1.回顾千克和克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重大约是1千克吗?

1克呢?

 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

1千克=1000克)

师:

千克和克是什么单位?

(重量单位,质量单位)

2.估计体验。

 

你知道下面物体的重大约是多少吗?

自己估一估、说一说。

 

(1)1个鸡蛋              

(2)30个鸡蛋 

(3)小朋友装了书的书包    (4)1个乒乓球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校正。

 

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交流:

你是怎么填的,是怎么想的?

 

师:

我们可以根据生活经验,与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重量比较,选择合适的单位。

如:

一枚1元硬币大约6克,一个鸡蛋大约50克,一只鸡大约3千克,一个三年级学生大约30千克,一只牛大约500千克等等

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呈现第20题,让学生填空,并交流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运用:

1000克=1千克

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做期末复习第22题。

 

口答。

 

(1)5/9里有5个( )/(  ); 

(2)7/10里有(  )个1/(  ); (3)4个1/5是( )/( ). 

师:

我们怎么表示一个物体或者一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生:

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追问:

分母表示什么?

分子呢?

生:

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

3.做期末复习第23题。

 出示题里的表格。

 

引导: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次折的结果,能发现什么?

同桌讨论一下。

生:

对折的次数越多,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那么每一份表示的分数就越小。

 

4.比较分数大小。

 

在○里填写“>”或“<”。

 

1/4○1/5   1/9○1/3     6/7○4/7    3/8○5/8 

师:

比较几分之一,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是分母越大,那么分数就越?

比较几分之几,平均分的份数一样,表示的份数越多,分数就越?

(2)下面分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4/5   1/6    1/5 5.

口答期末复习第24题。

 

提问:

上衣的布是怎样表示的?

为什么这样表示?

 总结、作业 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21、24题。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内容:

教材第102页25-28以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反思的意识。

 

重点:

体会从条件出发思考问题的策略,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解题

难点:

灵活运用方法,明确并说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

 回顾策略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200箱苹果,又运来8车,每车75箱。

 林场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个苗圃里。

师:

根据哪些条件,我们可以求出什么?

生:

根据 “又运来8车,每车75箱”可以求出运来苹果的箱数;再根据“原来存放了200箱苹果”和刚刚求出的运来苹果的箱数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

根据“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可以求出还有多少没有栽;根据“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个苗圃里”和刚刚算出还剩多少没有栽可以求出每个苗圃里要栽多少棵。

2.回顾过程。

 

提问:

回顾一下刚才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板书:

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求的问题 应用策略 

做期末复习第25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交流:

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几人说思路)

师:

这三本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生:

寓言故事-成语故事=18

寓言故事×3=童话故事(你打算如何列式?

 做期末复习第26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

教师板书算式和得数。

 

师:

要算松树苗,先要算什么?

(先算杨树苗,根据买了3捆,每捆14棵)你如何列式计算?

做期末复习第28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让学生读题并说明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

 交流:

二、三、四年级展出的作品个有多少幅?

 完成思考题。

 

指名学生读题,相互交流是如何思考的。

 让学生有错的订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师:

你能说说要求的三个年级的作品数量和已知的年级的作品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生:

一年级+二年级-14=三年级

三年级×2-36=四年级

总结评价 ,总结全课。

 

你能说说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期评价。

 

本学期结束了,你是怎样评价自己的?

 布置作业。

 

做期末复习第27题。

师:

两个图形分别有什么特点?

要求三角形的每边长,先要求什么?

生:

正方形四边相等,三角形三边相等。

要先求出三角形的周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